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十四五规划全文pdf 深圳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李舒瑜)《深圳市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昨天正式全文发布,绘就我市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发展蓝图。
深圳市十四五规划全文pdf 深圳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深圳市十四五规划全文pdf 深圳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深圳市十四五规划全文pdf 深圳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规划纲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深圳先行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关键一招,对深圳“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谋划和部署。全文共设置十篇十九章,约6.7万字,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两个根本”——一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二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升供给质量,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三是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把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个轮子,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和全方位创新。四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发展依靠、发展成果由共享。
在部署我市“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时,《规划纲要》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统领,与《 关于支持深圳建设特色先行区的意见》充分衔接,对未来15年发展目标作出安排部署,形成“三个五年”一体安排、滚动推进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其中,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30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现代化。
《规划纲要》还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方面设置了我市“十四五”经济发展22项调控指标体系。其中,在经济发展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市GDP年均增长6.0%,到2025年经济总量超4万亿元。在民生福祉方面,聚焦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围绕“民生七有”设置七项指标,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0%,新增供应公共住房不少于28万套等。
深圳发布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 投资1万亿供应3000万平米住房
7月29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印发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通知明确,规划期内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提升为主,除违法建筑、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以及满足存量低效用地盘活评价标准的用地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原则上城市更新片区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
规划期内,深圳全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实施规模不少于95平方公里。其中,完成综合整治用地不少于45平方公里,完成直接供地10平方公里和空间储备用地40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完成基础教育设施学位不少于21.3万个,重点保障一批综合医院、高中等全市紧缺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供应,弥补民生短板。落实水质净化厂、电力、环境生态园等市政设施用地,提升市政支撑水平。加快推动国铁、城际、轨道及相关场站、新(扩)建主干路等用地整备,促进交通设施完善。
此外,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持续稳定提供商品住房、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规划期内实现供应商品住房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万平方米,力争通过土地整备完成居住潜力用地不少于10平方公里,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规划筹集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面积不少于700万平方米。
规划还明确,规划期内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业区,连片改造及整备45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其中,完成产业空间土地整备20平方公里,推进连片改造25平方公里,打造一批集中连片高质量产业发展空间,力保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规划期内完成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少于1万亿元。有效发挥城市更新单元的管控作用,合理控制新增更新单元规模,规划期内全市新增更新单元规模不限为28平方公里。
深圳“十四五”期间筹集89万套各类住房
供应商品住房31万套;供应分配公共住房34万套(间),包括公共租赁住房6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20万套(间)、共有产权住房8万套……
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深圳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较于“十三五”规划和深圳二次房改方案,《规划》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对于解决深圳住房紧缺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层、更为系统的章法。此外,规划对于住房定义分类提法、公共住房供应、大型安居社区建设等方面,做了更为细致的工作部署。
筹集89万套各类住房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坚持以为中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将住房视为民生之要,安居视为发展之本,加快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期间,深圳将建设筹集住房89万套(间),其中,建设商品住房35万套;建设筹集公共住房54万套(间),包括公共租赁住房6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共有产权住房8万套。
记者查询了“十三五”规划文件,彼时住建局发布的文件是以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为主。上一规划期内,新增筹集建设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万套,新增供应用地建设21万套,多渠道筹集19万套。
“十四五”期间,住房建设供应总量相较往年也有大幅提升。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十四五”建设筹集89万套各类住房,供应分配住房65万套,这个供应总量大约3倍于深圳过去多年来每年平均住房供应总量,同时大约1.5倍于2018年深圳发布的“二次房改”提出的年度住房供应总量。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表示,“十四五”期间,深圳将筹建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占保障性住房的74%,这类型房源主要靠存量盘活为主,特别是公共住房,以解决积累的住房需求,尤其是轮候期长达5-6年的保障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期间,《规划》还重点提出,多主体多渠道建设筹集各类公共住房,完成公共住房投资不少于1800亿元,力争占全市住宅开发投资的比例达到15%以上。
住房定义有重大变化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深圳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为户籍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各类人群的住房困难,以共有产权住房为补充,提升居民住房自有水平,稳定商品住房供应,切实增加住房供给,有效缓解各类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2018年深圳发布的二次房改方案中,关于住房定义的提法是,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两大类,其中保障性住房又分为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三类。
宋丁表示,“十四五”规划中,深圳把原有的“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合并到“共有产权住房”概念里,又从原有的“公共租赁住房”概念里剥离出“保障性租赁住房”概念,形成两类异化的租赁住房类别,是循了住建部的统一定义和提法,形成和全国一体化共享式的住房定义概念和体系。
李宇嘉认为,这意味着,深圳公共住房供应重点不再是以人才为主,而是以新市民、年轻人等住房困难群体为主,公共住房全面回归公共属性、保障属性,保障住房困难人群,而不是保障人才,这一改变与的大方向相同。
土地、新房供应均创新高
“十四五”期间,深圳供应居住用地不少于15平方公里,力争达到17.5平方公里,力争每年供应的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30%,规划期前3年供应居住用地不少于5年总量的70%。
这意味着平均每年供应宅地3-3.5平方公里,宋丁分析,过去多年深圳每年的宅地供应大都低于1平方公里,占比大都是20%多,个别年份甚至低于20%,显然,不低于30%的宅地占比对于深圳来讲意义是深远的,是重大突破。
实际上,近两年深圳在土地供应方面已大幅放量。以2021年为例,深圳市成交居住宅地共计39宗,其中租赁住房用地2宗,总出让面积155.33万平方米,可建建面560.74万平方米。
而在2019年及之前,深圳每年供应涉宅地块均在10宗左右,3年土地总出让面积为48万平方米,不及2021年土地出让面积的1/5。
此外,近几年深圳在一手住房供应方面亦是一枝独秀,逐年稳步递增。
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2021年,深圳近5年一手住宅供应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21年供应量超6万套,同比2020年增长15%,是近5年水平。
深圳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
“十四五”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规划纲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深圳先行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关键一招,对深圳“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谋划和部署。
根据《规划纲要》,深圳“十四五”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深圳建成现代化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全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左右;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万元;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先进水平;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展望2030年,深圳将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现代化。
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者
推动前海扩区,探索全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再出发,以综合改革试点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要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围绕“努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者”,《规划纲要》提出要服务国内大循环,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设高效集约的物流枢纽体系,以深圳机场为载体建设深圳空港型物流枢纽,加快平湖南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建设会展之都,构建、性、综合型大规模展览和交易平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