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联网的支持协议是 互联网全球性
世界上个网络协议是什么
更大的地址空间。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2^128-1个地址。20世纪5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
全球互联网的支持协议是 互联网全球性
全球互联网的支持协议是 互联网全球性
问题一:什么是网络协议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 。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关于因特网的技术资料
,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的高级研究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为此, ARPA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研究人员称之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研究实现互联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起了主要的作用。1974年,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了TCP/IP——的网际互联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这两个协议相互配合,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TCP/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即TCP/IP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目的就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正是后来Internet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选定Internet为主要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并把其它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都转换到TCP/IP。1983年,ARPAnet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仍称ARPAnet,供民用。
TCP/IP协议与DNS!
·应用层:它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把DNS设上去就行了。
我国作为一个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大国,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在下一代互联网标准和资源分配中占领主动地位。IPv6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基本技术,将会带动大量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发展,提高信息产业的整体实力,为的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竞争机制的不断改变,也开始由单纯的规模竞争开始转向业务服务方面的竞争。IPv6所能提供的巨大地址空间以及所具有的诸多方面的优势和功能,使其成为构筑下一代网络的重要基础,成为在通信市场“攻城拔寨”的利器。你是那个地方的?每个地方的DNS不同
这个教你如何看DNS
开始-运行-输入CMD-输入IPCONFIG/ALL
在出来的窗口看到一段文字,把那段DNS的一项抄下来。填到你的本地连接的IP/TCP那里面的对应地方就行了。
网络之间的协议是什么呀?
一个网络协·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议至少包括三要素:
语法:用来规定信息格式;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语义: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用于协调与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定时:(时序)定义了何时进行通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话的速度等。比如是采用同步传输还是异步传输。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
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前不久,有称安全专家在目前提出的移动通信IPv6解决方案中找到了安全漏洞。这一漏洞的发现,意味着IETF将不得不开发新的方法来识别使用IPv6地址的漫游设备。 与IPv4不同,IPv6使用新的方法保证漫游在Internet上的设备的安全。用户需要不断获得新的所在地IP地址,然后通知他的主地址他已经移动。而在IPv4机制下,漫游设备通过主地址来获得识别,所有与该设备的通信需要先发往主地址,再转发到当前地址。移动IPv6产生一种新的被称为“绑定更新”的消息,用于某设备移动到新地区时为其确定身份。这一机制可以加速基于IPv6的通信。当“绑定更新”被识别后,与该设备的通信可以直接接往新地址而无需再通过主地址中转。最初,移动IP工作组打算使用现有的IP安全协议(IP-Sec)来保护“绑定更新”信息。但是IETF的安全专家最近宣布IP-Sec不能胜任这一工作,原因有二:1、IP-Sec需要依靠一套公共密钥系统来运做,但该系统尚未实施。2、IP-Sec的关键管理组件需要终端设备有较高的处理能力。这就意味着,移动IP工作组必须找到一种更加安全的认证加密机制来保证移动IPv6的安全性。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计算机网络协议有哪些
TCP/IP网络协议 TCP/IP(Tran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间网协议)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协议,它的流行与Internet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TCP/IP最初是为互联网的原型ARPANET所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整套方便实用、能应用于多种网络上的协议,事实证明TCP/IP做到了这一点,它使网络互联变得容易起来,并且使越来越多的网络加入其中,成为Internet的事实标准。 应用层—应用层是所有用户所面向的应用程序的统称。I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面有着很多协议来支持不同的应用,许多大家所熟悉的基于Internet的应用的实现就离不开这些协议。如我们进行万维网()访问用到了HTTP协议、文件传输用FTP协议、电子邮件发送用SMTP、域名的解析用DNS协议、 远程登录用Telnet协议等等,都是属于TCP/IP应用层的;就用户而言,看到的是由一个个软件所构筑的大多为图形化的作界面,而实际后台运行的便是上述协议。 传输层—这一层的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T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的协议有TCP和UDP。 网络层—是TCP/IP协议族中非常关键的一层,主要定义了IP地址格式,从而能够使得不同应用类型的数据在Internet上通畅地传输,IP协议就是一个网络层协议。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软件的层,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1.TCP/UDP协议 TCP (Tran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其中TCP提供IP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它提供的服务包括数据流传送、可靠性、有效流控、全双工作和多路复用。通过面向连接、端到端和可靠的数据包发送。通俗说,它是事先为所发送的数据开辟出连接好的通道,然后再进行数据发送;而UDP则不为IP提供可靠性、流控或错恢复功能。一般来说,TCP对应的是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而UDP对应的则是可靠性要求低、传输经济的应用。TCP支持的应用协议主要有:Telnet、FTP、SMTP等;UDP支持的应用层协议主要有:NFS(网络文件系统)、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DNS(主域名称系统)、TFTP(通用文件传输协议)等。 IP协议的定义、IP地址的分类及特点 什么是IP协议,IP地址如何表示,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地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连的数据报协议,它与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一起构成了TCP/IP协议族的核心。它提供网间连接的完善功能, 包括IP数据报规定互连网络范围内的IP地址格式。 Internet 上,为了实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结点之间的通信,必须为每个结点(入网的计算机)分配一个地址,并且应当保证这个地址是全网的,这便是IP地址。 目前的IP地址(IPv4:IP第4版本)由32个二进制位表示,每8位二进制数为一个整数,中间由小数点间隔,如159.226.41.98,整个IP地址空间有4组8位二进制数,由表示主机所在的网络的地址(类似部队的编号)以及主机在该网络中的标识(如同士兵在该部队的编号)共同组成。 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的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不难算出,A类地址允许有126个网段,每个网络大约允许有1670万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B类地址允许有16384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65533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3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C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具有C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如校园网)。 为了便于记忆,通常习惯采用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一个IP地址,十进制数之间采用句点“.”予以分隔。这种IP地址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为点分十进制法。如以这种方式表示,A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0.0.1-127.255.255.254;B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28.1.0.1-1.255.255.254;C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92.0.1.1-223.255.255.254。 由于网络地址紧张、主机地址相对过剩,采取子网掩码的方式来指定网段号。 TCP/IP协议与低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这也是TCP/IP的重要特点。正因为如此 ,它能广泛地支持由低两层协议构成的物理网络结构。目前已使用TCP/IP连接成洲际网、全国网与跨地区网。]应用层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 DNS (域名解析)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 Gopher (英文原义: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释义:(RFC-1436)网际Gopher协议) ·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 IMAP4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 即 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的第4版本 ·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网络聊天协议 · 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RFC-977)网络传输协议 · XMPP 可扩展消息处理现场协议 · POP3 (Post Off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 SIP 信令控制协议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SNMP (Simple Network Ma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SSH (Secure Shell)安全外壳协议 ·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RFC-1831)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RTP 控制协议 · 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 ·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安全传输层协议 ·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 GTP 通用数据传输平台 · STUN (Simple Tr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简单穿越)是一种网络协议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校时协议传输层
·TCP(Tran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 D (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 ·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 ·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简写RTP)实时传送协议 · RSVP (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 · PPTP (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点对点隧道协议
网络层
IP (IPv4 · IPv6) · ARP · RARP · ICMP · ICMPv6 · IGMP · RIP · OSPF · BGP · IS-IS · IPsec
数据链路层
802.11 · 802.16 · Wi-Fi · WiMAX · ATM · DTM · 令牌环 · 以太网 · FDDI · 帧中继 · GPRS · EVDO · HSPA · HDLC · PPP · L2TP · ISDN
物理层
以太网物理层 · 调制解调器 · PLC · SONET/SDH · G.709 · 光导纤维 · 同轴电缆 · 双绞线
应用层
传输层
·TCP(Tran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 D (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 ·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 ·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简写RTP)实时传送协议 · RSVP (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 · PPTP (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点对点隧道协议
网络层
IP (IPv4 · IPv6) · ARP · RARP · ICMP · ICMPv6 · IGMP · RIP · OSPF · BGP · IS-IS · IPsec
数据链路层
802.11 · 802.16 · Wi-Fi · WiMAX · ATM · DTM · 令牌环 · 以太网 · FDDI · 帧中继 · GPRS · EVDO · HSPA · HDLC · PPP · L2TP · ISDN
物理层
以太网物理层 · 调制解调器 · PLC · SONET/SDH · G.709 · 光导纤维 · 同轴电缆 · 双绞线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 DNS (域名解析)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 IMAP4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 即 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的第4版本
·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网络聊天协议
· 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RFC-977)网络传输协议
· XMPP 可扩展消息处理现场协议
· POP3 (Post Off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 SIP 信令控制协议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SNMP (Simple Network Ma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SSH (Secure Shell)安全外壳协议
·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RFC-1831)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RTP 控制协议
·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
·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安全传输层协议
·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 GTP 通用数据传输平台
· STUN(Simple Tr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简单穿越)是一种网络协议
TCOP/IP
DNS
DHCP
TELNET
HTTP
SMTP
TFTP
SNMP
TCP
UDP
IP
ARP
RAPP
ICMP
IGMP
PPP
X.25
互联网网络协议是什么
如果希望能在 Internet 上进行交流和通信,则每台连上 Internet 的计算机都必须遵守IP协议。为此使用 Internet 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运行IP软件,以便时刻准备发送或接收信息。协议是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数据时的规则术语(参见“法律学”对于“协议”的定义)。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相互通信的实体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两个进程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规则进行。
问题二:网络协议有哪些?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网络协议并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融合于其他所有的软件系统中,因此可以说,协议在网络中无所不在。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协议,有上千种之多。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了,比如TCP/IP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局域网常用的三种通信协议分别是TCP/IP协议、NetBEUI协议和IPX/SPX协议。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过TCP/IP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要详细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DNS等参数。
TCP/IP协议族中包括上百个互为关联的协议,不同功能的协议分布在不同的协议层, 几个常用协议如下:
1、Telnet(Remote Login):提供远程登录功能,一台计算机用户可以登录到远程的另一台计算机上,如同在远程主机上直接作一样。
2、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远程文件传输协议,允许用户将远程主机上的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
3、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政传输协议,用于传输电子邮件。
4、NFS5,,即可在窗口中修改ipv6地址,问题解决。(Network File ):网络文件,可使多台计算机透明地访问彼此的目录。
5、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它和TCP一样位于传输层,和IP协议配合使用,在传输数据时省去包头,但它不能提供数据包的重传,所以适合传输较短的文件。
HTTP协议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户/模式。
2.简单快速:客户向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联系的类型不同。
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5.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
问题三:网络协议是什么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网络协议并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融合于其他所有的软件系统中,因此可以说,协议在网络中无所不在。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协议,有上千种之多。对于普绩用户而言,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了,比如TCP/IP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问题四:internet默认的网络协议是什么? tcp/ip
问题五:网络协议的功能是什么 为了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指实现中顺序的详细说明)。通信协议有层次特性,大多数 的网络组织都按层或级的方式来组织,在下一层的基础上建立上一层,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其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 蔽。网络协议确定交换数据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问题七:什么是网络协议,在internet上通用的协议是什么? 网络协议即网络中(包括互联网)传递、管理信息的一些规范。如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一样,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就称为网络协议。
一台计算机只有在遵守网络协议的前提下,才能在网络上与其他计算机进行正常的通信。网络协议通常被分为几个层次,每层完成自己单独的功能。通信双方只有在共同的层次间才能相互联系。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在局域网中用得的比较多的是IPX/SPX.。用户如果访问Internet,则必须在网络协议中添加TCP/IP协议。
问题八: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为什么需要网络协议?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又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像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 ,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一台设备上的第 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在局域网中用得的比较多的是IPX/SPX.。用户如果访问Internet,则必须在网络协议中添加TCP/IP协议。
TCP/IP是“tran 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错,TCP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错地传送数据。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网络通信。
IPX/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它们都是由novell公司开发出来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高速协议。它和TCP/IP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 地址,而是使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实际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么设置,装上就可以使用了。由于其在网络普及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现在很多软件和硬件也均支持这种协议。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作系统的缺省协议。总之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局域网的计算机也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
问题九: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作用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有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整个系统。
计算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就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为了使处于不同地点、装有不同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有效地通信,必须有一种为各类计算机都能认可的通信方法,任一方所表达的信息均能被其他各方所认同,这就需要指定一种标准:网络协议。 就象老师在讲课时为了大家都能听懂,就必须使用普通话一样。最常用的协议有TCP/IP协议。
问题十:Internet使用的通信协议是什么 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错,TCP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错地传送数据。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网络通信。
2.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ce,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作系统的缺省协议。总之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局域网的计算机也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计算机网络协议有哪些?
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网络协议
1、协议:通信双方所共同遵守的规则。
2、网络协议:计算机在网络中实现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每个网络中至少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要选择一种网络协议。具体选择哪一种网络通信协议主要取决于网络的规模、网络的兼容性和网络管理等几个方面。常接触的局域网中,一般使用NETBEUT、IPX/SPX和TCP/IP三种协议。
NETBEUI:是为IBM开发的非路由协议,用于携带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网络层寻址功能,既是其的优点,也是其的缺点。因为它不需要附加的网络地址和网络层头尾,所以很快并很有效且适用于只有单个网络或整个环境都桥接起来的小工作组环境。
IPX/SPX:它是由Novell提出的用于客户/相连的网络协议。使用IPX/SPX协议能运行通常需要NetBEUI支持的程序,通过IPX/SPX协议可以跨过路由器访问其他网络。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于大型企业网。
TCP/IP:TCP/IP是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和一些商业组织为美国开发的,即便遭到核攻击而破坏了大部分网络,TCP/IP仍然能够维持有效的通信。TCP/IP同时具备了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每种网络协议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只有TCP/IP允许与Internet完全的连接。TCP/IP的32位寻址功能方案不足以支持即将加入Internet的主机和网络数。因而可能代替当前实现的标准是IPv6。
ICP是什么??
有时候 这只是网络的问题 并不是机器的原因 尤其局域网中这种问题更多 如果你的机器ip不是自动分配 那就按照网管提供的ip和dns填写就可以了 对了 如果你是在家里用的宽带 那你一定要设置成自动获取 因为isp的都是自动分配的 tcp/ip这个选项一定要勾选上ICP也就是网站备案 ICP号相当于网站的号 没有的就是黑站啊(开玩笑)经营必须办理ICP经营许可证 ---- 请到当地通信管理部门申请ICP经营许可证。 就是那个证件号 ICP经营许可证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经营性ICP经营的内容主要是网上广告、代制作网页、有偿提供特定信息内容、电子商务及其它网上应用服务。对经营性ICP实行许可证制度。各公司必须办理ICP许可证。ICP证是网站经营的许可证,根据《互联网管理办法》规定,经营必须办理ICP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
是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等服务活动。经营性ICP,经营的内容主要是网上广告、有偿提供特定信息内容、电子商务及其它网上应用服务。
对经营性ICP实行许可证制度。规定各公司网站必须办理ICP许可证。
二、申请ICP经营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一、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二、 有与开发经营活动· Gopher (英文原义: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释义:(RFC-1436)网际Gopher协议)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三、 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四、 有业务发展及相关技术方案。
五、 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比如新浪,腾讯。]
什么是ipv6,它对于网络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吗?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校时协议IPv6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子编上一个地址。修改电脑ipv6步骤如下。
IPV6,解决了以往IP值不够的问题,是IP址大打增加,不会再出现IP不够用的情况1,打开Windows7系统,点击网络的“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点击打开。
2,在窗口中选择“本地连接”,点击打开。
3,在窗口中点击“属性”,点击打开。
4,在对话框中找到“ipv6”选项,点击打开。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IPv4协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P协议,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了。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IPv4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IP地址资源的短缺。有预测表明,以目前Internet发展的速度来计算,在未来的5到10年间,所有的IPv4地址将分配完毕。尽管目前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IPv4地址资源的合理利用,如非传统网络区域路由和网络地址翻译,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IPv4存在的问题,IETF从1995年开始就着手研究开发下一代IP协议,即IPv6。IPv6具有长达128位的地址空间,可以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IPv6还采用了分级地址模式、高效IP包头、服务质量、主机地址自动配置、认证和加密等许多技术。
一、IPv6的地址格式和结构
IPv6采用了长度为128位的IP地址,而IPv4的IP地址32位,因此IPv6的地址资源要比IPv4丰富得多。
IPv6的地址格式与IPv4不同。一个IPv6的IP地址由8个地址节组成,每节包含16个地址位,以4个十六进制数书写,节与节
之间用冒号分隔,其书写格式为x:x:x:x:x:x:x:x,其中每一个x代表四位十六进制数。除了128位的地址空间,IPv6还为点对点通信设计了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地址,这种地址被称为可聚合全局单点广播地址(aggregatable global unicast address),开头3个地址位是地址类型前缀,用于区别其它地址类型,其后依次为13位TLA ID、32位 NLA ID、16位SLA ID和64位主机接口ID,分别用于标识分级结构中自顶向底排列的TLA(Top Ll Aggregator,聚合体)、NLA(Next Ll Aggregator,下级聚合体)、SLA(Site Ll Aggregator,位置级聚合体)和主机接口。TLA是与长途服务供应
商和电话公司相互连接的公共网络接入点,它从Internet注册机构(如IANA)处获得地址。NLA通常是大型ISP,它从TLA处申请获得地址,并为SLA分配地址。SLA也可称为者(subscriber),它可以是一个机构或一个小型 ISP。SLA负责为属于它的者分配地址。SLA通常为其者分配由连续地址组成的地址块,以便这些机构可以建立自己的地址分级结构以识别不同的子网。分级结构的层是网络主机。
二、IPv6中的地址配置
大家知道,当主机IP地址需要经常改动的时候,手工配置和管理静态IP地址是一件非常烦琐和困难的工作。在IPv4中,DHCP协议可以实现主机IP地址的自动设置。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一个DHCP拥有一个IP地址池,主机从DHCP申请IP地址并获得有关的配置信息(如缺省、DNS等),由此达到自动设置主机IP地址的目的。IPv6继承了IPv4的这种自动配置服务,并将其称为全状态自动配置(stateful autoconfiguration)。
除了全状态自动配置,IPv6还采用了一种被称为无状态自动配置(staess autoconfiguration)的自动配置服务。在无状态自动配置过程中,主机首先通过将它的网卡MAC地址附加在链接本地地址前缀1111111010之后,产生一个链接本地单点广播地址(IEEE已经将网卡MAC地址由48位改为了64位。如果主机采用的网卡的MAC地址依然是48位,那么IPv6网卡驱动程序会根据IEEE的一个公式将48位MAC地址转换为64位MAC地址)。接着主机向该地址发出一个被称为邻居探测(neighbor discovrey)的请求,以验证地址的性。如果请求没有得到响应,则表明主机自我设置的链接本地单点广播地址是的。否则,主机将使用一个随机产生的接口ID组成一个新的链接本地单点广播地址。然后,以该地址为源地址,主机向本地链接中所有路由器多点广播一个被称为路由器请求(router solicitation)的数据包,路由器以一个包含一个可聚合全局单点广播地址前缀和其它相关配置信息的路由器公告来响应该请求。主机用它从路由器得到的全局地址前缀加上自己的接口ID,自动配置全局地址,然后就可以与Internet中的其它主机通信了。
使用无状态自动配置,无需手动干预就能够改变网络中所有主机的IP地址。例如,当企业更换了联入Internet的ISP时,将从新ISP处得到一个新的可聚合全局地址前缀。ISP把这个地址前缀从它的路由器上传送到企业路由器上。由于企业路由器将周期性地向本地链接中的所有主机多点广播路由器公告,因此企业网络中所有主机都将通过路由器公告收到新的地址前缀,此后,它们就会自动产生新的IP地址并覆盖旧的IP地址。
三、IPv6中的安全协议
安全问题是Internet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在 IP协议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安全性,因而在早期的Internet上时常发生诸如企业或机构网络遭到攻击、机密数据被窃取等事情。为了加强Internet的安全性,从 1995年开始,IETF着手研究制定了一套用于保护IP通信的IP安全(IP Security,IPSec)协议。IPSec是IPv6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IPv4的一个可选扩展协议。
IPSec提供了两种安全机制:认证和加密。认证机制是指 IP通信的数据接收方能够确认数据发送方的以及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遭到改动。加密机制通过对数据进行编码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以防数据因在传输过程中被他人窃取而失密。
IPSec的认证包头(Authentication Header,AH)协议定义了认证的应用方法,封装安全负载(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ESP)协议定义了加密和可选认证的应用方法。在实际进行IP通信时,可以根据安全需求同时使用这两种协议或选择使用其中的一种。AH和ESP都可以提供认证服务,不过,AH提供的认证服务要强于ESP。
在一个特定的IP通信中使用AH或ESP时,协议将与一组安全信息和服务发生关联,称为安全关联(Security Association,SA)。SA可以包含认证算法、加密算法、用于认证和加密的密钥。IPSec使用一种密钥分配和交换协议,如Internet安全关联和密钥管理协议(ISAKMP),来创建和维护SA。SA是一个单向的逻辑连接,即两个主机之间的认证通信将使用两个SA,分别用于通信的发送方和接收方。
IPSec定义了两种模式的SA:传输模式SA和隧道模式SA。传输模式SA是在IP包头(以及任何可选的扩展包头)之后和任何高层协议(如TCP或UDP)包头之前插入AH或ESP包头,隧道模式SA是将整个原始的IP数据包放入一个新的IP数据包中。在采用隧道模式SA时,每一个IP数据包都有两个IP包头:外部IP包头和内部IP包头。外部IP包头指定将对IP数据包进行IPSec处理的目的地址,内部IP包头指定原始IP数据包最终的目的地址。传输模式SA只能用于两个主机之间的IP通信,而隧道模式SA既可以用于两个主机之间的IP通信,还可以用于两个安全之间或一个主机与一个安全之间的IP通信。安全可以是路由器、防火墙或VPN设备。
做为IPv6的一个组成部分,IPSec是一个网络层协议。它只负责其下层的网络安全,并不负责其上层应用的安全,如Web、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因此,验证一个Web会话,依然需要使用SSL协议。
四、IPv6的功能变化
IPv6技术在IP报头中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IPv4功能,加强了IPv4原有的一些功能,并且还增加了许多新功能。这些新增的功能是:
1、anycast功能
anycast是指向提供同一服务的所有都能识别的通用地址(anycast地址)发送IP分组,路由控制系统可以将该分组送至最近的。 例如,利用anycast功能用户可以访问到离他最近的DNS和文件等。
2、即插即用功能
这里所说的即插即用功能是指计算机在接入Internet时可自动获取、登录必要的参数的自动配置功能和地址检索等功能。
3、安全功能
上面已经介绍过了。
4、QoS功能
利用IPv6头标中的4比特优先级域和24比特的流标记域为进行业务优先级控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互联网接入设备的日益复杂化和服务类型的多样化,网络基础设施为上层提供各种服务质量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五、IPv4向IPv6的过渡
尽管IPv6比IPv4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将Internet和各个企业网络中的所有系统全部从 IPv4升级到IPv6是不可能的。IPv6与IPv4系统在Internet中长期共存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因此,实现由IPv4向IPv6的平稳过渡是导入IPv6的基本前提。确渡期间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3种:兼容IPv4的IPv6地址、双IP协议栈和基于IPv4隧道的IPv6。
1、兼容IPv4的IPv6地址是一种特殊的IPv6单点广播地址,一个IPv6与一个IPv4可以使用这种地址在IPv4网络中通信。这种地址是由96个0位加上32位IPv4地址组成的,例如,设某的IPv4地址是192.56.1.1,那么兼容IPv4的IPv6地址就是0:0:0:0:0:0:C038:101。
2、双IP协议栈是在一个系统(如一个主机或一个路由器)中同时使用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这类系统既拥有 IPv4地址,也拥有IPv6地址,因而可以收发IPv4和IPv6两种IP数据包。
3、与双IP协议栈相比,基于IPv4隧道的IPv6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技术,它是将整个IPv6数据包封装在IPv4数据包中,由此实现在当前IPv4网络中的IPv6与IPv4之间的IP通信。基于IPv4隧道的IPv6实现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封装、解封和隧道管理。封装,是指由隧道起始点创建一个IPv4 数据包头,将IPv6数据包装入一个新的IPv4数据包中。解封,是指由隧道终结点移去IPv4包头,还原原始的IPv6数据包。隧道管理,是指由隧道起始点维护隧道的配置信息,如隧道支持的传输单元(MTU)的尺寸等。IPv4隧道有四种方案:路由器对路由器、主机对路由器、主机对主机、路由器对主机。
六、IPv6与移动通信技术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正在掀起IP化热潮。实际上,制订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标准的3GPP已经决定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协议中采用IPv6。IPv6有望在移动通信领域率先正式使用。可以说是移动通信领域中普及最广泛、影响力的移动通信设备,因此,能否顺利实现电话的IPv6化对IPv6技术今后的发展、完善和普及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反过来讲,IPv6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也将进一步带动移动设备IPv6化的进程。
2000年底,诺基亚公司推出了世界上个支持IPv6的端到端的GPRS网络。该网络的推出是迈向新一代IP移动网络的重要一步。网络可以通过GPRS网络向用户提供新型的服务,使他们充分享受到IPv6带来的益处,如全球覆盖性和端到端的安全性等。支持IPv6的端到端的GPRS网络将使网络从基于IPv4的服务向基于IPv6的服务平滑过渡。在过渡期间,基于IPv6和IPv4的服务可以在网络存,而且只需通过软件对现有的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就可以使GPRS网络支持IPv6。相比于传统的互联网服务如WEB浏览和电子邮件等,移动互联网服务需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互动性和个性。通过在移动互联网网络中实施IPv6,网络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需求。除了为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地址资源以外,IPv6还为网络带来很多重要的要素,其中之一就是服务质量的提升。由于3GPP已经将IPv6定为所有IP蜂窝式网络所必备的功能,它将成为3G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物的发展总是两方面的,尽管IPv6具备许多适合移动通信设备的功能和优点,但是将IPv6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安全性是制约IPv6应用于移动通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移动通信所依赖的传输介质和移动通信设备应具有的漫游功能。
七、总结
目前,Windows 2000、Unix、Solaris作系统的一些测试版本中已经引入了IPv6,其他一些作系统的IPv6版本也正在逐步开发。另外,已经有厂商尝试应用IPv6开发新型应用软件。
IPv6是用于建立可靠的、可管理的、安全和高效的IP网络的一个长期解决方案。因此,尽管IPv6的实际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了解和研究IPv6的重要特性以及它针对目前IP网络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解决方案,对于制定企业网络的长期发展,规划网络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都是十分有益的。
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
目前所普遍采用的IP协议是IPv4,即版本4。IPv4只能支持32位,所能分配的IP地址数也是很有限的,大致相当于4294967296。IPv4在最早开始使用的时候,这个数字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随着最近几年世界范围计算机网络的突飞猛涨,可供使用的IPv4地址窨已经越来越少,虽然目前可以采用虚拟地址技术,仍然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压力,IP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互联网和通信产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现有的IPv4互联网协议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IPv6便应运而生,128位地址格式将以其在IP地址数量、安全性、移动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改变现代信息生活。
与IPv4相比,IPv6主要有以下优势:
,明显地扩大了IP地址空间。
第二,明显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吞吐量。
第三,使得整个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第四,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障。
第五,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
IPv6机遇与挑战并存,道路虽然曲折漫长但是前景美好。
现在,在正越来越重视以IPv6为核心技术的下一代网络,它将在高品质、多样化的未来通信业务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IPv6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正确方向,取代IPv4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其发展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是一个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包括设备制造商、在内的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这一新机遇带来的巨大商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加快IPv6网络的建设,不断完善其不足点,发掘其新的应用,以逐步替代目前的IPv4网络。
转载自:普扬网络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地址短缺
8月,三星与您奥运 雅典风云热辣速递
LG 一元抢拍 精彩赛事全攻略
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IPv6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扩大地址空间、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QoS)、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证、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实现多播功能。
显然,IPv6的优势能够对上述挑战直接或间接地作出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IPv6大大地扩大了地址空间,恢复了原来因地址受限而失去的端到端连接功能,为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当然,IPv6并非十全十美、一劳永逸,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IPv6只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过渡需要时间和成本,但从长远看,IPv6有利于互联网的持续和长久发展。
什么是IP地址?IPv4和IPv6又是什么意思?
internet 协议版本4和internet协议版本6有什么别?谢谢!
在Internet中,一台计算机可以有一个或多个IP地址,就像一个人可以有多个通信地址一样,但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却不能共用一个IP地址。如果有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相同,则会引起异常现象,无论哪台计算机都将无常工作。1.什么是IPv4?
QoS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发展至今已经使用了30多年。
IPv4的地址位数为32位,也就是最多有2的32次方的电脑可以联到Internet上。
近十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位址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使得IP位址的发放愈趋严格,各项资料显示全球IPv4位址可能在2005至2008年间全部发完。
2.什么是IPv6?
3.IPv6与IPv4相比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更小的路由表。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Aggregation)的原则,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Flow-control)。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QoS)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configuration)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这极大的增强了网络安全.
internet协议版本4是互联网基本协议,也就是互联网络服务基本协议;internet协议版本6是本地宽带网络提供经营管理协议。你要使用宽带联网,这两个协议缺一不可!
IPV6比IPV4的区别呢,可以列为一下几点
(1)
IPv4可提供4,294,967,296个地址,IPv6将原来的32位地址空间增大到128位,数目是2的128次方。能够对地球上每平方米提供6×1023个网络地址,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耗尽的。
(2)
IPv4
使用地址解析通讯协议
(ARP)
,IPv6使用用多点传播
Neighbor
Solicitation
消息取代地址解析通讯协议
(ARP)
。(3)
IPv4
中路由器不能识别用于服务质量的QoS
处理的
payload。IPv6中路由器使用
Flow
Label
字段可以识别用于服务质量的
处理的
payload。
(4)
IPv4的回路地址为:
127.0.0.1,IPv6的回路地址为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可以简写为
::1。
(5)
在IPv4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实现了主机IP地址及其相关配置的自动设置。一个DHCP拥有一个IP地址池,主机从DHCP租借IP地址并获得有关的配置信息(如缺省、DNS等),由此达到自动设置主机IP地址的目的。IP
v6继承了IPv4的这种自动配置服务,并将其称为全状态自动配置(stateful
autoconfiguration)。
m.pcwenku
供稿
(6)
IPv4使用
Internet
群组管理通讯协议
(IGMP)
管理本机子网络群组成员身份,IPv6使用
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MLD)
消息取代
IGMP。
(7)
内置的安全性。IPSec由IETF开发是确保秘密、完整、真实的信息穿越公共IP网的一种工业标准。IPsec不再是IP协议的补充部分,在IPv6中IPsec是IPv6自身所具有的功能。IPv4选择性支持IPSec,IPv6自动支持IPSec。
(8)
更好的QoS支持。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QoS,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在IPv6
的包头中定义了如何处理与识别传输,
IPv6
包头中使用
Flow
Label
来识别传输,可使路由器标识和特殊处理属于一个流量的封包。流量是指来源和目的之间的一系列封包,因为是在
IPv6
包头中识别传输,所以即使透过
IPSec
加密的封包
payload,仍可实现对
的支持。
6版本的是基于4的,更加高级一点的协议。速度比4的快。不过我看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别。
用着没什么区别,据说只是个别功能的改进,比如对漏洞的修补、防入侵等。
什么是TCP/TP协议
TCP / IP在客户端,通信模型上运行,这意味着计算机(客户端)的用户向第二网络计算机()发出服务请求,例如转发网页。QoSTCP/IP(Tran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开放系统互联协议中最早的协议之一,它为连接不同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TCP/IP协议定义了在互联网络中如何传递、管理信息(文件传送、收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并制定了在出错时必须遵循的规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