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古诗五言绝句 端午节古诗五言绝句大全
端午节有关古诗(5言绝句)?
行吟怀屈子,小米寄乡音。端午日6. 又是端阳节,幽幽怀芈杰。忠肝日月明,历史为公说。赐衣
端午节古诗五言绝句 端午节古诗五言绝句大全
端午节古诗五言绝句 端午节古诗五言绝句大全
端午节古诗五言绝句 端午节古诗五言绝句大全
作者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端午日
作者: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临江仙
作者:陈与义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诗
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端作者:江南靖士午节纪念屈原的诗
和端午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宋·吴芾)
屈原塔(宋·苏辙)
过屈平昭君故宅(宋·张嵲)
读离骚经(宋·蔡襄)
端午节古诗大全5言绝句
2、端午感怀1、端午感怀
文/吕江丽
粽子喜甜咸,片片叶情深。
端午忆英雄,粽叶裹糯香。
文/王梅
片片粽叶情, 忆那英雄泪。
端午赛龙舟,直到斜阳回。
4、端午感怀
文/周东北
龙舟竞渡赛,粽粑祭屈原。
共饮雄黄酒,感怀九章篇。
5、端午感怀
文/唐秀源
端午临华夏,儿女尽欢颜。
离骚颂千古3、端午感怀,龙吟撼九天。
6、端午感怀
文/谭玉珍
端午佳节至,龙舟江上游。
粽香飘万户,楚辞唱千年。
7、端午感怀
文/黄泽英
端午亲人聚,粽香绕寰宇。
关于端午节的五言绝句四句诗?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关于端午节的五言绝句四句诗如下: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1. 端阳诵古诗,上口莫为离。糯米包成粽,甜心念屈追。
2. 华章天考问,气节叹离骚。纵向江流急,乘龙入怒涛。
3. 舜江逐逝波,湍濑举悲歌。一跃昭千古,茂德过崇阿。
4. 楚聚千秋气,江飘万代魂。赛舟齐击棹,振鼓耀龙幡。
5. 凭栏思汩水,不绝忆英灵。立德心中印,留存万世听。
7. 五月端阳至,谁来和楚辞?绿粽龙舟驶,汨罗思故时。
8. 五月正朱明,风轻山自横。子胥散白发,忠孝万世情。
9. 蒲叶裹香粽10、端午临华夏,儿女尽欢颜。离骚颂千古,龙吟撼九天11、牵丝聚五彩,啜饮有雄黄。艾叶齐囊佩,庭除溢粽香。12、端午探百草,堂前粽子香。兰汤浴新衣,佳节祈安康。13、青艾束门廊,玉盘蜜粽香。每逢端午日,犹恨汨罗江。14、片片粽叶情,忆那英雄泪。端午赛龙舟,直到斜阳回。15、端午佳节至,龙舟江上游。粽香飘万户,楚辞唱千年。16、端午亲人聚,粽香绕寰宇。共祈家国安,屈魂欣然去。17、尽节效彭咸,郢哀罢谗言。汨罗有清浪,不洗直臣冤。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五言绝句《端午帖子·温成合四首》:
香黍筒为粽,灵苗艾作人。
芳音邈已远,节物自常新。
端午节古诗大全5言绝句
文/钟红梅1、端午感怀
共祈家国安,屈魂欣然去。文/吕江丽
粽子喜甜咸,片片叶情深。
端午忆英雄,粽叶裹糯香。
文/王梅
片片粽叶情, 忆那英雄泪。
端午赛龙舟,直到斜阳回。
4、端午感怀
文/周东北
龙舟竞渡赛,粽粑祭屈原。
共饮雄黄酒,感怀九章篇。
5、端午感怀
文/唐秀源
端午临华夏,儿女尽欢颜。
离骚颂千古,龙吟撼九天。
6、端午感怀
文/谭玉珍
端午佳节至,龙舟江上游。
粽香飘万户,楚辞唱千年。
7、端午感怀
文/黄泽英
端午亲人聚,粽香绕寰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下一句是什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下一句是什么:万古传闻为屈原。
唐诗介绍如下: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龙舟飞桨处,艺曲为谁狂。
唐诗的形式是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典型的形式,还特别为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