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宣布组建智能汽车公司_百度智能汽车业务拓展部
华为轮值回应智能汽车业务,造车新势力还有谁呢?
目前,亿咖通为吉利汽车深度定制开发的吉客智能生态系统(GKUI)已经拥有了超过220万4G在线用户,是业内用户数增速快的智能网联系统,而且还在以每年100万以上的用户量持续增长。除了国内,亿咖通还将成立欧洲研发中心,面向市场提供技术和平台服务能力。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小米当然可行,小米现在实力雄厚,做汽车起点肯定比其他企业要高,能够请来先进的技术人员。也有涉足造车新业务。感觉这几年小米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了。
百度宣布组建智能汽车公司_百度智能汽车业务拓展部
百度宣布组建智能汽车公司_百度智能汽车业务拓展部
2020年6月,小米继续玩梗。当时小米微博发布一则微博,上配有文字“造车,我们是认真的”,并且图中也是有一辆车的模样。虽然终产品只是一辆遥控玩具,整件事情只是小米的营销手段,但当时引起的热议也是证明了各路人马对小米造车这件事情产生了期待。
现在加入造车这个行业的还有小米,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行业相对还算是比较有前景的,所以小米也加入了这个行业。
小米再传造车带来什么影响?
11月底,上汽、阿里巴巴与浦东新区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的消息正式公布。在这家名叫“智己汽车”的新公司中,上汽出资54亿元、阿里巴巴出资18亿元,还有其他投资方。2月19日下午港股收市前,有媒体称,小米确定造车,并为战略级决策,或将由雷军亲自带队。受此消息提振,小米股价直线拉升,一度涨超12%。截至收盘,小米股价有所回落,涨幅6.42%,市值约涨500亿港元至7亿港元。
互联网可以利用网络,把汽车三维图像展现出来,还有汽车的不足,互联网也可以显示出来,这些都是它的好处小米造车并不是一个让人意外的传闻,小米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带着“跨界搅局”标签,无论是做空调做电视,都有声有色。
据,2013年,雷军就曾两次去美国拜访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表现出极大好奇心。在确定造车战略前,小米内部多次立项调研过造车项目。
研发投入上,据知识专利公告系统中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小米从2015年起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
扩展资料:
科技巨头扎堆造2020年11月,由上汽、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三方联合打造的百亿级“巨无霸”项目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正式启动,宣布落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车
除了小米以外,阿里、百度、苹果、华为等科技巨头也纷纷表示要“造车”。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百度表示,新组建的百度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百度汽车公司将着眼于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在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基因,Apollo自动驾驶等方面发挥优势。
此外,苹果公司近期也被传出将在2021年9月发布电AppleCar,其原型车已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供应商预计,明年AppleCar的出货量将初步释放,到2022年将“全面爆发”。
在必要的造车技术储备等方面,互联网公司造车有哪些优势?
首先,该引擎具备了全域驾驶自由能力。引擎包含全球基于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行车域解决方案ANP与全球已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泊车域解决方案AVP,“双A方案”能让用户在城市道路场景和泊车场景实现驾驶自由;得益于电池和驱动电机等硬件的高度同质化,先进的电子架构和智能化软件水平越发成为产品好坏的关键,在这些方面,传统主机厂的优势荡然无存,新势力与传统主机厂都在同一起跑线竞争。甚至互联网大厂们在软件开发经验和流程方面,互联网公司还自带主场优势,比如:大数据分析。
出行巨头滴滴则早行一步。11月16日,滴滴联合共同推出纯电网约车定制产品D1,首批量产车将于近期在长沙正式运营。互联网公司在造车领域并没有长期的技术积淀。他们只是在硬件或者软件领域拥有竞争优势。可以在车载电子设备,自动驾驶系统上发挥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但面对资本市场不断的新能源赛道,百度真的只甘心做个陪跑者吗?或许,很快会揭晓。1、互联网公司积累很多客户,知道客户的需求,所以可以让自己的销量起来
2、互联网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可以设计出符合顾客的汽车
我觉得互联网公司造车有信息、人才挖掘、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创新性强、系统完善这些方面的优势。
百度造车 难道只是一个新的资本故事?
这个问题不只针对小米,还针对其它后入场的新势力。简单一个成语可以概括:有利可图。[汽车之家 行业]? 百度下场造车的传言再起。12月15日,“百度与吉利汽车在内的数家车企进行接洽,商谈组建电动汽车合资企业事宜”的传闻,引起行业热议。12月18日,据媒体,百度或将与威马联手造车,目前双方正在进行商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12月15-16日,百度股价大涨25.73%,直至美东时间12月18日16:00收盘,百度股价依旧保持在192.69美元/股的高位,总市值657.22亿美元。百度市值上一次达到600亿美元的时候,还是2019年4月12日,距今已有一年零八个月。
背靠吉利控股的亿咖通,拥有天然的规模优势,其旗下拥有吉利、领克、沃尔沃、宝腾、路特斯、远程商用车、伦敦电等多个汽车品牌,2019年总销量超过217万辆,其中吉利汽车的销量超过136万辆,是自主品牌的领军车企。对于这两则传闻,百度始终“不予回应”。当然,无论百度终是否亲自造车,其阶段性目标已经达到,为直接的反应便是股价。同时,百度在继续推进“ALL in AI”战略的时候,为投资者和大众展现了一个更为宏大的资本故事。
一、百度车往事:从“ALL in AI”说起
抓住百度造车背后的逻辑,先从百度“ALL in AI”开始说起。2017年1月,“关键先生”陆奇加盟百度,出任百度总裁兼COO,随后便是百度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梳理百度旗下各类业务之后,陆奇交出一份“ALL in AI”清单。
按照陆奇的规划,围绕AI战略,百度要利用AI来改变和创新核心搜索业务,以及爱奇艺的视频娱乐服务。另外,百度还将打造若干AI赋能的新业务,尤其是用于自动驾驶的Apollo和用于对话式人机交互的DuerOS。
2017年,百度成立“Apollo(阿波罗)”自动驾驶子公司。2017年4月19日,百度发布“Apollo(阿波罗)”,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开放的软件平台,以帮助合作伙伴快速搭建一套自动驾驶系统。
『陆奇在百度开发者大会现场连线百度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2017年百度开发者大会上,陆奇放下豪言,“Apollo要做汽车产业界的安卓系统,并且比安卓更开放、更强大,Apollo对于整个汽车工业的贡献将是巨大的。”
2018年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宣布全球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而另一边,李彦宏身边没了“亲爱的奇”,陆奇“因个人和家庭”原因,2018年7月不再担任百度总裁兼COO。
『百度与金龙汽车合作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
陆奇在位的一年多时间里,百度在资本市场的反响却变得激烈。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百度从约165美元/股,提升至284.22美元/股,创百度历史新高。2018年5月18日,百度股价大跌9.54%,市值蒸发近百亿美元。前一天,李彦宏发布内部信,宣布陆奇的职位变动。
陆奇与百度“ALL in AI”,也在这一轮资本故事中,告一段落。
二、百度Robotaxi:上车步
陆奇虽然离开,但是百度AI战略延续了下来,百度在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领域的既定轨道没有偏移。2017年开发者大会上,陆奇为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定下目标:希望Apollo通过快速迭代的创新方式,为汽车产业升级找到突破点,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在3-5年内站到世界前沿。
继“阿波龙”之后,百度发力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2019年7月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Apollo Go”首次公开亮相。
Apollo Go项目始于长沙。2019年9月,红旗EV Robotaxi驶上长沙街头,这也是百度与一汽红旗合作的量产Robotaxi。此后,百度继续在广州、沧州推出Robotaxi项目。今年10月,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全面开放。
《Apollo GO 2020运营报告》显示,Apollo GO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服务,累计接待乘客超过21万名。根据百度,未来3年Apollo GO将全面开放至30个城市,部署至少300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为3000万用户提供服务。
再看百度Robotaxi车型,也从早期MKZ改装车型,拓展至红旗EV车型。除了私人乘用车之外,Apollo Go还涵盖大型巴士、迷你巴士、道路巡检车、特种作业车等多种车型,涉足MaaS(出行即服务)领域。
Apollo Go项目取得新进展,虽然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反馈,但是并不算高。10月12日,百度宣布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全面开放后,股价上涨2.08%,报129.15美元/股。
自动驾驶出租业务前景虽然美好,但是距离真正落地,尚需时日。2019年之时,瑞银(UBS Group AG)分析师进行预测,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价值或超2万亿美元,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将会对许多现有行业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2万亿美元市场很大,但是要在2030年之后。于百度而言,远水难解近渴。直至10月,百度市值(431.4亿美元)地位依旧不容乐观,其中,阿里巴巴约为19个百度,腾讯约为16个百度,美团约为“5度”,京东约为“3度”,拼多多约为“2度”。
三、造车或是百度讲述的新故事
如果仅以量产的标准来判断百度造车,2018年7月“阿波龙”量产下线已经帮助百度完成这一目标。然而,12月15日传闻重点在于“组建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毕竟,有阿里与上汽合作的“智己汽车”,长安、华为与宁德时代共推的高端电动汽车项目,百度又有何不可?
这才是一个大故事。在全天下都看好智能电动汽车前景的时候,百度何尝不会再开辟新赛道,讲述一个更为宏大的资本新故事?
百度造车,也有一定的基础。2019年底,百度Apollo共有177家合作伙伴,几乎涵盖所有主流汽车企业。此外,百度与一级零件供应商、芯片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均有合作。此外,造车新势力蔚来与威马背后都有着百度资本的加持。
对于造车传言,百度至今尚未回应。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常务副总尚国斌2018年曾公开表示,“百度曾讨论是否应该自己去造车,像iPhone一样封闭的打造一个闭环来把控智能化的体验。经过探索,我们的选择是不造车、不做运营,而是要开放。”
百度不造车的息都停留在2018、2019年的媒体之中。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造车三兄弟”中,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先后登陆美股,如今股价直线上升。
或许,令百度更为感慨的是蔚来汽车。时间11月10日上午9点,蔚来市值达599.63亿美元,而百度市值则为4.8亿美元。这家早期还要在自己投资下,才可能活下来的企业,短短6年时间,市值就超越了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业内认为,如百度造车,会以两种形式推进:出资或者技术入股。亲自下场从研发到售后,成立一家造车公司,对百度而言并不划算。毕竟,造车意味着合作伙伴变成竞争对手,还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以及人力物力的投资。
李彦宏曾表露百度不造车的态度时就提及,“我们不会自己去开生产线、设计发动机、研究流体力学或是工业设计,我们只做擅长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传言也环环相扣。12月18日,“百度或将与威马联手造车”信息爆出,尽管百度、威马未表态,但是威马汽车兼CEO沈晖却点赞了相关博文,这一动作令人寻味。
编辑总结:
百度存在造车的可能性。无论是技术储备,对汽车产业链的认知,还是对资本市场的理解,百度造车的动机都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规模占比到20%左右,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两则造车传闻,就让百度股价飞涨,市值重回600亿美元大关,背后是坚实的基本面。(文/汽车之家 李争光)
2021上海车展:百度Apollo乐高式汽车智能化方案重磅升级
但无论是哪种方式,现在电的研发生产门槛比起以前纯燃油车时代已经是低太多了,相关的前期投入也要比之前少很多,这也是近些年有各种新势力诞生的原因之一。百度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李震宇现场宣布,百度L4级自动驾驶累积测试里程数突破1000万公里,由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的车型已经在、上海、广州三城,开启量产自动驾驶真体验“城市任我行”征程。今年年内,百度Apollo智驾区域将会覆盖20个城市的城市道路与高速道路,2023年前完成100城覆盖。李震宇还透露,2021下半年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将迎来量产高峰,每个月都会有一款新车上市。这也意味着百度Apollo将再上一个新台阶,持续汽车智能化赛道,用自动驾驶实力定义全球智能汽车新标准。
经过八年的研发与实践,百度Apollo已然成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并成功将前沿技术释放到汽车智能化领域。Apollo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包含高品质、领先、开放、可组装的"智驾、智舱、智图、智云"四大系列产品,可以根据车企不同层级的智能化量产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车企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此次上海车展,百度Apollo展出的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核心产品之一Apollo智驾,正是基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是全球强的自动驾驶量产引擎。
具体来看,百度
其次,特斯拉因为安全问题,发生多起因为汽车质量问题带来的,频繁遭到消费者的投诉和不满。没有遵守的法律法规。该引擎中的ANP方案(全称
媒体发布会上,据李震宇介绍,Apollo L4级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已经突破1000万公里,百度成为全球一家实现千万公里级路测积累的企业。此外,Apollo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里程突破十亿公里,高精度地图分钟级更新、百城百万公里的覆盖……这些自动驾驶能力铸造了Apollo强的领航辅助驾驶产品。目前,Apollo已经在、上海、广州三城开启ANP+AVP量产自动驾驶真体验 “城市任我行”活动,用强自动驾驶技术挑战复杂的城市道路场景。
乐高式汽车智能化产品,受到全球车企合作伙伴青睐
除智驾之外,百度 Ap在陆奇之前,百度在智能汽车领域也开始布局。2015年,百度先后发布CarLife战略和自动驾驶汽车战略;2015年12月,百度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2016年9月,“百度智慧汽车”项目正式升级为百度L3事业部。ollo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另一大拳头产品——智云也迎来重磅升级,开启“三朵云”模式,包括自动驾驶云、大数据云、汽车安全云。通过智云产品,Apollo能够支持车企快速构建智能化能力。比如将原本需要至少7年才能完成的自动驾驶研发周期,缩短至6个月,让智能转化为产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入量产高速通道。
基于“三朵云”,车展现场百度
当下,百度Apollo汽车智能化业务已经建立起了全球活跃的智能汽车产品生态圈,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已成为全球车企智能化技术量产的。车展当天,百度Apollo还与现代汽车就智能车联实现合作全面升级,未来现代起亚在华销售的全部车型及型都将搭载小度车载OS的能力。截止目前,百度Apollo与全球70+汽车品牌建立起合作关系,600多款车型搭载Apollo汽车智能化产品。
史上强自动驾驶团队再扩军,90%新增人员致力于技术研发
4月19日上海车展开幕日,是百度Apollo四周岁生日。四年前,在2017年上海车展,百度正式宣布对外推出Apollo,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这不仅避免了合作伙伴在自动驾驶系统搭建中重复造轮子,也加速了全球自动驾驶的落地进程。四年期间,百度Apollo从自动驾驶拓荒者成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者。在汽车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中,百度Apollo用行动赢得了信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自身的路线。
万物互联的智能汽车时代已至,百度Apollo将利用八年积累,助力全球车企在汽车智能化转型大潮中更快拿到通关钥匙,为广大老出行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未来出行服务。
百度领投亿咖通:朋友多了,智能汽车产业之路更好走
12月15日,据路透社,百度正在考虑生产自己的电动汽车,并已与吉利汽车、广汽和一汽就这种可能性进行了谈判,或组建一家持有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但尚未达成任何协议。文/Hanmeimei
与威合作正是如此,在威融资历程中,百度一直是为重要的投资者,目前也是威机构股东。今年9月底,威马已经申报科创板,明年初有望上市,这对于百度来说,将是一颗收获颇丰的果实。虽然2020年是公认的资本寒冬,但是依然有科技公司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厚爱。
10月26日,亿咖通科技(ECARX)宣布完成13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过百亿,领投的企业正是与之有深度合作的百度。
这并不是百度今年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笔投资。一个月前,国内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威马汽车完成总额100亿元D轮融资,创造了造车新势力史上单轮融资,投资者中也有百度的身影。
与亿咖通一样,百度不仅是威投资人,也是技术上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实际上在进军智能汽车产业的这三年多时间里,“广交朋友”一直是百度Apollo遵循的宗旨。
通过在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智能交通领域不断扩展的朋友圈,百度Apollo也在不断夯实自己的行业地位,也让百度AI战略的前景更加可期。
的百度车联网
亿咖通科技是吉利控股战略投资、运营的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去年7月,亿咖通科技就与百度Apollo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小度车载、AI大脑、语音技术、车载地图等领域持续深度合作,一个月后,采用双方合作开发的“新生态车机系统”的领克车型上市,颇受用户好评。
与亿咖通深入合作,则能够进一步扩大百度Apollo车联网业务的规模优势。目前百度Apollo智能车联已经与60多家国内外一线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关系,合作上市车型超过500余款,小度车载每天为1000+万用户提供导航服务,每年伴随用户行驶超过10亿公里。
9月IHS Markit发布的《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新车销量市场占比中,百度实际搭载新车销量占比高达49%,远高于腾讯和阿里,无论是合作车企品牌,还是搭载车型数量均,均稳居行业。
随着百度对亿咖通的投资,双方的合作关系将继续深化,不但能够夯实百度Apollo在车联网领域的领军地位,也将进一步拉开与竞品的距。同时,投资一个估值过百亿、前景无限的科技公司,对百度来说也是明智之举。
技术合作+资本投资的双轮策略
仔细观察百度在智能汽车产业的布局不难发现,“技术合作+资本投资”的双轮驱动策略一直是百度擅长的打法。
当然,资本市场的回报只是百度的收获之一,更重要的还有对百度Apollo商业化落地的促进作用。
2019年CES上,百度Apollo与威马共同组建了智能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开发智能驾驶系统。今年9月,威马宣布明年初上市的全新车型,将搭载与百度Apollo深度合作的AVP自主泊车功能,这将成为辆搭载L4级自主泊车的量产车型。
除了威马,百度与智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诸多核心企业都有类似的合作。2016年,百度曾以7500万美元投资了全球激光雷达巨头Velodyne,今年10月,Velodyne成功上市,随后与百度达成了为期三年的供货协议,为其提供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Alpha Prime激光雷达传感器。
2017年,百度投资了中科慧眼,一家专注于机器视觉中壁垒的汽车双目视觉技术的初创企业,如今中科慧眼研发出的双目AEB技术综合指标位居国内、全球第二。
作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禾赛科技,在2017年与百度Apollo联合发布了自动驾驶开发者套件Pandora,2018年获得百度投资,如今也将登陆科创板。
助力智能交通“新基建”
伴随着新基建的浪潮,在智能交通这条重要赛道,百度Apollo的投资布局也在不断加深,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通过测算,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能够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从而为GDP贡献2.4%-4.8%的增长。因此,“ACE交通引擎”的推出,既能够帮助G端治理交通行业的痛点,也能够帮助B端建立产业生态,同时满足C端多样化精准服务的需求,一经推出便收获了诸多省市的青睐,目前已经“下沉”到了、长沙、重庆、保定等近20座城市。
新基建方面,也没能阻止百度Apollo的步伐,今年以来先后中标了重庆永川区“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建设项目、合肥智能网联汽车塘西河公园5G运行线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项目、山西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区(城市路段)项目、以及广州开发区智能交通新基建项目。
AutoLab观察:
今年是百度Apollo平台开放三,过去三年,我们见证了百度Apollo一步步的成长壮大。
除了上述提到的在智能网联和智能交通领域的成果,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Apollo的路测足迹已遍布全球27个城市,测试车队规模已达500辆级别,总测试里程超过600万公里,累计服务乘客超10万人次,安全零。商有专家表示,“经历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潮起潮落,2021年市场新鲜血液可能是不造车新势力,滴滴、百度、阿里、华为等巨头为代表的服务将会深度入局车市,将为市场带来更多变数。”不过,他也表示,“目前无法知道百度与车企的具体合作形式,所以只能是大致推测。或许有新的合作模式也未可知”。业化落地方面,百度Apollo Go服务已经在长沙、沧州、等城市陆续开放,真正没有安全员的“无人”驾驶也已实现。
在攀登技术的高峰上,百度Apollo一直在全速前进,通过三年多的时间打造出了自己的技术护城河,依靠百度长期积淀的AI能力和强大的百度生态,成为了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领域的行业。
同时,百度Apollo也始终秉持着成立之初就确立的开放合作心态,引入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在技术和资本层面不断加强与伙伴的合作深度,通过强大的朋友圈来夯实自己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在资本层面收获颇丰。
今年8月,百度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尽管上半年遭受了的打击,但是百度总营收同比增长了187%,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0%,包括智能交通在内的人工智能业务表现为抢眼,实现了同比两位数的增长,未来也将成为百度营收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在智能化催生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的科技企业快速崛起,成为了赛场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而百度则是其中的者。毫无疑问,在新一轮的人工智能革命的爆发中,百度稳稳抓住了前沿机遇。其中,百度Apollo作为整个百度AI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在智能汽车时代的发展拓展了无限的可能性,也让百度AI战略的商业化落地前景更加明朗。
幕后玩家下场造车,百度想好了吗?
反过来想,无论造车与否,百度都是这两则传闻的获利者。瑞银发布投资研究报告,将百度评级从中性调高至买入,目标价从130美元调高至190美元。近五日,百度股价依旧保持高位,美东时间12月18日10点21分,股价达到199.61美元/股。造车路上,又有“玩家”坐不住了。
广汽方面,百度在本月与广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通过资源互补、技术互补等有效合作方式,共同进行智能驾驶、智能车联、数字化营销方面相关技术及产业的开拓。12月15日,路透社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称,百度正在考虑成立自己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并已与吉利汽车、广汽和一汽就这种可能性进行了谈判。
据消息人士称,百度提出了两种不同方案:一个是让车企成为其代工方,第二个则为组建一家百度持有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但目前该公司与车企之间尚未达成任何形式的协议。
针对上述消息,百度回应称,对市场传闻不作评论。广汽表示,公司与百度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任何进一步未来,Apollo将一如既往坚持技术长期主义,继续加大在自动驾驶与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投入。Apollo今年会持续招募大牛,年内团队将大规模扩招,其中90%的新增人员都将致力于技术研发,这将加速百度Robotaxi业务Apollo GO的规模化部署,及乐高式汽车智能化技术前装量产大规模落地以更好地应对客户的多元化需求。的合作都在讨论之中。吉利表示不熟悉此事。一汽方面尚未做出回应。
每年汽车市场都有出人意料的新鲜血液注入,今年科技巨头们成为主力。
近日,网上有爆料称,小米将会联合汽车推出一款名称为青悦S1的软顶敞篷跑车,定金84999元。车辆交付的过程,是在汽车的4S店来完成的。
不过,很快小米公关部副王化就出来辟谣了。他表示小米没有造车,并呼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小米公关部徐洁云也在微博上明确表示: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
而与小米坚定的“不信谣,不传谣”,百度的“不予置评”则给外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百度跟汽车圈的缘分不浅,近年来,从自动驾驶到出行共享其都有所涉猎。
2017年,百度成立了自动驾驶业务阿波罗Apollo。该业务的运作形式主要是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目前已同吉利、大众、丰田、福特等广大车企展开合作。
而共享租赁领域,百度运作Apollo Go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旗下车辆都配备安全员作为备用驾驶员,在必要的时候接管车辆。该业务已经在、长沙、沧州等城市投放运营,三年内扩张到30个城市。就在上周,Apollo Go Robotaxi又在获准测试5辆不用配备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此外,百度在汽车界还有着广泛的“交际圈”。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7年至今,百度三次投资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威马汽车。已经上市的蔚来汽车,也是百度的投资标的。
具体到上述传闻中提到的吉利,和百度也是长期的合作伙伴,2019年7月,百度吉利就共同宣布过战略合作:从吉利博越PRO开始,吉利汽车将开始全面搭载融合小度车载交互系统的GKUI19系统。
鉴于百度跟多家车企已有合作基础,还投资过威马和蔚来,业内人士认为百度下场造车不是没有可能。
长期以来,百度所扮演的角色只是车企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直接竞争对手。
而对于此次亲自下场造车的传闻,或许与市场上的动态有关。
今年以来,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预期曾让小鹏、蔚来均实现对百度市值的超越。与此同时,有着相同属性的科技巨头们,也纷纷试水造车领域。
11月14日,长安汽车正式宣布,将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近期有媒体,腾讯或也将入股。
无偶,11月26日,背靠上汽、阿里巴巴与浦东新区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智己汽车”正式发布,这家新公司中,上汽出资54亿、阿里巴巴出资18亿。
百度造车完全不是没有可能,关键在于百度是否已经想好以何种角色进军造车界?
“不会自己造车。”
早在几年前,百度CEO李彦宏对于“下场造车”曾有过这样的表态:百度不会自己造车,不会自己去开生产线、设计发动机、研究流体力学或是工业设计,而是只做擅长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并且开放出来,和所有对无人车有兴趣、有想法、有能力的企业一起来做。
而这种“不造车”逻辑的背后,是希望在智能汽车时代成为传统燃油车时代博世那样的超级供应商。
“华为不造车,但我们聚焦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不久前,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品牌HI,该品牌包含ADS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以及智能电动三部分。未来采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辆,车上将贴上HI的LOGO。
而就在8天前,百度在广州也举办了第二届Apollo生态大会。在大会上,百度发布了乐高式智能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以软硬结合的解决方案帮助车企打造智能车。
“百度现阶段在造车领域扮演着供应商的角色,如果亲自下场造车,百度也将从供应商转变为车企们的直接竞争对手,这种投鼠忌器的表现短期内或许不会上演。”有业内人士指出。
百度亲自下场造车,是否空穴来风?
量产、投资前期铺垫完成关于科技大佬们入局造车的传闻是一波接一波。华为已经严正辟谣,绝不参与造车,但是似乎在阿里巴巴下场与上汽结盟造“智己汽车”之后,百度也终于坐不住了。
还有小米的雷军,他近也入场造车了,而且动作还挺大的。12月15日,业界有消息称:百度正考虑代工制造,同时百度已与包括吉利、广汽以及一汽旗下的红旗在内的主机厂就可能的合资项目进行了初步谈判,但尚未达成任何决定。
与一汽的合作更是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百度便与一汽达成协议,一汽成为百度Apollo生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就“互联网+汽车”合作模式展开探索;2018年11月,双方联合宣布将量产首批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2019年9月,百度与一汽红旗合作的红旗EV Robotaxi在长沙投入运营,成为国内款前装量产的Robotaxi。今年4月,百度又与一汽签署了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一汽的数字化战略转型。受上述消息影响,吉利汽车15日下午急速拉升超5%,终收涨2.45%至23港元;一汽解放收涨1.86%;广汽A股股价也小幅上涨,港股股价则由下跌2%迅速拉升至上涨超1%。百度美股也上涨13.83%,达到185.5美元的股价新高。
2017年,一汽成为了Apollo生态的战略合作伙伴;2018年11月,百度与一汽共同发布了一款全新的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2019年9月,百度与一汽红旗合作的红旗EV Robotaxi在长沙落地。2020年4月,百度宣布将与一汽开展深层次战略合作。
2018年7月,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上宣布,百度与金龙客车合作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2019年9月,百度与一汽红旗合作的红旗EVRobotaxi驶上长沙街头,这款车被认为是款前装量产的Robotaxi。
2020年12月,百度与广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现有高精地图及自动驾驶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在自主泊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以及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等领域的合作。
除此之外,百度还与大众、丰田和福特等汽车公司均有合作。在车企方面,2017年百度曾完成对蔚来汽车的战略领投;而在威马汽车的C轮和D轮融资中,百度也分别参与了领投和投资,其中D轮融资金额高达100亿元,是造车新势力史上单轮融资。
在百度为擅长的无人驾驶方面,已经在沧州、长沙、等地开展了无人驾驶出租车(Apollo Go Robotaxi)的服务,并在三年内扩展到30个城市。
是否要亲自下场造车?
当前科技大佬们下场的案例已经不少。今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华为在其中将充当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此前华为发布“华为Hi”品牌,包括ADS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以及智能电动三大部分。
有以上案例,百度希望组建一家拥有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并由传统车企代工模式生产电动汽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由于互联网企业早期多采用开放平台广交朋友的形式扩张生态,下场造车可能会让自己原本技术提供商的身份变成竞争对手,有利有弊。
李彦宏表示百度智能汽车正在研发当中,将于何时和大家见面?
不过截至12月15日晚间,以上多家企业的相关人士均对此消息“不予置评”。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在演讲中透露,百度的智能汽车正在研发当中,预计2023年和大家见面。
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无疑将会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的进程,这个力量今天正在不断地积蓄,在交通、金融、工业、能源、媒体等各个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都给出了行业数字化升级的新思路和新解法,甚至已经开始重塑整个行业的面貌,进而影响人类的未来。
为了迎接这一变革的到来,百度已经准备了很多年。李彦宏表示,不久前百度刚刚推出了新一代的共享无人车Apollo,目标就是让出行比现在的网约车更便宜,未来2-3年,百度将共享无人车的服务推广到全国30个城市。
百度启动全新造车战略可行,其实只要技术方面过关,再加上有一定的财力支持都是可以的,也要相信小米。
2021年,百度启动全新造车战略。1月,百度联手吉利成立合资公司集度,正式下场造车。其实早在2013年,百度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技术,2017年推出全球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
在5月18日全球强自动驾驶量产引擎的另一优势在于,发布的财报信中,李彦宏首次明确百度Apollo业务的三种商业模式:一是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快速搭建自动驾驶能力;二是百度造车,端到端地整合百度自动驾驶方面的创新技术;三是共享无人车。
以上内容参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