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论文 七七事变论文观点
季道藩出生于哪里
21季道藩.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展望.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成立大会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2:30~36季道藩
七七事变论文 七七事变论文观点
七七事变论文 七七事变论文观点
季道藩,农业教育家,作物遗传育种学家。长期从事高等农业教育和棉花遗传育种研究,编写《遗传学基础》,主编《作物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遗传学》、《遗传学实验》等教材,为农业科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主持育成陆地棉钱江9号、短季棉浙506、海陆种间杂交组合浙长1号等品种,在生产
中文名:季道藩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省凤阳县
出生日期:1923年7月9日
职业:农业教育家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获学士学位
主要成就:主持选配了海陆棉浙长1号
主持选育陆地棉新品种钱江9号
代表作品:编写《遗传学基础》,主编《作物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等教材
个人生平
1923年7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凤阳县。
1939-1942年7月就读于国立第八中学高中分部。
1942-1946年7月就读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获学士学位。
1946-1950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助教。
1950-1951年在农业大学进化论研究班进修。
1951-1978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讲师。
1978-1984年任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系主任。
2012年12月8日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逝世
勤奋努力
季道藩,安徽省凤阳县人,1923年7月9日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6岁进私塾读书,7岁入凤阳师范学校附小,每逢星期天及寒暑仍在私塾读孔孟之书,直到小学毕业。由于家教甚严,使他从小养成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学风。
苦学立志
1935年,季道藩考入凤阳中学,1937年刚读完初三学期,七七事变后抗日爆发,学校难以正常开课。1938年2月初日军占领凤阳,为了躲避战火,随同家人徒步后方,历经湖北、湖南,于1939年9月到达四川秀山县石耶乡进入国立第八中学高中一分部就读。当时学校设在农村祠堂里,生活、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集体睡地板,席地吃饭,大家都在桐油灯下勤学苦读。他身居田野山村,目睹当时农业日趋凋蔽、生活状况,深有感受,不禁萌发日后学农报国的心愿。1942年7月季道藩高中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国会考,被免试保送到当时西迁在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农学院,但会考未发榜之前他已在贵阳考取了浙江大学农艺系。
季道藩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先后听过肖辅、卢守耕、孙逢吉和谈家桢讲授的课程,深受这些学者的教诲和熏陶,对遗传学和作物育种学深感兴趣。1946年5月他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留在农艺系任助教。1946年6月随校复员迁返浙江杭州,协助肖辅进行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的教学和棉花科研工作。1950年10月被派往农业大学,参加由专家主讲的“进化论研究班”进修。1951年8月返校后任讲师,协助谈家桢为农学院学生开设“达尔文主义”课程。1952年8月院系调整,浙江大学农学院为浙江农学院,1960年又改称为浙江农业大学。在这期间,季道藩担任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并主讲遗传学、作物育种学、棉作学等课程。1978年8月任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1984年起任博士生导师,指导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季道藩在从事教学科研的同时,积极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和活动。先后担任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遗传学名词审定会副主任,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委员会主任,浙江省遗传学会理事长,棉花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他先后在广州、长春、上海等地主持遗传学会遗传学教学研讨会,积极开展浙江省遗传学会和棉花学会的学术活动。此外,他还兼任《遗传学报》、《遗传》、《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棉花学报》、《烟草学报》、《浙江农业学报》、《浙江农业大学学报》等刊物编委。季道藩是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委员和第六、七、八届代表。
主要论著
1季道藩,童克忠.中美棉嫁接教养之结果.农业研究,1951,2(2):141~155
2肖辅,季道藩等译.树种选种学及森林良种繁育原理1984年8月至今任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博士生导师。Ⅰ.遗传学(俄文,A.C.雅柏洛科夫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3季道藩.棉花.: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
4季道藩.辅助授粉对棉籽发育及其后代生活力的影响.浙江农学院学报,1957,2(1):23~42
5肖辅,季道藩,刘祖洞译.植物界异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果(英文,C.达尔文著).:科学出版社,1959
6季道藩等主编.作物遗传选种及良种繁育学.:农业出版社,1961
7季道藩,许馥华.棉花花器和棉铃性状的鉴定及其相关性研究.浙江农业科学,1962(7):315~319
8季道藩,许馥华.海岛棉和陆地棉优势的研究.见: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编.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73:177~185
9季道藩.遗传学.:农业出版社,1979(版),1984(第二版)
10季道藩,许馥华.棉花叶绿素缺失的细胞质遗传.遗传,1979(5):15~19
11季道藩.棉花腺体的遗传与育种.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0,6(1):31~46
12季道藩.遗传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1
13季道藩.棉花遗传研究进展.孟德尔逝世100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1985,169~180
14季道藩,曾广文,朱军.四个栽培棉种的种仁油分和氨基酸分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5,11(3):257~262
15季道藩,朱军.陆地棉品种间的种仁油分和氨基酸成分的遗传分析.作物学报,1988,14(1):1~6
16季道藩.棉属染色体组研究的进展.棉花育种基础研究论文集.: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8~18
17季道藩.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棉花”分支.:农业出版社,19
18郑泗军,季道藩,许馥华.陆地棉野生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及其遗传的初步分析.作物品种资源,1989(2):20~22
19宋平,季道藩,许馥华.二倍体栽培棉种草棉和棉的核型比较研究.作物学报,19,17(2):102~106
20季道藩.遗传学实验.:农业出版社,1992
22王志宁,季道藩,许馥华.栽培棉种间四元F1群体内形态性状与染色体组成的分离.浙江农业学报,1993,51(1):20~25
23季道藩.棉花种子营养品质研究的进展.际棉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农业出版社,1994:14~20
24季道藩,许馥华,洪彩霞,吴吉祥.短季棉新品系浙506的选育.棉花,1995,22(10):41
25祝水金,季道藩,汪若海.五个澳洲野生棉种色素腺体和棉酚性状研究.棉花学报,1997,9(2):84~89
主要贡献
季道藩很重视科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作用。中华建立之初,为了扩大推广陆地棉以代替当时广泛种植的棉,华东农林部曾组织一些专家分赴华东各棉区考察,季道藩随同肖辅及浙江省农业厅棉花专家等人,对本省棉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50年代为解决长绒棉供应紧张的问题,他与有关棉花科研单位协作开展了陆地棉和海岛棉种间优势利用的研究,主持选配了优良的海陆棉“浙长1号”,在金华、慈溪等地推广种植,此项工作1978年获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期间,他身处逆境仍不放弃棉花遗传育种事业,坚持到棉田观察记载。
这期间他主持选育了陆地棉新品种钱江9号,在肖山、慈溪等地推广种植,1979年获浙江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垮台后,他再度焕发青春,白天忙于教学科研,晚上编写教材、撰写论文以及修改和审阅别人的论文,每年暑都是在棉田里度过的。
他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六五”、“七五”和“八五”攻关项目中的“棉花优异新材料创造”,以及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委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近年来又主持选育出全生育期在100天以内、适宜麦棉连作的短季棉新品系“浙506”,已在淮北棉区较大面积试种初步获得成功,开创了小麦收割后直播特早熟短季棉取得高产的先例。他主持的“野生棉种和栽培棉种的远缘杂交研究”,与协作研究者一起克服了种间杂交不孕性和不实性,从野生二倍体索马里棉和栽培陆地棉品种河南79的后代中选育出产量接近陆地棉、纤维品质优良、比强度高达26克/特克斯的新品系,为棉花育种提供了优异的种质资源,于19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季道藩十分注意棉花遗传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50年代以来,他对陆地棉品种间优势、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优势,以及与其亲本配合力的关系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70年代末,他进行棉花色素腺体遗传研究,选育出了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棉铃无色腺体的遗传材料。他撰写的综述论文“棉花腺体的遗传和育种”已被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广泛参考和引用。他要求被指导的博士生在科研选题上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研究内容上必须站在学科的前沿。
一位博士生论文《栽培棉种间四元F1及其回交后代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根据形态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提出鉴定棉花种间的方法,在国内外首次获得了由四个栽培棉种合成的四元,为进一步创造棉花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材料。他悉心指导的另一博士论文《澳洲野生棉生物学特性及其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遗传转育研究》,通过对不同棉种的子叶色素腺体形态建成的组织切片观察,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棉花色素腺体在发育过程中的“色素腺体原”新概念;用陆地棉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与澳洲野生棉种进行杂交,成功地获得了具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种间后代,初步明确了5个澳洲野生棉种这一性状的遗传特点,并提出了用陆地棉色素腺体单节显性品系作为陆地棉亲本来转育澳洲野生棉这一特殊性状的新方法。现在,季道藩年事已高,但仍然一年到头忙碌于课堂、大田、温室和实验室之间,孜孜不倦地从事农业教学和棉花遗传育种研究。他就是这样默默地、执着地奉献着自己,为发展祖国的农业科教事业不断地追求和探索。
2007年3月21日月亮旁边最亮的那颗星星叫什么名字?
《雅舍杂文》天!天狼星都出来了!
各位,天狼星离白道要40多度,就是说离月亮至少40度以上,怎么能叫做旁边!
请各位不了解天文的网友不要乱发言,不知道不是错,不懂装懂是的过错。
四楼说得对,是金星
这是2007年3月21日19点26分18秒金星和月亮的位置
金星 赤经: 2时9分18.30秒
赤纬: +13度21分1.9秒
月亮 赤经: 2时17分43.67秒
赤纬: +17度42分21.7秒
两者相不到5度,估计就是金星了
再多说一句,4月20日又金星合月的天象,如果天气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观测
只可能是行星或者黄道上的亮星,没有具体计算,你说的那天应该是金星,现在土星也在天上。
哦
会不会是金星?
天狼(1)历史分为原始,古代,近代,现代。星。
梁实秋的
《结婚集》(短篇集)瑞典斯特林堡著,1930,中华作家: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篇翻译《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学。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大学研究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1949年到,任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
《秋室杂文》1963,文星
《文学因缘》(散文)1964,文星
《谈闻一多》(散文)1967,传记文学
《秋室杂忆》(散文)1969,传记文学
《略谈中西文化》1970,台北进学书局
《实秋杂文》1970,仙人掌
《关于鲁迅》1970,台北爱眉出版社
《实秋文存》1971,蓝灯
《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远东
《雅舍小品续集》
《看云集》(散文)1974,志文
《槐园梦忆》(散《梁实秋自选集》文)1974,远东
1975,黎明
《梁实秋论文学》
1978,时报
《梁实秋札记》1978,时报
《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1983,台.正中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潘彼得》()英国巴利著,1930,商务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商务
《职工马南传》(长篇)英国哀里奥特著,1932,商务
《威尼斯商人》(剧本)英国莎土比亚著,1936,商务
《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哈盂雷特》(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商务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
《咆哮山庄》(长篇)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皇冠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远东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篇翻译《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学。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大学研究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1949年到,任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
《秋室杂文》1963,文星
《文学因缘》(散文)1964,文星
《谈闻一多》(散文)1967,传记文学
《秋室杂忆》(散文)1969,传记文学
《略谈中西文化》1970,台北进学书局
《实秋杂文》1970,仙人掌
《关于鲁迅》1970,台北爱眉出版社
《实秋文存》1971,蓝灯
《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远东
《雅舍小品续集》
《看云集》(散文)1974,志文
《槐园梦忆》(散文)1974,远东
1975,黎明
《梁实秋论文学》
1978,时报
《梁实秋札记》1978,时报
《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1983,台.正中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潘彼得》()英国巴利著,1930,商务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商务
《职工马南传》(长篇)英国哀里奥特著,1932,商务
《威尼斯商人》(剧本)英国莎土比亚著,1936,商务
《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哈盂雷特》(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商务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
《咆哮山庄》(长篇)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皇冠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远东
作家: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篇翻译《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学。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大学研究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1949年到,任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
《秋室杂文》1963,文星
《文学因缘》(散文)1964,文星
《谈闻一多》(散文)1967,传记文学
《秋室杂忆》(散文)1969,传记文学
《略谈中西文化》1970,台北进学书局
《实秋杂文》1970,仙人掌
《关于鲁迅》1970,台北爱眉出版社
《实秋文存》1971,蓝灯
《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远东
《雅舍小品续集》
《看云集》(散文)1974,志文
《槐园梦忆》(散文)1974,远东
1975,黎明
《梁实秋论文学》
1978,时报
《梁实秋札记》1978,时报
《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1983,台.正中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潘彼得》()英国巴利著,1930,商务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商务
《职工马南传》(长篇)英国哀里奥特著,1932,商务
《威尼斯商人》(剧本)英国莎土比亚著,1936,商务
《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哈盂雷特》(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商务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
《咆哮山庄》(长篇)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皇冠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远东
梁实秋(1903年1月—1987年11月3日),人。15年夏,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文学。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师范大学。对日抗战时曾居四川。1949年5月移居,先后任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省立师范大学文学。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著作
梁实秋是现代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著有《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秋室杂文》、《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鸟》等,并翻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可以看鲁迅的部分散文的注释,建议选取八十年代以前的版本。
历史和外国历史都分为什么时期?
《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新月(2)历史上有很多兴旺的时期,如:夏,汉,唐,元,明,清.....
(3)历史以时间段划分,外国历史以世纪划分
(1、):原始、奴隶、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新主义、
外国:原始、奴隶、封建、
(2、)兴:唐 衰:1840年
你问的问题都太笼统了,不能这样问问题的,要完全回答你除非几本书下来。
基本都经历了原始、奴隶、封建、……外国那么多……
1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2古代史兴,近代弱
3汉字,最弱的不一定,契丹文吧,都灭了(你主要是问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最强与最弱的话,应该是楷书和行书使用时期最长,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都是盛行于某一朝代)
4历史很早进入封建,十分漫长,很晚《英国文学史》1985,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才进入现代
外国历史进入封建晚,进入现代早,较早
丰子恺的资料 shaod
工作研究丰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慈玉。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曾任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上海画院、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友人誉为“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散文家,教育家,漫画家。别名有1973,台.正中丰润,丰仁,婴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