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岁月从不败美人全诗(岁月从不败美人)
岁月从不败美人全诗是什么?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若有诗书藏在心,撷来芳华成至真。-------《抱得美人归》 苏轼
苏轼 岁月从不败美人全诗(岁月从不败美人)
苏轼 岁月从不败美人全诗(岁月从不败美人)
火起来是因为诗词大会,赞美董卿,改变了语序变成了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个人还是喜欢原句,某个看见白发苍苍佩戴着鲜花的美人的瞬间,这句诗真真是应景啊!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
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开,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散散步,是幸福;在岁月中慢慢变老,亦是幸福。
人生本就有百般滋味,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
林语堂说:
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 游戏 。
正如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写道: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幸福,就是一家老小生活在屋檐下,共享天伦之乐。这样的日子,如一壶陈年好酒,用爱为材料,以岁月酿造。经年以后,细细品味,越饮越有滋味,再难忘怀。
又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写: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幸福,就是母亲一针一线织就的关爱。
季羡林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终有一天,我们都将懂得,父母在,幸福就有归处。
席慕蓉曾说:
我们置身在极高的两座山脊上 ,遥遥的彼此不能相望 ,却能听见你温柔的声音传来。
人有一知己,便是幸福。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跨过山海,越过人群,我的心,始终与你紧紧相连。
最让人幸福的友情,不是朝夕相处,不是寸步不离,而是人远心不远。
又如黄庭坚在《寄黄几复》中写到: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朋友,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平常不常联系,需要的时候却永远都在。
奥德丽·尼芬格在《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说:“我永远爱你。时间毫不足道。”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唯有友谊,保持着古老的准则,默默相伴。
徐志摩说: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幸福,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正如《上邪》中所写: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我指天发誓,指地为证,我对你的爱如磐石般坚定,更如火焰般炽烈。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带着理解与坚贞,与你浅遇深藏,直到天荒地老,时间尽头。
又如苏轼在《江城子》中所写:
十年生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幸福叫相依为命。
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亦舒说:
幸福的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
正如苏轼在《定风波》中写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禅语有云:“世间无事,烦恼来自逞强。所求太多,心就无处安放。”
聪明人未必幸福,但智慧的人会看到幸福;
灵巧者未必幸福,但豁达的人会找到幸福。
幸福其实与拥有多少无关,也不是一种刻意的追求,学会知足常乐,你自然就会发现生活里许许多多的幸福和乐趣。
周作人说:
我们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 游戏 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就是幸福。
正如张可久在《人月圆·山中书事》中所说: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会玩的人,永远年轻。就像93岁的黄永玉,养荷花,养猫头鹰,猴子,狗熊,无所不精。玩木刻,画画,写诗,无所不能。
最幸福的人生,不过是在诗酒茶花中忙得不亦乐乎,一辈子鲜活,而不知老之将至。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不为别的,只因人间值得!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是什么意思?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女人年岁苍老,头发花白之后,因爱美之心带上鲜花,你也别去嘲笑她。时光岁月流逝而过,但美人的气质是永恒的,并不会随岁月消散。
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宋代】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扩展资料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是北宋学者欧阳修的一首词。此诗收录在《欧阳文忠集》中。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全诗平易和畅,结构工整。
“白发戴花君莫笑”,“白发”,词人自指。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俨然画出了他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下句“六幺催拍盏频传”和上句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不觉。“六幺”即“绿腰”,曲调名。“拍”,歌的节拍。此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歇拍“人生何处似尊前”,虽是议论,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参考资料:
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插鲜花,美人不会被时间打败。
这句话真正火起来是在《诗词大会》对董卿的形容。全文为: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
若有诗书藏在心,撷来芳华成至真。
扩展资料: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北宋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堤上踏青赏春的游人如织,踊跃追逐着湖里的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春水荡漾,四周水天相接,波涛击打着堤岸)
绿杨楼外出秋千。(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之外,传出秋千少女的欢愉之声。)
白发戴花君莫笑,(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插鲜花)
催拍盏频传。(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
人生何处似尊前!(人生万事,何似对酒当歌!)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家、文学家,且在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参考资料:
娥皇,四千多年前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中的一个,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
传说聪明美丽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尧帝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尧帝晚年,想物色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他看到舜是个德才超群的大贤人,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让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
妺喜,又作末喜,末嬉;有施氏,名妺,姓嬉;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的王后。(“妺”音末,mo第四声。女字旁加个“末”字。非“妹妹”之“妹”) 查证历代史书,最早记载是《国语·晋语一》,上面也是很少的一段文字,只说:“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而苏护苏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苏庄。商纣王子辛的爱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他“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在后代,人们常将亡国之君的过失与女色联系起来,因此,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就成了诅咒的对象。
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古褒国人。褒国立国之地就在今汉中平川中.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一种黑色的蜥蜴)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在《国语·郑语》和《史记·周本纪》里,都有相关的记载。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的意思是白发老妇戴花不要去嘲笑,岁月从来不会在美丽的人身上留下痕迹,岁月消逝,但爱美之心依旧。
白发戴花君莫笑出处: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作者:欧阳修 (宋)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的意思是白发老妇戴花不要去嘲笑,岁月从来不会在美丽的人身上留下痕迹,岁月消逝,但爱美之心依旧。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出自哪个诗词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女人年岁苍老,头发花白之后,因爱美之心带上鲜花,你也别去嘲笑她。时光岁月流逝而过,但美人的气质是永恒的,并不会随岁月消散。
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宋代】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扩展资料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是北宋学者欧阳修的一首词。此诗收录在《欧阳文忠集》中。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全诗平易和畅,结构工整。
“白发戴花君莫笑”,“白发”,词人自指。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俨然画出了他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下句“六幺催拍盏频传”和上句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不觉。“六幺”即“绿腰”,曲调名。“拍”,歌的节拍。此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歇拍“人生何处似尊前”,虽是议论,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这句话是董卿在诗词大会上说的。董卿是《诗词大会第二季》的主持人。
岁月从不败美人原句是:“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女人的花容月貌,会被岁月带走;绚烂的青春,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生都不褪色的,唯有那凋谢的芬芳气质。
你的气质来源于: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读过的书,还让你变得更内涵,变的更加的渊博,会让你认识自己,开阔你的眼界,也就是格局。
扩展资料
董卿出生于上海市闸北区,她的爸爸是上海崇明人,爸爸是个很严谨、很坚忍也很善良的人,很庆幸她身上继承了爸爸的这些优点。 她的父母双双毕业于复旦大学这所高等学府。
1979年,董卿带着父母对她的期望进入安徽淮北上小学开始学习生涯,父亲对她非常严厉,在她看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魔”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1983年只念了四年小学的她连跳两级升入初中。
文|可快
供稿TO卓米诗词汇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这是我们对于才女董卿的盛赞,也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美好祝愿。
这句读起来美不胜收的话,来自于《抱得美人归》这首歌,“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若有诗书藏在心,撷来芳华成至真”。
年华老去,朱颜辞镜,无可奈何;
所能做的只是用书香来熏陶自己,用才华来装点自己,用内在的芳华来面向无情岁月偷换年华。
如此,便是修行 。
雨声里,静听流年偷换。少年时候有大把的时间来挥霍,歌楼帐暖,红烛慢燃,不过是一次醉生梦,没什么好怅惘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雨声阵阵,要么觉得颇有一番情趣,要么觉得心烦扰人。少年人和雨声在一起,是一次在心底留不下丝毫痕迹的,仅此而已。
人到中年,“不识愁滋味”的青春年华已经悄然离去,飘零四方异乡人的感受直击人心。身处他乡,孤身一人,多年未归,乡愁催人老。
辽阔的江河恍若无垠的世界,呆在一条小小的客舟之上静听雨声淅沥,愈发感觉到人的渺小与无力。看大雁失群就联想到了自身,阵阵哀鸣不仅仅是“叫西风”,更多的是叫到了中年人的心坎里,让人心酸得想流泪。
“壮年听雨客舟中”,蒙蒙细雨直要把人的心和眼都给浸润到潮湿,三分无奈,七分凄凉。
现如今,暮年已至,两鬓花白,沧桑不过昨日。独自一人在夜色笼罩的僧庐下,雨打梧桐,淅淅沥沥,并未诉说离情正苦,可“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此时此刻,就算是看多了悲欢离合,也被这种凄凄切切的氛围感染,无心入睡,过往的人事如同云烟般掠过脑海。一帧帧,一幕幕,转眼已天明。
雨落芭蕉,愁人不喜听,可世事自古无情,任你欢喜,任你悲苦,从未有丝毫改变……
人生是一盘无论输赢的残局,正所谓“世事终无定,一切皆未央”。苍雪由一幅画产生无限感慨,描述画中空无一人的情境。
苍松一株,棋盘一方,棋局未了,只见松子落纵横。 身在局中,却以为自己是个通透的局外人。要知道,你看别人在局中你争我夺,爬摸滚打;而你,在某些时候也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下棋者,人生一盘棋接着一盘棋,这一盘的输赢未定,下一盘就已经接踵而来。
到达不了你所想的目的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便不是局。
并且更多的时候,这一盘棋已经下着,就不得不面临生修行。你会懂得,活着终究是要告别,出生和亡究竟谁是起点、谁是终点谁也说不准。
苏东坡一首《江城子》,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使得他在梦中心心念念的都是他的爱,无限伤怀,无限感伤:
十年生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转眼已是十年,就算没有刻意去想念,也从未忘怀。自从所爱之人离开这个世界,自己赤手空拳面对一切艰难也没个港湾停靠。
东坡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可他的妻子也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另一个世界,她留给东坡的只是这一个小土包,让俩人心中的悲苦都无处诉说。
不过就算有机缘两个人再次相逢,已经十年了!苏轼从意气风发、年华正好走向了英雄薄暮、满面风霜。好不容易入睡了,他在梦里又回到了以前所住的地方。
好像又看到了那个正在对窗梳洗的妻子,两个亲近的人彼此相望,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说不出一个字。抑制不住胸中翻腾着的情绪,眼泪默默地流。是了,每年妻子的忌日,他仿佛都会回到那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听松林阵阵,看山冈凄凄。
此时,天涯断肠人是他。这种状态正像江掩《别赋》中所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异”。
无论是哪一种修行,都是一次孤独的人生旅途。就好像那一个在长风中饮下一杯愁的李白,孤独地面对爱情,孤独地面对亡,旷世之才难以施展,愤世之情油然而生。
他孤傲的说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真的看透了这个冷冰冰的世界,对那无情流逝的时间也寒了心!眼前是万里长风送秋雁南归,可他这个天涯游子却只能望着故乡借酒消愁。
还好他是李白,一杯复一杯,酒入豪肠,催发出来的是一篇篇锦绣华章。
先有建安风骨,再有谢家芝兰玉树逸兴勃发,在看李太白,举杯之后想的是“上青天览明月” 的如斯壮志。
可即使是他这样的神仙人物也躲不过世事的作弄,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还不如学魏晋时候的名士不再束发乘一叶扁舟去快意江湖!
纵然李白借酒消愁、虚度光阴,也不过是对抗人生艰难的阶段性方法,他真正选择的是昂扬向上做法,他高傲的昂着头颅蔑视的看着一切艰难苦恨。
就算做不了李白,我们也可以学习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有把苦难变成你向上攀爬的阶梯,你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修行。愿你经过这一场盛大的修行之后,可以真正寻觅到内心的桃花源。
祝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