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小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


1、【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施工工艺】先制作构件,并在构件体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

2、施工工艺如下:1、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

3、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

4、【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特点】先浇筑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其上张拉预应力筋;预应力是靠锚具传递给混凝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5、在后张法中,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又可分为: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6、1、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特点: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

7、2、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特点:有效预压应力增大,降低造价,适用于跨度大的曲线配筋的梁体。

8、【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是先浇筑构件或结构混凝土,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构件或结构上张拉预应力筋,然后用锚具将预应力筋固定在构件或结构上的方法。

9、1、浇筑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先查看设计图纸,确定浇筑混凝土结构和尺寸,然后在底部铺上与混凝土相同强度的砂浆层,厚度控制在5到10公分左右,再开始浇筑工作,注意要提前预留孔洞。

10、2、养护拆模混凝土结构或者构件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28天精心养护,这样才能保证结构或者构件的强度达到标准。

11、而拆模的时间,一般4到5天就可以,拆模过程要注意避免损坏构件。

12、3、穿筋张拉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7天左右,此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大约可以达到75%,就可以开始穿筋张拉工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穿束,再浇筑混凝土,另一种相反,先浇筑混凝土,再进行穿束工作,以实际为准。

13、4、锚固根据设计要求,在浇筑好的混凝土结构或者构件上安装连接件,接着再将混凝土锚固到基础上,注意锚固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14、5、孔道灌浆通过灌浆设备,将水泥浆罐入之前预留的孔洞中,这样能够起到保护预应力筋的作用,施工过程中,当水泥浆量达到每平方毫米15牛,且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百分之10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移动吊装了。

15、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浇筑时,用专用模具预留张拉孔洞。

16、待混凝土强度提高后,将张拉钢丝束穿过孔洞,两头用墩头锚具,一端固定,一端张拉,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压力后,固定张拉端。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