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农谚:“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小暑 节气,气温进一步升高,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一般也即将结束,但是民间在这个时候有一句气象谚语叫做“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这是什么意思呢?梅雨季还会卷土重来吗?快一起来看看。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什么意思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什么意思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什么意思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什么意思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你可能喜欢》》 关于小暑的古诗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节气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这就是所谓的“倒黄梅”。

倒黄梅指的是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梅进入盛夏已数日,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长江中下游气象已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具有梅雨特点的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的天气现象。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

正常年份,在小暑之前梅雨应该已经结束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在7月8—12日出梅,然后进入盛夏少雨季节,这时雨带应该推移至北方地区。但有个别年份冷空气势力较强,不断南下,使冷暖空气再次在长江中下游对峙,甚至使雨带在小暑前后重新推移到江淮地区,形成降水,继续出现一段时阴时雨的梅雨天气,就好像梅雨季又回来了一样。

不过“倒黄梅”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一般短者一周左右,长者十天半月。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小暑一声雷”并不是“倒黄梅”的原因,而只是可能伴随的一种天气现象。必须指出的是,这样梅雨异常现象的出现,并不是长江中下游孤立的天气气候现象,有些的年份,还与整个北半球以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活动异常联系在一起。全球范围内大气运动的异常与海水温度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全球火山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等都有相当大的关系。

民间谚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到底什么是黄梅?

黄梅说的就是梅雨天气,说明梅雨天气对于农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且梅雨天气可能会导致回南天的出现。

黄梅指的就是梅雨天气,也说明在这个天气当中会经常出现下雨的天气。也可能会出现回南天。

指的是梅雨天,是气候异常的表现,就是晴暖高温天气。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出自哪里?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黄梅是指在我国江淮地区的一种果子。每年的梅雨季节就是六七月份,正是小暑和芒种时节。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

小暑一声雷,到转作黄梅,这一句谚语的意思,也就是说到了小暑的时候经常会伴随着下雨打雷,那么这个时候就很适合去做黄梅酒,因为小暑到了也就意味着天气到了最酷热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喝点黄美酒可以解暑。

民间谚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黄梅指的是什么?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中的“黄梅”指的是梅雨季节的意思,是气象的变化。

就是一种酒,特别的好喝,让人觉得夏天可以很好的解渴,喜欢喝的人也是很多的。

指的就是梅雨季节,也就是一个经常下雨的时节,而且在这个时候天气非常的潮湿。

民间谚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什么意思?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民间流传的一句气象谚语,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小暑”节气如出现打雷,那么梅雨又会倒转过来。

意思就是说如果“小暑”节气时如出现打雷的现象,那么已经过去的梅雨季节就会再次出现,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气象谚语,是古人对于自然气象规律的一种总结。

梅雨过去以后,“小暑”节气如果出现打雷,那么梅雨季节可能会再次回来。梅雨天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后面天气会越来越稳定的,而出现雷雨却是天气不稳定的象征,说明又有冷空气南下影响长江流域。

民间谚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猜一猜:“黄梅”指的是?

“黄梅”指的是梅雨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民间流传的一句气象谚语,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小暑”节气如出现打雷,那么梅雨又会倒转过来。简单来说就是若小暑节气打雷了,那么梅雨季节可能会再次光顾。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什么意思精选

大家有听说过关于小暑的一句名谚,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吗?一起了解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什么意思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是什么意思精选

在民间流传着的诸多气象谚语中,有这样一句——小暑一声雷,转做倒黄梅。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小暑”节气如出现打雷,那么梅雨又会倒转过来。所言非虚,因为梅雨结束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通常是越来越稳定的,而雷雨却是天气不稳定的象征。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小暑时节,冷空气已不再影响长江流域,但雷雨的出现常常和北方小股冷空气南下有关。这种冷空气的南下,有利于雨带在长江中下游重新建立。当然,“倒黄梅”并不一定在小暑日打雷以后出现。

和“倒春寒”一样,“倒黄梅”属于气候异常的表现,它是指出梅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要素已具盛夏特征,经历一段晴热高温天气,然后又再转入具有梅雨特点的天气。其间最为显著的气候特征为常出现连续暴雨、连阴雨,且降温明显。以今年出现的“倒黄梅”为例,其原因和今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摆动有关,由于副热带高压南落恰好让冷暖空气重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交汇,因此“倒黄梅”来袭。

梅雨季的降水是梅雨锋导致的,当北方不断南下的冷空气和暖湿气流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对峙,阴雨天气可能持续一个月左右甚至更长,而“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一般来说,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在雨量相当集中,雷雨阵雨多发的天气结束后,天气又会重回晴热状态。

事实上,“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梅雨是我国东部江淮流域一带初夏经常出现的一段持续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我们将梅雨开始之日称为“入梅”,结束之称为“出梅”。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都存在着很大异;有的年份梅雨明显,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

相对正常梅雨而言,“倒黄梅”以及如“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空梅”,都属于异常梅雨。梅雨天气最为鲜明的特点是: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云多,日照少,风小,降水多属于连续性,也有阵雨和雷暴,大雨和暴雨比较频繁。因此这是一年中降水最集中的时期。此时正值作物生长旺盛时期。梅雨所带来较多的雨水,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作物生产的。但梅雨的多少、入梅和出梅的早迟年际变化很大,给作物生长带来很大影响。如梅雨期长、降水量大,则会出现涝灾,而梅雨短或空梅,又会出现旱灾。此外,入梅早影响夏收,入梅迟对夏种带来不利的影响。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的意思: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但是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这是需要注意的。由于“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它在结束之后,通常都转为晴热的天气。

扩展资料:

有关谚语

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有许多,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天气持续干旱,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小暑节气打雷还和梅雨也是有着很紧密的关系。比如在上海地区,就有着“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的说法,就是说如果在小暑的时候打雷,那么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比如:“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小暑头上一声雷,半月黄梅倒转来”等。在江苏地区还有着“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的说法。

说法一: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在小暑时节,很多地方也会下雨。古人就发现,一般小暑下雨的话,那么在大暑的时候会下大雨、暴雨。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地方有“大暑小暑,灌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总结。意思是说如果小暑那天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很多地方的民俗认为小暑下雨,那么大暑便会有洪涝灾害,但是每年的天气情况不同,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也很少,所以只能当做参考。

说法二: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小暑节气这天,如果不是晴天,是阴雨天气的话,那么在大暑的时候天气会很好,温度会很高。古人用“晒开石头”是来形容当天的太阳很毒辣。而在很多的地区还有“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等类似的俗语。所以这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才产生的民谚。

小暑来临,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

二十四节气·小暑

农谚说:“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权、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