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现值计算器(理财复利计算器)
本文目录一览:
- 1、计算器 年金现值 复利现值 复利终值
- 2、复利的本息计算公式是什么?
- 3、复利如何用计算机计算?
- 4、怎么用科学计算器算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是那个键…求具体的作
- 5、复利计算 如何在计算器上作
- 6、如何用普通计算器计算复利
计算器 年金现值 复利现值 复利终值
题目出会给出几个现值
复利现值计算器(理财复利计算器)
复利现值计算器(理财复利计算器)
复利现值计算器(理财复利计算器)
让你选择,你也别费这个劲用普通计算机算了
1、计算复利终值系数,设年利率为10%,期间为10年,等于“输入(1+0.1)=1.1,按一下乘号,再按9次等号”即可得 F/P,10%10=2.5937
注:终值,在计算器上按=键,在年数上要减一年
2、计算复利现值系数,设年利率为8%,期间为5,等于“输入1.08,按一下除号,再按5次等号”即可得。P/A,8%,5=0.6806
注:在计算器上按=键,现值在年数上要相等,
上面的计算方法为年金系数的计算打下了基础:
1、计算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的终值系数等于:比如年利率为5%,5年期的年金终值系数等于“输入1.05,按一下乘号,按4次等号,减1,除以0.05”即可得。在此基础上“再按一下除号,再按一下等号”可以得到偿债基金系数,因为偿债基金系数是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
2、计算年金现值系数(大家可以举一反三,故省略)
掌握了上面的方法,再也不需要“插值运算”了,可以让您在分秒必争的考场上节约两分钟
复利的本息计算公式是什么?
复利的本息计算公式是:F=P(1+i)^n
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
拓展资料:
例题:每年存10000元,连续存20年,按5%的利率算。
计算公式是这样的:10000[(1+5%)+(1+5%)^2+(1+5%)^3+……+(1+5%)^20]
简化后为:10000{(1+5%)[(1+5%)^20-1]}/5%=347192.52元
注^2指2次方,以此类推。
计息期数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
复利计算有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之分。按期(如按年、半年、季、月或日等)计算复利的方法为间断复利;按瞬时计算复利的方法为连续复利。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间断复利的计算方法。
例如:本金为50000元,利率或者投资回报率为3%,投资年限为30年,那么,30年后所获得的本金+利息收入,按复利计算公式来计算就是:50000×(1+3%)^30
由于通胀率和利率密切关联,就像是一个硬的正反两面,所以,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以计算某一特定资金在不同年份的实际价值。只需将公式中的利率换成通胀率即可。
其他一些有关复利的计算公式:
F=A((1+i)^n-1)/i
P=F/(1+i)^n
P=A((1+i)^n-1)/(i(1+i)^n)
A=Fi/((1+i)^n-1)
A=P(i(1+i)^n)/((1+i)^n-1)
F:终值(Future Value),或叫未来值,即期末本利和的价值。
P:现值(Present Value),或叫期初金额。
A :年金(Annuity),或叫等额值。
i:利率或折现率
N:计息期数
如果对复利的计算公式了解不深,或者不会使用,那么在计算复利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复利计算器。
复利计算器又叫复利终值计算器或复利现值计算器。严格按照最新复利计算公式准确无误的计算现值复利。
复利计算值可以到小数点后四位,也可以通过复利终值来计算本金,这个时候的复利终值到小数点后两位,而本金则可以计算到小数点后四位。
复利终值计算器是计算以复利方式记息的终值或现值。复利的计算是考虑前一期利息再生利息的问题,要计入本金重复计息,即“利生利”“利滚利”。
复利如何用计算机计算?
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
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的资金金额,现今必须投入的本金。 所谓复利也称利上加利,是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
复利终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利息后,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之和。简单来讲,就是在期初存入A,以i为利率,存n期后的本金与利息之和。公式:F=A(1+i)^n.
由于,通胀率和利率密切关联,就像是一个硬的正反两面,所以,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以计算某一特定资金在不同年份的实际价值。只需将公式中的利率换成通胀率即可。
扩展资料
F=P(1+i)N(次方)
F:复利终值
P: 本金
i:利率
N:利率获取时间的整数倍
什么是复利
本金 利率 本息之和
(复利现值) 如3% (复利终值)
年金 利率 年金利滚利后的本息之和
(如每年固定收入) 如3% (年金终值)
实例一
例:张三拟投资10万元于一项目,该项目的投资期为5年,每年的投资报酬率为20%,张三盘算着:这10万元本金投入此项目后,5年后可以收回的本息合计为多少?
分析:由于货随时间的增长过程与复利的计算过程在数学上是相似的,因此,在计算货的时间价值时,可以使用复利计算的各种方法。张三的这笔账实际上是关于"复利终值"的计算问题。
如张三在期初投入资金100000元,利息用i表示,那么:
经过1年的时间后,张三的本利和
(元)
经过2年的时间后,张三的本利和
(元)
依次类推,5年后,张三的本利和
(元)
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的资金金额,现在必须投入的本金。 所谓复利也称利上加利,是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复利计息
百度百科-复利
怎么用科学计算器算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是那个键…求具体的作
增长型年金的计算方式不建议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计算出来的数值不如公式来的准确,他只是一个很粗略的近似值. 先求实质投资报酬率 r=(1+r)/(1+g)-1,其他公式如下: n期初增长型年金现值=PV(r,n,-C,0) n期末增长型年金现值=PV(r,n,-C,0)/(1+r) n 期初增长型年金终值=PV(r,n,-C,0)(1+r)n n期末增长型年金终值=PV(r,n,-C,0)(1+r)n-1 算出来是与增长型年金公式相同的实际值,不是估计值 期末增长型年金现值=PV(r,n,-C,0)/(1+r)推演过程: 更准确的公式是,期末增长型年金现值=PV(n,(r-g)/(1+g),C,BGN)(1+r), 即以C为PMT,以(r-g)/(1+g)为折现率的期初年金,再除以1+r.用r=(1+r)/(1+g)-1算出来的也只是估计值。
复利计算 如何在计算器上作
要利用科学计算器中的“y^x”。
例如,你要开10次方,那指数x就是0.1。
复利计算公式 F=P(1+i))^n F:复利终值 P:本金 i:利率 N:利率获取时间的整数倍
如何用普通计算器计算复利
具体如下:
拿出你的计算器,随便输入一个数字,比如2,然后按一下乘号键,再按一下等号键,是否变成了4?再按一下等号键则变成了8,再按一下等号键
如何用普通计算器计算复利
用普通计算器计算复利:
具体如下:
拿出你的计算器,随便输入一个数字,比如2,然后按一下乘号键,再按一下等号键,是否变成了4?再按一下等号键则变成了8,再按一下等号键……同样输入2,然后按一下除号键,再按一下等号键,是否变成了0.5?再按一下等号键则变成了0.25,再按一下等号键……
若能通过上面的测试,则说明你的计算器具有这样的功能,并且可以因此得出一个规律:
一、任何数的n次方,等于“按一下乘号,再按n-1次等号;
二、任何数的-n次方,等于“按一次除号,再按n次等号”。
下面则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比如:
1、计算复利终值系数,设年利率为16.68%,期间为10年,等于“输入1.1668,按一下乘号,再按9次等号”即可得;
2、计算复利现值系数,设年利率为8%,期间为5,等于“输入1.08,按一下除号,再按5次等号”即可得。
拓展资料:
复利是指一笔资金除本金产生利息外,在下一个计息周期内,以前各计息周期内产生的利息也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
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
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的资金金额,现今必须投入的本金。 所谓复利也称利上加利,是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
复利终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利息后,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之和。简单来讲,就是在期初存入A,以i为利率,存n期后的本金与利息之和。公式:F=A(1+i)^n.
例如:本金为50000元,利率或者投资回报率为3%,投资年限为30年,那么,30年后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按复利计算公式来计算本利和(终值)是:50000×(1+3%)^30
由于,通胀率和利率密切关联,就像是一个硬的正反两面,所以,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以计算某一特定资金在不同年份的实际价值。只需将公式中的利率换成通胀率即可。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复利 compound rate;compound interest;interest on interest。由本金和前一个利息期内应记利息共同产生的利息。即由未支取利息按照本金的利率赚取的新利息,常称息上息、利滚利,不仅本金产生利息,利息也产生利息。复利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P=本金;i=利率;n=持有期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