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是指身体哪个部位? 胁痛的表现
乙肝致胁痛腹胀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八)问经带胁痛是乙肝患者常见症状。胁痛部位常以右侧为主。也可表现为两侧疼痛,或牵引及背部疼痛。其性质常呈隐痛、胀痛、灼痛、钝痛或刺痛。少数疼痛剧烈者,常被误诊为急腹症或胆肾结石。
胁痛是指身体哪个部位? 胁痛的表现
胁痛是指身体哪个部位? 胁痛的表现
中医认为,胁痛分虚实两类,实者因气滞、血淤、湿热而致;虚者多由阴血不足以养肝所致。总属肝络失和,不通则痛。针对乙肝胁痛特点,用如下。
湿热胁痛:胁痛以灼热为主,触之加重。常见于慢性乙肝活动期或急性肝炎,或兼胆道感染者。用茵陈15~30克,炒栀子9克,黄芩10克,酒大黄6~10克,水煎服,每日2~3次,每次100~200毫升。
气滞胁痛:胁痛以走窜为主,痛无定处,时痛时止。常见于乙肝迁延期。用炒枳壳10克,川楝子12克,白芍15克,香附10克,痛甚加延胡索15克,郁金12克,煎服法同上。
郁热胁痛:胁痛以闷胀为主,情绪变动时加重,不爽。常(3)微热:是指发热不高,或仅自觉发热。多见于久病之人的气虚发热,常伴有面色■白、食少乏力、短气懒言等。见于乙肝慢性迁延期。用柴胡10克,牡丹皮20克,炒栀子10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枳壳12克,水煎,服法同上。
血淤胁痛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触之更甚。常见于乙肝迁延期、早期肝硬化或兼肝脾肿大者。用炒蒲黄10克,桃仁10克,红花8克,炒穿山甲10克,鸡内金12克,三七粉3克(分冲)。
血虚胁痛隐痛绵绵,劳累后加重,伴眩晕失眠。常见于乙肝迁延期兼有贫血、出血或乙肝相关肾炎者。用白芍15克,当归1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2克,川芎10克,枸杞子12克。
腹胀也是乙肝常见症状。因腹胀往往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从而影响物对乙肝的治疗。所以,治疗腹胀是乙肝康复的关键之一。
中医认为,乙肝腹胀与湿毒内蕴、情志郁结、脾虚失运有关。中治疗效果较好,且价格低廉,应辨证选用。
湿阻腹胀腹胀特点是不分早晚和空腹及食后,为持续性闷胀,伴恶心、食少、乏力。用陈皮9克,大腹皮20克,薏苡仁30克,茯苓15克,桂枝6克,水煎服,每日2~3次。
食滞腹胀多在食后加重,或有口臭、腹痛,在吐泻后减轻,矢气恶臭。瘀血停着型【证见】 胁肋刺前,痛有定处,胁下或见积块。舌质紫暗,脉沉涩。用莱菔子9克,焦槟榔15克,瓜蒌皮10克,熟大黄6克,鸡内金15克,炒麦芽15克,当归10克,煎服法同上。
气郁腹胀腹胀时轻时重,多在情志不舒时加重,嗳气或矢气后减轻,腹部叩之如鼓。用广木香6克,枳实10克,青皮、陈皮各9克,制香附10克,厚朴9克,沉香粉1克(冲),煎服法同前。
脾虚腹胀多在午后及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伴食少、乏力、眩晕或浮肿。用参15克,山30克,茯苓15克,白芍10克,陈皮9克,炮姜8克,当归9克,煎服法同前。
肾虚腹胀多为下腹胀,遇冷加重,兼腰膝酸软或下肢水肿,见于乙肝日久或兼乙肝相关肾炎患者。用熟附子9克(先煎)、白芍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肉桂6克,桑寄生15克,当归12克,沉香粉1克(冲),煎服法同前。
胁肋在什么位置
1.表证汗出人体感受外邪初期常出现恶寒发热等表证。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邪,如太阳中风证或外感风热证等。胁肋位于侧胸部,指腋部以下至十二骨部分的统称。
“胁肋”即肋骨的位置。
北魏 贾思勰 形状改变多属脾失健运,小肠不分清浊,水湿直趋大肠;先干后溏,多属脾胃虚弱;时干时溏,多属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常在五更时泻下,下利水谷不化,称为五更泻,多属脾肾阳虚;泻下黄糜,多属大肠湿热;下利酸腐秽臭,多是伤食积滞。《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从后数其胁肋,得十者良。凡马:十一者,二百里,十二者,千里,过十三者,天马,万乃有一耳。”《水浒传》○二回:“ 王庆 见板凳作怪,用脚去踢那板凳,却是用力太猛,闪朒了胁肋,蹲在(3)消谷善饥:是指食欲过盛,食后不久又感饥饿,进食量过多。多属胃火炽盛,如消谷善饥,形体反见消瘦的消渴病。多食易饥,溏泻,多属胃强脾弱。地下。”参见“ 肋骨 ”。
胸胁痛的临床表现
处方:当归12克,丹参20克,乳香、没各9克,延胡索12克,郁金、柴胡各10克,三棱9克,甘草6克。水煎服。根据不同证型和证候,临床可基本见到肝气郁结型【证见】 胁胀痛,走窜不定,每因情志而增减,胸闷气短,嗳气频作,苔薄脉弦。4种表现:1.肝郁气滞可表现为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嗳气,每遇情志不畅时加重,舌苔薄白,脉弦。2.瘀血阻络则可见胸肋刺痛,疼痛部位固定,或伴有面色晦暗。舌暗,或有瘀斑,脉涩。3.湿热内蕴表现有胸肋闷痛,可牵及后背,伴有脘腹痞满不舒,厌油腻。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4.阴血不足常见胸胁隐痛,伴口干渴、胸中烦热,或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指导意见:肋间神经痛?
因肝居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少阳之脉循于胁。故胁痛一证与肝胆关系较为密切。《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景岳全书。胁痛》:“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肋间神经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肋间神经由胸脊髓向两侧发出经肋间到胸前壁,支配相应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间走行的感觉分支。因此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
(3)耳针:取患侧肝、胆、神门、胸等穴,实证用强,虚证用轻。留针30分钟,或埋皮内针。胸椎椎间盘退变性突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和骨化常导致神经通道狭窄变形,可引起肋间神经炎症,产生疼痛。同样累及肋间神经的病变还有胸椎结核、胸椎骨折或脱位、脊椎或脊髓肿瘤、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肋骨、纵隔、胸膜病变。带状疱明代医家张景岳为了使得问诊更有条理,编写了一首《十问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可以作为问诊的重要参考,其内容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疹性肋间神经痛常疼痛剧烈。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从背部沿肋间向胸腹前壁放射,呈半环状分布。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以双侧同时受累。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往往使疼痛加重。查体可有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旁压痛和叩痛,少数患者沿肋间有压痛,受累神经支配区可有感觉异常。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有沿沿肋间神经放射的特点。带状疱疹可见局部病变。
肋间神经痛常见于颈胸椎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也可见于外伤和内功能性疾病引发的牵涉性疼痛,中医称肝气瘀结,带脉不周。临床中吃止痛也只能暂时性缓解。提示,本病治疗不当很是讨厌麻烦。需要做疑似性系统疾病检查才能确诊定性正确治疗达早日康复。
肋间神经痛分原发性肋间神经痛和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且原因不明。继发性肋间神经痛较常见,可分为:
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
感染,肋骨、纵隔或胸膜病变,可继发干性的肋间神经痛。
问诊的要领是什么?
气虚胁痛以坠痛不适为主,常见于乙肝慢性活动期,或兼腰膝酸软,下肢浮肿,或血浆蛋白低下,或有内下垂者。用参20克,升麻15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黄芪12克。(一)问寒热
(1)问经期:月经周期一般在28天左右,若月经经期提前八九天以上,为月经先期,多属邪热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血行无制;若经期错后八九天以上,为月经后期,多属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或血少任脉不充;若经期错乱,或前或后,经行无定期,多属肝气郁滞,或脾肾虚损,或瘀血积滞,气血运行无序。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1.恶寒发热恶寒是指病人有怕冷的表现,恶寒发热是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外感病的表证阶段。古人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说法,因此,恶寒发热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
(1)恶寒重发热轻:病人感觉恶寒明显,并有轻微的发热,是外感风寒的特征,为风寒表证。
(2)发热重恶寒轻:病人发热较重,恶寒较轻,是外感风热的特征,为风热表证。
2.但寒不热但寒不热是指病人只有怕冷的感觉,不觉发热,多属实寒或虚寒证。对于病人的怕冷有畏寒与恶寒之分,“畏寒”是指病人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恶寒”是指病人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阳气内虚,不能温煦机体,可出现畏寒不发热的虚寒证;感受寒邪较重,阳气被郁遏,皮毛失于温煦,可出现只恶寒不觉发热的实寒证。
3.但热不寒但热不寒是指病人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多属里热证。
(1)壮热:是指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多见于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的里实证,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正盛邪实,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所以热势鸱张而见壮热。
①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并以五心烦热为特征,甚至有热自深层向外透发的感觉,所以又称其为“骨蒸潮热”。常兼有盗汗、颧红、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等。
③阳明潮热:是指常在日晡时(下午3~5时)热甚。多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常兼有腹满痛拒按、燥结等。
4.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是正邪交争于人体半表半里的表现,多见于少阳病或疟疾。少阳病的寒热往来发无定时,疟疾的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二)问汗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询问汗出的情况,首先应注意有汗或无汗,进而再了解汗出的其他情况。
2.自汗人在安静时不因活动或其他因素而汗自出叫做自汗,多因气虚卫外不固所致,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
3.盗汗盗汗是指入睡汗出,醒后则汗止,多因阴虚阳亢,蒸发阴津外泄而致,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燥咽干等。
4.大汗汗出量多,津液大泄。汗出蒸蒸,并有高热不已,烦渴饮冷,脉洪大,多是阳热内盛的实热证;大汗淋漓,伴有呼吸喘促,神疲气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的危候。
6.局部汗出(1)头汗:头汗是指仅见头部或头顶部汗出,又称为“但头汗出”。其多由于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大病之后头额汗出,多为虚证。重病出现头汗,是属虚阳上越,阴虚不能敛阳,阴津随气而脱之象。
(2)半身出汗:半身汗是指身体左侧或右侧汗出,或者身体上半或下半汗出。其皆由于风痰或风湿邪气阻滞于人体的经脉,或营卫不调,或气血不和等使气血运行不利而致。
(3)手足心出汗:病人手足心出汗较多,多与脾胃有关。脾胃有病,运化失常,津液旁达于四肢,手足心汗出。
(三)问疼痛
疼痛是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是常见的临床症候之一。它可以发生在人体的许多部位。
导致疼痛的原因有虚实寒热的不同。临床见到主诉疼痛的病人首先要弄清疼痛的部位,然后根据疼痛的性质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一般情况下,胀痛多为气滞;刺痛而且疼痛部位不移,多为血瘀;疼痛剧烈而且拒按,多为实证;绵绵而痛、喜按多为虚证;疼痛部位不确定,呈游走性,多为风湿。
中医认为形成疼痛的主要机理是气血不流通、郁滞所致,《黄帝内经举痛论》说:“帝曰:愿闻人之五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1.疼痛部位(1)头痛:能够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无论是外感六,还是内伤于七情,无论是邪气实,还是正气虚,均可导致头痛。通过了解头痛的性质、部位、兼证,可以正确地做出分析、判断。
从头痛的部位判断:前额部连眉棱骨痛,属阳明经头痛;两太阳穴附近痛,属少阳经头痛;头后连项部痛,属太阳经头痛;巅顶部痛为厥阴经头痛。
(3)胁痛:胁是肝胆之经所过之处,所以如肝气不疏、肝火2.中成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2次。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4)脘痛:“脘”又称“胃脘”,是指上腹部。胃脘部疼痛喜按多为虚证,拒按多为实证;胃脘冷痛较剧,得热痛减,属寒邪犯胃;胃脘灼热疼痛,消谷善饥,口臭便秘者,属胃火炽盛;胃脘胀痛,嗳气,属肝气犯胃,气滞不舒;胃脘刺痛,痛有定处,属胃腑血瘀;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呕吐清水者,属胃阳不足。
(5)腹痛:脐以上称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至耻骨毛际以上称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足厥阴肝经的所过之处。大腹隐痛,喜暖喜按,便溏,为脾胃虚寒;小腹胀痛,不利,为癃闭;少腹冷痛,牵引,是寒凝肝脉;绕脐痛,起包块,按之可移者,多为虫积。腹痛剧烈,拒按,多为实证;腹痛徐缓,喜按者,多为虚证。
(6)腰痛:腰为肾之府,腰部绵绵作痛,酸软无力者,属肾虚腰痛;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剧者,属寒湿腰痛;腰痛如刺,痛处固定,多属跌仆闪挫,瘀血内停腰痛。
(7)四肢痛:四肢疼痛或在关节、或在肌肉、或在经络,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阻滞气血运行所致,属实证;也有由于脾胃损伤,水谷精气不运,四肢失养所致,属虚证;疼痛独见于足跟,甚至及于腰背,多属肾虚所致。
2.疼痛性质(1)胀痛:胀与痛并见者,称为“胀痛”,其病机变化多为气滞,如中焦寒凝气滞的胃脘胀痛、肝郁气滞的胸胁胀痛等。头部胀痛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2)重痛:疼痛与沉重并见者,称为“重痛”,其病机变化多为湿邪阻滞,如湿邪困遏气血的头痛沉重、四肢困重疼痛、腰重坠而痛等。
(3)刺痛:疼痛如刺者,称为“刺痛”,其病机变化多为瘀血,如胸胁、少腹、小腹、胃脘部的刺痛等。
(5)灼痛:疼痛与灼热并见者,称为“灼痛”,其病机变化多属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如火邪伤络的两胁痛、胃阴不足的胃脘痛等。
(6)冷痛:痛有冷感称为“冷痛”,其病机变化多属寒邪阻络或阳虚不温,常见的有头部、腰部、脘腹部冷痛。
(7)隐痛:疼痛不剧烈,缠绵不休,其病机变化多为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涩滞等,如头部、脘腹部、腰部等虚性疼痛。
(8)掣痛:抽掣或牵引而痛,称为“掣痛”,其病机变化多为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
肝主筋,掣痛多与肝病有关。
(9)空痛:疼痛并有空虚之感,属“空痛”,其病机变化多是气血精髓亏虚,如头部、腹部等的虚性疼痛。
(四)问睡眠
睡眠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卫气昼行于阳经,夜行于阴经,行于阳则醒,行于阴则睡。睡眠异常情况主要表现为失眠和嗜睡两个方面。
失眠:病人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彻夜不眠,是阴或阳虚,阳不入阴,神不守舍,心神不安的病理表现;失眠而夜卧不安,兼见脘闷腹胀,舌苔厚腻,是因胃失和降,浊气上犯,扰动心神所致。
(五)问饮食口味
饮食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体气血的生成均与饮食有关,人体在发生疾病的时候常有饮食口味的改变。
(2)厌食:厌食是指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有属于食积的厌食,嗳气酸腐,脘腹胀满等;有属于脾胃湿热的厌油腻食物,胸闷恶心,便溏不爽等;有属于肝胆湿热的厌油腻厚味,胁肋胀痛灼热,身热不扬等。
(4)饥不欲食:是指病人虽有饥饿感,但不欲食,或进食不多。多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
(5)偏嗜食物: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常见于小儿,多属寄生虫病。妇女妊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2.口味口味是指口中有异常的味觉或气味。口淡无味多是脾胃气虚或寒证;口苦多见于肝胆火旺,胆气上逆;口甜多是外感湿热蕴结于脾胃,或因脾虚而致;口酸多见于肝气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或食滞不化,腐而生酸;口涩多见于燥热伤津,或腑阳热偏盛,气火上逆;口咸多与肾虚及寒水上犯有关;口中黏腻不爽多见于湿浊停滞、痰饮食积。
(六)问口渴与不渴
1.口不渴口渴与否反映了体内津液盛衰和输布的状况。口不渴不欲饮,为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湿证。
2.口渴欲饮口渴欲饮是津液损伤的表现,多见于燥证、热证。如口干渴,并有发热,微恶风寒,咽喉肿痛等,多见于外感温热病;大渴喜冷饮,面赤汗出,脉洪数等,多见于阳明经证;渴喜热饮,饮水不多,多为痰饮内停或阳气虚弱,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不多饮,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脘闷,舌苔黄腻,多见于湿热内阻,津液气化障碍之证;口渴而饮,饮后即吐,为饮停于胃,气化不利,称为“水逆”证;邪热入于营分,也可见口渴饮水不多。
3.口渴不欲饮口虽渴但不欲饮水,多为湿邪中阻。
(七)问二便
大的排出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有性状、颜色、气味、时间、大量、排便次数、排便感觉等的异常改变,属于病理现象。
1.(1)便秘: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长,便次减少,称为“便秘”。若见热病日晡潮热,多属热结肠道;老年人便秘多因津亏液少,或气液两亏。
(2)泄泻:稀软不成形,甚至呈水样,便次增多,间隔时间缩短,称为“泄泻”。
排便感异常包括:时灼热,多是热迫直肠;滑脱不禁,有下坠感甚至脱肛,多见于脾虚下陷;时里急后重,多见于痢疾;溏泻不爽,多是肝失疏泄的表现。
2.(1)尿量异常:尿清长量多,多属虚寒证或见于消渴证;短少,可见于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太过而损伤津液,或见于肺脾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等;不畅,点滴而出为“癃”,不通,点滴不出为“闭”,一般统称为“癃闭”,多属湿热或瘀血结石阻塞,或肾阳不足不能气化,或肾阴亏损而津液内竭等。
(2)尿次异常:是指次数增多,时欲。如新病频数,短赤而急,多属下焦湿热;频数,量多色清,多属下焦虚寒,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尿频而涩少,常是阴虚内热;次数减少,可见于津液亏耗,化源不足,或见于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等。
(3)尿感异常:时尿道疼痛,并伴有急迫、艰涩、灼热等,多属湿热的淋证;后自觉空痛,多属肾气虚衰;尿后余沥不尽,多属肾气不固;不自主的排尿,或不能控制的滴沥,多属肾气不固的“尿失禁”;若伴有神志昏迷,多属危重证候。
妇女有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的生理特点,因此,对妇女的问诊除上述的内容之外,还应该询问经带胎产的情况。
1.问月经对妇女病人必须询问月经情况,包括月经初潮的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经血颜色以及有无血块等。
(2)问经量:月经量过多,多属血热,或冲任受损,或气虚不能摄血;月经量过少,多属血虚生化不足,或寒凝、痰阻等使血运不畅;停经超过三个月,又未妊娠,属“闭经”,为气虚血少,或血瘀不通,或血寒凝滞等。因生活环境改变而停经,无明显不适者,不属病态。
(3)问色质:正常月经颜色正红,质地不稀不稠,不夹杂血块。若血色淡红质稀,多为血虚不荣,属虚证;血色深红质稠,属血热内炽,为实证;血紫暗有块,多为寒凝血滞,或为血瘀。
(4)行经腹痛:行经时腰腹疼痛,甚至剧痛不能忍受,并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多属气滞血瘀;小腹冷痛,遇暖则缓,多属寒凝;行经或经后小腹隐痛,或腰酸痛,多属气血亏虚,胞脉失养。
请问右下胁痛是什么原因。
(3)发热轻而恶风:病人感觉有轻微的发热,并有遇风觉冷,避风可缓的现象,是因外感风邪所致,为伤风证。病情2.问带下带下是指妇女内的一种少量乳白色、无臭的分泌物,具有润泽的作用。若带下过多,淋漓不断,又有色、质的改变或有臭味,属病理性带下。如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涕,多属脾肾阳虚,寒湿;带下色黄,质黏臭秽,多属湿热;带下赤白,多属肝经郁热,或湿热。分析:
②湿温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其病多在脾胃,因湿遏热伏,难于透达,所以身热不扬,初扪之不觉很热,稍久则觉灼手。您好,这个部位需要检查一下肝胆,看看是否有肝胆疾病的可能
尤其是见于胆囊炎,胆结石,肝病等等,再就是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等等也有可能会引起这个部位疼痛,因此,有必要去医院及时进行检查
人体的五肠六府的部位
1.食欲与食量食欲是指对进等疾病,可继发根性的肋间神经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欲望。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五六腑这是一句中医术语,现代医学没有这一说,五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大肠,胆,胃,小肠,膀胱,三焦,
包括肺、肝、心、脾、肾五。
去医院墙上照一张!人体的五肠六腑图!那的比若战汗后热退身凉,神安脉静,是邪气去,正气复的表现;若战汗后烦躁不安,脉来疾急,是邪胜正衰的危重表现。较放心应该!
淘宝上买一张,
胸胁痛的辨证施治
(一)内治法1.肝郁气滞证候: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嗳气,每遇情志不畅时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治则:疏肝解郁。主方: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2.瘀血阻络证候:胸肋刺痛,疼痛部位固定,或伴有面色晦暗胁痛治疗的辨证论治。舌暗,或有瘀斑,脉涩。治则:活(4)绞痛:疼痛如绞,称为“绞痛”,其病机变化多为实邪闭阻气机,如心血瘀阻的真心痛、石淋的小腹痛、蛔虫上窜的脘腹痛等。血祛瘀,通络止痛。主方:血府逐瘀汤或复原活血汤加减。3.湿热内蕴证候:胸肋闷痛,可牵及后背,伴有脘腹痞满不舒,厌油腻。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治则:清热利湿。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4.阴血不足证候:胸胁隐痛,伴口干渴、胸中烦热,或头晕目5.战汗多见于温热病,先有全身战栗,几经挣扎,继而汗出。这是邪正相争的表现。眩。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治则:养阴补血柔肝。主方:一贯煎加减。(二)针灸治疗以导气通滞为法,取穴日月、期门、支沟、阳陵泉、丘墟、行间、大墩等穴位。
胸胁痛是什么症状
处方(1)云南白,每次1克,每日3次。:柴胡12克,枳壳、香附、川芎各10克,白芍15克,佛手12克,青皮6克,郁金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你好,胸肋痛有可能是:1、肝郁气滞,可表现为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嗳气,每遇情志不畅时加重,舌苔薄白,脉弦。2.瘀血阻络则可见胸肋刺痛,疼痛部位固定,或伴有面色晦暗。舌暗,或有瘀斑,脉涩。3.湿热内蕴表现有胸肋闷痛,可牵及后背,伴有脘腹痞满不舒,厌油腻。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4.阴血不足常见胸胁隐痛,伴口干渴、胸中烦热,或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病因,或去正规医院检查【治法】 疏肝理气。,祝你健康!
腕骨在哪个位置 腕骨的意思是什么
1 腕骨在哪个位置 腕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赤白肉际凹陷处。
2 腕骨的意思是什么
1、腕骨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手太阳小肠经原穴。
2、穴义:小肠经经气在此冷降。
3、腕骨:腕,穴所在部位为手腕部也。骨,水也。腕骨名意指小肠经经气行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后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腕骨。
4、手太阳经原穴:因本穴位处南方炎热之地,小肠经冷降地部之水因受外部所传之热复又气化,气化之气性湿热,同合于小肠经气血特性,为小肠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无论何种胁痛,均可用清开灵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配肌苷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肝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静脉点滴,以获事半功倍之效。,故此穴为小肠经原穴。
3 腕骨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头痛、项强、目翳、耳鸣耳聋、口腔炎、消渴、黄疸、肩臂疼痛麻木、腕痛、指挛、胁痛、热病汗不出、糖尿病等。
2、腕骨穴的功效:舒筋活络、泌别清浊。
4 腕骨的配伍疗法
1、腕骨穴配肝俞穴、阳陵泉穴、胆俞穴:治黄疸;
2、腕骨穴配涌泉:治伤1.主方失笑散(陈师文等《太平惠和剂局方》)合丹参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寒发黄;
3、腕骨穴配大陵、间使、三间治腕关节炎;
4、腕骨穴配足三里、脾俞、胰俞治糖尿病;
5、腕骨穴腕(1)食欲减退:包括不欲食、纳少、纳呆。不欲食是指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量减少,又称食欲不振;纳少是指进食量减少,常由食欲不振所致;纳呆是指无饥饿感和无进食要求,甚至恶食。新病食欲减退,一般是正气抗邪的一种保护反映;久病食欲减退,兼有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脉虚,多属脾胃虚弱的表现;食少纳呆,头身困重,脘闷腹胀,舌苔厚腻,多属湿盛困脾或饮食停滞,脾胃运化不及等。骨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6、腕骨穴腕骨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7、腕骨穴腕骨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身体的各部位功能是什么
嗜睡:困倦易睡,兼见头昏,身重倦怠,属痰湿困脾;饭后神疲困倦、易睡,兼见形体衰弱,属脾气虚弱。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器分为和腑两大类,有关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指藏于内的内;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腑学说,(2)潮热:是指发热定时如潮,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发热或者发热更甚。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和腑是根据内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器的参与,而一个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目前,我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与的关系,和与腑的关系。 [与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从头痛的性质判断:头痛较剧,痛无休止,且发病急,病程短者,多为外感头痛,属实证;痛有间歇,每带眩晕,多为内伤头痛;头痛绵绵,过劳则甚,属气虚头痛;病人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者,属肾虚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者,属风湿头痛。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l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一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过程。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腐熟,消化水谷;小肠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传导糟粕;膀腕贮存和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的主要通道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发生病变,都足以影响饮食物的传化,所以说六腑是泻而不藏,以通为用。 与腑之间的关系 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配一腑,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胆寄于肝,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反之,胆汁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义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 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5.肾与膀肮: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肮功能减弱而出现频数或遗尿;膀肮湿热,又可影响肾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例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内之间的联系是很广泛的。它们之间既有结构上的联络,更有功能上的联系。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以为全身的营养来源;但脾的运化,除了胃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气的疏泄、肺气的输布,心血的滋养,肾阳的温煦,胆亦参予其间。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人体活动的整体性,使得各种生理功能更为和谐协调,这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持健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