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故事: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文|米老鼠的糖果屋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形象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写到什么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形象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写到什么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形象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写到什么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形象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写到什么


唐玄宗时,有位的音乐家李龟年。他精通多种音乐技能, 擅长吹笛,能击羯鼓 ,而最拿手的则是唱歌。

李龟年年轻时,曾经做过 蓟州蓟县 (今湖北蓟州西北)县丞。后因音乐才能出色,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被任命为皇家乐队队长。

唐玄宗自己也十分爱好音乐,因此对李龟年十分宠幸,宫中每娱乐活动,唐玄宗都会把李龟年召来参加。

由于李龟年出色的音乐才能,有些王公大臣都争着和他结识,请他到自己府中清歌一曲,并引以为荣,如唐玄宗的弟弟 岐王李范 和唐玄宗的宠臣、 殿中监崔涤 ,都把李龟年作为家中的上客。

当时,大诗人杜甫正寓居长安做一名小吏,杜甫官职虽小,但由于他的诗名,也经常被岐王和崔涤等请去作客。于是,杜甫和李龟年有了交往,互相钦慕。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向成都逃跑。李龟年闻讯,也仓促逃往江南。不久,他辗转逃到湘潭(今湖南湘潭)。在湘中采访使举行的宴会上,他应邀唱了诗人王维的《相思》和《伊州歌》,使满座的宾客都唏嘘流泪。

杜甫则在逃难中被叛军所俘,困在长安。但因他的官职小,未被关押,后来终于逃出了长安,投奔唐肃宗,做了左拾遗的官。

后来, 安史之乱 虽已平定,但全国仍是战乱迭起,很不安定。唐代大历三年,杜甫从成都乘小船沿长江东下,想回中原。由于战乱,他漂泊在现在的湖南北部一带。

大历五年春天,杜甫船泊潭州(今湖南长沙),偶然遇到了在江南流落多年的李龟年。二人相见,谈起在长安的往事,不由感慨万千。

杜甫写了一首充满感伤惆怅的七绝,送给李龟年:

杜甫在写这首诗后不到一年,因贫病交迫,在赴岳阳的舟中。而大音乐家李龟年的结局历史上没有过多的记载,想来有些凄惨。

(完)

《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短短二十八个字,记载了四十年的沧桑巨变,堪称史诗,流传千古,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诗题中的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的歌唱家,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集中的地方,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诗人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

所以接下来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是诗人们所向往的,【落花时节】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但诗人丝毫没有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联结着四十年的沧桑巨变,世境离乱,年华盛衰,人情聚散,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当中;

杜甫诗词《江南逢李龟年》原文译文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注释】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情感却很重。“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崔九”,名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他在同族弟兄辈中排行第九,故称崔九。“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这里蕴含的天上人间之感,需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定会从中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的和诗人的衰病漂泊,而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因而,这种写法显得浑成无迹。“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如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过程;又像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表明: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可以具有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扩展阅读:杜甫轶事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

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哲哥读唐诗】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朝的诗人,他生活于盛唐到中唐期间,见证过唐朝最繁华的时候,也经历过让唐朝万劫不复的安史之乱,他忧国忧民,将担忧写进了他的作品之中,所以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的作品很多,这首只有二十八个字的短诗,却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变化,运用前后对比,表现出了世态炎凉。

·李龟年·

李龟年,唐朝音乐家,他的祖父是唐中宗宰相李怀远,被后人称为“唐代乐圣”。他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擅长作曲。他和兄弟创作的《渭川曲》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成为了唐玄宗身边的红人,也成为了一名宫廷乐师。安史之乱之后,李龟年流落在江南,即现在的湖南省。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

杜甫年少时因为文学才华,经常出入达官贵人的处所,便有机会认识了同样才华横溢、广受欢迎的李龟年。安史之乱后杜甫也流落到湖南,碰巧遇到了同样流落此地的李龟年。当两人在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感慨命运的无常。杜甫便写下了这首的诗作。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杜甫的回忆。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被封为岐王,他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崔九是崔涤,他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在家中排行老九。唐玄宗时期曾任殿中监。两人均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和赏识。能够出入他们府第的人,都是显赫之人,李龟年正是这样的一位,杜甫也是这样的一位。他们在年少之时,安定,生活幸福,无论是李龟年的音乐,还是杜甫的诗歌,都能那个鼎盛年代的产物,它们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鼎盛和繁荣。从这两句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两位意气风发的少年。

诗的后两句则是对现实的描写。落花时节,本就是诗人最为伤心、敏感的时候,正当这时,两位因为战乱而流落外地,意外相见,内心五味杂陈。尽管此时“正是江南好风景”,但他们一定无暇欣赏,交流的,更多地会是这些年生活的不易,回忆曾经年少时的样子。两人一定是无限唏嘘,百感交集。一场天翻地覆的动乱,让他们饱含了人间的疾苦,他们见证过大唐的繁荣,也见证了大唐的衰落。诗人并没有明写他们交流了什么,但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之间有太多太多的感慨要去抒发。

这首诗将历史的沧桑变化融入到了这二十八个字中。一“闻”一“逢”联结了繁盛与衰落,也饱含了诗人忆昔伤今的痛苦,用乐景衬哀情,前后对比,突显出历史的变化,给大家带来的痛苦,以及对深深的担忧之情。

如何赏析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背后有着什么故事?

杜甫的这首歌不仅包含着命运,还包含着这个元素。背后的故事就是,李归元曾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歌星,却在的摧残下,沦落成了一个普通人。也表达出了杜甫与李龟年再次重逢的心情,还有对于的感慨。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的七言绝句中最有内涵最值得让人回味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一首重逢诗,它包含了,命运还有国运等等一些因素。这首诗是杜甫在临一年写的,李龟年是唐玄宗时期的歌手在发生之前一直在豪门卖唱,而杜甫因为经常出入于岐王和崔涤的门庭可以欣赏他们的歌唱家李龟年的表演。这是前两句,后两句说的是在的摧残下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李龟年从一代的歌星沦落到了一个无人知晓的的穷人。

这首诗句非常的有情韵,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短短的两句诗流,露出了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几十年之后他们在江南重逢,遭受了8年动乱的唐王朝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这是他对当世的一种感慨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