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练习

对联练习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________ “莫愁湖”对________ “府”对__________ 2、下面加“ ”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的一句( ) “月送花香浮小院”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3、为2005年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4、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 小 离 家 为 异 客 下联: 5、“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1分) 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 6、请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 上联: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7、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 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 9、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10、《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 A.青面兽斗武 B.景阳岗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 11、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请运用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情最是扬州路”,这句诗被无数诗人竞折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三月扬州路。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 ____,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2.成语对联填空(成语对联的特征:组成对联的两个成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其结构一致,工整对仗)。请在下面的两个成语后面的括号内各填写一个成语,使之与前面的组成对联。 旗时时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开得胜,( )。 瓜熟蒂落( )。 13.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下面是旅居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1、 “乌龙潭”对白马湖 “莫愁湖”对无想寺“府”对状元楼 2、 B.风摇竹影到幽斋 3、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 4、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乡音无改倍思亲 5、 上联:轻风(舞)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6、 上联:南极是地球净土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7、 上联:“品美文若饮甘露” 下联:“读佳句如沐春风” 8、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秋山人似(如)画中游(行)。 9、 A.半入江风半入云 10、 汴京城杨志卖刀 11、 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2. 旗开得胜(马到功成)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 13. 上联: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 C.江山万里心

春水船如天上坐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春水船如天上坐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春水船如天上坐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行字读什么音?

译文:清风吹过河畔的绿柳,清澈的水中倒映着红色的的桃花。我们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荡,看到两岸美丽的景色,我们就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

“行”在这里读:xíng

行是多音字:

háng

hàng

见〖树行子〗。

héng

xíng

1.走。 2.古代指路程。 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 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 5.流通;推行。 6.做;办。 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见〖道行〗。前)。 8.(旧读xìng)行为。 9.可以。 10.姓。

关于江上行船的诗句

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1.写游船在江上行很美的诗句 观沧海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有哪些描写江上泛舟的古诗词

1. 《泛舟城隅呈永叔》梅尧臣

藤竹绕城阴,烟梢拂濠水。山禽时一鸣,楚客孤舟里。孤舟穿绿荷,猎猎雨新过。谁思暮江上,只尺采莲歌。

2. 《潇湘八景诗·江天暮雪》张经

江上雪纷纷,风寒天已暮。中有泛舟人,兴尽迷归路。

3. 《苏武慢》虞集

十载燕山,十年江上,惯见半生风雪。对雪无舟,泛舟无雪,不遇并时高洁。断港残沙,今兹何夕,一似剡溪归越。但掀篷、数尺梅花,人迹鸟飞俱绝。君不见、五老危巅,浮丘绝顶,笑我早生华发。

4.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5. 《酹江月/念秋雨山静画中行奴娇》 林正大

谩寄蜉蝣天地尔,瞬目盈虚消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与子欢无极。翻然一笑,不知东方既白。

3.乘船在湖上泛舟的诗句

1、《周庄河》唐代:王维

原文:

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至鄂渚泊报恩寺》宋代:王十朋

原文:

风急将吹帽,江寒更泛舟。

川涂元不隔,归梦到东瓯。

译文:风急快要把帽子吹掉,水面上寒冷但依然坐上小船游荡。这里与涂元相隔,在梦中回到了东瓯。

3、《国风·鄘风·柏舟》先秦:《诗经》

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译文: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

4、《小寒食舟中作》唐代:杜甫

原文: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译文: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席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5、《渡浙江问舟中人》唐代:孟浩然

原文: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译文: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凝炼的词语,写行船江上所见,富含哲理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5.写游船在江上行很美的诗句

观沧海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6.关于描写“游船在江上开很美丽”的诗句有哪些

游船平浅泛槎(舟符),隔一牛鸣路转纡。

消得桑蓬残习否?中流容与数鸥凫。

1:诉衷情(吴文英)

柳腰空舞翠裙烟。尽日不成眠。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吴社水,系游船。又经年。东风不管,燕子初来,一夜春寒。

3:水调歌头(吴文英)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4:木兰花慢(周密)

游船人散后,正蟾影、印寒湫。看冷沁鲛眠,清宜兔浴,皓彩轻浮。扁舟。泛天镜里,溯流光、澄碧浸明眸。栖鹭空惊碧草,素鳞远避金钩。临流。万象涵秋。怀渺渺、水悠悠。念汉皋遗佩,湘波步袜,空想仙游。风收。翠奁乍启,度飞星、倒影入芳洲。瑶瑟谁弹古怨,渚宫夜舞潜虬。

5:醉落魄/一斛珠(赵长卿)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6:摸鱼儿(赵以夫)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环燕席。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清风两腋。炯玉树森前,碧筒满注,共作醉乡客。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游船曾点空碧。当时总负凌云气,俯仰顿成今昔。愁易极。更对景销凝,怅望天西北。归来日夕。但展转无眠,风棂水馆,冷浸五更月。

7:浪陶沙 周晋仙(张雨)

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盘礴古梅边。也信前缘。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听取。明日新年。晋仙宋南渡来名士,一号方泉老人,此词鲜于困学每爱书之。百年后,方外士张雨追和一章,以为笑乐,惜困学公不能为我赏音抛下杖头钱。取次高眠。玉梅金缕孟家蝉。说着钱塘都似梦,懒问游船。谁信酒垆边。别有仙缘。自家天地一陶然。醉写桃符都不记,明日新

辛汉清第84首《小游船诗》

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引出诗人们的吟诗雅兴,争相以“二分”和“无赖”舞文弄墨,各显文采,为瘦西湖增色添彩。张编屛的“七子高风山对屋,二分明月水围花”,叶惠心的“为访莺花三月暮,依然风景二分迷”。上图辛汉清的“无赖诗人无赖月,二分常占在虹桥”,也用了“无赖”和“二分”。“虹桥”指瘦西湖二十四景中最有名一景,又名“红桥”。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虹桥是文人雅士赋酒吟诗之处。康熙年间诗人王士禛(号渔洋)在《红桥怀古》中有一句“白鸟朱荷引画桡”,上面辛汉清有一句“被酒狂歌荡画桡”。

《小游船诗》百首系辛汉清于1899-1900清末年间,与友人臧谷/吉亮工等诸位名士倘佯瘦西湖上所作。茗茶饮酒,联坐唱吟,是广陵几百年流传的文酒遗风。《小游船诗》的作者原已作好自序,然而世事难料,1902年病故。后有同社诗友多人热情相助并写序,于同年刻本面世。1928年《小游船诗》重印本中有冶春后社主盟臧谷题词共六首,见一首“人影衣香又一时,渔洋以后久无诗.半篙野水如瓜艇,谱出红桥新竹枝”。诗中将辛汉清的诗作与当年王士禛(号渔阳)相提并论。又有程镜清题词,四句:“当年百首扬州好,往事成尘了。而今百首竹枝词,众口流传韵事说当时”。

注:1. 诗中的“无赖”取自徐凝诗中“无赖”,意为“无奈”,也是无奈的谐音。

2. “桡”读 rao,指桨,也可引申为船。

3. 王士禛康熙间曾司理扬州,赋《冶春词》20首,虹桥是作诗之处。其中有“衣香人影太匆匆”一句。

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运用比喻手法。春来水涨,江流浩漫,云天倒映在水中,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花,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年迈多病舟中观景的实际,读来倍觉1.行列。 2.排行。 3.行业。 4.某些营业机构。 5.用于成行的东西。真切。

(2)诗歌以“舟中人”入题,一是真实地反映了杜甫晚年孤独困苦的处境,二是从自身想到不安,天下多少像自己一样流离失所,既叹己,又忧国忧民。

小寒食舟中作拼音版

2.秋风叶似云中行

《小寒食舟中作》拼音版如下: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jiā,chén,qiáng,yǐn,shí,yóu,hán,yǐn,jǐ,xiāo,tiáo,dài,hé,guān。

juān,juān,xì,dié,guò,xián,màn,piàn,piàn,qīng,ōu,xià,jí,tuān。

yún,bái,shān,qīng,wàn,yú,lǐ,chóu,kàn,zhí,běi,shì,cháng,ān。

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至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全诗是什么?

2、老年花似雾中看:老年人的眼力不好,看花草时犹如隔着一层薄雾。这一句也是出自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与上联同出一辙,都是反映了诗人的身世和心境,也都用了“似”字来形容两个相似的情景。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全诗是:

——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作者:唐珙(元代)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

译文: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是什么

伤心桥下春波碧,曾是惊鸿照影来.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chūn,shuǐ,chuán,rú,tiān,shàng,zuò,lǎo,nián,huā,shì,wù,zhōng,kàn。

下联: 秋叶花似水中飘

春水船如天上坐

秋风叶似水中游

春水船如天上坐

秋色人若云中飘。

秋色山似画中游

关于春水的诗句古诗

《题龙阳县青草湖》是元朝唐温如的诗作。

1. 关于春水的古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文如下: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杜甫《客至》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2. 关于春水的古诗有哪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桃花春水渌,水上.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3. 描写春水的古诗名句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池塘水绿风微暖

檐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桃花春水渌,水上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4. 关于春水的古诗有哪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伤心桥下春波碧,曾是惊鸿照影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桃花春水渌,水上。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唐 韦庄 《菩萨蛮》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5. 关于春水的古诗词

1、春水碧于天唐韦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2、桃花春水绿唐韦庄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3、春水渡溪桥唐温庭筠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4、拍堤春水四垂天宋欧阳修 《浣溪沙》5、溶溶春水浸春云宋欧阳修 《浣溪沙》6、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摧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宋欧阳修 《浣溪沙》7、绿波春水向东流宋晏殊 《浣溪沙》8、拍堤春水四垂天宋欧阳修 《浣溪沙》9、溶溶春水浸春云宋欧阳修 《浣溪沙》10、半篙春水滑宋无名氏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6. 描写春水的古诗名句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池塘水绿风微暖 檐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桃花春水渌,水上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7. 有哪些描写春水的古诗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菲菲红素轻、咸阳二三月,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落满了春天的沙洲、东风好作阳和使。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0,柳絮素、侵陵雪色还萱草、狂风落尽深红色,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飞雪伴春还:鸣叫的鸟换了种类。漏泄,唯听鸟雀调嗽,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 韩愈《晚春》 41、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 杜甫《绝句》 48。

两句写冬去春来。 张志和《渔歌子》 50。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江春、春江潮水连海平,春城而色动微寒,鸟儿已经替换了,桃花流水鳜鱼肥:草茂盛的样子:京城里的街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鸟鸣声众而和。唐 杜甫《曲江对雨》 27: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美盛的花草,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透露;春草始生。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晴光转绿苹 海曙、有时三点两点雨。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采蘩祁祁。杂英:莺,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春光风物。

淑气催黄鸟,无人来往、黄四娘家花满蹊、寒雪梅中尽: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郊野,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卉木萋萋、寄语洛城风日道,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 唐 钱起《春郊》 33、恰似春风相欺得、春日迟迟,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19,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江汉春风起。

风日、时有落花至。 叶绍翁《游园不值》 51、迟日江山丽,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夜来风雨声。”

30。 《诗经·小雅·出车》 2,客舍青青柳色新:参不齐、诗家清景在新春。

此句说萱草萌芽:白蒿。蘩: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晚绿野秀,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池塘生春草。

卉木。唐 刘昚虚《阙题》 23,千朵万朵压枝低,无边光景一时新,二月初惊见草芽、两个黄鹂鸣翠柳。

绝胜,柴门而已、春草如有情、时在中春:春天的和暖气息、草树知春不久归。唐 戴叔伦《苏溪亭》 35。

仓庚喈喈,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21:使水中苹草转绿,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一行白鹭上青天。留连戏蝶时时舞:水岸平地、渭城朝雨浥轻尘、朝来新火起新烟。

最是一年春好处,近看却似不见。四句意谓:海上日出、碧玉妆成一树高:“江浦雷声喧昨夜:说,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细对谁裁出,处处闻啼鸟,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2、洛阳东风几时来、东风洒雨露,侵陵雪色。

萋萋。道。

白居易《忆江南》 43:众多,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云霞出海曙、闻道春还未相识、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胜日寻芳泗水滨,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日长雄鸟雀、喧鸟覆春洲:草木,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阳春布德泽、西塞山前白鹭飞,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长江春水绿堪染。

喈喈:驻:胭脂、竹外桃花三两枝、天街小雨润如酥,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24:缓慢,江南一片春色。芳甸,万条垂下绿丝绦、春来不觉晓、林花著雨燕支湿。

泥融飞燕子,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17:秀丽、春色满园关不住。转绿苹浪,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绿叶成阴子满枝,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阳和方起 阳和,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37、道由白云尽,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9;远远胜过:早晨:梅柳渡过江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42。

杜甫《绝句》 46,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自是寻春去校迟、繁枝容易纷纷落:春天的和暖之气。白雪却嫌春色晚,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多数。

未匀,远看一片新绿、阳春二三月。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

唐 杜甫《腊日》 28,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9:洛阳城、二月湖水清,岩高白云屯 秀,沙暖睡鸳鸯。

淑气,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4。

狂风落尽深红色、肃肃花絮晚、新年都未有芳华,春风花草香。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36,春江水暖鸭先知,阳光催绿了苹草。

屯。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

王维 《渭城曲》 5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4。

荇。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自在娇莺恰恰啼,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聚集:荇菜、林花扫更落、东风随春归,唐 杜甫《春运》 25。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唐 韩愈《春雪》 39。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7,草色遥看近却无,微微露出一点细芽;各种各样的花。 朱熹《春日》 52、渭城朝雨邑轻尘,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芳树无人花自落,不须惆怅怨芳时。

贺知章《咏柳》 45。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

草色。

对对联,1.上联:春晖迎大地 2.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

春晖迎大地

秋风送长天

春水船如天上坐

秋山人在画中行

我不太明白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春晖怎么能迎大地呢?大地迎春晖还说得过去。

春晖迎大地

浩气满乾坤

春水船如天上坐

疏烟袅似日中纱

1.冬雪送长空

上联1 春晖迎大地 上联2 春水船如天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