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的日历表为什么少了十天

1582年的日历表少了十天是因为欧洲教皇下令把这十天抹掉了。在1582年,西方的人们发现春分日比之前计算的提前了整整十天。当时的教皇高利十三世找来了一大批天文学者组成了一个委员会,将一年确定为365.2425天。

为什么1582年少了10天_为什么1582年少了十天为什么1582年少了10天_为什么1582年少了十天


为什么1582年少了10天_为什么1582年少了十天


为什么1582年少了10天_为什么1582年少了十天


对于的这十天,天文学家们向教皇建议直接抹掉。教皇随后下令去除这十天。因此1582年的日历表少了十天。真正的日历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宫廷大事和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如今通行的日历,不管是纸质出版物还是手机应用、电子台历,通常都会载有公历、农历和干支历这三种历法。

1582年的日历表为什么少了十天

1582年的日历表少了十天的原因:欧洲教皇下令把这十天抹掉了。

始末:在1582年,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西方的人们发现春分已经从3月21日提前到了3月11日,比之前计算的提前了整整十天。当时的教皇高利十三世感觉不能再这样持续下去了,于是找来了一大批天文学者组成了一个委员会,最终大家确定了其中一种较为妥当的方案,将一年确定为365.2425天。对于的这十天,天文学家们向教皇提出了一个建议,直接把这十天抹掉。教皇随后下令强行去除这十天。因此1582年的10月4日结束后,直接跳到10月15日。

日历上1582年十月为什么少十天

日历上1582年十月少十天,是因为历法不够严谨导致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在这个历法中,一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65天,特殊的闰年有366天。

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9.5秒。如果一直按照儒略历法计算的话,儒略历法跟太阳年的误会越来越大。所以到了1582年的时候,误已经达到了十天的时间,历法中的春分比实际的春分晚了10天,这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于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批准对“儒略历”进行修改。为了抵消已经多出的10天误,便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这10天抹去,4日直接跳到15日。

1582年为什么少了十天

是由于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

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已经达到了10天。只能去掉多余的十天。

什么是历法

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所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订的历法称为阳历。我国普遍存在的对历法的两种称谓:公历、农历(闰年有13个月,原因是其年月亮要绕地球13次才满一年)。

古代天文学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历法改革史。时间长河是无限的,只有确定每一日在其中的确切位置,我们才能记录历史、安排生活。我们日常使用的日历,对每一天的“日期”都有极为详细的规定,这实际上就是历法在生活中最直观的表达形式。

以上内容参考

1582年10月份为什么少10天?

被当时的教皇颁令抹掉了。

公历的前身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已经达到了10天。

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扩展资料

《儒略历》中的每个月都有其独特的名称,这些名称都有相应的历史来源。

一月名字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的神雅努斯。

二月Februarius名字则来自古罗节日Februa。

三月Martius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战神玛尔斯。

四月Aprilis名字来自古罗词aperire,意思为“开始”,意味将要开始的春天。

五月Maius名字来源于古罗马神话的花神——玛亚。

六月Junius名字来自古罗创始人Junius。

七月原名Quintilis,后改Julius。古罗马历只有10个月,这是第五月,原名是“第五”的意思,因为恺撒是这月出生的,经元老院一致通过,将此月改为恺撒的名字“儒略”。

八月的原名是Sextilis,在后来改Augustus。

九月September在拉丁语里是“第七”的意思。

十月October在拉丁语里是“第八”的意思。

十一月Novembris在拉丁语是“第九”的意思。

十二月December在拉丁语中则是“第十”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

1582年为什么是十月少十天?

公元1582年时,罗马教皇高利将儒略历纪年方式更换为新历纪年方式即公历纪年法。但由于对闰年的算法不同,新旧历法之间产生了十天的偏。教皇高利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将1582年的10月5日至14日直接抹去,以求历法的完整。因此我们现在会看到1582年10月的日历会缺少十天。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由于误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格里历的起源说法

格里历的起源说法不一,也有说法认为,格里历实际源于的授时历。授时历是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颁布实施的历法。授时历历时4年,在北至西伯利亚的铁勒,南至西沙群岛,东西六千余里,南北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土地上,建立27所观测点,进行天文观测,测出一年为365.2425天,比实际值仅误25.92秒。

到了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派遣使臣会见罗马教皇尤金四世,将历法传播到欧洲,因度更高,从而被欧洲采用,推出了格里历,但教皇却对外称是欧洲自己测出的。实际上的授时历比欧洲格里历早了300多年。

事实究竟如何,已经无法确认,不过现今包括在内的大多数,使用的仍然都是格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