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合同到期时,如果双方没有续签,则合同关系自动终止。然而,一些员工会在合同到期后仍然继续工作,这种情况可能会带来法律风险。

延期工作: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的法律风险延期工作: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的法律风险


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可以协商续订合同。如果没有续签,合同关系即行终止。此时,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员工继续工作。

延期工作的风险

对于员工而言,继续工作存在以下风险:

欠薪风险:用人单位没有义务支付因延期工作而产生的工资。 工伤风险: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可能不会承担赔偿责任。 社保风险: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无法享受社保保障。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延期工作也会带来风险:

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可能因违反劳动合同而承担法律责任。 工伤赔偿:如果员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仍需承担赔偿责任。 社保缴纳:用人单位需要继续为延期工作的员工缴纳社保。

应对措施

为了避免延期工作的法律风险,双方应在劳动合同到期前协商是否续签。

如果续签,应及时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如果不续签,双方应办理离职手续,清算工资和社保。

如果员工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离职,应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短期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