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杰希尔谷地地图 潘杰希尔谷地地形图
潘杰希尔谷地的山谷特征
在二十余年前出版的阿富汗旅游地图上,潘杰希尔山谷公路还是一条通途。但入侵后,这条道路见石、坑凹不断,曲曲弯弯在铁黑色山坡上盘旋。汽车在上面爬行,颠簸摇晃,宛如巨浪中的一叶扁舟。
潘杰希尔谷地地图 潘杰希尔谷地地形图
潘杰希尔谷地地图 潘杰希尔谷地地形图
潘杰希尔谷地地图 潘杰希尔谷地地形图
潘杰希尔谷地的谷地情况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北15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坐落着举世闻名的潘杰希尔谷地。这个谷地全长100多公里,宽10余公里,其北口控制着的萨朗隧道,是喀布尔通往前边境战略通道的咽喉。在长达十年的阿富汗抗击的侵略中,潘杰希尔谷地的战火多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潘杰希尔谷地的介绍
PQnliexi’er Gudi 潘杰希尔谷地(Panjshirvalley)是阿富汗东北部的一处狭长山谷。位于兴都库什山脉 南麓,南距首都喀布尔约80千米。扼控喀布尔至东北各省以及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属帕尔万省潘杰希尔县。
喷火战车在现代中为何并不好用?
喷火战车在现代中为何并不好用?
人和几乎所有的碳基生物都是天生怕火的,即使没有被真正烧伤过,那么就算是被火焰的热浪近距离的、极短暂地烘烤过,也知道那种感觉是十分的不堪!恐怕没有多数人会忍受5秒以上,因为再长时间的烘烤,会给人类的皮肤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中枢神经会让人的肢体自动弹离任何带高温的物体。
正因为火对人类的伤害,即使在完全的冷兵器时代,将领们就知道在中充分利用火的力量,也就是故意的大面积纵火来取得的胜利。比如火烧赤壁,火烧连营,都是在出现以前,主要用火攻击溃对手的战例。
到了时代的,发现弹丸的爆炸似乎比纯粹的纵火威力更大。但是用人为纵火的方式攻击对方,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会起到比单纯爆炸类武器更好的攻击效果。
比如在山地丛林和洞穴密布的地带,这些极其复杂的地形下作战,单纯靠爆炸类武器就很难消灭隐藏在洞穴和地下工事深处的敌人,此时用步兵喷火器的效果就出奇的好。所有的复杂工事或者内部纵深较浅的山洞里面的敌人只要不投降,那么用步兵喷火器来一下,确保里面不会留下任何一个活着的残敌,这是使用其他的爆炸类武器很难实现的打击效果。
喷火器还可以消除攻击道路上的人造障碍物,快速暴露或直接引爆暗藏的反单兵诡雷等。因为喷火器在反工事和反洞穴作战中有特殊的威力,更容易导致对手作战士气的全面崩溃,这也算是战术武器带来战略性打击效果一个例子。正因为采用新式燃料的喷火器的心理威慑力度很大,因此在二战中甚至出现了专门经过改装的喷火坦克。
比如就在M4轻型坦克的基础上改装出了专用的喷火坦克,不过在实战中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导致纯粹的喷火坦克在战场上也没有形成多大的气候。为何如此?主要在于喷火坦克在机械化的加成下,喷出强烈火焰确实比单兵喷火器更远,燃烧面积也更大。
但是这类火焰极限喷射距离也很难超过300米,M4喷火坦克在实战中喷出的火舌其实基本都在150米之内。在如此之近的距离内,大部分目标早就被其他的大炮和坦克打击了N遍,实在是没有多少剩余目标专门留给喷火坦克去烧。
而真正需要喷火打击的地下洞穴和其他人造工事,大多又处于陡峭的山坡等复杂地形中,喷火坦克根本无法到达。因此M4改装的喷火坦克,看上去很猛,在实战中却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自然不会大面积装备。
而到了冷战后期,前又研发出一种更猛的“喷火坦克”,其实并不是和的M4升级版一样的现场喷火,这就是一种安装在坦克底盘上的30管的220毫米短程火箭炮系统,只不过其采用的多为云爆弹头或者温压弹头。一次性齐射30发后,可以在接近4万平米的落弹区,形成大面积的纵火效应。
靠接近3000度的高温,以及爆炸冲击波的高压和对落弹区氧气的大范围消耗实现综合杀伤,号称一次就能把一个村庄从地表抹去,因此被称为新一代的超级纵火坦克。
这种新式纵火坦克在1970年代开始研发,并且参加过1980年代阿富汗中挺有名的对潘杰希尔谷地的围攻作战。实际上苏军对潘杰希尔谷地的数次围攻都以失败而告终,的损兵折将。
不过这种坦克底盘的纵火火箭炮,通过战后解密的老照片,似乎成了潘杰希尔谷地围攻战代表性符号,因此这种TOS-1喷火坦克也被各种吹捧。到了一些正在进行的冲突中,就有人说什么一旦TOS-1喷火坦克上场,那么对手只有立即束手就擒这一个选择,否则就面临不亚于核打击的猛烈火海,并且说TOS-1喷火坦克完全可以硬钢风头正劲的海马斯火箭炮。
实际上这些说法大部分都是外行的脑补,因为在实战中并没有看到多少TOS-1喷火坦克左右战场形势的真实案例。主要是因为其纵火的射程实在是太近了,其射程只有3500米,这个距离对手的单兵反坦克都可以发动反击。
而且发射的都是非制导的,也没有钻地能力,对永备工事的破坏非常有限。至于说与射程70公里,精度1米级的海马斯对决?更是无稽之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