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田养田螺的前景如何?需要什么技术?

4、水质调节

田螺的产量蛮高的,所以他的前景也是很好的,田螺的产值首先应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一般一平米放养120个田螺,放养时间是每年的3月份是最为合适的,田螺放养之后还要喂养青菜啊,鱼的内等等。

农业养殖田螺技术视频讲解_田螺养殖户农业养殖田螺技术视频讲解_田螺养殖户


农业养殖田螺技术视频讲解_田螺养殖户


农业养殖田螺技术视频讲解_田螺养殖户


人们对于田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野生田螺很少了,我们吃到的基本都是养殖的,现在人工养殖田螺的还不多,所以田螺的市场缺口比较大,因此养殖前景很不错。 想要养殖好田螺,就要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的稻田进行养殖,而且保证稻田的进水和排水方便,洪涝时期不淹,土壤肥沃,拥有足够的保水性能。养殖的时候,应该加固田埂,在进排水口设置防逃栅栏,使栅栏在满水时期不崩塌。

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的稻田进行养殖,而且保证稻田的进水和排水方便,开挖田螺沟时,做到沟与沟相连、坑与坑相通,达到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以及在收割水稻时能收集田螺的效果。在放养田螺之前, 需要使用发酵好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在管理田螺养殖的时候,要注意严禁农、化肥等有害物质的污染,然后经常稻田养田螺属于自然养殖,管理得当一般很少生病。预防方法:每隔15至20天,每亩用生石灰3千克兑水进行水体消毒与补钙。清理水中的杂草,以免影响田螺的正常生长。

水稻田里可以养田螺吗?会不会影响水稻收成或者田螺养不成呢?

不会影响水稻和投放田螺的话大概在3月初的时候一次性放养就可以了,不要太过于寒冷,然后就在附近选择种螺,这样的话比较方便,以免运送的时候出现损伤。一亩地可以放养200斤的样子,注意不要把福寿螺给混进去了。田螺收成。

稻田养田螺技术要点

选择水质清新,水源丰富的半山区单晚稻田,铁、硫含量少,水质清新,排灌方便。选好稻田后,加高加固田埂达到高和宽均在50cm,能蓄水深30cm,进排水口设置较密的防逃栅栏,做到不裂、不漏、不垮。

2、养前准备

主要是施肥和消毒。放养田螺的10天之前,可以使用发酵后的农家肥为基肥,每亩使用500kg即可。消毒则可使用生石灰消毒,亩稻田使用70kg的生石灰,向水中泼洒即可达到预期消毒效果。对已经施肥并完成消毒的稻田进行防逃栅栏的设置,防止田螺从中逃离。

3、田螺投放

4、1、稻田选择水稻种植

可选择单季晚水稻,在4月初播种,5月份插秧,9月份收割。插秧之前放养田螺,先将田螺引到集螺坑内,并将坑和田间用泥埂分隔开,避免泥水在耙耕田时进入坑内。

稻田养殖田螺可以用于投喂的食物主要有米糠、菜饼、麦麸、豆渣、浮萍、菜叶以及动物下脚料等。当水温为15℃以下的时候,无需进行投喂。当水温为20-28℃的时候,需要大量投喂饲料,每天早上或者是晚上投喂一次。

要求水体水质较肥、浮游生物多、溶氧丰富,含氧量在3.5mg/L以上,养殖期水深一般在10cm左右。换水量每次为1/4至1/2,不宜过大。炎热夏季水温高,水质容易败坏缺氧,要勤换。同时注意保持螺田中水质肥沃,适时加施发酵过的有机肥,可减少饲料投入成本。

如何人工养殖田螺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 天投喂1次,投喂时间为每天上午。如果发现田螺壳圆片盖陷入壳内,说明饲料不足,螺饥饿,应增加投喂量;如则按雌雄2:果田螺壳口圆片盖放缩,肉质溢出, 3、水质调节:则说明田螺缺钙,应在饲料中添加淡鱼粉、贝壳粉。

田螺田间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5、饲料投喂

1、首先田螺对养殖环境的要求比较低,因为田螺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所以在田间养殖的时候需要把养殖场所建立在远离污染,没有毒害污染的地方就可以,这样就可以保证田螺的正常生长,在养殖田间,可以选择在水稻以及池塘泥土以及水坑,只要是保证有足够的淤泥就可以进行养殖,因为田螺喜欢在生活在泥土当中,并且保持泥土的深度在35厘米以上。

螺池要经常保证水流的循环,注入新水,调节水质,田螺在繁殖的季节,应保持池水可以流动,特别是在高温的季节,更应该采取流水养殖。春秋两季,养殖以微流水为宜,养殖田螺的水深应该保持在30cm左右最为合适。

2、如果是在田间进行养殖的话,需要在田间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也可以和水稻一起进行养殖,这样不仅给田螺提供了天然的饵料,还给田螺提供了遮阳的条件,同时还能起到降低水温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获得水稻的丰收,因为田螺也可以改善淤泥的土质,改善水质的条件,所以这是一举两得的养殖方法。

3、其次,在养殖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在养殖田螺的时候,需要注意水质一定要足够的肥沃,并且定期的输入肥料,因为养殖田螺就跟种植水稻是一样的,需要大量的肥料才能保证它的健康成长,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需要投放大量的饵料,但是因为田螺的食欲特别大,对营养要求非常低,只需要把它喂饱就可以,可以用米糠或者是其他豆粉类的饲料就可以进行喂食,然后根据天气的变化以及田螺进食的状态,合理调整的投放饲料的频率,而且需要根据每次进食量来决定饵料的投放量,那么如果是在夏天温度处在20度到30度的环境当中,这个时候田螺会进入休眠的状态,而且也会降低食欲,可以选择不用投放,或者是每天在晚上投放一次,因为白天大多数田螺都潜在淤泥里进行降温,所以即便投放饲料,只会造成水质的腐变和饲料浪费。

4、需要注意加强日常的管理,虽然说田螺喜欢在淤泥以及肥沃的土水质中进行生长,但是也要做好水体的防控准备,避免水体中流入农,或者是其他影响它生长的化学物质,而且需要关注其他天敌的危害,比如一些鸟科动物,它会大量的采食田螺,造成田螺产量下降,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它的上方搭建好防护网。

5、并且周围的杂草处理干净,避免争夺泥土养分,在处理杂草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拔草除根,避免杂草的再次生长。除此之外对于池塘的水位波动不要太大,尽量控制在三十厘米左右就可以,浮动也不要超过五厘米左右,保证水温在田螺适宜的生长范围之内,而且如果是在高温高湿的天气,应该保证有足够的充氧量,同时进行换水管理,维持水质的清洁,做好越冬的管理工作。

田螺究竟该怎么养啊?

一般一平方米放养120个田螺,放养时间以每年3月份最为合适。放养前一周,每平方米施用鸡粪2、种苗一般到稻田、池塘、沟渠收捡。要选择壳色淡、壳薄、体圆、个大、螺壳无破损、壳口圆片盖完整的作种螺。大部分地区3~11月均可以投放养殖,每平方米放养100~150个种螺,在天然水域内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种螺。和切碎的稻草,按3:1制成堆肥1.5kg,堆成肥床,以培育天然饵料。

怎么养田螺(仔螺)

个体较大,螺身偏圆,厣壳凹平;雄螺个体稍小,螺身较长,厣壳凸起。仔螺约经一年的养

田螺生活在十度到三十度的水中,不要超过四十度,底下铺上一层泥土,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田螺提供食物。在田螺生长区域内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以便田螺休息。田螺也可以吃菜叶、米糠等食物。

田螺的饲养技术为:

螺蛳养殖技术及效益是什么?

二、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1、螺池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土壤肥沃及交通方便的地方进行养殖。养殖池的规格控制在长15米,宽1.6米,也可以根据地形而定。养殖池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用拦网拦住,以免田螺逃跑。池中还可以栽种水生植物,为田螺提供更好的环境。

2、螺种放养

3、投饵要求

另外,还要做好池水酸碱度的调节,每15天左右施生石灰来调节PH值,螺池的池水PH值应保持在7-8左右。同时严防水质污染,凡含强铁、强硫质以及受化肥、农污染或工业废水都禁止使用。一旦发生污染,要立即排干池水,换注新水。

5、成螺

田螺养殖中,当仔螺长到10克以上时,可分批采捕上市。采捕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即可7、疾病预防,注意选留60%左右的大个体螺作种螺。

养殖效益:

田螺属于自然繁殖,它们一般在每年的1月份进行配种,一年之后会产蛋,一只母螺一次可以产600多只仔,繁殖能力较强,年引进后便可一直生产繁殖。

养殖田螺,一般早稻插秧之后一周左右就可以投放121kg田螺苗,等到收割晚稻时就可以上市售卖,按照90%的成活率计算,约克产出500kg,可获得几千元收益。

一亩田里的稻谷按10%的增产率计算,一年可以增产160kg,除去成本,收入可达到几千。

如何人工养殖田螺?

田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田螺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产值达4000元。现就将高产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场地。

田螺生命力和抗病力强,有活水源的沟、水田、浅水池塘均可放养,一般采取建池养殖,螺池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米,并在四周安栏网,防止田螺外逃。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并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螺栖息和产卵。

二、投放种苗。

三、饲养管理。一、选择场地。田螺生命力和抗病力强,有活水源的沟、水田、浅水池塘均可放养,一

田螺的饵料丰富,水中的微生物、有机质、水生植物幼嫩茎叶等都是它的主要食料。幼螺生长旺季,每年的4-11月份之间要添喂米糠、麦皮、、熟番薯、小昆虫、小鱼虾以及动物的内等。也可以喂配合饲料。投料时间为每天的8-9时喂一次,体积大的饵料应当切碎以后投喂。日投喂量为螺体的1.5%左右。要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约为10天换水一次。水温在30℃以上时,要经常注入新水,加深水位,平时水深保持在30厘米为好。冬季则白天降低水位,增加光照。夜晚加深水位。从而保温,并结合施一些猪粪、厩肥,以提高温度,培肥水质。田螺对农和工业污水较敏感。应注意避免,还应注意鸭的为害。

四、捕捞上田螺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等饵料,这些均要剁碎与饲料拌匀再投喂。投喂量应根据田螺的摄食情况来定,一般每3天左右投喂一次,投喂时间以上午为宜。市。

经过一年饲养,体重达到15克以上的即可捕捞上市。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浅水捕捞。同时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

五、越冬管理。

当水温降低至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也不动。应当保持水深10-15厘米,并且4-5天换水一次,增加含氧量,使田螺安全越冬

听说现在农村有人养殖田螺了?养殖田螺简单吗?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有流水。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点都不简单,但是也不是太过的复杂,要了解田螺的生长习性,然后要做好日常管理,平时可以喂一些浮游生物、水草的嫩茎叶,在养殖的过程当中可以撒一些石灰粉,就可以补钙。

水稻田里可以养田螺。

确实开始有人养殖了,我觉得养殖田螺还是挺简单的,只需要引一点比较干净的水,然后种植一些水草就可以。

是的,现在农村很多人养殖田螺了;养殖田螺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具备好一些必备条件就可以了,性价比也非常的高。

田螺养殖

养殖田螺风险相比较来说不大,

田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田螺具有清热降火

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

产值达4000元。

现就将高产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般采取建池养殖,螺池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

米,并在四周安栏网,防止田螺外逃。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

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并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螺栖息和产卵。

二、投放种苗。挑选种螺或仔螺、投放入池。池建好后,一般选择在4~11月份投苗养殖。每年6~9月份是田螺大量产卵季节,可到稻田和河沟去拾,或到市场上购买,雌螺

的特征1、商品螺池面积以100平方米为宜,种苗池40平方米。池深70~80厘米,池底铺20厘米厚肥土,供田螺栖息和生活。水深保持40~50厘米,池的两端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均应安置铁丝网或塑料网防逃。是:色泽淡褐,壳较薄,体较圆,尾钝。从中挑选出15~20克的雌螺投入池中,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6、水质调节0只雌螺即可。

选择仔螺作种苗的。

1的比例投放。

雌螺

殖便可捕捞上市。

三、饲养管理。田螺的饵料丰富,水中的微生物、有机质、水生植物幼嫩茎叶等都是它

的主要食料。幼螺生长旺季,每年的4~11月份之间要添喂米糠、麦皮、、熟番薯、小昆虫、小鱼虾以及动物的内等。

也可以喂配合饲料。投料时间为每天的8~9时喂一次,体积大的饵料应当切碎以后投喂。日投喂量为螺体的1.5%左右。要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约为10天换水一次。水温在30℃以上时,要经常注入新水,加深水位,平时水深保持在30厘米为好。冬季则白天降低水位,增加光照。夜晚加深水位。

结合施一些猪粪、厩肥,以提高温度,培肥水质。田螺对农和工业污水较敏感。应注意避免,还应注意鸭的为害。

四、捕捞上市。

经过一年饲养,体重达到15克以上的即可捕捞上市。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浅水捕捞。同时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

五、越冬管理。当水温降低至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也不动。应当保持水深10~15厘米,并且4~5天换水一次,增加含氧量,使田螺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