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独的故事(君子慎独的故事200字)
君子慎独
大概是高中时期的一堂语文课,语文老师拿着试卷从讲台上走下来,对我们说:“‘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即使班主任不在教室里看着大家的纪律和学习,你们也应该保持班主任在时的状态。”或许当时的我对“慎独”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可越成长越感悟,慎独,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
君子慎独的故事(君子慎独的故事200字)
君子慎独的故事(君子慎独的故事200字)
君子慎独的故事(君子慎独的故事200字)
“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要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林则徐则在所居的地方悬挂一块书有“慎独”两字的醒目横额,以警醒自己。
《礼记·中庸》曾提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古人说:“威震四海,勇冠三军;只没本事,降伏自心。”一个人可以征服外在的很多事物,但是克服内心的恐惧和冲动还是要困难得多,正如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
慎独,是人的千年修行。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和众人一起时便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便乱扔、随地吐痰;有交警监督时遵守交通规则,自己过马路便胡乱闯灯;在熟悉的人群中能够克己复礼,在陌生的环境中便目无章法;家长在旁边时认真学习,父母一离开就拿起手机……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便容易越过道德的底线,做出出格的事情。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只有在越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才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在一次离职之时,僚属们为他赠物送礼,想方设法避开人眼,在夜深之时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财务,不走漏一丝一毫的风声。
叶存仁得知后,既不愿意私藏暗吞,却也不想生硬拒绝,于是他写了一首小诗加以婉拒。诗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慎独,是一种君子的人格。
孔子曾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语道破成为君子的要诀——知行合一。
一个君子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心口如一、知行合一、人前人后一个样。
曾国藩在自己的遗书中写的便是:“一日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道,又在慎独。”慎独的时候,人主要面对的便是自己,故慎独是自己与内心的赤膊相见。而取胜的人,无疑成为了道德修养的赢家。
在历史的星河中,那些慎独者就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他们高贵的品质、高尚的人格无不时刻将光芒洒落世间,照亮这片古老文明的净土,指引着后人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君子,在岁月中奋然前行。而在当今,能够摆脱尘世的喧嚣,守住一颗宁静的内心,则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慎独,让灵魂成为身体的主人。
君子慎独的意思
君子慎独,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指的是在独处时要谨慎自律、不放纵自己,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这个词语源于《论语·卫灵公》一章中的一句话:“君子而不惧,独行而不迷。慎其独也。”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不怕孤单,可以行动,但是必须要慎重对待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以免做出不当的举动或者说出不当的话语。因此,“君子慎独”成为了一种提醒人们要有自律、自省、自强的名言。
东汉杨震“慎独”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严于律己的好例子。
杨震在荆州当荆州刺使时,发现秀才王密是个人才,便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被任命为东莱太守。当他经过昌邑时,王密对他照应得无微不至。
晚上,王密悄悄地来到杨震的住处。见屋里没人,便拿出10斤黄金送予杨震。杨震连忙挥了挥手,拒绝地说:“之前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了!”
王密则小声说:“现在是黑夜,没人知道。”杨震正色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到这话后,羞愧地退了下去。
杨震为人诚实正直,从不接受私礼。他的后代也过着简朴蔬食步行的生活。曾经有一些老朋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点产业。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用这样的好名声作遗传,不是十分丰厚吗?”
可见,一个慎独的人,往往同时也是一个高尚的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