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岂不欲安人乎翻译 彼则不消是什么意思
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原文及翻译赏析
同学一首别子固原文: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彼岂不欲安人乎翻译 彼则不消是什么意思
彼岂不欲安人乎翻译 彼则不消是什么意思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躏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堂,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同学一首别子固翻译及注释
翻译一 江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并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这两位贤人,不曾互相往来,不曾互相交谈,也没有互相赠送过礼品。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注意考察他们的言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竟是多么少呀!应该说,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话。于是我知道被人们认为是贤人的人,他们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子固写了一篇《怀友》赠给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帮助,以便达到中庸的标准才肯罢休。正之也经常这样说过。驾着车子稳步前进,辗过中庸的门庭而进入内室,除了这两位贤人还能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达到中庸的境地,但也愿意跟在他们左右奔走。在他们的帮助下前进,大概能够达到目的。唉!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职守,由于个人私事的牵挂,我们之间不能经常相聚,作《同学一首别子固》,用来互相告诫,并且互相慰勉。
翻译二 长江之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曾巩字子固),他不是当今世俗所称道的贤人,我敬慕他,和他交为朋友。淮河之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孙侔字正之),他不是当今世俗所称道的贤人,我敬慕他,和他交为朋友。二位贤人,从未互相交往过,从未互相交谈过,从未互相赠过钱物,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考察他们的言语行为,不相似的地方是何等少啊!我说,这恐怕是他们都向圣人学习的结果吧!他们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朋友也一定是向圣人学习的了。圣人的言语行为难道会有两种样子吗?所以,他们二人的相似也是必然的了。我在淮河之南,向正之谈及子固,正之不怀疑我说的话;回到长江之南,向子固谈及正之,子固也认为我说的话确实。因此,我又知道了所谓的圣贤之人,既很相似又相互信任,从不猜疑。子固做了一首《怀友》诗送给我。意思大概是希望我们能相互勉励,一直到达中庸的境界才罢休。正之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驾着车子安稳行进,通过中庸的门庭而到达内室,除这二位贤人还会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肯定自己一定会达到这种境界,不过也愿意跟在他们的左右努力去做,通过他们的帮助使我进入这种境界应该是可能的。唉!官有自己的职守,私下又有别的事牵累,我们的聚会不可能是经常的,因此,我作了一篇《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互警策,并相互劝勉。
翻译三 长江的南面有一位贤人,表字子固,不是现在所说的一般贤人,我敬仰他,和他交友。淮河的南面有一位贤人,表字正之,也不是现在所说的一般贤人,我也敬仰他,和他交友。这两位贤人,脚不曾相互来住,嘴也不曾相互讲话,书信和礼物也不曾接受过。他们的老师或朋友,难道完全相同吗?我考察他们的言论和行为,那些不相似的地方多么少啊!说:学习圣人罢了。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或朋友,必定是学习圣人的。圣人的言论和行为,难道会有两样吗?他们的相似也是恰好的。我在淮南,向正之称道子固,正之对我不怀疑。我回到江南,向子固称道正之,子固也以为对的。我又知道所说的贤人,既是相似的又是互相信任和深信不疑的。子固作《怀友》一首诗赠送我,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希望互相帮助,拉着我以至于到达中庸的境界罢了。正之大概也曾经这样讲过。安稳地前进,慢慢地行走,车轮碾过中庸之道的庭上,就进入他的家,舍弃这两位贤人还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自信必定能达到的,今天也愿意在你们左右干,帮助我进家恐怕就可以了。唉!官员有职守,私家有牵扯,我们会合不能够经常啊!因此写作《同学》一首向子固告别,来互相警诫,并且互相安慰。
注释 1慕而友:慕:仰慕。友:与之交朋友,动词。2相过:拜访,交往。3辞:这里指书信往来。:帛,丝织品,这里指礼品。4考:考察。5适然:理所当然的事情。6大略:大体上。扳:同「攀」,援引。7安驱:稳稳当当地驾车。8辅:车轮碾过。9造于:到达。十昔:昔日。
同学一首别子固赏析
●全文层次全文可分三层。层,自发端至「其相似也适然」。内容是介绍作者两位友人的共同特征:「非今所谓贤人者」,「学圣人而己」。尽管他们素不相识,所师所友也不同,然而,他们的言行极其相似。这就表明,他们「学圣人」达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第二层,自「予在淮南」到「辅而进之,其可也。」同是「学圣人」,「既相似,又相信不疑」,而作者也是有志于「学圣人」的,他们共同努力,「辅而进之」。第三层,至结尾。声明作文的缘故。由于「会合不可以常」,难得经常聚首交流,所以,作文「相警」亦「相慰」。「相警」足见其重道,「相慰」足见其重情。《同学一首别子固》的表现形式,颇具特色。文章题曰「别子固」,但是,一开始便以曾巩和孙侔相提并论,称赞他们是「学圣人」而有成的「贤人」,而且是「非今所谓贤人者」。作者写正之即是写子固,交互辉映。
●构思特点这篇文章在构思上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不单从曾巩与自己的关系着笔,而是引出一位各方面情况与曾巩神合的孙正之作为映衬,分别从作者自己与曾、孙两人的关系着笔,形成平行的双线结构。这样来体现「同学」的主题,是比较新颖独特的。
文章一上来就分别介绍「江之南」、「淮之南」的两位贤人曾子固和孙正之。强调他们都不是当今世俗所说的那种贤人,暗示下文的同学于圣人;同时又分别点明「予慕而友之」,将自己和曾、孙两人分别挂上了钩,暗示了三人趣尚的一致,为下文两人之相似、师友之相同张本。作者在《送孙正之序》表示:「予官于扬,得友日孙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为古文。」这正是他们三人志趣契合的基础。
接着,作者又转而强调,这两位自己所仰慕的朋友和贤人,他们之间却从来未曾相互拜访、交谈,或互致书信礼物。三个排句,蝉联而下,把双方未曾识面的意思强调得非常突出。既然如此,「其师若(与)友,岂尽同哉?」这一问自在情理之中。下面又一转:「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这就有些超越常理了。既未谋面,师友又不尽同,何以两人竟如此相似?这就不能不推出下面的结论:「学圣人而已矣。」为了使这一论断更确切不移.作者又进而论证:既然同学于圣人,那么他们的师友,也一定是学圣人的;圣人的言行都是相同的,同学于圣人的人,各方面都很相似,就是很自然的了。这一层,一步一转,从未曾相识说到师友的不同,再转出两人的相似,揭出同学圣人的正意。纯用抽像的逻辑推理,丝毫不涉及两人的具体行事,但他们「同学」于圣人这一点却被论证得很有说服力。正是在这里,作者揭示出「同学」的深刻涵义。真正意义上的「同学」在于同道,在于同学于圣人,而不在形迹上曾否相过、相语、相接。这也正是作者一开头所说的他们与「今所谓贤人者」有区别的具体涵义。既然如此,仰慕而分别与之相交的作者自己,其为「同学」也自在不言中了。
文章的第二段,从「相似」进一步引出了「相信」,作者分别向两人谈到对方,尽管他们从未有过交接,却都相信作者的介绍。这种「相信」,似又超乎常情。但这正表现出「同学」于圣人的贤人之间那种超越空间、不拘形迹的神交,那种高度的相互信任。而曾、孙两人对作者的「相信」也就不言而喻。
文章的第三段从两位贤人的共同志向引出作者追随他们的愿望。首先提到曾巩赠给自己的《怀友》一文,表示要携手共进,至乎「中庸」,然后捎带一笔,正之盖亦常云尔」,照应上文「相似」之论。并进而指出,能达中庸之境的,除了他们再没有别人。这正是「同学于圣人」的表现。曾巩先在《怀友》(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四所载)中,诉说自己少而学,不得师友,望圣人之中庸而未能至。「尝欲得行古法度士与之居游,孜孜焉考予之失而切剧(磨)之。皇皇四海,求若人而不获。自得介卿。然后始有周旋激恳、摘予之过而接之以道者;使予幡然其勉者有中,释然其思者有得矣,望中庸之域,其可以策而及也」。可惜彼此远隔,会少离多,切磨之效不深。本篇这一段,正与子固殷殷求友之意相呼应,又提出孙正之正是其所渴望相交的人选。至于作者自己,则谦虚地说从来不敢自期其必能到圣人中庸的境界,但愿在他们的帮助下朝这个方向努力。到这里,把三人「同学」于圣人以至乎「中庸」的意思完全表明了。
末段以抒情之笔收束,正面点出题中「别」字。在官为职守所拘,在私有人事牵系,彼此不能经常在一起,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怀友》说:「思而不释,已而叙之,相慰且相警也。」这里也说:「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朋友之问,互赠文字,以为学之道相策勉,以交谊之诚相慰藉,此篇是个很好的榜样。
●写作手法此文出现了许多重复句式,如「江之南有贤人焉」、「淮之南有贤人焉」等句,作者这样写意在向读者传递一个信息:自己所说的贤人跟世俗所说的贤人有所不同。他所说的贤人是以「学圣人」为务的,这些贤人的目标是「至乎中庸而后已」,而世俗所说的贤人仅仅是就才学而言,二者的别一目了然。此文写「别子固」,但多数篇幅以正之作陪,交互映发,错落参。此文笔情高奇,淡而弥远,令人寻味无穷。
此文在表现形式上的特色,是陪衬法的运用。文章一开始便以曾巩和孙侔相提并论,称赞他们是学习圣人而言行一致的「贤人」,表示自己与他们志同道合,要互相勉励,以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因此,文章题为「别子固」,却处处以孙正之陪说,写正之即是在写子固,反复强调,交互映发,错落参,结构紧凑,而不显得单调重复。文章淡淡写来,却显得情真意笃。
在修辞方面,运用排比手法。如开头几句,以整齐的排比句写曾、孙二贤。第二段的排比句稍有变化,文章显得既整饬又灵活。这种写法是为了说明贤德之士,不必同师,只要效法圣人,便能殊途同归,从而突出了君子同道而合的主题。
文章从江南、淮南二贤人言行相似入手,自然引出同学圣人之意。然后紧扣「同学」二字,从共同学习圣人之道上立意。共同学习圣人,就会志同道合,言行相似,相互信任,友谊长存。这也正式建立朋友之间牢固友谊的基础。以相互攀引而共同登上圣人殿堂来互相勉励,更显示出作者志向远大,思想高尚。子固、正之二人言行相似,互相映衬,为文章增色不少。文中排比句的反复运用,长短句的交错出现,也增强了文章的语言美。
同学一首别子固创作背景
北宋 庆历元年(1041),王安石与曾巩同时应礼部试。次年,王安石得中,而曾巩落第还乡。庆历三年(1043)三月,王安石自扬州签判任上还临川,至舅家。随后,他又前往南丰见了曾巩,此文大约作于此时。 诗词作品: 同学一首别子固 诗词作者:【 宋代 】 王安石 诗词归类: 【古文观止】、【赠别】、【友情】
谏太宗十思疏 的翻译
臣闻求木之长[zhǎng] 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jùn]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
翻译:臣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安定,一定要厚积德行和道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长得好,德行不深厚却想要安定(治理得好),我虽然很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像陛下您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将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无穷的福禄。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行节俭,德行不能保持深厚,性情不能控制欲望,这就(如同)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水流得远啊。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yīn]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fú]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翻译:(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德行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德行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国君)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如果)竭尽诚心,那么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如果)傲视别人,那么至亲骨肉也将成为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用盛怒来威吓,他们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里却不服气。()对国君的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惧的是心怀怨恨: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船只(也可以这样翻译:能拥戴,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使马车疾驰)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难道)可以忽视呢?( 比喻事情很危险,应十分警惕。)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chù]恶[è],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miù]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zī]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翻译:身为国君的人,如果能够见到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警诫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安宁,想到(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处于百川之下却能容纳百川喜爱田猎就想到网开一面捕杀有度,担心懈怠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可能出现谗邪的人就想到端正自身斥退邪恶的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不恰当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施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尚书》所讲的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贡献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德的人就能广布他的仁爱,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逐(效力),对君主来说便没有大事烦扰,(君主)可以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的年寿,弹着琴,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说什么就会被教化。何必自己耗费精神、苦苦思索,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的耳、明亮的眼,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呢。
臣听说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的地位,(应该)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创业时,能力绰绰有余;如今守成,能力却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能拥戴,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作为人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适合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被)重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就可以被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劳损聪明的耳目,违背无为而治的方针呢
注释
[1]长:生长,生发,名词用作动词。
[2]固:使稳固,使动用法。
[3]远:流得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4]浚(jùn):疏通,深挖,动词。
[5]当:主持,掌握,动词。
[6]神器:指帝位、政权。典出《老子》:“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古人认为君权神授,认为取得神器即为夺得天下。
[7]居域中之大:据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域中,天地间。语出《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大,形容词用作名词。
[8]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9]凡昔:所有的。有书如《古文观止》写为“凡百”,此皆为一意:以往的。
[10]景:重大。
[11]克:能够。
[12]盖:承接上文,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但,则。
[13]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在古代“物”亦可指代人。
[14]吴越:此处指吴国和越国,春秋时两个敌对国。
[15]行路:路人,陌生人。
[16]董:督责,监督。
[17]振:通“震”,威吓。
[18]作:建造,兴建。这里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19]谦冲:谦虚。冲:虚。自牧:自我约束。牧:养。这里引用了《易经》“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意思。
[20]下:居于……之下。《老子》曰:“江河所以为万谷者,以其善下之,则满而不溢。”
[21]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打猎。见《书·王子之歌》:“乃盘游无度”
[22]三驱:出自《易经》“王以三驱”,有两说:一说:狩猎时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一说:也叫“三田”,一年以三次田猎为度。
[23]敬:慎。
[24]黜:排斥,摒弃。
[25]宏兹九德:扩大九德的修养。宏:使……光大。兹:此。九德,即指九种美好品德,出自《尚书·臯陶谟》:“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智力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正直)而温,简(简易、宽大)而廉,刚而塞(充实),彊而义。”
[26]简:同“拣”,选拔。简拔。
[27]信者:诚信的人。
[28]劳神苦思:劳 苦,使动用法,使……劳累,使……辛苦。
[29]疏: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30]殷:深重。诚:果真。
[31]人:民。唐时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以“人”代“民”。
[32]谦冲:谦虚。牧:养。
[33]盘游:指游猎。宏:弘扬。
[34]简:选拔。
[35]百司:百官。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之术多异故也。
译文:承您昨天来信对我进行指教。我私下认为咱俩友好相处的日子很久了,可是在讨论一些问题上咱们却经常有分歧,这是因为彼此对事情有 不同的主张和办法的缘故。
原文: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 辨。
译文:我虽然老想在您耳边经常劝说您,但我知道您一定不会谅解我,所以上次只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件件地替自己辩护。
原文: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译文:但又考虑到您对我是那样的重视、厚待,因此在书信往来 上是不应该粗率简略的,所以我要在信上详细地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 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吧。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译文:有学问的人所争论的问题,都注重名和实是否相副。
原文: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译文:如果名和实都已辨别明白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
原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译文:现在您用来教导我的,是认为我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追求钱财、与民争利, 拒绝接受意见,因此受到天下人的怨恨和攻击。
原文: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译文:我却认为从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人员去执行,不能算侵犯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为办好事除弊病,不能说是惹事生非。
原文: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译文:为管理财政,不能算是追求财利。
原文: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译文:斥责错误言论,批驳巧言献媚的人,决不是拒绝接受意见。
原文: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译文: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是我本来就料到的。
原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译文: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关心 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好事。
原文: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译文:要改变这种风气,而我不去估量反对人的多少,尽一切努力来帮助他们,这样,那些人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
原文:盘庚之迁,胥怨 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译文:商朝的君主盘庚迁移首都的时候,不仅朝廷里当官的反对,连老都抱怨。
原文: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译文:盘庚却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而改变原来的。
原文: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译文:这是因为事先考虑到行动是对的,认为正确就看不出有可以改悔的必要。
原文: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则某知罪矣。
译文:如果您认为我做宰相很久却没能帮助大有作为,给老们带来恩惠,用这些来责备我,那么我知道自己是有罪的。
原文: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译文:如果说让我一切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规,那却是我不愿意的。
原文: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没有机会见面,非常想见到您。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如下: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之术多异故也。
翻译:安石启:昨日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意以为跟您友好相处的日子很久了,但讨论国事往往意见不同,这是由于所采取的主张和方法不同的缘故。
原文: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翻译:虽然想硬在你耳边罗嗦,恐怕结果一定不会得到您的谅解,所以现在我在信上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
原文: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翻译:但又考虑到您对我是那样的重视、厚待,因此在书信往来上是不应该粗率简略的,所以我要在信上详细地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吧。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翻译:有学问的人所争论的问题,都注重名和实是否相副。
原文: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翻译:现在您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原文: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翻译:为天下管理财政,而不是向征财。
原文: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翻译:批驳不正确的言论,责难奸佞小人,不算拒绝批评。
原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翻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从古以来就是如此,士大夫多以不忧国事、附和流俗、讨好众人为好事。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翻译
原文:
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但凡做事情都要从它的根本上着手。以为本,而以吃穿为本。凡是经营吃穿方面的事,不错过时节是它的根本所在,要不错失时令,就在于君王要能够做到简静无为,这样才能有成效。如果妄动干戈,穷兵黩武,生产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养息,如此这般还想要不错失农业时令,怎么可能做得到呢。王珪说:以前秦始皇,汉武帝对外多次发动,对内则是频繁建造奢华的宫室,导致人力枯竭,祸患和灾难于是越来越多,他们难道是不想使安定吗?是他们不知道使安定的道理(失所安人之道)
《贞观政要·务农》原文及赏析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篇》)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则崇侈宫室 崇:崇尚
B.左右遽谏曰 遽:急忙。
C.不夺其时 夺:耽误。
D.若禾黍不登 登:丰收。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疾之避 句读之不知
B.君无为则人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而欲不夺农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其可得乎 其皆出于此乎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原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4分)
(2)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4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参
16.A (崇侈:使动用法,使……高大华丽。)
17.A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副词,于是B.则:连词,表结果,那么/连词,表转折,却。C.而:连词。表转折,却/表递进,而且。D.其:副词,表反问,岂/副词,表推测,大概。)
18.(1)隋代灭亡的.教训距今不远,陛下亲身体会到隋朝的弊病,懂得怎样去改变。〔殷鉴: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教训。所以:用来……。易:改变。〕
(2)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作比喻。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相互厮杀),(有一方)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填:拟声词,模拟鼓声。曳:拖着。)
(3)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定语后置语序正确 ,上下:名作状,一:专一)
〖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任何事情都必须致力根本。以为根本,以衣食为根本,经营农桑衣食,以不失时机为根本。要不失时机,只有君主不生事劳民才能做到。若连年打仗,营建不停,却又想不占用农时,能办得到吗?”王珪说:“从前秦始皇、汉武帝,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大建宫室,人力既已用尽,灾祸也就发生了。他们难道就不想安定吗?只是背离了用来安定的正确方法。隋代灭亡的教训距今不远,陛下亲身体会到隋朝的弊病,懂得怎样去改变。不过在开始还比较容易,要坚持到底确实很难。我真希望陛下今后一直像开始这样做下去,才能全部实现务本的好处。”太宗说:“你讲得很对。安定和,关键在于君主。君主能让民休养生息,就欢乐;君主多私欲,就痛苦。这就是我抑制性情减少欲望,而不断克制自身勉励自己的原因。”
贞观二年,京城大旱,蝗虫成灾。唐太宗亲自到农田去看稻谷,看见蝗虫猖獗,就抓住几只并骂道:“视稻谷为生命,你却把谷子吃了,你是在危害啊。如果说有罪过,那么也只在于国君一人,如果你真的有灵性,就应当只啃噬我的心,不要危害。”说完就要把蝗虫吃掉,左右的臣子急忙劝阻说:“吃了恐怕要生病,万万不可。”唐太宗说:“我正希望把灾祸转移到我身上,还怕什么疾病呢?”说完便将蝗虫吞下。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因为天下米价大都一斗只值五个钱,更便宜的,一斗只值三个钱,因此对侍臣说:“以为根本,又以粮食为生命。如果粮食没有收成,那么就不再为所有。(现在)已经恰好粮食丰收米价下跌得这样,我是的衣食父母,只希望自身厉行克勤克俭,不浮华。我常常想赐予天下使人人都富裕尊贵。现在我减少赋役,不耽误他们农耕的时间,使家家户户的劳动力能自由地耕种收获,这就是使他们富裕的措施。重视推行礼仪谦让的风气,让乡间的,年轻的尊敬年长的,妻子尊敬丈夫,这就是使他们尊贵的做法。只要天下都能这样,我即使不听音乐、不去打猎,乐也在其中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