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因特网的网络层包括的IP协议,该协议定义了数据报中的各个字段以及端系统和路由器如何作用于这些字段。一个IP协议,所有具有网络层的因特网组件都必须运行lP协议。因特网的网络层也包括决定路由的选路协议,数据报根据该路由从源传输到目的地。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在一个网络中,其网络管理者能够运行所希望的任何选路协议。尽管网络层包括了IP协议和一些选路协议,它经常只被称为IP层,这反映了IP是将因特网连接在一起的粘合剂这样一个事实。

网络协议是由三个要素组成:

网络传输协议_网络传输协议有几种网络传输协议_网络传输协议有几种


网络传输协议_网络传输协议有几种


(1) 语义。语义是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

(2) 语法。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

(3) 时序。时序是对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也可称为“同步”)·TCP(Tran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 D (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 ·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 ·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简写RTP)实时传送协议 · RSVP (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 · PPTP (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点对点隧道协议。

人们形象地把这三个要素描述为:语义表示要做什么,语法表示要怎么做,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扩展资料

应用层:

与作为应用程序通信服务的其他计算机通信的应用程序。例如,不具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器不能执行用于通信的代码,并且从事字处理的程序员不关心OSI的第7层。

但是,如果添加传输文件的选项,则字处理程序的程序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示例:TELNET,HTTP,FTP,NFS,SMTP等。

表示层: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和加密。例如,FTP允许您选择以二进制或ASCII格式传输。如果选择二进制,则发送方和接收方不会更改文件的内容。

如果选择了ASCII格式,发件人将在将文本从发件人的字符集转换为标准ASCII后发送文本。标准ASCII转换为接收端接收计算机的字符集。

它们之间连接有中继设备。此时,将存在不仅与单个设备通信而且与多个终端通信的终端请求,其将链接任何两个数据终端设备的数据。问题,即路由或路由。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7个常用的网络协议是什么

3.C类地址

一:NETBEUI

NETBEUI是为IBM开发的非路由协议,用于携带NETBIOS通信。

二:IPX/SPX

IPX是NOVELL用于NETWARE客户端/的协议群组,避免了NETBEUI的弱点。

三:T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8CP/IP

TCP/IP协议族中包括上百个互为关联的协议,不同功能的协议分布在不同的协议层, 几个常用协议如下:

3、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政传输协议,用于传输电子邮件。

4、NFS(Network File ):网络文件,可使多台计算机透明地访问彼此的目录。

5、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它和TCP一样位于传输层,和IP协议配合使用,在传输数据时省去包头,但它不能提供数据包的重传,所以适合传输较短的文件。

win10网络适配器多路传送器协议有什么用?

B128.0.0.0-1.255.255.255255.255.0.0

microsoft网络适配器多路传送协议: 至少要双Wan口才能开启。win8开启虚拟网络以后浏览网页速度回变慢,开启这个协议就可以像原来一样快速浏览网页。 microsoft LLDP协议: 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是一个厂商无关的二层协议,它允许网络设备在本机使用。 网络适配器即网卡,是工作在链路层的网络组件,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等。

NetMask有所谓的预设值,如下所示

哪些靠协议来保证数据传输的

以下使用255.255.255.224将CClass203.67.10.0分成8组NetworkNumber,各个NetworkNumber及其BroadcastIPAddress及可使用之IPAddress序号NetworkNumberBroadcast可使用之IPAddress

B:TCP协议。

TCP/IP传输协议,即传输控制/网络协议,也叫作网络通讯协议。它是在bai网络的使用中的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对互联网中各部分进行通信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规定。

并且,TCP/IP传输协议是保证网络数据信息及时、完整传输的两个重要的协议。TCP/IP传输协议是严格来说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都包含其中。

255.255.255.224扩展资料:

应用层向TCP层发送用于网间传输的、用8位字节表示的数据流,然后TCP把数据流分区成适当长度的报文段(通常受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元(MTU)的限制)。之后TCP把结果包传给IP层,由它来通过网络将包传送给接收端实体的TCP层。TCP为了保证不发生丢包,就给每个包一个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协议分别是哪七层协议?

第6层 表示层

根据建议X.200,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 现“OSI/RM”是英文“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的缩写。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

第5层 会话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电脑网络中两台电每一层中的活动元素通常称为实体,实体既可以是软件实体,也可以是硬件实体。第N层实体实现的服务被第N+1层所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第N层称为服务提供者,第N+1层称为服务用户。脑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4层 传输层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把传输表头(TH)加至数据以形成数据包。传输表头包含了所使用的协议等发送信息。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等。

第3层 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决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寄,将网络表头(NH)加至数据包,以形成分组。网络表头包含了网络数据。例如:互联网协议(IP)等。

第2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当表头和表尾被加至数据包时,会形成帧。数据链表头(DLH)是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错误侦测及改错的方法。数据链表尾(DLT)是一串指示数据包末端的字符串。例如以太网、局域网(Wi-Fi)和通用分组服务(GPRS)等。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ogic link control,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子层。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框(frame),它负责管理电脑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适配器等。

internet通信协议是什么

第1层 物理层

internet通信协议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为连接不同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

TCP/IP(Tran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协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几乎可连接所有和工作站。在使用TCP/IP协议时需要进行复杂的设置,每个结点至少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一个“主机名”,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使用不太方便。

IPX/SPX(InternetworkPacketExchange/SequencesPacketExchange,网际包交换/顺序包交换)是Novell公司的通信协议1.6.1 ping集。IPX/SPX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适合于大型网络使用。当用户端接入NetWare时,IPX/SPX及其兼容协议是的选择。但在非Novell网络环境中,IPX/SPX一般不使用。

网络协议的传输格式是怎样的?

传输格式

应用层

支持网络应用,应用协议仅仅是网络应用的一个组成部分,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进程则使用应用层协议进行通信。主要的协议有:、ftp、net、tp、pop3等。

应用层是网络应用程序及其应用层协议存留的地方。因特网的应用层包括许多协议,例如HTTP(它为web文档提供了请求和传送)、SMTP(它提供了电子邮件报文的传输)和FTP(它提供了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文件传送)。我们将看到,某些网络功能,如将像www,i}tf.}rg这样的对人友好的端系统名字转换为32比特网络地址,也是借助于应用层协议—域名系统(DNS)完成的。

应用层协议分布在多个端系统上,一个端系统中的应用程序使用协议与另一个端系统中的应用程序交换信息分组。我们将这种位于应用层的信息分组称为报文(message)

传输层

负责为信源和信宿提供应用程序进程间的数据传输服务,这一层上主要定义了两个传输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即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运输层提供了在应用程序端点之间传送应用层报文的服务。在因特网中,有两个运输层协议,即TCP和UDP,利用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传输应用层报文.TCP向它的应用程序提供了面向连接的服务。这种服务包括了应用层报文向目的地的确保传递和流量控制(即发送方/接收方速率匹配)。TCP也将长报文划分为短报文,并提供拥塞控制机制,因此当网络拥塞时,源抑制其传输速率。UDP协议向它的应用程序提供无连接服务。这是一种不提供不必要服务的服务,不提供可靠性,没有流量控制,也没有拥塞控制。在本书中,我们将运输层分组称为报文段(segment)。

网络层

负责将数据报地从信源发送到信宿,主要解决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联等问题。

因特网的网络层负责将称为数据报(datagram)的网络层分组从一合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源主机中的因特网传输层协议(TCP或UDP)向网络层递交运输层203.67.10.55--11001011.01000011.00001010.00110111报文段和目的地址,就像你向邮政信件提供目的地址一样。

负责将IP数据报封装成合适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帧格式并传输,或将从物理网络接收到的帧解封,取出IP数据报交给网络层。

因特网的网络层通过一系列路由器在源和目的地之间发送分组。为了将分组从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移动到路径上的下一个,网络层必须依靠链路层的服务。特别是在每个,网络层将数据报下传给链路层,链路层沿着路径将数据报传递给下一个。在该下个,链路层将数据报上传给网络层。

NetMask物理层

负责将比特流在结点间传输,即负责物理传输。该层的协议既与链路有关也与传输介质有关。

链路层的任务是将整个帧从一个网络元素移动到邻近的网络元素,而物理层的任务是将该帧中的一个一个比特从一个移动到下一个。该层中的协议仍然是链路相关的,并且进一步与链路(例如,双绞铜线、单模光纤)的实际传输媒体相关。例如,以太网具有许多物理层协议:关于双绞铜线的,关于同轴电缆的,关于光纤的,等等。在每种情况下,跨越这些链路移动一个比特的方式不同。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双绞线也工作在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桥(现已很少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网卡(其实网卡是一半工作在物理层、一半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传输层:四层交换机、也有工作在四层的路由器

下面是各层面对应的设备: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络的信息交换、规则、规范的体。TCP是什么?IP是什么?

TCP/IP(Tran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简单地说,就是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的。TCP/IP协议的开发工作始于70年代,是用于互联网的套协议。

1.1 TCP/IP参考模型

TCP/IP协议的开发研制人员将Internet分为五个层次,以便于理解,它也称为互联网分层模型或互联网分层参考模型,如下表:

·物理层:对应于网络的基本硬件,这也是Internet物理构成,即我们可以看得见的硬件设备,如PC机、互连网、网络设备等,必须对这些硬件设备的电气特性作一个规范,使这些设备都能够互相连接并兼容使用。

·网络接口层:它定义了将数据组成正确帧的规程和在网络中传输帧的规程,帧是指一串数据,它是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单位。

·互联网层:本层定义了互联网中传输的“信息包”格式,以及从一个用户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到最终目标的"信息包"转发机制。

·传输层:为两个用户进程之间建立、管理和拆除可靠而又有效的端到端连接。

·应用层:它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

1. 2 网间协议IP

Internet上使用的一个关键的底层协议是网际协议,通常称IP协议。我们利用一个共同遵守的通信协议,从而使Internet成为一个允许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不同作系统的网络。要使两台计算机彼此之间进行通信,必须使两台计算机使用同一种"语言"。通信协议正像两台计算机交换信息所使用的共同语言,它规定了通信双方在通信中所应共同遵守的约定。

计算机的通信协议地定义了计算机在彼此通信过程的所有细节。例如,每台计算机发送的信息格式和含义,在什么情况下应发送规定的特殊信息,以及接收方的计算机应做出哪些应答等等。

网际协议IP协议提供了能适应各种各样网络硬件的灵活性,对底层网络硬件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任何一个网络只要可以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传送二进制数据,就可以使用IP协议加入Internet了。

如果希望能在Internet上进行交流和通信,则每台连上Internet的计算机都必须遵守IP协议。为此使用Internet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运行IP软件,以便时刻准备发送或接收信息。

IP协议对于网络通信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使许许多多的局域网络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又严密的通信系统。从而使Internet看起来好像是真实存在的,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并不存在的虚拟网络,只不过是利用IP协议把全世界上所有愿意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局域网络连接起来,使得它们彼此之间都能够通信。

1.3 传输控制协议TCP

尽管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从而保证了计算机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但IP协议还不能解决数据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若要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连上Internet的计算机还需要安装TCP协议来提供可靠的并且无错的通信服务。

TCP协议被称作一种端对端协议。这是因为它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起了重要作用: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另一台远程计算机连接时,TCP协议会让它们建立一个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以及终止连接。

众所周知,Internet是一个庞大的性网络,网路上的拥挤和空闲时间总是交替不定的,加上传送的距离也远近不同,所以传输数据所用时间也会变化不定。TCP协议具有自动调整"超时值"的功能,能很好地适应Internet上各种各样的变化,确保传输数值的正确。

因此,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IP协议只保证计算机能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而TCP协议则可提供一个可靠的、可流控的、全双工的信息流传输服务。

综上所述,虽然IP和TCP这两个协议的功能不尽相同,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但它们是在同一时期作为一个协议来设计的,并且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保证Internet在复杂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凡是要连接到Internet的计算机,都必须同时安装和使用这两个协议,因此在实际中常把这两个协议统称作TCP/IP协议。

1. 4 IP地址及其分类

在Internet上连接的所有计算机,从大型机到计算机都是以的身份出现,我们称它为主机。为了实现各主机间的通信,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的网络地址。就好像每一个住宅都有的门牌一样,才不至于在传输数据时出现混乱。

Internet的网络地址是指连入Internet网络的计算机的地址编号。所以,在Internet网络中,网络地址识一台计算机。

我们都已经知道,Internet是由几千万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而成的。而我们要确认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靠的就是能标识该计算机的网络地址,这个地址就叫做IP(InternetProtocol的简写)地址,即用Internet协议语言表示的地址。

目前,在Internet里,IP地址是一个32位其中高层(即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即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的二进制地址,为了便于记忆,将它们分为4组,每组8位,由小数点分开,用四个字节来表示,而且,用点分开的每个字节的数值范围是0~255,如202.116.0.1,这种书写方法叫做点数表示法。

IP地址可确认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网络和计算机,而要识别其他网络或其中的计算机,则是根据这些IP地址的分类来确定的。一般将IP地址按计算机所在网络规模的大小分为A,B,C三类,默认的网络掩码是根据IP地址中的个字段确定的。

1.A类地址

A类地址的表围为:0.0.0.0~126.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0.0.0;A类地址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A类网络用组数字表示网络本身的地址,后面三组数字作为连接于网络上的主机的地址。分配给具有大量主机(直接个人用户)而局域网络个数较少的大型网络。例如IBM公司的网络。

2.B类地址

B类地址的表围为:128.0.0.0~1.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255.0.0;B类地址分配给一般的中型网络。B类网络用、二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后面两组数字代表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C类地址的表围为:192.0.0.0~223.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C类地址分配给小型网络,如一般的局域网和校园网,它可连接的主机数量是最少的,采用把所属的用户分为若干的网段进行管理。C类网络用前三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一组数字作为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实际上,还存在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但这两类地址用途比较特殊,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D类地址称为广播地址,供特殊协议向选定的发送信息时用。E类地址保留给将来使用。

连接到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不论其IP地址属于哪类都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处于平等地位,因为只有IP地址才是区别计算机的标识。所以,以上IP地址的分类只适用于网络分类。

在Internet中,一台计算机可以有一个或多个IP地址,就像一个人可以有多个通信地址一样,但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却不能共用一个IP地址。如果有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相同,则会引起异常现象,无论哪台计算机都将无常工作。

顺便提一下几类特殊的IP地址:

1. 广播地址目的端为给定网络上的所有主机,一般主机段为全0

2. 单播地址目的端为指定网络上的单个主机地址

3. 组播地址目的端为同一组内的所有主机地址

4. 环回地址127.0.0.1在环回测试和广播测试时会使用

1.5 子网的划分

若公司不上Internet,那一定不会烦恼IPAddress的问题,因为可以任意使用所有的IPAddress,不管是AClass或是BClass,这个时候不会想到要用SubNet,但若是上Internet那IPAddress便弥足珍贵了,目前全球一阵Internet热,IPAddress已经愈来愈少了,而所申请的IPAddress目前也趋保守,而且只有经申请的IPAddress能在Internet使用,但对某些公司只能申请到一个CCLass的IPAddress,但又有多个点需要使用,那这时便需要使用到Subnet,这就需要考虑子网的划分,下面Subnet的原理及如何规划。

1.5.1 Subnet Mask的介绍

设定任何网路上的任何设备不管是主机、PC、Router等皆需要设定IPAddress,而跟随着IPAddress的是所谓的NetMask,这个NetMask主要的目的是由IPAddress中也能获得NetworkNumber,也就是说IPAddress和NetMask作AND而得到NetworkNumber,如下所示:

192.10.10.611000000.00001010.00001010.00000110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

-------------------------------------------------------------------

Netw时序 详细说明的先后顺序。orkNumber

192.10.10.011000000.00001010.00001010.00000000

ClassIPAddress范围NetMask

A1.0.0.0-126.255.255.255255.0.0.0

C192.0.0.0-223.255.255.255255.255.255.0

在预设的NetMask都只有255的值,在谈到SubnetMask时这个值便不一定是255了。在完整一组CClass中如203.67.10.0-203.67.10.255NetMask255.255.255.0,203.67.10.0称之NetworkNumber(将IPAddress和Netmask作AND),而203.67.10.255是Broadcast的IPAddress,所以这两者皆不能使用,实际只能使用203.67.10.1--203.67.10.254等254个IPAddress,这是以255.255.255.0作NetMask的结果,而所谓SubnetMsk尚可将整组CClass分成数组NetworkNumber,这要在NEtMask作手脚,若是要将整组CCLass分成2个NetworkNumber那NetMask设定为255.255.255.192,若是要将整组CCLass分成8组NetworkNumber则NetMask要为255.255.255.224,这是怎麽来的,由以上知道NetworkNumber是由IPAddress和NetMask作AND而来的,而且将NetMask以二进位表示法知道是1的会保留,而为0的去掉

192.10.10.193--11000000.00001010.00001010.10000001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

192.10.10.0--11000000.00001010.00001010.00000000

以上是以255.255.255.0为NetMask的结果,NetworkNumber是192.10.10.0,若是使用255.255.255.224作NetMask结果便有所不同

192.10.10.193--11000000.00001010.00001010.10000000

255.255.255.22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

192.10.10.192--11000000.00001010.00001010.10000000

此时NetworkNumber变成了192.10.10.192,这便是Subnet。那要如何决定所使用的NetMask,255.255.255.224以二进位表示法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变化是在最後一组,11100000便是224,以三个Bit可表示2的3次方便是8个NetworkNumber

NetMask二进位表示法可分几个Network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2

255.255.255.192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4

255.255.255.24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16

255.255.255.248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32

255.255.255.252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64

(1)203.67.10.0--203.67.10.31

203.67.10.1--203.67.10.30

(2)203.67.10.32--203.67.10.63

203.67.10.33--203.67.10.62

(3)203.67.10.64--203.67.10.95

203.67.10.65--203.67.10.94

(4)203.67.10.96--203.67.10.127

(5)203.67.10.128--203.67.10.159

203.67.10.129--203.67.10.158

(6)203.67.10.160--203.67.10.1

203.67.10.161--203.67.10.190

(7)203.67.10.192--203.67.10.223

203.67.10.193--203.67.10.222

(8)203.67.10.224--203.67.10.255

203.67.10.225--203.67.10.254

可验证所使用的IPAddress是否如上表所示

203.67.10.115--11001011.01000011.00001010.01110011

255.255.255.22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

255.255.255.22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

203.67.10.32--11001011.01000011.00001010.00100000

其他的NetMask所分成的NetworkNumber可自行以上述方法自行推演出来。

使用Subnet是要解决只有一组CClass但需要数个NetworkNumber的问题,并不是解决IPAddress不够用的问题,因为使用Subnet反而能使用的IPAddress会变少,Subnet通常是使用在跨地域的网络互联之中,两者之间使用Router连线,同时也上Internet,但只申请到一组CClassIPAddress,过Router又需不同的Network,所以此时就必须使用到Subnet,当然二网络间也可以RemoteBridge连接,那便没有使用Subnet的问题。

1.6 几个常用的程序

这个程序用来检测一帧数据从当前主机传送到目的主机所需要的时间。当网络运行中出现故障时,采用这个实用程序来预测故障和确定故障源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执行ping不成功,则可以预测故障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线是否连通,网络适配器配置是否正确,IP地址是否可用等;如果执行ping成功而网络仍无法使用,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网络系统的软件配置方面,ping成功只能保证当前主机与目的主机间存在一条连通的物理路径。它还提供了许多参数,如-t使当前主机不断地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直到使用Ctrl-C中断;-n可以自己确定向目的主机发送的数据帧数等等。

它用来显示主机内IP协议的配置信息。它采用Windows窗口的形式显示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等,还可以查看主机的相关信息如:主机名、DNS、类型等。其中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在检测网络错误时非常有用。

1.6.3 tracert

这个程序的功能是判定数据包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径、显示数据包经过的中继清单和到达时间。还可以使用参数-d决定是否解析主机名。

1.6.4 netstat

这个程序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如采用的协议类型、当前主机与远端相连主机(一个或多个)的IP地址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状态等。它提供的较为常用的参数是:-e用以显示以太网的统计信息;-s显示所有协议的使用状态,这些协议包括TCP、UDP和IP,一般这两个参数都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另外-p可以选择特定的协议并查看其具体使用信息,-a可以显示所有主机的端口号,-r则显示当前主机的详细路由信息。要运行以上这些程序,只要在DOS方式或Windows开始菜单的运行栏中以命令行的形式键入程序名即可。灵活使用这几个程序可以使你大体了解自己主机对网络的使用情况。

TCP是传输层的协议,全称是传输控制协议IP是网络层的协议,叫做互联网协议TCP/IP不是个协议,是个协议标准

TCP传输控制协议IP网际协议

什么是网络协议

203.67.10.96--11001011.01000011.00001010.01100000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

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网络协议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

对等实体通常是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信息单元。一般系统网络协议包括五个部分:通信环境,传输服务,词汇表,信息的编码格式,时序、规则和过程。1969年美国建立最早的网络——阿帕计算机网络时,发布了一组计算机通信协议的军用标准,它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利用重发技术和拥塞控制机制,向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它能够自动适应网上的各种变化。即使在Internet暂时出现堵塞的情况下,TCP也能够保证通信的可靠。包括了五个协议,习惯上以其中的TCP和IP两个协议作为这组协议的通称。

TCP/IP是因特网的正式网络协议,是一组在许多主机系统之间提供互联功能的协议,规范因特网上所有计算机互联时的传输、解释、执行、互作,解决计算机系统的互联、互通、作性,是被公认的网络通信协议的工业标准。TCP/IP是分组交换协议,信息被分成多个分组在网上传输,到达接收方后再把这些分组重新组合成原来的信息。除TCP/IP外,常用的网络协议还有PPP、SLIP等。

什么是网络协议

2、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远程文件传输协议,允许用户将远程主机上的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又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像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它定义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一台设备上的第 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在局域网中用得的比较多的是IPX/SPX.。用户如果访问Internet,则必须在网络协议中添加TCP/IP协议。

TCP/IP是“tran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错,TCP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错地传送数据。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网络通信。

IPX/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它们都是由novell公司开发出来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高速协议。它和TCP/IP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 地址,而是使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实际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么设置,装上就可以使用了。由于其在网络普及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现在很多软件和硬件也均支持这种协议。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作系统的缺省协议。总之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局域网的计算机也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一个网络协议至少包括三要素:

语法 用来规定信息格式;

语义 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

不是翻译,说白了,是一种标准1.6.2 winipcfg,或者说是规则——就像汉语中的“人”,大家都知道就是人,这就是标准!

就是不通网络通信用语言 TCP/IP

像翻译

计算机网络协议有哪些?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界面,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例如: 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应用层

203.67.10.97--203.67.10.126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 DNS (域名解析)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 Gopher (英文原义: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释义:(RFC-1436)网际Gopher协议) ·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 IMAP4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 即 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的第4版本 ·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网络聊天协议 · 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RFC-977)网络传输协议 · XMPP 可扩展消息处理现场协议 · POP3 (Post Off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 SIP 信令控制协议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SNMP (Simple Network Ma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SSH (Secure Shell)安全外壳协议 ·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RFC-1831)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RTP 控制协议 · 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 ·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安全传输层协议 ·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 GTP 通用数据传输平台 · STUN (Simple Tr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简单穿越)是一种网络协议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校时协议

传输层

网络层

IP (IPv4 · IPv6) · ARP · RARP · ICMP · ICMPv6 · IGMP · RIP · OSPF · BGP · IS-IS · IPsec

802.11 · 802.16 · Wi-Fi · WiMAX · ATM · DTM · 令牌环 · 以太网 · FDDI · 帧中继 · GPRS · EVDO · HSPA · HDLC · PPP · L2TP · ISDN

物理层

以太网物理层 · 调制解调器 · PLC · SONET/SDH · G.709 · 光导纤维 · 同轴电缆 · 双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