龙门石窟位于哪两岸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地址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石窟位于哪两岸?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石窟位于哪两岸?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石窟位于哪两岸?


我国古迹龙门石窟位于哪个城市?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齐名的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泛称龙门,沿用至今,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这里青山耸翠,东西对峙,伊水汪洋,从中北流,是闻名中外的我国三大艺术宝库这一。龙门石窟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

龙门石窟,始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余。就其营造史看,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有两次,北魏孝文、宣武和孝明三帝是次,计有35年左右;唐太宗、高宗、和玄宗四帝是第二次,计110多年。这两次是开窟造像的,历时计150余年。据1962年龙门文武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的造像高达17米多,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北魏造像占三分之一,全部在西山,其代表洞窟为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石窟寺和魏字洞等。唐代造像几乎占三分这二,大部分也在西山,时转移到东山,有代表性的洞窟为潜溪寺、奉先寺、万佛洞、看经寺等。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非常主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东方雕塑的典型。特别是石窟中的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态轻盈,神情优雅,令人叹为观止。在龙门石窟的题记碑刻中,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书法家诸遂良书写的《伊阙佛龛之碑》等,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1961年公布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什么地方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凿,后又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140年,石窟目前有遗存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

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东方雕刻艺术的瑰宝,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龙门石窟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公布为批风景名胜区。

龙门石窟是在什么地方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三大石窟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的佛像高达17.14米,小的2厘米。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时期,历时3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龙门石窟中另一个洞窟是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 龙门石窟不仅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且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龙门石窟还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始称龙门。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中奉先寺规模,是唐代雕刻艺术中代表性的作品。皇后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敞开式佛龛,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她雍容大度、气宇非凡、撼人心魄,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成就。 香山寺地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内。始建于北魏,唐代曾在这里主持了一次诗会,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大诗人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香山寺清幽,居住于香山十八年,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北侧的白园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的墓园,如今这里已成为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名人的理想之地。

洛阳龙门属于哪个区

洛阳龙门属于洛阳市洛龙区。洛阳龙门一般指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龙门大道,是世界上造像多、规模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居各大石窟之首,为世界文化遗产。

洛阳龙门属于哪个区

龙门石窟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长的石窟。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主要景点包括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园等。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美术、建筑、书法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对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在哪里

中文名称:龙门石窟

英文名称:Longmen Grottos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龙门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古代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艺术佛像。

唐窟——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先后用了四年时间,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地理位置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问题参考百度知道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景观。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在洛阳市做53,60,81路都能到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距市区11公里。

如果开车的话,走二广高速龙门站下。

昏,当然是在河南洛阳啊。

洛阳 我佩服你的勇气

关于龙门石窟的资料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三大石窟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的佛像高达17.14米,小的2厘米。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时期,历时3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龙门石窟中另一个洞窟是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 龙门石窟不仅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且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龙门石窟还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始称龙门。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中奉先寺规模,是唐代雕刻艺术中代表性的作品。皇后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敞开式佛龛,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她雍容大度、气宇非凡、撼人心魄,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成就。 香山寺地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内。始建于北魏,唐代曾在这里主持了一次诗会,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大诗人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香山寺清幽,居住于香山十八年,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北侧的白园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的墓园,如今这里已成为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名人的理想之地。

龙门石窟,那是凝聚了古代智慧的中原艺术精华,洋溢着我们先人信仰情感的文化遗存,是遗响千载的人文景观。此宝,只要有半天时间,尽可从容欣赏。所以到洛阳,不到龙门石窟,则是…嗯嗯嗯…,只能说十分遗憾了。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的皇家石窟。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皇宫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在哪里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5A景区。龙门石窟的数量之多位于各大石窟之首,周围环境清幽,景色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其他七景为: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泉朝游,铜驼暮雨。

龙门地区的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长的石窟。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从西山石窟开始,到白园结束,同一个景点内逛多久无所谓,但是出了这个景点就不能再进,凭门票一个景点只能进一次。所以,大家出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