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是多少公分 一尺是多少公分一寸是多少公分
一尺等于多少厘米?
1.1尺=1.133.33=36.663cm1尺约等于33.33厘米。尺是我国古代沿用下来的,常用计量单位之一。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大宏模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尺跟现在人们常用的米和厘米的换算是,1米等于3尺。不同的时代一尺对应的长度都不同,以下是具体长度: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滚缓“丈夫”之称,也有称号“七尺男儿”,就是由此而来。尺的其他计量长度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时,一尺约23.1cm;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三国,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近现代3尺≈1米(m);1尺≈33.3333厘米(cm)。其实按三国时期的尺码算的话,身高八尺,也就
一尺是多少公分 一尺是多少公分一寸是多少公分
一尺是多少公分 一尺是多少公分一寸是多少公分
相对而言,现代人在进行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时,对房屋整体尺度和门口尺寸的确定就随意秦时,一尺约23.1cm ;得多,很少有人根据压白尺和鲁班尺的吉利尺寸来建房和进行室内布局摆设。
一寸等于3.3333333厘米;一尺等于33.333333厘米;一丈等于333.3333333厘米;一毫等于0.00333333厘米。这些都是市面上常见的长度计量单位。一丈一丈,汉语词汇,一般作为量词使用,团塌相当于十尺塌晌圆,但明清以前各有不同。1丈=10尺。谨拍今3尺=1米,而明清以前各有不同。所以,今1丈=10/3米≈3.33333333.......米。一尺等于10/3分米即3.3333...分米,一寸等于10/3厘米或0.1尺。古代一尺的长度(根据进制可换算):汉代一尺等于23.1厘米,魏晋一尺等于24.12厘米,隋唐一尺等于26.7厘米,而宋元一尺等于30.72厘米。
量衣服的一尺等于多少公分
十六国1米=10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0厘米(公分)
所以1北魏,一尺合今30.9cm ;00/3
等于33又1/3公分。
老尺一尺等于多少米
=33又1/3公分老尺一尺等于多少米 所谓【老尺子】,有两个概念。
唐;一尺等于30厘米。也就是1尺=0.3米。人们也常粗略地说:一米等于三尺三。
第二,在个五年开始的时候,1953年,我国度量衡局统一了长度单位。用一米等于三尺。并且叫做市尺。于是,米,就叫做公尺。这个称谓一直到现在人们还继续沿用。这样,一尺就等于三分之一米,1尺=(100/3)厘米。
顺便说一下,面积单位是“公顷”。一公顷等于我们的十五亩。亩,这个单位已被取缔了,但是不少主持人与媒体记者都使用亩。这很不应该。
竹尺一尺八等于多少厘米
1.8 ÷3=0、6(米);0、6米=60厘米。
一尺一等于多少厘米
1尺=33.33cm
鲁班尺一尺等于多少厘米
鲁班尺,全称“鲁班营造尺”,亦作“鲁班尺”,为建造房宅时所用的测量工具,类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鲁班尺长约42.9厘米,相传为春秋鲁国公输班所作,后经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并呼之为“门公尺”。又称“角尺”,主要用来校验刨削后的板、枋材以及结构之间是否垂直和边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1市尺=0.8鲁班尺。鲁班尺产生不久即融合了丁兰尺,后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矫正的重要工具。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在文化、建筑文化中表现最为广泛。
古代鲁班尺长46.08厘米
现代两种鲁班尺长度分别为42.9厘米和50.4厘米
鲁班尺,全称“鲁班营造尺”,长约42.9厘米。1市尺 = 0.8鲁班尺。
鲁班尺一尺等于多少公分
如果是鲁班尺,可以按一尺为八寸,整尺全长46.08厘米,平摊每寸为5.76厘米,一寸为财、二寸为病、三寸为离、四寸为义、五寸为官、六寸为劫、七寸为害、八寸为本,依此次序循环往复排布。其中,财义官本字为吉,其余四字病离劫害为凶。至于下面的小字,则以抓大放小的原则,可以不必过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于计较。
一尺等于多少米?
度--即长度, 由于和生活密切相关, 自人类有始就出现了, 原始人布指为寸,
布掌为尺, 舒肘为丈, 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直至今天的现代计量技术的出现,
古 代 度 制 演 变 反 映 着 历 史 的 变 迁 。夏1 尺 = 10 寸 ( 1 尺 =24. 9 厘 米 )商1 尺 = 10 寸 , 1 寸 = 10 分 ( 1 尺 =31. 1 厘 米 )周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19. 9 厘 米 )秦1 引 =10 丈, 1 丈 =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 1 尺=27. 7 厘米)汉1 引 =10 丈, 1 丈 =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 1 尺=27. 7 厘米)
新 莽 ; 后 汉
1 引 =10 丈 , 1 丈 =10 尺, 1 尺=10 寸 , 1 寸 =10 分( 1 尺=23 厘米)三 国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24. 1 厘 米 )西 晋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23 厘 米 )东 晋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24. 5 厘 米 )十 六 国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24. 5 厘 米 )南 北 朝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 1 尺=24. 5 厘米; 1 尺=29. 6 厘米)隋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前期: 1 尺=29. 6 厘米; 后期: 1 尺=23. 5 厘米 )唐 ;五 代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小尺: 1 尺=31. 1 厘米; 大尺: 1 尺=36 厘米 )宋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30. 7 厘 米 )元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30. 7 厘 米 )明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裁衣尺: 1 尺=34 厘米; 量地尺: 1 尺=32. 7
厘 米 ; 营 造 尺 : 1 尺 =31. 1 厘 米 )清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裁衣尺: 1 尺=35. 5 厘米; 量地尺: 1 尺
=34. 5 厘 米 ; 营 造 尺 : 1 尺 =32 厘 米 )现 代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33. 33 厘 米 )
一公顷等于 15 亩, 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 十五亩等于一公亩, 一亩约等于 667 平方 米畮, 六尺为步, 百步为畮。 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 畮或从十久。 ——《说文》 。 字亦 作
畆、 畒、 亩、 畞。 如: 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 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 ; 亩级(田地土壤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古代人所说的"一丈"是多少尺??一尺又是现今的多少米?
1丈等于10尺,一尺等于0.3米。
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着一根棍状的东西。后用作量词,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然则伸臂一寻。周之丈也。故从又持十。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有时我们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例如:铁~(古代侠客用来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场所或教育机构用来体罚学员使之更加虔诚刻苦的器械)。
古代一丈等于十尺,一尺一般为0.15-0.32米,古代各个朝代丈和尺的长度定义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0.15米,按这一尺度,一丈为1.5厘米,一寸为1.5厘米。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因此《孟子·告子下》里提到周文王和商汤的身高“文王十尺,汤九尺”。
西周一尺有0.17米,一丈为1.7米。
秦朝一尺有0.2米,一丈为2米。
东汉一尺有0.23米,一丈为2.3米。这时候开始出现了“七尺男儿”的说法。
唐代,一尺合0.31米,一丈为3.1米。
宋元时,一尺合今0.32米,一丈为3.2米。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0.32米,一丈为3一丈一=3.67m.2米。
商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周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汉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东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南北朝时一尺在0.23米到0.3米之间。朝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元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一丈是十尺,一尺是现在一米等于多少尺的1/3米,也就是三尺一米,十尺一丈~
1丈十尺
鲁班尺一尺等于多少厘米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46.08公分。公分也就是厘米。
古代鲁班尺长46.08厘米,现代两种鲁班尺长度分别为42.9厘米和50.4厘米。
古人建房非常重视尺寸,建筑设计师常用压白尺决定房屋整体的空间尺度,如高度、进深、面宽等,木匠则用鲁班尺来丈量裁定门口的尺寸。
扩展资料:
鲁班尺的由来:
鲁班是春秋时代鲁国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工匠。木工行业供奉鲁班为祖师。当木匠在制作供桌神案、门窗家具时会使用一种长一尺四寸四分的尺子,尺子上不尺寸,还标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公分,如果是的话,一公分也就是一厘米 即 1尺=33.33333公分明有避凶取吉的文字,人们就叫它鲁班尺,又叫文公尺。
相传鲁班和文公都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但鲁班总是技高一筹,令文公非常嫉妒。一次,两人奉命各自率众修建宫殿。文公趁人不注意,将鲁班用来丈量长度的尺子锯短,一尺半变成一尺四寸一分。当鲁班的徒弟们用这把尺子将木料裁切完毕后,才发现长度不对。
时间紧迫,材料用尽,鲁班急中生智,把不足的长度用石墩代替,结果更加坚固、美观。国王十分满意。当人问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时,鲁班笑答,全靠文公送的尺子啊!从此文公心服口服。这把尺子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是指后在市面上流行的、被 承认了的一种长度测量工具。它与度量衡里的厘米有如下的换算关系:.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一米是几尺?
1米=3.3333后面是循环3的一米等于几尺?
一米等于几尺?一尺等于几寸?
一尺等于10寸
尺,chǐ、chě。从尸从乙。乙,所识也。
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规矩事也。
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
寸,十分也。禾部曰。十发为程。一程为分。十分为寸。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有时我们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例如:铁~(古代侠客用来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场所或教育机构用来体罚学员使之更加虔诚刻苦的器械)。
1米等于三市尺,1市尺等于33.333333公分。
古代一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米几尺
商代,一尺合今16.公尺也就是“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1公尺=1米=3市尺(3尺)=3.2808英尺=1.0936码。9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1米等于多少尺
1米=3尺
现在的一米等于几尺?
一米=一公尺=三市尺
一米等于几尺(市尺)?
3尺。。。
一尺等于多少寸 你知道吗
尺 = 15.8, 1寸 = 1.581、1尺等于10寸,1寸约合3.33公分(厘米)。
答: 因为1米=3尺2、尺,chǐ、chě。从尸从乙。乙,所识也。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3、尺,是一种长度单位,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以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
古代一尺是多少?
不同时期均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附: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南朝,一尺约25.8cm ;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西晋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
北朝: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唐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现代三尺等于一米,一米是100厘米,所以一尺也就是33.3厘米。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老木匠尺一尺多少厘米
问题二:量衣服的一尺等于多少公分 答: 因为1米=3尺 1米=100厘米(公分)远古时代就有寸的语句:1米是几尺“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商代的一尺合现在的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东周、西周时代,一尺合现在的19.cm ;秦朝时代一尺约23.1cm ;汉朝时候一尺大约21.35至23.75cm ;三国时期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朝时期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27.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
生活离不开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