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养殖户使用斯大灵拌料

一、苗种放养放养前,做好池锦鲤养殖的合理密度是每亩3000斤左右,而且可以搭配一些其它的鱼类,会让鲤鱼长得更好,更加有活性,而且也不容易生病。塘清整和消毒。再放干塘水,清除底部淤泥至厚度15-30厘米。清整鱼塘后,池底留4-6厘米的水深,用含氯石灰(水产用)清塘消毒。然后经5-6天曝晒后回水1米左右,注水时经60网目筛绢网袋过滤除杂。进水后,再次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对水体进行一次消毒。池塘消毒3天后,可对水体进行肥水作,培养浮游生物等饵料生物,使池水呈淡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约30厘米。应根据不同鱼种的生物学和环境适应特性,在水温适宜时进行苗种放养,苗种要数量充足、规格大小合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符合养殖要求;放苗密度要控制,避免因密度过高引发胁迫性疾病。

水产养殖水位范围 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水产养殖水位范围 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水产养殖水位范围 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水产养殖水位范围 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养殖户使用优激灵改善水质

二、水质调控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要不断加水,提高水位。春季水温处于相对较低阶段,为让阳光更好照射以使水温尽快上升,初始水位不应过高,一般苗种放养时水位在80-100厘米,然后逐步加注新水,每次加新水约10厘米,直至1.5-2米水深为止,且选择有阳光时加水。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应适当施用生物肥料,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理状态,供鱼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中营养盐,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改良水质。要科学使用物,每隔20天左右定期调节水质。

三、饲养管理选择优质人工配合饲料,观察鱼类摄食情况,根据天气条件、水质、养殖阶段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饲料投喂量。由于越冬期间大多数鱼类没有投喂,养殖鱼类的体质较,要早启动投喂,温度合适时可逐渐增加投喂量。同时,可适当投喂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饲料,并适当提高投喂频率。鳜等肉食性鱼类初期投喂鲮鱼苗、团头鲂鱼苗作为开口饵料鱼,要注意对饵料鱼的消毒。随着春季的到来,水温将随气温逐渐升高,鱼的摄食量会增加。当水温达到适宜生长温度时,鱼的摄食量可以恢复到正常摄食量的70%左右,这时按正常投喂量的一半投喂,既可以满足鱼的摄食,又不会造成投料过多的浪费和污染。

水产养殖的水质要求怎么判断?

老水型水质——渔谚有“肥而不活是老水”之说。

生产上可将水质分为瘦水、肥水、老水和优质水华水等四个类型

7、捕捞。小龙虾捕捞主要采用地笼网捕捉,可常年捕捞,捕大留小,主要捕捞期为4~9月份。如果每次的捕捞量非常少时,可停止捕捞。

瘦水型水质——渔谚有“清水白汤白养鱼”之说。

肥水型水质——渔谚有“肥、活、爽”之称。

优质水华型水质——渔谚有“水华水养危险鱼”之称。

池塘水色可分为黄褐色(包括姜黄、茶褐、红褐和褐中带绿等)和绿色水(包括黄绿、油绿、蓝绿、墨绿和绿中带褐等)。这两类水均为肥水型水质。但相比之下,黄褐色水质优于绿色水。

2.看是否有水华

水华是水域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综合反映。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就反映了该种植物所适应的生态类型及其对鱼类的影响,加以水华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单一,水华的颜色和形态容易判别。

某些藻类不易形成水华或受天气、风力影响,水华不易观察。可根据下风处油膜多少、油膜颜色和形状来判断水质优劣。一般肥水池下风油膜多,粘性发泡,有日变化(上午少、下午多),呈烟灰色或淡褐色,午后往往带绿色,俗称“早红夜绿”。油膜中除包含大量有机碎屑外,主要的指标生物是壳虫藻(年幼藻体呈绿色,老化藻体呈褐色或黑色)。如遇铁锈色油膜(血红眼虫藻)、粉绿色油膜(扁藻)等均为瘦水型水质

4.看水色变化

优良的水质有月变化(十天、半月水质浓淡交替)和日变化(上午水色淡、下午水色浓,处水色淡、下风处水色浓)。

水产养殖户如何科学有效做好水质管理工作

放1、看水色:苗前先肥塘,即在池中施放经如金有机肥发酵剂发酵的有机肥或施用无机肥,也可直接施用生物肥料,将水色培至黄绿色或茶褐色。

养殖前期以添加水为主,每隔2天加水5-6厘米,逐步提高池塘水位,透明度保持25-30厘米;

中期隔天加水6-8厘米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地新一年的养殖生产工作已陆续拉开帷幕,广大养殖户需高度重视养殖全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必要时配合使用<优久水产动保>产品,力争取得的丰收!,适量排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养殖后期每天加水,每隔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以不超过30%为度,透明度控制在35-45厘米。

水产品的养殖讲究密度,鲤鱼养殖的合理密度是多少?

10、注重小龙虾苗种选择,小龙虾苗种的好坏关乎养殖成功与否。

鲤鱼养殖的合理密度是每亩3000斤左右,这样在养殖的时候勤给它换水,给它多喂养一些饲放苗投饲后应根据水色变化,及时加换新水,始终保持理想的水色。料,它可以生长特别好。

养殖的密度应该在每亩水塘3000斤左右,然后再搭配其他的鱼类300斤,这样的密度就是的。

每亩水塘养殖3000斤左右的鲤鱼,还搭配300斤左右的其它鱼类混养。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色可以是作为养殖参春季天气多变、昼夜温大,是水产动物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建议广大养殖户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考的标准之一

一、苗种放养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再放干塘水,清除底部淤泥至厚度15-30厘米。清整鱼塘后,池底留4-6厘米的水深,用含氯石灰(水产用)清塘消毒。然后经5-6天曝晒后回水1米左右,注水时经60网目筛绢网袋过滤除杂。进水后,再次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对水体进行一次消毒。池塘消毒3天后,可对水体进行肥水作,培养浮游生物等饵料生物,使池水呈淡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约30厘米。应根据不同鱼种的生物学和环境适应特性,在水温适宜时进行苗种放养,苗种要数量充足、规格大小合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符合养殖要求;放苗密度要控制,避免因密度过高引发胁迫性疾病。

养殖户使用优激灵改善水质

二、水质调控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要不断加水,提高水位。春季水温处于相对较低阶段,为让阳光更好照射以使水温尽快上升,初始水位不应过高,一般苗种放养时水位在80-100厘米,然后逐步加注新水,每次加新水约10厘米,直至1.5-2米水深为止,且选择有阳光时加水。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应适当施用生物肥料,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理状态,供鱼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中营养盐,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改良水质。要科学使用物,每隔20天左右定期调节水质。

三、饲养管理选择优质人工配合饲料,观察鱼类摄食情况,根据天气条件、水质、养殖阶段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饲料投喂量。由于越冬期间大多数鱼类没有投喂,养殖鱼类的体质较,要早启动投喂,温度合适时可逐渐增加投喂量。同时,可适当投喂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饲料,并适当提高投喂频率。鳜等肉食性鱼类初期投喂鲮鱼苗、团头鲂鱼苗作为开口饵料鱼,要注意对饵料鱼的消毒。随着春季的到来,水温将随气温逐渐升高,鱼的摄食量会增加。当水温达到适宜生长温度时,鱼的摄食量可以恢复到正常摄食量的70%左右,这时按正常投喂量的一半投喂,既可以满足鱼的摄食,又不会造成投料过多的浪费和污染。

水产养殖新手养虾小技巧 水产养殖新手养虾小技巧

12、重视小龙虾养殖池塘水草栽种与管理、水质、水位管理。

1、小龙虾的养殖场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土壤的pH值呈中性至微碱性,并且阳光充足,光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尤其以背风向阳的为好。为确保小龙虾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养殖场地必须远离工、农业及生活污染源,环境符合无公害养殖标准。

2、加固加高田埂,开挖虾沟、虾坑。为防止小龙虾掘洞时将田埂打穿,引发田埂崩塌;在汛期大雨后易发生漫田逃虾,因此需加高、加宽和夯实池埂。加固的田埂应高出水面40~50厘米,田埂基部加宽至80~100厘米。田埂3、看下风处油膜四周用窗纱网片或钙塑板建防逃墙,高出埂面70~80厘米。每隔1.5米用木桩或竹竿支撑固定。网片上部内则缝上宽度30厘米左右的农用薄膜,形成“倒挂须”,防止小龙虾攀爬、打洞外逃。在田周边沿田埂开挖虾坑,给小龙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于集中捕虾。虾坑深1米左右,宽1米左右。

3、施肥消毒。应以基肥为主,施有机肥。使用基肥时每亩施有机肥150~200千克。在放养虾苗前10~15天,要虾沟和虾坑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水泼洒。

4、虾种放养。放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放入亲虾让其自行繁殖,时间一般在8月底~10月中旬。每亩放养规格为每千克20~30只的小龙虾20千克左右。另一种是春季放养幼虾。每亩放规格为每千克~600尾的小龙虾幼虾2.5~4.5万尾。放养时要进行虾体消毒,可以用浓度为30%左右的食盐溶液浸浴虾种3~5分钟。

5、小龙虾饲料投喂。小龙虾的饲料有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屠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投饲量以藕田中天然饵料的多少与小龙虾的放养密度而定。在投喂饲料的整个季节,遵守“早开食,开头少,中间多,后期少”的原则。6~9月水温适宜,是小龙虾生长旺期,一般每天投喂2~3次,时间在上午9~10时和日落前后或夜间,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8%,其余季节每天可投喂1次,于日落前后进行,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3%。饵料应投在靠近虾沟虾塘、水位较浅和小龙虾集中的区段,以利其摄食和检查吃食情况。

6、病害防治。高温季节每隔15~20天使用生石灰泼洒消毒1次,每次每亩l0~15千克,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蒜素、复合维生素等物,一般可控制不发生病害。

8、新手次从事小龙虾养殖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了解小龙虾基本知识,适当了解当地龙虾市场行情,杜绝盲目。

9、初期少量投资,以积累经验为主,多学习,多交流,扎实掌握小龙虾养殖技能。

11、合理规划、设计养殖池塘,做好池埂、暂养沟、进排水及防逃等设施。

13、小龙虾日常管理至关重要,需要进行充分的日常管理,做好养殖池塘的疾病预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