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章节,第二节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复习方法: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_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_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_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1、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把课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出。平常的考试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2、三遍读书法。遍应该以整体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的正统思想。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要求理解每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3、书看得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开始做题。做题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4、背题。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5、复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学习资料,想让阅读更的同学,可以通过《精英特全脑快速阅读软件》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坚持就会有收获,祝你成功!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复习

3、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知道:(1)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2)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3)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4)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等: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节 多变的天气

一、描述大气状况的两个概念: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概念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异可能很大 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特点 短时间;经常变化 长时间、变化不大

词语判断 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②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桃花始盛开。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

描述内容: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大小、气温 气温、降水、气压、风。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一、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高度离地面2、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1.5米。单位:℃(摄氏度)。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二、气温的变化:(见P51图3.12、3.13,会做活动题1.2)

1、日变化:指一天内的气温变化。气温的日较=(该天)气温-(该天)气温。一天中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

2、年变化: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海洋上8月、2月(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7月;海洋上2月,8月)

三、气温分布规律:(见P53图3.17)

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2、影响因素A.纬度因素: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B.海陆因素:同纬度气温随着海陆的不同而不同。夏季:陆热海冷;冬季:海暖陆凉。C.地形因素:同纬度的气温随着海拔的不同而不同。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两地温=两地相对高度/100×0.6℃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四、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是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曾年未下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②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③热带季风气候:以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3、寒带气候 分布在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终年寒冷。

4、高山气候 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复杂,有垂直变化。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2、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小、距海远,温大。

3、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5、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

三、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节 多变的天气

一、描述大气状况的两个概念: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概念 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异可能很大 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特点 短时间;经常变化 长时间、变化不大

词语判断 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

描述内容: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大小、气温 气温、降水、气压、风。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一、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二、气温的变化:(见P51图3.12、3.13,会做活动题1.2)

1、日变化:指一天内的气温变化。气温的日较=(该天)气温-(该天)气温。一天中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

2、年变化: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海洋上8月、2月(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7月;海洋上2月,8月)

三、气温分布规律:(见P53图3.17)

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2、影响因素A.纬度因素: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B.海陆因素:同纬度气温随着海陆的不同而不同。夏季:陆热海冷;冬季:海暖陆凉。C.地形因素:同纬度的气温随着海拔的不同而不同。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两地温=两地相对高度/100×0.6℃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四、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是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曾年未下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②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③热带季风气候:以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3、寒带气候 分布在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终年寒冷。

4、高山气候 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复杂,有垂直变化。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2、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小、距海远,温大。

3、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5、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

三、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七年级上册历史、地理、以及生物的复习资料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读58页地图)

先说历史吧。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二、天气预报图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集权的封建。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