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666-2011规范里,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浇筑,求解析清楚

因为散落的混凝土配合比已经与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已经改变!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最新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最新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最新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最新


通俗点来看这个问题的话可以这样理解:散落的混凝土已经不是刚出盘那个配比了,强度肯定会有所变化。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2011年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等内容。

混凝土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最重要指标,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方法,是正确评价及客观公正验收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总体来说,《规范》在混凝土强度验收方面的规定比2002版更加清晰合理,其中针对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提出的回弹-取芯法,不仅简便,而且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检验结构混凝土强度,对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并完善混凝土强度验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

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

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

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

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

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

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

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

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

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的实体检验要求。

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2011年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等内容。

本规范的编制是将有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判定标准合并,吸收和补充相关内容,删除有关施工工艺、评优内容,构成新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识和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根据《关于印发<一八年度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标准,编号为GB50204―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4.1.1、4.1.3、5.1.1、5.2.1、5.2.2、5.5.1、6.2.1、6.3.1、6.4.4、7.2.1、7.2.2、7.4.1、8.2.1、8.3.1、9.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和《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8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 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6一2011是不是最新版本

标准号肯定错了,目前我国标准号(GB)数字还是5位数,而506666已经是6位数了。

所以gb 506666一2011这个标准是不存在的。

应该是多打了一个“6”

经标准网站查询:

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是现行有效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