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戴维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的作品
《瓦尔登湖》哪个译本更好?
1.2研究意义徐迟译本。徐迟本身是诗人,很适合翻译瓦尔登湖这种名著。
亨利戴维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的作品
亨利戴维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的作品
亨利戴维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的作品
[11]许瑞芳.《瓦尔登湖》:自然生态与文学创作之精神桥梁[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7):74-76.
徐迟版本,基本上是采用直译,有些句子的翻译很有韵味。对于文学性书籍的翻译,一定要把句子翻得优美,力求表意准确。缺点:有少许漏译和错译的地方,对于自然景物描写的翻译不够美。但它是在神似的程度上,与梭罗为符合
《瓦尔登湖》的主要中文译本有以下三种:
《瓦尔登湖》徐 迟,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湖滨散记》吴明实,:今日世界出版社,1963
《瓦尔登湖》刘 绯,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
作者简13. 2020年4月30日至5月6日(第十周),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并完成定稿;完成各种相关文档;确定本科的终评定,完成校级和指导教师的评审工作。介:
go confidentiy in the direction of your dreams是梭罗说的吗
从生态主义视角分析《瓦尔登湖》对现代人的启示这句话是亨利·戴维·梭罗说的,英文名是:Henry Did Thoreau
[9]翁欣馨.美好的相处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视角下的《瓦尔登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02):87-90.Go confidently in the direction of your dreams! Live the life you've imagined. As you simplify your life, the laws of the universe will be r.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世界很多评论家开始注意这为生态主义文学家Raymond Adam LA Henry Thoreaus Literary Theories and Critici为题写了一篇评价梭罗的文字,接下来在1941年哈佛大学的学者F.0. Matthiessen出版了 American Renaissance: Art and Expression in the Age of Emerson and Whitman在这本书中,梭罗的《瓦尔登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批评家们开始重视梭罗所倡导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梭罗及《瓦尔登湖》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梭罗的传记层出不穷,的是 Paul sherman1958年出版的 The Shore of america: Thoreau’ s InwardExploration. Paul强调,那是一部精神传记,在传记中他强调说明梭罗的作品不仅仅是他的人生,他认为梭罗在追求着种在自然中的自我实现。Paul也使公众开始理解梭罗的生活目的。这些学者的研究使得人们对于梭罗所提倡的那种简单、自然、原生态、环保的生活得到了现代文明时代的认可。下面我们从梭罗对于生态环境及环境的影响来解读一下其对于人们生命的启示。主义者。
亨利·戴维·梭罗的主要成就
梭罗笔下的鼹鼠在他的地窖安了家,还偷吃土豆。一只灰胸长尾霸鹟在他的小木屋筑巢。与小动物相处的生活经历给梭罗的生《瓦尔登湖》的书名就来自于梭罗栖身的瓦尔登湖,充满了简约自然的风格,《瓦尔登湖》蔚蓝色的封面与瓦尔登湖本身的自然美是如此的一致,如此的贴切。活平添了不少乐趣。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生态主义哲学家。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原意“谐音”)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Walden)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
人性美好的品质就像水果表皮的白霜,只有通过谨慎的处理才能得到保留。回味经典——《瓦尔登湖》节选{美}亨利·戴维·梭罗
在梭罗的诸多作品中,《瓦尔登湖》可以说将大自然的影子刻画得淋漓尽致。《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1845年至1847年这两年零两个月的湖畔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如大自然般悠然自在地生活一天吧,别因为有坚果外壳或者蚊子翅膀落在铁轨上而翻了车。让我们该起床时就赶紧起床,该休息时就安心休息,保持安宁而没有烦扰的心态;身边的人要来就让他来,要去就让他去,让钟声回荡,让孩子哭喊——下定决心好好地过一天。
《瓦尔登湖》一书由18篇散文构成,这些章节分别是:我的生活所在、我的生活追求、阅读、声音、孤独、访客、豆田、村子、湖、贝克田庄、更高的法则、与小动物为邻、室内取暖、昔日的居民、冬天的访客、冬天的小动物、冬天的湖、春天、结束语。公众的看法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我们自己的看法那么大。人对自己的看法,决定或者说影响着他的命运。
老人有老习惯,新人有新办法。从前的人也许由于知识不够,并不知道添加新的燃料可以让火继续燃烧;今天的人却懂得把干柴放到水锅下面,以飞鸟的速度环游地球;这就像谚语说的,一代新人胜旧人。
生活就是实验,它的大部分我尚未测试过;他们虽然测试过了,但那对我来说没有用。
无论你遭遇了多少失败,“别伤心,我的孩子,因为有些事情如果你自己不去做,谁又会来替你完成呢?”
人们交口称赞的和认为成功的生活,无非是生活的一种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耀一种,而牺牲其他各种呢?
唯有清醒才是真正地活着。
每个人都有义务让他的生活变得崇高,让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得起挑剔的审视。
时间无非是供我捕鱼的河流。我在河边喝水,但在喝水时,我能看见满是沙子的河底,于是明白它有多浅。时间的浅水潺潺流过,但永恒依然存在。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忙碌的无非是些肤浅而短暂的事情。它们其实分散了我们的心神。接近万物的乃是那种使万物得以存在的力量。接近我们的是那些永远在发挥作用的伟大规律。
大自然的纯净与恩赐真是难以形容,就像太阳和风雨、夏天和冬季,它们持续不断地给人类送来健康和快乐!它们甚至还与人类心有灵犀,如果有人因为正当的理由而难过,那么整个自然界都会受到影响,太阳的光芒将会变得黯淡,风儿将会叹息,云朵将会落泪,树叶将会在盛夏时节飘零以表伤心。难道我不该和大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就是树叶与菜园的一部分吗?
生活在层的人,虽然是那么卑与无知,却可能是生具异禀的天才,他们总是有独到的见解,从未不懂装懂;尽管他们的外表很可能是肮邋遢的,他们的思想却像瓦尔登湖般深不可测。
徒手劳动固然令人精疲力竭,但大概总比无所事事好吧。
人们每天只去离家不远的田野和街道,到了夜里就地乖乖回去;他们的生命渐渐失去活力,因为缺乏新鲜的空气;他们在早晨或傍晚的身影,比他们每日走过的路还要长。我们每天应该到遥远的地方去探索,到危险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发现,获得新的经验和品德再回家。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座庙宇,他建设着这座庙宇,用自己的方式供奉着他崇拜的神;这是他无法逃脱的宿命。我们都是雕塑家和画家,所用的原材料就是我们的血肉和骨头。高尚的德行会让人们的面孔变得漂亮,低俗的德行则让人们的容貌变得丑陋。
青草因为一阵细雨而变绿很多。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也会因为有了更高尚的想法而变得光明。其实幸福的人应该永远生活在此刻,好好利用每件落到我们身上的琐事,就像青草坦然接受每颗落在它身上细小的露珠那样,别把时间用于挽回从前失去的机会,并美其名曰承担。
如果人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努力去过从生活之必需出发,梭罗自己动手,砍伐了松木,搭建了房屋的框架,仅仅花费了不到29美元。冬天,梭罗将灰泥涂上墙以抵挡凛冽的寒风。房子紧挨着森林,离瓦尔登湖湖只有三四十米远。上他事先设想的生活,他将会取得普通人想象不到的成功。
无论你的生活多么艰难,请正视它,好好地活下去;别逃避它,也别咒骂它。它并没有你那么糟糕。
瓦尔登湖写作背景
论文题目
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Walden to modern people from ecologi.
1.1研究目的
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超验主义者、作家、哲学家、以及自然主义者之一。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深刻体现了他对客观生态观和精神生态观的理解,并成为20世纪众多文学家和自然主义者的研究文本。本文试图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从《瓦尔登湖》中得到一些对现代人的启示。让大家有自然的保护意识,理解,自然的内在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和尊重荒野的思想;呼吁简单生活,批判物质欲望;孤独的生活---在精神上实现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途径。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原则,他谴责类大肆砍伐林木破坏环境,反对猎杀野生动物,甚至反对人们吃肉,他认为人应该给予自然“因为人们们与自然有某种温柔的关系。他反对人类对其他生物生存环境的工业建设,主张维护自然以及自然的野性是一件比道德规范更具约束力的即他所说的“更高的规律”。梭罗认为生命是与野性相伴而存在的,有活力的东西是野性的东西,它没有被人所征服,它的存在能使人恢复清新的精神;他认为脱离自然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他认为未来和希望不是存在于人工种植的草坪和庄稼地里在城镇里,而是存在于不可穿越的、令人震撼的沼泽地里。
梭罗还对追求物质享受的美国式生存方式提出了严厉批判这个及其所有所谓的内部的改进全是物质性和表上的改进,全是不实用和过度发展的建构,到处乱糟糟地堆满各种设备,被自己设置的种种障碍绊倒,毁于华贵和愚蠢挥霍,毁于缺乏长远打算和有价值的目标……,对于这个和的来说,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厉行节约,厉行比斯巴更为简朴的生活方式并同时提升生活目标。”在梭罗看来,所谓价值和高尚的生除了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就是精神生活的丰富。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梭罗的学术研究,其一是梭罗的文献资料与传记研究:其中
的就是哈丁斯特于1965年发表的《梭罗的一生》,此外他与Michael Meyer合写了一本文献目录参考《A new Thoreau Handbook》还有罗伯特米尔德于1980年发表的《重塑梭罗》一书,集中阐述了梭罗在他的作品中调整个人心理的过程。其二是从文学作品研究视角。其二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梭罗的思想。美国学者唐纳德·沃斯特在《自然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中详细介绍了梭罗生活经历和生态学思想,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编写了《大自然的权利:环境学史》中谈到了梭罗和他对后来生态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梭罗研究学会的会员及梭罗思想的爱好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梭罗思想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梭罗成为“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美国文学史上自然阐述者,美国环境主义的圣徒”。
2.2国内研究现状
包庆德,宋凌晨(2017)指出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19世纪的梭罗是寻找人类生存意义的哲学家,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曹丽红(2018)指出《瓦尔登湖》被誉为超验主义的圣经,书中凝聚了梭罗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其中蕴含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这启示当代人要重视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的生态模式,也要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注重精神诉求。
阚常娟(2018)指出《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智慧和哲理对当今具有重要的意义。
倪铭英(2018)指出卢凌发表的《崇尚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一文从创作理念、深邃思想和问题风格来揭示《瓦尔登湖》这本书的魅力。
苏贤贵(2018)的《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意蕴》,文章着重介绍了梭罗对环境运动的影响,揭示了梭罗的生态自然观和其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想。虽然在我国生态研究史上,都提到了梭罗,都看到了梭罗在生态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但很少系统提到梭罗的生态主义思想。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进行了尝试。
1.引言
2.文献综述
3.梭罗生态主义的起源
3.1根源
3.2理论根源
4.《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
4.1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4.2保护动物,与伙伴共生共存
5.对当代人的启示
5.1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5.2简单生活,解放心灵
6.结语
参考文献:
[1]Ashton Nichols. Thoreau and ature: from Walden to 梭罗带着一颗感恩自然的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与之融为一体,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喜怒哀乐。湖畔生活是匆忙短暂的,但也是充实快乐的。ecocritici[J]. Neohelicon,2009,36(2).
[2]Jian LI,Kunming YAO. Life Inspiration of Walden[J].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2014,5(2).
[3]Kent Curtis. the virtue of thoreau: biography, GEOGRAPHY, AND HISTORY IN WALDEN WOODS[J]. Environmental History,2010,15(1).
[4]Lin Lin Zhang. The Environmental View of Thoreau’s Wald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3547.
[5]包庆德,宋凌晨.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生态主义思想评析——纪念亨利·戴维《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如文明人的追求并不比野蛮人高尚,如他把生命的大部分都只用于谋取基本的必需品和舒适品,那他为什么要比野蛮人住得更好呢?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而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梭罗200诞辰[J].鄱阳湖学刊,2017(06):12-23+125.
[6]曹丽红.浅析《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9):190-1+194.
[7]阚常娟.梭罗的自然思想和生活哲学——重读《瓦尔登湖》[J].黑河学刊,2018(06):55-56.
[8]倪铭英.《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18(03):29-35.
[10]夏蓓洁.《鲁滨逊漂流记》与《瓦尔登湖》自然状态观对比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06):69-74.
[12]徐芯蕾,郭思远.浅析《瓦尔登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艺术科技,2019,32(01):288-289.
[13]武佳琦,封佳潇.论瓦尔登湖生态思想[J].大众文艺,2017(14):25.
[14]周宇.在批评话语下分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J].海外英语,2017(11):142-143.
[15]张志强.《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考察[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科学版),2018,34(05):54-58.
1.2019年9月9日至9月13日撰写开题报告一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
2.2019年9月14日至9月18日撰写开题报告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
3.2019年9月15日至9月22日撰写开题报告三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
4.2019年9月23日至9月24日,开题答辩。
5.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学生撰写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
6.2019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学生撰写第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
7.2020年3月1日至3月25日,学生提交第三稿。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进行反馈。
8.2020年3月26日至3月31日(第四周),进行本科论文中期检查,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设计)中期检查项目表》(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要加盖系章)。
9. 2020年3月21日至4月8日,学生根据教师意见,修改、完成答辩稿。
10. 2020年4月9日至15日(第七周),接受学院“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的重复率检测。
11. 2020年4月16日至22日(第八周),进行本科评阅。评阅工作由系级本科指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指导教师和专家对学生的进行评阅,并分别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指导教师评审表》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专家评审表》。
12. 2020年4月23日至29日(第九周),组织系级答辩。
14. 2020年5月7日至17日,进行工作总结、分析,将有关材料报送教务处实践科;完成相关材料的存档工作。
条件:1.利用知网等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2.在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及文献。
3.指导老师对本研究领域的熟悉掌握。
方法:1.文献法
2.例证法
3.综述法
措施:1.根据个人兴趣选取研究的领域及方向,进而确定论文题目。
2.利用知网和学校图书馆以及资料室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拟定提纲。
3.撰写开题报告。
4.撰写论文,认真听从指导老师的建议,进而修改完善。
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由此,《瓦尔登湖》在阅读空间中占有两个起点和终点,那就是心灵和现时代。
梭罗原是个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当然,一个人从对人世有所求到无所求,这是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观照梭罗的这条起伏的心灵历程,不知能否多一份理解和感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我们无法也无需戒绝自己对生活的“所求”,但同时是否也该有些出世的精神来面对这个不复简单的世界?在越来越考究的生活中,心灵的罗盘仍固执地指向简单和质朴。
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
现代生活给人生存制造了几乎随心所欲的舒适,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洁少尘,而地下水却在不断地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我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又给自己埋下了生态的陷阱,因而只能用回归自然来安慰自己的无奈。我们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时,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为子孙的我们,却颠倒过来,蹂躏与奴役自然,称霸自然。然而,笑容还没来得及绽放,历史这块魔方已经轻轻地从正面翻转到了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种在减少,人间变成污染的烟尘世界,自然又在笑傲称霸人类了。
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和欲求,少一些索取,又怎会遭受这些戏剧性的嘲弄与惩罚呢?有一句公益广告词说:保护绿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我在想,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就会多一条后路。这该是《瓦尔登湖》的一句隐语吧。
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给“我”什么真理?这真理该是:热爱自然,创造生活。
亨利·戴给·梭罗(Henry Did Thoreau,1817-1862)在19世纪美国文化巨匠中,堪称一位“异人”。他和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富勒宗师,他们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这种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化,也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清新长风。 在受全家资助读完哈佛大学后,梭罗没有醉心于任何传统意义上的事业,而是开始了一个大地漫游者的漂泊生涯。1845年到1847年间,他独自一个幽居在瓦尔登湖畔的自筑木屋中,渔猎、耕耘、沉思、写作、由此产生了意义深远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与《圣经》诸书一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它是读者多的散文经典。 哈丁(Walter Harding)曾说,《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它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正因为此,它也是影响了托尔斯泰、圣雄甘地等人,从而改写了一些民族和的命运。
《瓦尔登湖》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梭罗还认为,自然万物在其中相互相联,互相依赖,人类也是联结中的一环,不论是动物、植物、岩石、河流,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这是梭罗栖身瓦尔登湖畔时的心灵感受,也是他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这一点正是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的生活中感悟出来的哲理。《瓦尔登湖》是一部由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部散文集。梭罗从1846年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动笔写《瓦尔登湖》,1854 年《瓦尔登湖》终出版。
在梭罗眼中,大自然的每一个生物,都“承载着部分人类的思想”,与他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梭罗本人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受到超验主义的影响,他更坚定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态度和决心。在他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几乎都有着大自然的影子。《河上一周》就是他和哥哥约翰一起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航行了一个星期后,通过整理整个行程而写成。类似的作品还有《缅因森林》《科德角》等等。
《瓦尔登湖》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以及他在瓦尔登湖居住期间所经历的一切。
在书中,梭罗从春天开始起笔,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
梭罗与瓦尔登湖周围农夫、邻里相处,去亲身经历周围的一切,与瓦尔登湖湖畔的小动物亲密接触,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受不同世界的对自由的渴望,感受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梭罗是一位追求精神的思考者,他认为自然是保持精神的天然港湾。于是在1845年4 月,梭罗来到位于康科德城郊的瓦尔登湖畔。
梭罗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建造房子的呢?正如他在书中写到的那样:“钉木条时,我每敲一下铁锤,就能钉好一颗铁钉,这让我心情大好。”这是劳动的快乐,也是梭罗开始享受湖畔生活的心情写照。
瓦尔登湖位于马萨塞州康科德城外,是位于新英格兰的一条乡间公路旁边的美丽小湖,它不仅是梭罗的栖息之所,也是他心灵的寄托,精神的港湾。
正如他在《瓦尔登湖》中他描述的那样,瓦尔登湖“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周围约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
梭罗还说“瓦尔登湖是森林的一面十全十美的明镜,它四面用石子镶边,我看它们是珍贵而稀世的。再没有什么像这一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沼这样美,这样纯洁,同时又是这样大”。
7月4日,小木屋终于可以入住了,梭罗怀着欣慰的心情搬进了位于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开始了长达两年零两个月远离尘嚣、自食其力的独居生活。
在这里梭罗独自开荒种地,播种土豆、玉米、豌豆、萝卜和蚕豆等,同时还栽种松树和山核桃树,一部分用来食用,另一部分则出售用来换取其他生活开支。房间里的家具也是十分简陋,有一部分还是他自己亲手做的。有空的时候,他还会到村子里做木工活和一些杂活儿,挣些钱补贴日常开支。
在闲暇的时间里,梭罗则会来到湖畔,感受着澄澈明净的瓦尔登湖的湖水,感受着从瓦尔登湖面吹来的微风,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他会在湖畔无忧无虑地看书、写作、思考人生。
在这里,梭罗观察、倾听、沉思、感受、记录着瓦尔登湖的春夏秋冬和雨雪阴晴,瓦尔登湖就是他的亲密伙伴与爱人,伴随着他度过了每一个清晨与黄昏,充实而快乐。
在瓦尔登湖畔,梭罗与野鸭、松鼠、兔子、狐狸等小动物为伍。梭罗认真观察着它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周围的一草一木也都成为他的好邻居,好伙伴。
在梭罗与自然界的交流过程中,探寻着生活的智慧,试图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和本质意义。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认真实践着他的轻物质、重精神的简单生活。
在此过程中,梭罗用心记录下他观察的、倾听的、感受的、思考的自然与生活的真谛。于是他将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思融入笔端,汇聚成散文集《瓦尔登湖》,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却充满乐趣,虽然表面十分,内心世界却依然硕果累累。
《瓦尔登湖》以人称“我”的口吻娓娓道来,又以细腻的笔触详细地记录了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秋天,他会在小木屋门口仰望天空中雁群的飞翔与迁徙;在冬天,他观察并记录下湖面冰封和解冻的时间。与瓦尔登湖的亲密接触,也给梭罗的写作提供了全新的素材。
当他漫步在湖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时,他的梭罗在瓦尔登湖湖畔栖身时,就开始着手将他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他的写作动机与其说是来自精心的艺术构思,还不如说是由于当时他在湖边的处境使然。写作灵感也会在笔端涓涓流出,于是梭罗在文中这样写道:“我在大自然里来回地走,踏访了她部分领地,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在梭罗笔下,瓦尔登湖面的夜晚会传来人们吹奏长笛的乐声,于是梭罗写道:“这个愉快的夜晚,我感到通体舒泰,每个毛孔都洋溢着快乐。”
当他在与瓦尔登湖亲密接触时,湖中的鲈鱼在他身边游来游去。于是梭罗会这样写:“然而我有时候深切地感受到,美好、温柔、纯洁、鼓舞人心的相处,很可能是人和自然的相处。”
他会故意吵醒一只坐在白松上打盹的横斑林鸮。瓦尔登湖中的水鸟和他在湖上捉迷藏。红松鼠在他写作或阅读时钻到他双脚下怪叫。红松鼠则会不分时段地来到梭罗的身边,红松鼠可爱的形象、花样百出的动作给梭罗带来了很多欢乐。
梭罗以轻松、欢快的语调,描绘了在瓦尔登湖自然、快乐的生活,他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启迪。
梭罗对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是充满温情的,这从他对瓦尔登湖以及周围风景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瓦尔登湖一年四季变换着的天气,一年四季变换着姿彩的面貌,四季的芳香和缤纷的色彩,无一点缀着梭罗简单的湖畔生活。
所以梭罗写道:“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这么多的健康,这么多的欢乐!”
通过两年零两个月的湖畔生活,梭罗向世人证明了只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关注自我心灵的诉求,亲近大自然,不断提高精神追求,就能够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从而理解生活的真正含义。
在梭罗看来,自然万物皆有灵性,同样拥有生命和人格。不仅是飞虫鸟兽,就连瓦尔登湖上的冰裂也充满着人性。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所有一切动植物的生命都是寄生在这个伟大的生命体上。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赋予人类无穷的宝贵财富,为人类提供无尽的欢乐。大自然是慈善的,人类应对自然满怀感激和敬畏,对各种生命满怀同情和爱心。所以梭罗认为,人应该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做“自然的居民”。
这本书是让我们回归一些淳朴的生活,一些淳朴的生活是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的,让人们感受到一些幸福的。
主题思想就是记录大自然,大自然赋予了人类无穷的宝贵财富,为人类提供了欢乐。
《瓦尔登湖》这本书的生活是鼓励人们追求闲适的生活。让人们在工作之余能够静下心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主题思想就是告诉人们应该享受大自然。也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应该看淡名利,不可以有一颗浮躁的心情。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就是要让我们享受生活,享受自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太浮躁,应该静下心来去学习。
谁知道 Henry Did Thoreau(亨利·戴维·梭罗)的写作风格?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幅耐人寻味的:两行向远方延伸的铁轨中间,立着无数挺拔的大树。这是否是本书在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暗示着我们别的一点什么?梭罗说《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一本散文集,梭罗在这本书中不仅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而且还教导人们应该要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感受大自然,让自己的那浮躁的心,能够静下来,可以去享受一会大自然和深入地去思考,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人生。:“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本质的问题。”在现实的世界里,现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环境之前,是否也该多一些自省与自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瓦尔登湖》又是属于现时代的。全名 亨利·戴维·梭罗
出生我是由衷地佩服梭罗,佩服他能够忍受住那一份孤独,可以一个人可以在那么一个地方,独自地呆上那么长的时间,可能现在还恐怕真没有几个人能够忍受住,他的那一份孤独,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别。
学派 / 流派 超验主义
主要领域 博物学
思想 废奴主义、拒税、升级危机、公民的不服从、拒绝兵役、直接行动、环境保护主义、非抵抗、简单生活
瓦尔登湖是什么类型的书
全句:瓦尔登湖是一本散文集。
当年梭罗曾一个人搬进了瓦尔登湖湖畔,在那里一共生活了丙年多一点,也正是在这两年多一点里,他写下这部闻名全世界的名著,成为了一代一代孤独的人心中的至宝。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觉得这是一本让我念念不忘的书。
在读完了这本书后,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有了一种冲动,也想要和梭罗一样,搬到某个偏僻的地方去生活,也想要让自己地孤独起来,可是现实的生活还是不允许,所以像我们这样的人,也只能是注定了这一辈子,也只能够是在这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发表了对自然、人生和文艺问题的见解。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梭罗是生活的智者,也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因为一个半世纪前,人类对于技术的崇拜与痴迷是不允许任何人来亵渎的。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瓦尔登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梭罗的声誉也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生态运动的思想先驱,他在书中所阐述的许多思想,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茫茫人世中,也只能是当一个俗人。
梭罗的思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形成,把自己的所有对于现梭罗在这里过着极简的生活,每天早晨,他都精神抖擞地想让他的生活像大自然那么简朴和纯真。实的思考,都写进了本散文集里。使得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也正是他的这一份感动,才使得我认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个人孤独一些,是一件好事,至少它能够让人明白,更多的道理,明白如何更好地去生活。
这也正是梭罗所带给我的收获,他让我懂得了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面对现实的生活,如何去好好生活。
我想如果我没有读过《瓦尔登湖》,我想自己不会有这种深入的思考,正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开始慢慢地也会去思考一些问题。
所以说《瓦尔登湖》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能够让人明白更多的道理,能够把人带入到另一个世界,能够在那个世界里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