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上功率等于什么?

一、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物理的功率公式(物理功率公式W是什么)物理的功率公式(物理功率公式W是什么)


物理的功率公式(物理功率公式W是什么)


物理的功率公式(物理功率公式W是什么)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二、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

1、P=W/t(平均功率)。

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

公式中的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注意事项:

电流处处相等: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

电路中电器两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

各电功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和端电压之比:W1:W2=R1:R2=U1:U2。

初中物理功与功率的公式

P=W/t,P=W/t= Fs/t=Fv(v=P/F),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P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功t表示时间,公式p=w/t 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所以用电功除以时间表示电功率公式w=pt与公式t=w/p由上面那个公式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

正功和负功的分辨:

1、当0°≤x≤90,cosx>0,w>0,力F对物体做正功。

2、当x=90°时,cosx=0°,w=0°,力F不做功。

3、当90°≤x≤180°时,cosx <0,w<0,力F做负功。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获取电流电压参数。一般来说电子设备,器械的背面或底部都贴有一个信息标签。标签上会标识出设备的电流和电压参数。

2、通常电流参数都小于电压参数,且数字后方会带有字母A或安培。有些设备的电流是带有小数的数值。

3、信息标签上标识的参数是设备的电压,电流,依据此计算得到的功率一般大于实际使用功率,所以可能不是设备通常使用功率。

4、当设备(尤其是像发动机那样的电容器设备)启动后,实际功率可能超过设备的额定功率,所以要额外注意电路是否会过载。制造商一般都你使用功率高于设备需求功率一个等级的电路或变频器。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功:

W=Fs(功的定义式)

W-功,F-力,s-距离

功是指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的乘积。

功率:

P=W/t(功率的定义式)

为了表示做功的快慢,把功除以时间。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由P=W/t=Fs/t=Fv,这是一个数算

没有多少物理意义,一般用来运算。

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的定义式)

这个物理量是为了表示一个机械的有用程度。

即衡量机械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大小之。

附:各物理量的单位及其符号

功-W-焦耳-J

功率-P-瓦特-W

(机械效率一般写成百分比,没有符号)

功:

W=Fs(功的定义式)

W-功,F-力,s-距离

功是指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的乘积。

功率:

P=W/t(功率的定义式)

为了表示做功的快慢,把功除以时间。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由P=W/t=Fs/t=Fv,这是一个数算

没有多少物理意义,一般用来运算。

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的定义式)

这个物理量是为了表示一个机械的有用程度。

即衡量机械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大小之。

附:各物理量的单位及其符号

功-W-焦耳-J

功率-P-瓦特-W

(机械效率一般写成百分比,没有符号)

功:

W=Fs(功的定义式)

W-功,F-力,s-距离

功是指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的乘积。

功率:

P=W/t(功率的定义式)

为了表示做功的快慢,把功除以时间。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由P=W/t=Fs/t=Fv,这是一个数算

没有多少物理意义,一般用来运算。

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的定义式)

这个物理量是为了表示一个机械的有用程度。

即衡量机械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大小之。

附:各物理量的单位及其符号

功-W-焦耳-J

功率-P-瓦特-W

(机械效率一般写成百分比,没有符号)

W=FS (该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乘以该力的大小)

W=Pt (功率乘以时间)

W=0.5mV^2 (初动能减末动能,这里我默认末动能为0)

P=FV(瞬时)(该时刻的力的大小乘以该时刻速度)

W=FS=GH=I2RT=U2/RT=UIT=MQ

P=W/T=FS/T=GH/T=UI=I2R=U2/R=MQ/T

F力 S距离 H高度 I电流 U电压 R电阻

T时间 Q电荷量

功率的公式是什么

1. 功率的公式

功率的公式 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功率(kw)=扭矩(Nm) 转速(rpm)/9549。求功率的公式也为P=W/t =UI=I方R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因为W=F(f 力)s(s 距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F为力,V为速度)。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速度也越高,常用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

功率一般用马力 (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1w=1J/s。

功率等于?(公式)

功率分电功率,力的功率: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 符号是“W”。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II)R=(UU)/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扩展资料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

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功率表征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功率测量用于测量电气设备消耗的功率,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照明设备、工业用机器等研究开发或生产线等领域中。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功率测量的方法及其具体应用。

测量技术

测量功率有4种方法:

(1)二极管检测功率法;

(2)等效热功耗检测法;

(3)真有效值/直流(TRMS/DC)转换检测功率法;

(4)对数放大检测功率法。

下面分别介绍这4种方法并对各自的优缺点加以比较。

物理电功率的公式

物理电功率的公式是P=W/t。

资料扩展:

物理学名词,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符号是W。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如果在"t"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

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P=U·I)。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R。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电灯泡上看铭牌:电灯泡上常标有“PZ220-25”字样,"PZ"表示拼音“普照”即普通照明,220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25表示额定功率是25W(按实际功率定)。

我们使用各种用电器一定要注意它的额定电压,只有在额定电压下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低,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低,不能正常工作,灯泡亮度较暗。

功率的计算公式

功率的计算公式分两种:1.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IR=(UU)/R;2.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cosa(瞬时功率)。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公式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或能量转换的大小。若是在时间内所做的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由下式给出:瞬时功率是指时间趋近于0时的平均功率:在讨论能量转换问题时,有时用字母代替。功率还可以表示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称为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P表示。若在时间间隔dt内作功dA,则功率为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高中物理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 #高三# 导语】高中物理电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下面是 考 网为您整理的高中物理功率的计算公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功率的计算公式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刘一平说:“功率是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IR=(UU)/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cosa(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单位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速度也越高,常用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1W=1J/s

高中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明确题意

每一道计算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审题是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搜索、提取、加工的过程。我们初审时所获取的信息,可能既包含有利的解题信息,又包含不利的解题信息,也有可能是不完整的,这都会使解题偏离正确的方向,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局面。在审题中,要全面细致,特别重视题中的和数据,如静止、匀速、恰好达到速度、匀加速、初速为零,一定、可能、刚好等。一般物理题描述的可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此种情况下,要把整个过程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充分地想象、分析、判断,建立起完整准确的物理情景和模型,还常常要通过画草图展示物理情景来帮助理解题意,保证审题的准确性。否则,一旦做题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场。

(2)敢于做题,贴近规律

立足于数学方法,解题就是建立起与未知数数量相等的方程个数,然后求解。怎样建立方程呢?方程蕴含在物理过程中以及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存在于状态或状态变化之中;隐藏在约束关系之中。

首先应由题目中的物理现象及过程所对应的或贴近的物理规律,建立主体关系式。然后,根据物理过程建立题意所提供信息的纵向、横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所谓纵向关系是指同一研究对象的前后过程的相互关系;所谓横向关系是指某一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3)敢于解题,深于研究

遇到设问多、信息多、过程复杂的题目,在审题过程中,若明确了某一阶段的情景,并

列出了方程。要敢于先把结果解出来,这对完全理顺题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很多情况下第二阶段的情景要由阶段的结果来判定,所以阶段的结果成为打通障碍的重要武器。

②当所列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时,一次处理可同时消去两个未知数。如用下图所示电路可测量出电池电动势E和(r+R0),除非R0已知,才可测出电池内阻r。

(4)重视规范,力争高分。

解题规范化的具体要求:书写清楚,规律方程原始准确、条理规范,文字符号要统一,单位使用要统一,作图要规范,结果要检验(是否符合物理实际和物理规律),要有明确结论。弄清楚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结果必须用已知条件或要求的字母表示。

高中物理试题分析

一.试题总体评价

2016年高考物理试卷从整体上看保持了原有的特色,试题背景新颖,紧密联系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难度适中相对平稳,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信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很好的区分和选拔作用。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老师认为,试题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突出对考生物理能力、物理思想的考查;强调对物理本质深度理解的考查,以及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总体来看,试卷很好地落实了考纲上三个“注重”、四个“有利于”的目标要求,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二.试题特点与分析

1.着眼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2016年物理试卷延续了以往的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13题、14题、15题16题、17题、18题和22题。试题源于课本,如17题,21题,23题和24题都源于教材,体现出了卷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同时,侧重力学、电磁学两大主干知识,兼顾非主干知识的考查。学而思老师发现,试卷很多题目似曾相识,如15题情景延续了15年卷23题。又如19题,依然考察了电学实验问题,这也与15年卷19题内容类似。因此,今年试卷依然保持了卷的延续性。

2.强调通性通法,突出物理本质

2016年物理试卷更加强调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注重考查考生对核心概念本质的理解深度,如23题的第三问,通过学过的电势概念类比新概念重力势,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的深度和迁移能力。再如24题第二问,表面看是一道几何光学的试题,但其本质考察了力的概念,这也是近年来卷的一贯风格。试卷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重过程、重方法、轻结论;有利于教学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回避偏难繁怪,题海战术不再是“制胜法宝”。

3.注重学科思想,突出物理能力

学而思老师表示,2016年物理试卷注重学科思想及方法的考察。整张试卷还突出了考纲上要求的能力的考查。如19题,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这个实验为基础,考察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再如20题和24题,充分考察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建模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4.创新命题方式,突出科学素养

2016年物理试卷命题方式新颖,设问灵活,试题材料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物理学与、环境的联系。如20题,以雾霾天气为背景,内容贴近生活,考察了数量级换算,以及力学、热学方面的知识,同时兼顾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建模能力、分析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具有用学过的知识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考生科学素养的体现。其次,命题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将以往的求解某个问题的传统命题方式改为了“分析说明”的开放性设问方式,如23题第二问、第三问,24题的两问都是以“分析说明”的方式设问,这种设问方式更加强调了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和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能力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