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思想的派别及其思想特征。

以下属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道家思想的特点 道家思想的特点和影响道家思想的特点 道家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道家思想的特点 道家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道家思想的特点 道家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的特点是无所不容,不所不包。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的宇宙、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侧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司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

道家思想的特点

道家的思想和主张 道家虽然学派上有所区别,但就其主旨来说是相通的:以「道」为本,自然无为,轻物重身。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这一思想由天道演变而来,但与天道不同。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这一观点被后来所有道家所有流派支持,成为道家基础的核心。在各派之间对「道」的理解存在一定异,但在哲学史上,通过「道」的概念对世界万物本源进行了次探讨,开辟了讨论形而上学的传统。这是道家突出贡献之一。 「无为」被道家认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舜帝不是无为而治的吗?他做了什么?只是使本人保持尊贵,令人恭敬地面对南方而已。)道家认识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能使行为本身产生偏。「六亲不和有孝慈。」(当我们提倡孝顺、和睦的时候,家庭中的成员本身已经不坦诚、不和睦了,不然是不需要这些的。)表述类似观点的语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根据处理问题不同,「无为」的态度即可用与,也可以用于修身。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 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老子强调统治者必须重身而轻名、货。其后各个学派都提出轻物重身的观点。而庄子,列子将「内圣」的观点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

道家思想即是老子的「道」核心概念,其整个思想体系,都围绕着「道」这一概念展开。 老子的「道」的概念,跟儒家的态度颇为不同,虽然两种思想均同时出现在同一时代中。儒家的态度,是要以文质合一的精神重建礼乐道德传统;而老子则对文明的消极面看过得较重,对现实的礼法制度持有更多的批评态度。 老子把道德的堕落和的混乱归咎于人的理智和礼法文明的发展,不过老子并非一概否定文明文化的发展,他所提出的思想就是返归自然,他主张自然无为,在上则强调「无为而治」。 从以后的思想文化发展看,「儒」和「道」的异其实也成为两种思想的互补,成为强调文明与自然的和谐的人传统思想。

参考: 哲学史通-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