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0.6)÷2×40×1%=1440元

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方法_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养老金计算方法_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计算方法_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l+a2/AZ+....+an/An)/N。

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例如:上海一名男职工,2010年其60岁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账户中有50000,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3566+3566*0.6)+2151%=427.92。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139=359.79;上列两项合并,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427.92+359.79=787.71。

养老金新政策与制度的调整情况

因此,必须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在调整时需要考虑到工资增长、物价、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以当地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确定。

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部分相加,基础养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00÷170=1176.47老金的算法是全省上年平均工资乘以(1加养老金系数)除以2乘以缴费年限再乘以1%;个人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余额除以139(男)或者195(女);两者相加就是退休后领取的工资。社保必须要交满15年才可以领取养老金,否则到了退休年龄也领不到养老金。

法律依据:《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第三十五条 实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6000元×(1+3)÷2×40×1%=4800元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十五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其中,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一年12月)。给百分之一。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个人养老金计算公式和方法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有两根据的养老金领取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面的缴费中我们了解到,为300%,为60%,那么指数在0.6-3之间)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那么:基础养老金=(5164+10328)÷2×30×1%=2323.8元

小新退休后,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323.8+1176.47=3500.27元。

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个人社保退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金怎么算的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6000元×(1+1)÷2×15×1%=900元

1、养老金能领取多少,主要看个人缴费年限长短、个人缴费基数高低和当地平均工资。

2、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公式和方法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有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面的缴费中我们了解到,为300%,为60%,那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0%缴纳(部分省市略有调整),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8%缴纳;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么指数在0.6-3之间)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介绍:储存额÷计发月数

那么:基础养老金=(5164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个月=每月养老金+10328)÷2×30×1%=2323.8元

小新退休后,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323.8+1176.47=3500.27元。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举个例子:小新缴费30年,目前养老金账户中有20万,设江苏省2019年月平均工资为5164元,小新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10328元。设小新每年月平均工资为当地月平均工资的200%,小新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

养老金计算方法是什么?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一、养老金的一般计算规则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6000元×(1+1)÷2×40×1%=2400元

1、养老金的负担

2、领取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二、市养老金计算的一般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三、市养老金计算的相关因素

社保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1.0)÷2×40×1%=1800元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举个例子:小新缴费30年,目前养老金账户中有20万,设江苏省2019年月平均工资为5164元,小新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10328元。设小新每年月平均工资为当地月平均工资的200%,小新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法律依据:《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温馨提示】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成都养老金计算公式:

根据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账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 4000元×3.0)÷2×40×1%=3200元

如果感兴趣,可以往下看看每个部分怎么来的,具体怎么算的:

简单来说,养老金的钱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较复杂。下面小编就为您先拆分详解,然后再举例说明。

基础养老金部分

(注:以下内容较烧脑)

先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方法。

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A=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c1×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N。

2、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N=【a1/c1+ a2/c2+ a3/c3+ ……+an/cn】/n,其中n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a1a2a3 …an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本人缴费工资基数,c1c2c3 …cn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 c1+A)/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2】n%,其中c1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n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

综上所述,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历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缴费年限。这三个值越大,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越多。

举例来说:你于2020年在办理退休,缴费年限为30年。设2019年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你历年的缴费工资基数均是当地平均工资的1.2倍,那么你的基础养老金=【(8000+80001.2)/2】30%=2640元。

个人养老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金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退休时你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账户储存额是多少,二是计发月数怎么算。

目前,企业职工所缴的养老保险,分为两部分,一是单位缴的部分,二是个人缴的部分。个人缴的部分,是本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累计进个人账户。单位缴的部分,不计入个人账户。那么,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就取决于你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了。你的缴费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越多,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也就越多。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缴费工资为5000元(设每月如此),缴费年限为30年,退休时年龄是60岁。个人账户储存额=50000.081230= 144000元,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那么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144000/139=1036元(约)。

月薪5000,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月薪五千,退休后能领多少钱呢?说实话,还真不一定。这取决于四个因素:退休上一年当地平均工资、历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储存额。

设退休上一年当地平均工资也是5000元,历年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例是1,缴费年限30年,退休年龄60岁,个人账户储存额144000元(月缴费工资为5000元,30年每月如此)。

那么,基础养老金=【(5000+50001)/2】30%=1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44000/139=1036元(约)。养老金=基础养老金1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036元=2536元。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中华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退休金公式计算: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计算系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出的金额,就是退休后能拿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法律依据】

过渡性养老金仅对1996年前参保人员有效。视同缴费年限是你参加工作至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的年限,包括知青下乡的时段视同工龄。需要提供本人的档案才报社保局审核认定。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