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要如何而预防?

(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饮食控制,尤其是对目前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以及甜食点心,要限制(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物。一些量的摄入,如果过多的摄入这些食物就非常容易导致发胖,而体型肥胖又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始动因素。

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的防治要点)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的防治要点)


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的防治要点)


第二,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既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又能消耗过多的热量,保持良好的体型对于预防糖尿病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远离电离辐射保证良好的心情,每天晚上能按时入睡,不要压力过大。

糖尿病的预防还是要从控制饮食习惯开始,少吃油腻,或者是甜食,同时要加强运动锻炼,多喝水,应该能够对糖尿病起到一个很好的预防作用

糖尿病是什么因素导致的?老年人怎样去预防糖尿病?

这四个要点说起来容易,长期做到就难了。希望大家能切实做到,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控制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

预防措施:

(1)防止和纠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饮食。

(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

(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取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往许多人往往看重营养不良的危害,认为营养不足可致体弱多病,会影响人体健康;相反对营养过度及营养不平衡的危害却认识不足。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往人们往往认为肥胖是福相、富贵体型,是营养好的象征和健康的标志,而实际上肥胖是热量入超导致的营养不平衡的结果。肥胖有许多危害,使活动能力减弱自不必说,还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讲究营养要讲合理营养,也就是每日由食物摄入营养物质要适度,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度。缺则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时可引起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和生化活动异常,甚至发生机体形态结构的异常,影响人体健康;过了也会引起机体异常改变,或体内积聚过多,或干扰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使代谢异常,有时甚至可产生中毒现象,而这对人体的危害也绝不能低估。近年来被人们称为现代文明的疾病,其中许多疾病包括癌症在内,就同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有关。老年时期这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对健康的危害就更大。这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总之,合理的营养能促进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善机体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合理营养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谓合理营养是指膳食营养在满足机体需要方面能合乎要求,也就是说由膳食提供给人体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能保证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

(1)膳食中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必须能满足人体生理和劳动的需要。即膳食中必须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纤维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且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避免有的缺乏、有的过剩。因此,食物应多样化。因为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体所必需的一切营养素,所以多样化的食物是保证膳食平衡的必要条件。

(2)合理的饮食制度。如餐次安排得当,可采取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

(3)适当的烹调方法。要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关于肥胖,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大家。肥胖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苹果型肥胖,体型像个苹果,是圆的,肚子特别大,四肢则较细,也叫中心性肥胖。这种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积在心、胰腺、肝和肾周围,对身体影响很大,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苹果型肥胖在男性较为常见,女性也有。另一种叫做梨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臀部和大腿,这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稍微小一点。当然还是以不胖为好。如果你有苹果型肥胖,腰围很粗,就更得注意加强身体锻炼。,且有良好的食品感官性状,能食欲为原则。老年人的膳食宜嫩、软,容易消化,一般应限制油腻食物。

(4)食品必须卫生且无毒。

当然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等也千万别,对营养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在实际生活中只有根据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按照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劳动状况、健康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安排好每日膳食,才能真正达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积极开展糖尿病预防,让全民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

糖尿病目前的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系。遗传因素不能改变,就从改变环境开始,环境因素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比如进食过多或者运动过少,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改变。首先要控制饮食,做到定时定量、粗细搭配,可以多吃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比较多的食物,比如粗粮、绿色蔬菜等。其次要加强运动,运动可以用中等强度的劳动或者体育锻炼代替,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保持体重,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糖尿病?

您好~!

2 控制体重,避免超重,特别是腹型肥胖。

3.16415926646545515238842681688552985655595476248658658627627624983881581829874258523699447185236990852147

3 少吃甜食,保持心情愉快,适当锻炼。

注意饮食结构,多运动,定期检测血糖。

血糖不稳定,2味材泡水喝点,调节胰岛素,预防糖尿病!

天然“胰岛素”找到了,没事吃点,分解多余血糖,预防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呢?#星知#

糖尿病的治疗

大部分糖尿病是因为颈椎问题导致的,建议大家注意环节颈椎问题,比如说晚上使用护脊床垫就是不错的方法。护脊床垫头部是斜的,可以用来牵引矫正颈椎,一次牵引三几个小时,然后放上他送的填平枕头。将斜面甜品当普通床垫使用,请参考。

目前对血糖异常的诊断以血糖为主,尤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的血糖值进行诊断的.OGTT试验的指标范围如下(单位为mmol/L):

时间 ——————— 正常————糖耐量异常(IGT)———————糖尿病

0h(服糖前,即空腹) =5.6-=7.0

2h(服糖后2小时) =7.8-=11.1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要求试验前三天正常进食,空腹8-14小时后进行,如果达到诊断标准但症状不典型须另一天证实.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有:1、糖尿病的症状:多尿、多饮、易饥多食、消瘦、口干乏力等症状;2、在家用血糖仪自测血糖多次超过正常范围,或超标时;3、尿发粘,粘脚等现象;4、反复的牙龈炎、尿路感染等炎症,治疗不易恢复;5、伤口不易封口;6、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提示你可能得了糖尿病,请您及时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除日常监测血糖外,还应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

1、检查空腹血糖保持在5~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9mmol/L;

2、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7%;

3、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如果升高,在6个月内检查3次,有两次超过正常,可诊断糖尿病肾病。应积极治疗,防止尿毒症发生;

4、每半年检查1次血脂、血粘度、肝肾功能,对指标异常者给予积极治疗,调整在正常范围内;

5、经常测血压,保持在120/80mmHg;

6、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和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血管粥样硬化情况,并积极防治。

7、必要时检查心电图、心彩超,评估心血管疾病。

在治疗方面的建议:

一、糖尿病饮食:得了糖尿病,每个医生都让我们控制饮食,吃什么? 吃多少才能控糖?很简单,一天需要20种以上的食物。然而,这20种食物不能都是同一种类的食物,而是要多样化。每天粮食类、蔬菜水果类、肉蛋奶豆类、油脂类四大类的食物都要吃,总数不少于20种,这样才有益于健康。但是,总能量不要超过身体需要量。每日总热卡的需要量请参考唐人Blog ——糖尿病病人饮食——每日总热量的计算 。

※ 一天一个水果:一个水果,重量在四两到半斤,形象一点说就像网球那么大;

※ 一天一斤菜:绿叶类的蔬菜、瓜类的蔬菜都可以,一斤指的是生重,而不是做熟以后的重量。这样身体所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基本就够了。

※ 一天一个鸡蛋:也许会有老年人担心吃鸡蛋黄会让自己的胆固醇过高,其实,心病的学术组织包括高血压学会都,一周吃五个以内的整蛋是安全的。

※ 一天一袋奶:如果您比较胖,可以喝低脂奶;如果您比较瘦,血脂也不高,喝普通的奶或者全脂奶就可以了。如果您骨质疏松,还想多补钙,一天喝两袋也是安全的,老年人每天两袋奶500毫升是安全的。

※ 一天两勺油:用喝汤的小瓷勺,舀一勺是10克的。无论一天炒几个菜,总共就用这

两勺油。两勺油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基本上营养不缺又不会太多。

二、糖尿病人运动:在三餐后运动,每日三餐,运动三次。每次在饭后1小时开始(从吃口饭开始计算时间)。运动以快速行走为主,每次的运动时间为30分钟。有心病者除外。以身体无不适感为原则。

三、糖尿病人吃水果:

1、血糖高是禁止吃水果,可以用黄瓜、西红柿代替水果;

2、空腹血糖小于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时是可以吃水果的,但要注意以下原则:

1) 宜吃含糖量低的水果:桃、梨、橘子、橙子、釉子、苹果、草莓、西瓜。

2) 不宜吃的水果:香蕉、柿子、枣、重视餐后2小时的血糖。山楂、罗汉果、无花果

3)吃水果必须注意监测血糖

4) 吃水果时间:两餐中间,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觉前。

5) 数量:一般吃4两(200克,分2次),或者带皮西瓜1斤。

希望对您有帮助!

吃什么食物可以预防糖尿病7大食物助你降血糖

紫菜

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明显降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

洋葱

洋葱含有前列腺素,可扩张血管,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促进钠的,使增高的血压下降,不仅如此,洋葱还含有黄尿丁酸,可使细胞更好利用糖分,从而降低血糖。

南瓜

南瓜中的果胶能调节胃内食物的吸收速率,使糖类吸收减慢可溶性纤维素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控制饭后血糖上升。可知,南瓜与其他菜式一同食用,能有效防止高血糖病患的发生。

苦瓜

苦瓜粗提取物含类似胰岛素物质,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中医认为,苦瓜性味甘苦寒凉,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甘咸而寒,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两者合用,清热滋阴,适用糖尿病偏于胃阴虚有热者。其蚌肉苦瓜汤是降血糖上品

魔2、鱼类及豆类的脂肪酸含量少,可作为蛋白质来源,取代肉类。芋

食用魔芋可发挥膳食纤维对营养不平衡的调节作用,如防治便秘、降血脂、降血糖、减肥健美等。另外,魔芋还可将其制成降血脂、降血糖、减肥、通便等物。

坚持运动

含有的木耳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有防治作用,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亚麻籽油

亚麻籽油富含的α- 亚麻酸在人体内可调节脂类代谢,抑制并发症,降低酸、酮中毒的机率。同时α-亚麻酸对人体各器官及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增强作用对糖尿病人是大有裨益的。相对普通食用油来说,多吃亚麻籽油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后来天刂猫找到百刂颐刂年刂亚麻籽粉(去掉“刂”),吃了5瓶,血压也降下来了,身体又有以前那么硬朗了。

预防措施

一防治与纠正肥胖,体重指数

BMI>25者是糖尿病的高危险人

群;

避免高脂肪食物;

饮食合理、科学,食物的摄入

及代谢消耗应保持一个正常的

平衡状态,主食占50- 60%,

脂肪<30%,蛋白质10-20%。

预防措施二:

增加体原因是纵欲,解决办法是控制欲望。力活动,参加体育

锻炼,以控制合理体重并

且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

避免、少用致糖代谢异常的物;戒烟戒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预防之四:

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

脂、冠心病;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老年

人,除常规空腹血糖外,还

预防措施五:充满自信向糖尿病挑战

以使血糖长期稳定,接近正常,糖尿病患

者可以向正常人一样的愉快生活!

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四个要点:

是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第二要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不要认为吃就是福,有时吃也能吃出麻烦来,要适当地吃,科学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乱吃。

第三是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所以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一条。

一条是放松一点,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有这种情况,也许你原来还得再过两年才会得糖尿病,只因为一次大的精神,很长时间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

科普|带您了解糖尿病的科学防治

糖尿病应该积极预防,尤其是父母一代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首先应该科学规律的生活,不要吃高热量食物,每日三餐,每餐主食不要超过100克不要吃,地瓜,土豆,粉条等含淀粉多的食物,不要吃油炸食物,其实每天要适当的运动,尽量将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这样就会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国人群中很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只能通过物、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平稳,尽量避免和减轻并发症。那么,糖尿病有哪些危害?要怎样防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2、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

糖尿病需长期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或相对分泌不足、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患者利用血糖的能力本就下降,加上血糖升高会导致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从而使血管狭窄,影响血液输送,双重因素叠加会导致细胞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出现问题,影响各个组织器官,特别是心、脑、肾、皮肤、骨骼、肌肉等的正常功能,表现出多种症状。其中,“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是典型症状。糖尿病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可能会有感染特别是皮肤感染现象,皮肤出现疖子、痈,或外伤后破溃长期不愈合;不明原因的骨质疏松,以及听力减退、恶心呕吐、牙龈病等症状。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控制好血糖,否则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肾功能衰竭等较为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不过,患上糖尿病也不必过分害怕,只要坚持用,坚持监测血糖,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尿液、四肢、血压,日常生活养成“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按点睡”等好习惯,就能够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状态,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从饮食入手控制血糖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方法。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少吃或不吃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的食物,尤其是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蜜饯、蜂蜜、加糖饮料以及各种中西式甜点等。若爱吃甜食,建议选择用木糖醇或阿斯巴甜等代糖调味的食物。此外,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如米饭、红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等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较快,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同样要食用;一些节令食品,如粽子、月饼、年糕,也是糖尿病患者需格外“忌口”的。

除了糖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控制盐分和油脂的摄入,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及油炸、油煎、油酥食物。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蛋黄、海鲜类等也要少吃。烹调时,应尽量选用植物油,并采用清淡少油的方式,如炖、清蒸、水煮、凉拌等。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方案应根据病情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的患者可适当放宽限制,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肥胖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为主,有助减轻体重。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9 10点、15 16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加餐。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少吃流食,如面糊、粥、泡饭、面片汤、面条等,因为这些食物口感软烂很好消化,升糖速度很快,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在日常生活中调养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调养。

随着便携化、智能化血糖监测仪的逐步普及,患者在家中便能自我监测血糖,这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期间,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三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率可适当降低。

研究表明,定期适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或心病等并发症的风险较低。运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还能够帮助胰岛细胞发挥功能,使其分泌更多胰岛素,有利于降低血糖。散步、慢跑、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适量喝茶

研究表明,喝茶与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绿茶中含有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可促进新陈代谢,抑制淀粉酶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长期喝绿茶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助于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和稀释血糖。

戒烟戒酒

吸烟、饮酒容易引起微血管、大血管病变等并发症,还会引起血糖升高,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也很大。空腹大量饮酒容易引起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会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使低血糖不易被发现,非常危险。

控制体重

体重超标会延缓人体对于胰岛素的反应,从而加大病情的控制难度。糖尿病患者适当减重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灵敏性,有利于改善血糖水平,减少对于胰岛素物的依赖。

减轻精神压力

精神紧张时,肾上腺会分泌更多的皮质激素,又称压力激素。压力激素会让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使血糖上升,增加胰岛素的需要量,加重胰岛细胞负担,使病情加重。深呼吸是简单易行的减压方法。

做好足部护理

糖尿病容易损害足部神经系统,使人的感受变迟钝,让人难以发现小的足部伤口,延误治疗,造成的足部感染。患者可每天用温水及肥皂洗脚,注意擦干脚趾缝隙之间的水分,防止滋生细菌。尽量穿牛皮或者羊皮鞋,并穿着干净的袜子,以保护足部。

保证良好睡眠

睡眠不足会直接引起血糖浓度升高,导致内分泌失调,而且影响胰岛细胞的呼吸和代谢,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不利于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时一定要养成不间断睡足7~8小时的习惯。

来源 | 报

糖尿病的起因和预防。

平时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是由于遗传的因素而引起的,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更显突出。如果夫妻两人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他们所生下来的孩子有一半机会是会患上糖尿病的。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有糖尿病,虽然小孩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是会成为糖尿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他所生孩子的患病率也会相对较大的。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及多种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传统医学称之为"消渴病"。

1 糖尿病有遗传因素,先从这方面考虑,可减少子代发病的概率。

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现一般认为是具有强烈的遗传或为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环境因素有肥胖、活动量不足和老龄化等。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一般先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虽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异质性,但大多数伴2型糖尿病和空腹高血糖的患者特征性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肝葡萄糖产生增加。

糖尿病是属于代谢性异常的慢性疾病(指的是血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病变、变、糖尿病足及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有许多类型,有些是遗传性有些则是后天(型糖尿病)因饮食不当而造成。遗传性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早,体型消瘦且往往英年早逝。成年型糖尿病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因其可由适当的饮食来预防或控制。

成年型糖尿病很多是因肥胖而造成,肥胖的身躯会使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大,而分泌胰岛素的胰β细胞为应付此情形会增殖变得肥大,长时间下来β细胞便产生障碍而无法分泌足量的胰岛素,进而造成糖尿病,这种现象好比是一部过度运作的机器,一旦到达了极限便会产生障碍一般。所以控制自已体重在理想体重内,对许多文明病的预防有效果。

此外平日在饮食上精制的醣类(蔗糖、果糖、葡萄糖)尽量少食用,如果有吃甜食的习惯尽量改掉,因为过多的糖亦会使?细胞过度分泌胰岛素,可能造成糖尿病。福建省福州总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

清蒸芋头拌黄瓜等都可以降低血压血糖血脂软化血管保护血管弹性预防高血压的食疗菜

1、大豆、黄瓜、大蒜、生姜、茶叶、蜜橘、酸奶、香菇、、胡萝卜、空心菜、茄子、山楂、玉米、海藻、黑蒜(良 品 汇 黑 蒜)等。

3、烹调用油:大豆、米油、玉米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菜籽油、橄榄油、花生油、芥花油、苦茶油等。

4、各类水果、豆类、燕麦片、海带、紫菜、菇类、瓜类、荚豆类及蔬菜茎部。

5、红酒:其中含有各种酶类,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具有降压、调脂、防衰老的作用。

糖尿病的原因都有

1、遗传因素

除了遗传因素外,糖尿病发病原因就是来自于病人平时的不良习惯和一些其他的生活因素。比如年轻时的劳过度,导致机能受损,或是先天的不足后天又失去平衡,或者未老先衰,以及肥胖的人等,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干扰到了心、肾、肺、肝和血管障碍等。这些因素致使胰腺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这种现象都会产生糖尿病的得病机会。

糖尿病有哪些治疗措施?

※ 一天二两肉:具体也需根据您的体形进行调整:如果您比较胖,就少吃一点;如果您偏瘦,可以吃到二两,甚至三两。

治疗糖尿病足以预防为主,尽力避免足部损伤,如穿松软合脚的鞋袜以免磨损皮肤;如视力不佳,不要自剪趾甲;用温水洗脚以免烫伤等等。 一般治疗:除严格控制血糖,提高全身健康水平外,要消除一些已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忌烟等。 去除自我监测血糖水肿:只要有水肿,所有的溃疡均不易愈合,这与溃疡的原因无关。可采用利尿剂或ACE-I 治疗。如果血管阻塞不是十分或没有手术指征者,可采取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物。如丹参、川芎嗪、肝素、654-2等,同时控制好感染,难治性溃疡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1型糖尿病一旦确诊就要使用胰岛素的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除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还包括有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物治疗又包括了胰岛素的促泌剂和胰岛素非促泌剂两大类的物,胰岛素包括了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超短效胰岛素等等。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定制的。

糖尿病服用物治疗,一般服用磺脲类物、双胍类降糖、α葡萄糖苷酶、胰岛素增敏剂以及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不过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是有区别的,1型糖尿病需要通过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则先是口服降糖,如果没有收到效果的话,就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