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怎么测闭合导线附和导线以及四等水准 求用过全站仪做过的说下具体仪器测设方法然后

闭合导线:待测点A,B,C,D,E等。以B设站,A为后视方向归零,顺时针旋转仪器照准C点;再以C设站后视为B测D方向,以此类推直到测到A向。

导线边长记录表 导线边长记录表数据导线边长记录表 导线边长记录表数据


导线边长记录表 导线边长记录表数据


导线边长记录表 导线边长记录表数据


四等水准一般用水准仪来测的,不用全站仪。再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准。

既然你没有学,建议你不用做,以防造成工程。

先好好测量学基础这本书吧,先把导线测量中的几个专业术语搞清楚吧。比如:

水平角观测的照准,垂直角观测的指标、直返觇高。

导线左角和右角,坐标返算方位角、方位角推算、坐标正算、X增量闭合、Y增量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和相对闭合、三角高程。

以.闭合导线左角为例,以两个已知控制点A、B为起点,未知点为C、D、E、闭合至已知点B,观测过程基本相同。

测站B点依次记录以下观测值:

测站点号B及其仪器高、后视点点号A及其觇高、前视点点号C及其觇高;以及前后视点一侧回记录数据如下(盘左半测回时,顺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盘右半测回时,逆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要领:左-左-右-右、后-前-前-后):

盘左位置的后视点A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盘左位置的前视点C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盘右位置的前视点C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盘右位置的后视点A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需要计算的观测值:

水平角计算:同一方向的2倍照准--2C、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以盘左为准)、前后视点的归零方向值--即左角ABC。

天顶距计算:同一方向的2倍指标-2i、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以盘左为准)

斜距改平:由斜距和天顶距平均读数求平距和高。

直返觇高计算:由平距、仪高和觇高可计算直返觇高。可获得测站B至后视A的返觇高、测站B至前视C的直觇高。

第二测站C点依次记录以下观测值:

测站点号C及其仪器高、后视点点号B及其觇高、前视点点号D及其觇高;以及前后视点一侧回记录数据如下(盘左半测回时,顺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盘右半测回时,逆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要领:左-左-右-右、后-前-前-后):

盘左位置的后视点B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盘左位置的前视点D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盘右位置的前视点D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盘右位置的后视点B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需要计算的观测值:

水平角计算:同一方向的2倍照准-2C、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以盘左为准)、前后视点的归零方向值--即左角BCD。

天顶距计算:同一方向的2倍指标-2i、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以盘左为准)

斜距改平:由斜距和天顶距平均读数求平距。

直返觇高计算:由平距、仪高和觇高可计算直返觇高。可获得测站C至后视B的返觇高、测站C至前视D的直觇高。

通过站的B-C直觇高 和 第二站C-B的返觇高 可求定B-C的的直返觇平均高来确定未知点C的高程。

测站以此类推:D站、E站 (观测步骤过程同上)

至测站B点依次记录以下观测值:

测站点号B及其仪器高、后视点点号E及其觇高、前视点点号A及其觇高;以及前后视点一侧回记录数据如下(盘左半测回时,顺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盘右半测回时,逆时针转动水平度盘照准目标,要领:左-左-右-右、后-前-前-后):

盘左位置的后视点E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盘左位置的前视点A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盘右位置的前视点A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盘右位置的后视点E的水平角读数、天顶距读数、斜距读数;

需要计算的观测值:

水平角计算:同一方向的2倍照准-2C、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以盘左为准)、前后视点的归零方向值--即左角EBA。

天顶距计算:同一方向的2倍指标-2i、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的平均读数(以盘左为准)

斜距改平并求高:由斜距和天顶距平均读数求平距。

直返觇高计算:由平距、仪高和觇高可计算直返觇高。可获得测站B至后视E的返觇高、测站B至前视A的直觇高。

导线野外观测结束,须在核算导线水平角闭合,检查闭合是否超限。

室内计算:

1.高程计算:

各条导线边的直返高及其平均值,然后核算导线闭合。根据与导线边长成正比例分配原则高闭合,推算各个未知点的高程。

2.坐标计算:

(1)计算各个水平方向值的角度闭合、根据角值个数反号平均分配原则对闭合进行分配,获得改正后的各个水平角方向值。

(2)由已知两点AB的坐标反算方位角,以及改正后的水平方向值推算导线各边的方位角。

(3)由各边方位角和边长计算X和Y坐标增量。

(4)计算未知点的X和Y坐标增量闭合,根据与边长成正比反号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获得改正后的X和Y坐标增量。

(5)由已知点B的X和Y坐标,以及未知点的改正后的X和Y坐标增量,推算各个未知点的X和Y坐标。

一级导线测量记录表怎么算

距离测量值,高测量值。

1、距离测量值:使用的是全站仪或者电子经纬仪等仪器进行的距离测量,通过读取仪器上的距离测量值得到。使用的是切线仪进行的距离测量,通过观测刻度尺上标记的长度及刻度尺的分辨率等信息计算得到。

2、高测量值:使用的是全站仪或者电子经纬仪等仪器进行的高测量,通过读取仪器上的高测量值得到。使用的是水准仪进行的高测量,通过读取水准仪上的读数,再根据已知高程计算得到。

光电测距导线观测记录表怎么填写

光电测距导线观测记录表填写步骤。

1、可以填写工程名称,观测日期,仪器观测者记录者,温度气压。

2、测点盘竖盘读数,标水平初测平距改正盘读数均值等。

求一份全站仪导线测量附和导线,闭合导线,XLS坐标计算表及导线记录、成果计算表格

附合导线(左角)坐标计算表(范本)

点号 ° ′ ″ 观测左角(°) 坐标方位角(°) 改正后左角(°) 改正后坐标方位角(°) 距离(m) ΔX(m) ΔY(m) 改正后ΔX(m) 改正后ΔY(m) X(m) Y(m)

A —— —— —— —— 237.96667 —— 237.96667 —— —— —— —— —— —— ——

起点B 99 1 0 99.01666667 157.0083333 99.01833333 157.01 225.85 -207.14199 88.21033932 -207.8672046 88.16894537 7.69 1215.63

1 167 45 36 167.76 144.7683333 167.7616667 144.7716667 139.03 -113.5680106 80.19755523 -113.5407923 80.17207371 2299.822795 1303.798945

2 123 11 24 123.19 87.95833333 123.16667 87.96333333 172.57 6.132974502 172.4609855 6.166759074 172.4293568 2186.282003 1383.971019

3 189 20 36 189.3433333 97.30166667 189.345 97.30833333 100.07 -12.729787 99.25702645 -12.71020085 99.23868555 2192.448762 1556.400376

4 179 59 18 179.9883333 97.29 179.99 97.29833333 102.48 -13.01862422 101.6497212 -12.99856139 101.6309386 2179.738561 1655.639061

终点C 129 27 24 129.4566667 46.74666667 129.4583333 46.75666667 —— —— —— —— —— 2166.74 1757.27

和 —— —— —— —— —— —— —— 740 -341.0948721 541.7756277 -340.95 541.64 —— ——

已知α1 237 59 30 237.96667 方位角闭合('')= -36 坐标闭合fx(m)= -0.14487213 坐标闭合fy(m)= 0.135627732

已知α2 46 45 24 46.75666667 方位角闭合限('')= 97.97958971 导线全长闭合(m)= 0.198451041

未知点个数n= 4 角度改正数('')= 6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K=1/ 3728.879404 <1/2000

全站仪测量记录表怎么填

全站仪导线距离测量记录表的填写中要填写测量的数据,时间,地点,测量的人物等。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一、实地选定控制点

实地选点之前先要有一个计算程序,且已经编辑好线路设计参数,知道路线的大致走向。选点的几个要求:地基稳固,方便架设仪器和后期放样,超出施工挖填范围一定距离,相邻两点之间通视良好,各点与前、后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尽量等长。

确定导线的等级,请参照下图的《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参数》。

二、埋石

在选定的点位挖坑,依土质情况而定,建议埋置深度不小于0.6米。将钢筋切割成长约50公分的小段,选择截面较平整光滑的一端用钢锯锯一个深约2mm的十字丝待用。

搅拌砼倒入坑中,人工捣实,表面抹平,在中心位置插入钢筋,钢筋顶端高出砼面约1公分。在砼表面刻下点的编号。这样一个控制点就埋设完成了。

说明:有些问题并不是的,比如在坚固稳定的大石头或建筑物上标记做点也是可以的,总之把握一个原则,控制点要稳固,方便后期保存和使用。

三、导线测量(测角、测距)

案例背景

G1、G2、G3、G4是设计院给的已知坐标的控制点,D1、D2、D3是我们埋设的待测加密点。将相邻两点连接后,就组成了导线线路图,如下图:

测量方案

从G1点向G4点方向测量,测量的水平角为左角。导线等级采用一级,测量仪器采用2”级全站仪,采用两个相同型号的棱镜。按技术要求,每个测站需观测两个测回。

开始前的一些常识说明

导线边:两个导线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导线边,所以导线边长是两相邻点间的水平距离。

水平角:是指两条相邻导线边组成的夹角。

左角和右角:把观测的前进方向的左侧的角叫做左角,右侧的叫做右角,一般都测量左角。

前方点和后方点:前方点和后方点是相对测站点的位置来定的,在相对于测站点的观测前进方向上叫前方点,反之叫后方点。比如测站在G2点时,G2的后方点是G1,前方点是D1。

盘左和盘右:通俗点说盘左就是常说的正镜,盘右就是常说的倒镜。

测回:盘左(正镜)观测完前方点和后方点的过程叫做上半测回,盘右(倒镜)观测完前方点和后方点的过程叫做下半测回。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都完成了就叫做一个测回。

置盘:就是手动设置水平度盘的读数为某个特定值,导线观测中测回水平角的初始读数都可以置为0度0分0秒,后面第几个测回置盘的度数按这个公式计算:置盘读数=180÷总测回数。如2个总测回时要置盘2次,测回置为0,第2测回就置为90度。

3个总测回时要置盘3次,测回置为0,第二测回置为60度,第三测回置为120度。置盘的作用是为了抵消因仪器水平度盘划分不均匀而造成的误。

请结合下图理解:

测量步骤

1、在控制点上架设已经鉴定、校正合格的全站仪,按实际情况设置气温、气压等参数,对中、整平,由于不测量高程所以仪高和镜高可以随意。两个棱镜分别立在测站点前、后的相邻控制点上,本案例的测站顺序是G2-D1-D2-D3-G3。(本测站是G2)

2、盘左位照准后方点,手动将水平角置零,并在观测记录表上记下此时水平角的读数。然后测距,可多测量几次选择稳定值,也做好记录。

3、盘左位照准前方点,这时水平角读数会发生变化,记录下这个读数。然后同前面一样的测中和记录。这时上半测回就完成了。

4、盘右位照准后方点,记录水平角读数,测距并记录读数。

5、盘右位照准前方点,记录水平角读数,测距并记录读数。这样一个测回就完成了。

导线边长丈量记录表怎么算

1、根据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出导线的水平距离(X轴坐标的值)和垂直距离(Y轴坐标的值)。

2、根据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使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导线的水平投影长度和垂直投影长度。

3、根据导线的水平投影长度和垂直投影长度,使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导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