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元养殖罗非鱼好吗

但休闲食品下游零售端由于透明度较高、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如果进口美国的坚果价格高于消费者承受能力,未来或许会减少从美国的进口量。

1 罗非鱼养殖概况

美国养殖水产品 国外水产养殖美国养殖水产品 国外水产养殖


美国养殖水产品 国外水产养殖


美国养殖水产品 国外水产养殖


罗非鱼系热带鱼类,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淡水、咸淡水水域,为当地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的主要经济鱼类。罗非鱼普遍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与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强、易养殖、群体产量高等一系列优点,而且能在淡水、咸淡水乃至海水中养殖。FAO在1976年向世界其为“最有希望的养殖鱼类”。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和地区养殖。2002年产量达到140万t,成为仅次于鲤鱼的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

1.1 养殖方式

1.1.1 池塘养殖

池塘面积宜大不宜小,以10亩左右为佳,水深1.5~2m。在鱼种放养前同样要进行清整、消毒和施肥。放养的鱼种可以是5cm以上的鱼种,也可以是更大规格的鱼种。前者产出的商品鱼规格较小,在300~500g,而后者可达700~1000g。鱼种放养水温必须稳定在18℃以上时方可进行。放养密度因养殖时间长短、商品鱼规格、养殖方式及设施条件不一而灵活掌握。通常单养情况下,放养5cm鱼种3000~4000尾/亩或越冬大鱼种(8~10cm)2000~3000尾/亩,将来亩产可达1000kg,甚至1500kg。

在网箱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大及水体中饵料生物少,因此罗非鱼主要依靠人工投饲。每天投饲2~4次,日投喂量为鱼总体重的3%~4%,且饲料的营养水平必须满足罗非鱼的生长需要。预防大风大浪、防止网箱破损和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是网箱养殖管理的重要内容,只要精心管理,必然能收到良好的养殖效益。

1.2 罗非鱼常用饲料

表1 罗非鱼主要营养指标

生长阶段

(g/尾)

粗蛋白

%粗脂肪

%近二十年来,的大豆(3343, -44.00, -1.30%)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在缓慢上升约15%之后又下降到原位。粗纤维

%糖类

%赖氨酸

%蛋氨酸

%代谢能

(kJ/kg)

0.5~3.5 35 8 8~10 25 4.1 1.7 10460~14226

>3.5 30 6 8~10 25 4.1 1.7 10460~14226

罗非鱼对磷的需要量比较高,其矿物盐配方应以磷为主体,要减少骨粉、蚌壳粉添加量,需添加含磷丰富的混合盐,其添加量在3%~5%之间。诸多学者研究表明,硒对提高罗非鱼免疫功能、抗炎症、抗氧化、加速生长等有重要作用,饲料中添加硒0.5mg/kg,生长速度可提高36%;添加3mg/kg生长速度提高65%。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可从饵料生物获得各种维生素,饲料中可不必添加,但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罗非鱼除可使用配合饲料养殖外,也可以用糠麸类、饼粕类、糟渣类、谷类等饲养,但从营养原理和对饲料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

2 罗非鱼养殖发展前景

2.1 罗非鱼——永远是理想的养殖鱼,因为其具有生长快、食物杂(饲料源广)、抗逆性强、繁殖快、肉质好、易养殖、产量高,又适合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池塘、网箱、水池、工厂化循环水等养殖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上世纪70年代,FAO原来仅将其作为“穷人的鱼” 向世界养殖,让贫穷农、渔民解决蛋白源和脱贫。然而近10多年、特别是近五六年来,对罗非鱼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在国内,罗非鱼已从“干部鱼”(肉质好,价格比较便宜,适合机关干部消费)的概念上升到是出口创汇主导品种、是占领水产品市场拳头产品、是最适应世界水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的一大新品种、是全球消费需求和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之一的高度(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李珠江,2003);在上,随着鳕鱼、鲑鱼(三文鱼)的短缺,包括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在内,罗非鱼已被认为是可替代鳕鱼、鲑鱼的“白色三文鱼”,为越来越多的的中产阶层所青睐,并被喻为“21世纪的鱼”。

2.2 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目前,罗非鱼不仅已成为世界养殖最广泛的鱼种之一,而且成为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拥有性市场的养殖水产品。目前已有80多个和地区在养殖罗非鱼。其世界年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万t急增至2002年的140万t左右,同期我国(大陆,下同)年产量从约1万t增至75万t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53.6%。

随着世界鳕鱼等资源的锐减,捕捞量大幅下降,造成全球鳕鱼等产品价格上升。、日本、韩国等白鱼肉市场加紧,寻找替代品,罗非鱼产品越来越被市场看好,全世界罗非鱼消费量逐年增加,罗非鱼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罗非鱼的出口主要市场是美国、欧洲、日本和中东,其中以对美国出口量,增长速度最快。1996年我国对美国出口121.6t,26.66万美元;2000年为2.65万t,4 410万美元。2002年对市场总出口达3.19万t,5 066万美元。2000年广东罗非鱼出口8 700t,占全国的60%;2002年出口又迅速上升至18 600t,创汇3040万美元,占全国的58.3%和60%。罗非鱼已成为广东继鳗鱼、对虾之后第3大出口创汇水产品。罗非鱼之所以受到美国和欧洲市场如此青睐,因其鱼肉呈白色、刺少、无腥味、味道柔和、顺应它们以白肉鱼为主导的传统嗜好和适合于不同形式的烹调。

美国的罗非鱼市场发展最令人瞩目,消费增长主要有大豆、棉花、坚果、干果,花旗参等。速度甚至高于令人乐观的消费品。在不到30年时间里,美国已从不识罗非鱼变为世界罗非鱼进口国。2002年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81%,约4.5万t,1.13亿美元,并已占领了美国传统上以白肉鱼为主导的一部分市场。尽管美国在过去几年里自身罗非鱼养殖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美国水产养殖发展最快的品种,产量从1988年的20t,剧增到2001年的8 000多t,但年进口量仍占其总消费量的90%以上。

我国省历来是美国罗非鱼产品的供应源,但出口量每况愈下。1998年出口美国2.1万t,2000年下降到1.74万t。大陆与此正好相反,并不断占据在美国罗非鱼市场的份额。对美出口量从1993年的230t增至2000年的2.65万t,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陆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省。

欧洲罗非鱼市场近几年也不断升温,主要在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其次是奥地利、意大利、瑞士、丹麦、瑞典等国。欧洲1996年从省进口罗非鱼产品889t。而在1999年上升到了3 711t。

是另一个重要市场。1996年该地区从省进口2 854t,1999年几乎翻番,达5 936t,主要进口国是沙特、阿联酋、巴林、约旦和卡塔尔。

在过去几年中,加拿大的罗非鱼消费也出现大幅增长,从省进口的罗非鱼已从502t上升到1 830t。此外,日本、韩国罗非鱼产品市场也在迅速扩大,近几年,日本消费者喜欢用红罗非鱼替代真鲷来烹制日本传统清汤和烤鱼片。

2.3 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2002年我国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超过30kg,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倍,但水产品实际人均消费不到11kg,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日本的1/7~1/8。在我国,无论沿海还是内地,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由于罗非鱼肉好味美,价位适宜,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当家鱼之一。但我国罗非鱼人均占有量不到0.5kg,因此供不应求。加上传统的国内市场以活鱼为主,条冻鱼、鱼片等加工品市场尚未形成,供需矛盾在我国缺水的内陆及低温的北方更加突出。目前,不少大中型罗非鱼养殖企业已着手罗非鱼加工产品的开发,许多大型超市、高中档餐馆也已推销罗非鱼产品,可以断言,其国内消费市场愈来愈大。

2.4 我国罗非鱼产业化发展具有良好基础

2.5 罗非鱼产业化发展将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你知道微藻和动物性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吗?

1微藻生物饵料营养 对40酶(enzyme),早期是指in yeast 在酵母中的意思,指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少数为RNA)。能在机体中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中的消化、吸收、呼吸、运动和都是酶促反应过程。酶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细胞新陈代谢包括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多种常见饵料微藻的成份含量分析表明,微藻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达40%以上,如小球藻为50~60%,螺旋藻为60~70%,而牛奶和肉类一般为30~40%。

2微藻生物饵料应用 在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微藻饵料对幼体开口阶段的发育,特别是在对虾类育苗从无节幼体为蚤状幼体时具有重要作用。

我知道在养殖的时候都会往水中投小球藻,一旦这种藻类增多,水中微生物数量也会上涨,这样就会有生物饲料了。

我并不知道,因为我对水产养殖完全没兴趣,所以也从来没有了解过。

生物饵料是指经过人工筛选和优化培育,以活体作为水产养殖动物幼体食用的专门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生物饵料具有种类多、增殖速度快、营养全价、适口性好,能增强养殖对象抗病能力等特点。随着对微藻培养及其在养殖动物育苗中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为保证水产动物幼体发育成功,还需要有动物生物饵料参与。目前国内外常用微藻生物饵料包括小球藻、扁藻、角毛藻等;动物生物饵料包括轮虫、枝角类等。下面就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作一介绍。

1.1微藻生物饵料营养:对40多种常见饵料微藻的成份含量分析表明,微藻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达40%以上,如小球藻为50~60%,螺旋藻为60~70%,而牛奶和肉类一般为30~40%。微藻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鱼粉相当甚至更优,如微藻中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可高达7.1%~12.9%,而鱼粉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5%~9%。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动物幼体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研究指出,鱼类并不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真正生产者,它是通过吞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微藻后体内实现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因此微藻才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真正生产者。

1.2微藻生物饵料应用在: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微藻饵料对幼体开口阶段的发育,特别是在对虾类育苗从无节幼体为蚤状幼体时具有重要作用。扁藻、金藻等可维持对虾、蟹类的发育和蜕皮;杂色蛤仔浮游幼虫阶段的面盘幼虫阶段优先摄食小球藻;鲍浮游幼体发育生长至稚鲍过程中,通过利用易消化的硅藻细胞内含物可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在玛拉巴石斑鱼育苗中,投喂经过小球藻进行1.生物饵料应用现状营养强化8小时以上的轮虫,仔鱼的成活率可提高85.3%~97.3%。

1.3动物生物饵料营养: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对于水产动物那些单独投喂微藻饵料不能维持生长的种类,需要有动物生物饵料的参与才能发育成功。轮虫是一类较为重要的浮游动物,因其运动缓慢(0.02cm/s)、大小适中(100~500微米)、营养价值高而被广泛应用,轮虫被认为是淡水鱼类的食物来源。轮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约占其干重的28%~63%,脂类占9%~28%,而鱼类的食物中需含有40%~60%的蛋白质和13%~16%的脂类,无疑轮虫满足了鱼类对营养的需求。

1.4动物生物饵料应用:国内学者彭聪研究指出7~9日龄的池养泥鳅对轮虫表现出较强的摄食喜好性;郭正富采用轮虫和发酵的菜籽饼投喂鳙鱼,发现投喂轮虫的鳙鱼生长速度和产量明显高于投喂菜籽饼的鳙鱼。枝角类也是一种饵料价值较高的浮游动物,是继轮虫之后的又一良好活饵来源。谢仰杰等研究表明:枝角类生物是真鲷稚幼鱼的优质饵料,桡足类生物是花尾胡椒鲷的优质饵料。目前枝角类的利用主要是自然利用和捞取后用于饲养金鱼、热带鱼等观赏鱼类及其他珍贵鱼类。

2.1微藻生物饵料培养技术:迄今为止,虽然生物饵料的培养利用较广泛,但多是小规模的尝试,生产效率远远不能满足育苗需求。目前能够进行人工大量培养的微藻饵料主要有小球藻、扁藻、角毛藻等,且多采用藻池或天然水体进行粗放培养,对天气环境依赖较强,常导致供应不及时,与育苗进度脱节,在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上也没有既定标准,造成微藻浓度低、饵料效价低等。

为获得高浓度的微藻饵料,国内有少数科研单位采用混养、异养等培养方式,如清华大学的吴庆余等过葡萄糖的批式流加培养的异养原始小球藻,生物量超过了100g/L(粗放式自养培养生物量一般为1g/L左右);嘉兴泽元公司采用独创的“异养-稀释-光诱导”串联培养技术获得高浓度的小球藻,将其包装成浓缩藻源产品,定位于生物饵料进行销售;成都通威水产科技公司自主培养的小球藻和裂殖壶藻通过异养发酵可分别达到130g/L和160g/L的生物量(干重),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美国的Martek公司也使用发酵罐培养异养微藻实现了DHA成品的生产。异养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微藻饵料供应不及时和不稳定的缺陷,但这种培养方式目前只在小球藻、栅藻、裂殖壶藻等少数藻类进行培养,对于更具有饵料价值的硅藻类的研究还未见。

2.2动物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国内外对动物生物饵料培养主要是室外敞池培养,产量虽有一定的提高,但室外培养受自然条件约束,波动性大,产量仍然不能满足育苗需求。以轮虫培养为例,通常利用小型水槽进行一次性培养(密度为100~200个/mL)或通过稀释培养池水、连续给饵、连续收获的培养方式(密度保持在40个/mL)。日本采用的超高密度轮虫培养装置,通过严格控制培养体系溶氧、投喂量、排出悬浮物等可使轮虫密度达到上万个每毫升。国内有少数企业开展了工厂化生物饵料培养工作,潘丽萍采用自主设计的循环水系统装置培育的轮虫生物量能够达到6000个/mL;天津海友佳音公司通过引进韩国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培养的SS型轮虫能达到2万个/mL。虽然采用先进的生物饵料培养装置能够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但其培养成本远高于常规的培养方式。

3.生物饵料应用前景:生物饵料培养与应用的研究方兴未艾,对生物饵料研究已从单纯的实验室研究逐步向产业化生产发展,并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要实现产业化,依然存在瓶颈,如可用于异养发酵效果好的饵料微藻种类少;生物饵料活体运输成本高、保存难度大等。近年来,人工微囊饲料逐渐受到亲睐,虽然其具有供应方便和营养稳定等优势,但真正用于开口的成功实例很少,且在目前仔鱼培育条件下,尚没有任何一种微囊饲料能够真正取代生物饵料。国内数量繁多的育苗场,近几十万立方米的育苗水体,对生物饵料的需求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能够稳定供应、营2.4.1 罗非鱼养殖区相对集中,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带 我国罗非鱼主产区集中在广东、福建和广西3地,其次为山东、海南。2001年我国罗非鱼总产量69万t,以上5省区分别为24.9、10.5、10.2、6.4、2.7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85%。广东为龙头,2002年占全国总产量的41%、全球的20%。虽说目前广东罗非鱼养殖已达相当规模,然而其发展空间依然非常巨大。 2003年8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李珠江在谈到罗非鱼产业发展战略时称:广东把罗非鱼作为品牌,作为一项大产业来发展,目前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实施“一条鱼工程”,即开发一个品种,深化一门科学,形成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群众;要围绕罗非鱼产业做强做大文章,就是养殖规模大,养殖产量大,产品占领市场份额大,产品出口创汇比例大。养价值高、效价好的生物饵料培养技术一定会有所突破和革新。

渔业包括哪些

结合本人养殖生产实践体会,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可以降低至23%以下,因为池塘中有相当的饵料生物可被利用,而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粗蛋白必须保证在32%以上,饲料中粗脂肪含量不宜超过10%,以6%~8%合适。

渔业主要指渔业生产、渔业安全、科技渔业和对外渔业交流等。具体扩展资料说渔业生产,包括渔业捕捞、海淡罗非鱼非常适合网箱养殖,因为他们耐低溶氧,抗病力强,还能摄食网箱上的附着藻类而保持网目畅通。设置网箱的水域要求背风向阳、水面宽阔、无污染的湖泊、水库、海湾。水深在4~8m,网箱设置后使箱底离开水底1m以上。有0.2m/s以下的微流水,有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网箱通常有3m×3m×2.5m、4m×4m×(2.5~3m)、5m×5m×(2.5~3m)等多种,以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成,网目视鱼种大小,在1.5~3cm左右。放养的鱼种最小6cm,以10cm以上较好,能提高成活率。水养殖。渔业安全,渔政管理、渔船(民)救援、船舶检验、预报等。科技渔业,育种、养成等技术推广、新品中引进等。对外渔业交流,和国外的渔业合作,到国外捕鱼等。

请问用水产养殖的复合酶属于什么类别的?

1、水产品养殖可以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其中淡水养殖品种有鱼类、甲壳类,而海水养殖有贝类、藻类,水产品养殖也可以分为稻田养殖、海洋养殖、池塘养殖等,其中海洋养殖适合沿海地区,稻田、池塘养殖适合内部地区。

涤饵DEAR内服复合酶是美国西雅图环境科技公司专门为鱼虾的养殖而设计的。其主要功能是增强鱼虾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鱼虾对饲料中营养成份的吸收,降低饵料系数,从源头上解决鱼罗非鱼养殖广阔的前景,就是饲料和加工出口等企业的福音。即以目前广东年产30万t商品罗非鱼而言,每年至少要消耗配合饲料50万t,产值在12亿以上,约1亿元利润。即使每个饲料企业能销售5 000t罗非鱼配合饲料,至少要100家企业才能满足供应。每家企业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获利100万元以上。因此,围绕罗非鱼这一产业,饲料企业拥有无限商机,也面临激烈竞争。制胜的关键在于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在观念、信誉、产品质量、成本、促销、服务等方面做好文章,不断提升、打造品牌。虾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节约养殖成本。同时增强鱼虾对有害物质和废物的抵抗能力,加速其生长。应用涤饵系列产品后,鱼虾的新陈代谢加快,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强,从而发病率减少,大大提高了成活率。

复合酶是由多种特殊的蛋白酶和生物酶组成,包括淀粉酶 、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等一百多种酶制剂。这些特殊的蛋白质和生物酶中有些具有独特的降解有害物质如胺,硫化物的功能,有些具有增强油脂和碳氢化合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吸收的功能。

微生态制剂。鱼种投放水温必须稳定在18℃以上,鱼种经过拉网锻炼和浸泡消毒后才能入箱。消毒方法可用2%~4%食盐水浸洗5min。然后经过筛鱼、计数,按不同规格分箱投放。放养密度因养殖者技术水平和水域环境条件而不同,尚无统一标准。通常可放养8~10cm的鱼种100~200尾/m3水体,通过5~6个月的饲养,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普遍可超过500g/尾,单产达到80kg/m3。 如可赛优

主要进口美国那几种农作物?

2.4.2 产业开发技术日趋成熟,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养殖业80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不仅已经形成池塘、网箱、水池、工厂化循环水等5个养殖模式,而且无论在规模、产量、制种或养殖技术及饲料研发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近几年,水产品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罗非鱼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1、大豆

但每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则直线上升,2012年达到5300万吨,大约是该年自己生产的1300万吨的四倍。这意味着大豆消费总量的80%是进口的。

大豆消费总量在近二十年来所增加的部分(约四倍)主要并不是大豆或传统豆制品(豆腐、豆皮、酱油、腐乳等)消费的增加,而是新式豆制品消费的增加,主要是人们食用的豆油和养殖业所用饲料中的豆粕(2668, -45.00, -1.66%)。

豆油消费的增加主要来自伴随人们收入提高而来的更多食用油的需求。

2、坚果

大多数国内坚果企业的海外采购需求主要以碧根果、巴旦木、夏威夷果、开心果等坚果类产品原材料为主,而高端坚果多在海外种植,美国也是重要进口国之一。

粮食储备现状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有限的资源首先要保证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的种植,解决人的吃饭问题。而大豆等经济作物的供给可通过市场来解决。

统计显示,对外依存度高的农产品种类包括:大豆、棉花、植物油和食用糖等品种。

2008年发布的《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8-2020)》要求,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其中谷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2.6亿亩以上。

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品种基本自给。

参考资料:

199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依次是:大豆、豆油、豆粕、 原棉、牛皮革、马皮革、生牛皮。这五种商品的进口值共计10.3亿美元,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57%。

其他在千万美元以上的进口商品主要有冻鸡块、小麦、 饲料用鱼粉、肉骨粉、西洋参、玉米、饲料添加剂、冻鲽鱼、已梳棉花、蔬菜种子和乳清等。进口值增长10倍以上的商品有:紫苜蓿子、冻鳟鱼、沙丁鱼及黍鲱鱼、 鳗鱼苗、冻比目鱼、芝麻油、葵花籽油、冷冻草莓、玉米糠麸渣、马铃薯、什锦蔬菜、姜黄、燕麦、藻酸、甘露糖醇、鲜冷冻猪肉、材植物、肉骨粉、各种猪肉、各种饲料用的植物残渣等。

此外,每年我国都要虹鳟鱼适合于利用山洞溪流、地下水、水库底层水以及冷泉水等进行冷水养殖,可以专池饲养,也可以搞网箱养殖。虹鳟鱼养殖一般均采取流水高密度饲养法,建场地要求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进、排水,同时水的落又有利于自然增氧。每个养殖池的面积100~200平方米,池深1.5~2米,为长方形水泥结构,有利于投饵、管理和控制鱼病,并可使水流均匀流到水池各处,以符合虹鳟鱼喜欢逆游的特性。鱼池若能依山而建则更为理想,但进出水口处都要安置拦鱼栅。养殖水面的规模要依水流量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像600平方米的养殖水面,每秒注水量为100升才能保证其所需交换量。也可以在江河水质条件适合的河段,挂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为4×7×2米,成片串联设置。从美国进口大量磷酸氢二铵,1998年进口了506万吨, 进口值达11.7亿美元。1995年进口519万吨,进口值达12亿美元。1998年与1995 年相比,尿素、氮肥、磷肥进口大幅度下降,除草剂大幅度增加。

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情况 美国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我国农产品进口原产国,1995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34.7亿美元,约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30%。

但是近几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水平比1995年减少了10 多亿美元,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份额下降到22%-24%。1992.生物饵料培养技术8 年受国内需求不足的制约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比1997年减少了16.3亿美元,其中1/3是由于从美国进口的减少。

但尽管如此, 美国作为我国农产品大进口国的贸易地位仍然稳固,大啊超过从其他的进口,比第二大进口原产国澳大利亚多12亿美元左右。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种类主要是畜产品、大豆、植物油、棉花、水海产品和谷物类商品。1998年这六类商品的进口值共计16.1亿美元,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88%。1995年这六类商品进口总值为33.8亿美元, 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98%,进口商品种类高度集中。

中美农产品贸易分析

近几年,中美农产品贸易活跃,但由于双方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贸易统计数据由出入。为知己知彼,采取合适的贸易策略,我们按两个不同数据来作分析,一个是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另一个是美国的统计数据,并据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根据海关总署统计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情况 我们定义的农产品,为关贸总协定+渔产品,统计数据中不包括地区。 按此口径统计分析,我国是美国农产品的净进口国,1995年中美农产品贸易逆达27.7亿美元。近几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下降,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增加,贸易逆逐年减少,1998年减少到9.5亿美元。

(一)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情况 美国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我国农产品进口原产国,1995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34.7亿美元,约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30%。但是近几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水平比1995年减少了10 多亿美元,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份额下降到22%-24%。1998 年受国内需求不足的制约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比1997年减少了16.3亿美元,其中1/3是由于从美国进口的减少。但尽管如此, 美国作为我国农产品大进口国的贸易地位仍然稳固,大啊超过从其他的进口,比第二大进口原产国澳大利亚多12亿美元左右。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种类主要是畜产品、大豆、植物油、棉花、水海产品和谷物类商品。1998年这六类商品的进口值共计16.1亿美元,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88%。1995年这六类商品进口总值为33.8亿美元, 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98%,进口商品种类高度集中。1998年与1995年相比, 进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谷物类由原来的位降为第六位,进口值降幅达94%; 棉花由原来的第二位降为第四位,进口值降幅达80%; 而畜产品由原来第四位升到位,大豆进口更是迅速增加,由原来第六位升到第二位,进口值增长10倍。此外,这六类商品之外的其他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和坚果类产品的进口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99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依次是:大豆、豆油、豆粕、 原棉、牛皮革、马皮革、生牛皮。这五种商品的进口值共计10.3亿美元,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57%。其他在千万美元以上的进口商品主要有冻鸡块、小麦、 饲料用鱼粉、肉骨粉、西洋参、玉米、饲料添加剂、冻鲽鱼、已梳棉花、蔬菜种子和乳清等。进口值增长10倍以上的商品有:紫苜蓿子、冻鳟鱼、沙丁鱼及黍鲱鱼、 鳗鱼苗、冻比目鱼、芝麻油、葵花籽油、冷冻草莓、玉米糠麸渣、马铃薯、什锦蔬菜、姜黄、燕麦、藻酸、甘露糖醇、鲜冷冻猪肉、材植物、肉骨粉、各种猪肉、各种饲料用的植物残渣等。 此外,每年我国都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磷酸氢二铵,1998年进口了506万吨, 进口值达11.7亿美元。1995年进口519万吨,进口值达12亿美元。1998年与1995 年相比,尿素、氮肥、磷肥进口大幅度下降,除草剂大幅度增加。

(二)农产品出口到美国的情况 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二者约占出口总值的70%-80%。 美国在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中的份额不是很大,约占6%-8%, 基本处在第三或第四名的位置上,与出口到韩国的水平相当。但是从我国农产品对美国出口值来看,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即使在199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金融危机的困难局势下,我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仍然比1997年增长了6%,达到8.8亿美元,比1995 年增长了1.8亿美元。这表明,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大有潜力。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种类大体上比较稳定,主要是水海产品、畜产品、水果、蔬菜和坚果类产品。1998年与1995年相比,这些农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水果、坚果和蔬菜、植物油增长幅度较大,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243%、112%、45%和4%。1998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按金额排序依次是:冻鱼片;填充用羽毛、 羽绒;冻、干、盐腌或盐渍扇贝;干蔬菜及什锦蔬菜;苹果汁;盐渍猪肠衣;可可脂、可可油;柑橘属水果罐头;食品;冻小虾仁;松子仁;天然蜂蜜;蔬菜种子;小白磨菇(洋磨菇)罐头;供制造用植物液汁及浸膏;加工保藏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制成的饲料添加剂;盐渍绵羊肠衣;制成或保藏的淡水小龙虾仁;清水马蹄罐头;不含可可的食糖;红花茶及其他半发酵茶等。

二、根据美国统计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情况。 据美国统计,1995年以来,美国从(包括,下同)进口农产品( 包括食用水产品,下同)贸易额逐年增长,而对出口农产品贸易额逐年下降, 但1998年美国对农产品贸易仍保持净出口。1998 年美国从进口农产品总值为11.47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28.6%;美国对出口农产品总值为29.17%亿美元,比1995年下降31.3%。1998年美国对农产品贸易顺由1995年的33.56亿美元减少到17.70亿美元,下降47.3%。

(一)美国从进口情况 1998年,美国从进口农产品金额为11.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 在美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中,农产品所占份额由1995年的2.5%增至2.6%。 1998年美国从进口千万美元以上农产品依次为:加工水果和蔬菜、鱼片、虾、茶(包括茶)、可可酱、水果和蔬菜汁、精练油、植物种子、坚果、小食品(包括巧克力)、鲜蔬菜、香料和烟草;进口百万美元以上农产品依次为:植物油( 豆油除外)、饲料、(宠物食品除外)、酒和啤酒、糖及甜味剂和饮料基、 园艺产品和切花、红肉、鲜水果(香蕉除外)。近年美国从进口农产品一直以上述20种为主,1998年这20种农产品的进口额为5.98亿美元, 占美国从进口农产品总值的52.1%。另外,近年美国还从进口奶制品、大米、原糖、咖啡、皮革和毛皮、 活畜、粗粮、热带油及其它农产品。1995年以来,美国从进口水果和蔬菜汁、植物油、坚果、小食品、鲜蔬菜、烟草、鲜水果、糖及甜味剂和饮料基、鲑鱼、红肉等产品保持续增长态势,而龙虾进口则急剧下降。1998年美国从进口茶、植物油、糖及甜味剂和饮料基、小食品、鲜水果、水果和蔬菜汁、园艺产品和切花、香料等产品的进口额均达1970年以来水平。

(二)美国对出口情况 1995年以来,美国对出口农产品呈下降态势,但仍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1998年为其农产品出口的第四大对象国。1998年,美国对出口农产品总值为29.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6%;在美国出口农产品总值中,对出口农产品所占份额从1995年的7.2%下降到5.4%。1998年对出口值超亿美元的农产品依次为:豆油、禽肉、大豆、棉花、 鲜水果、皮革及毛皮、豆粕、红肉(鲜及冷冻)。在1998年美国对出口农产品总值中,以上八种农产品出口值占68.8%。此外,其它主要出口品种为:加工水果及蔬菜、奶制品、小麦、坚果、粗粮、小食品、酒和啤酒、鲜蔬菜、其它植物油、饲料、糖及甜味剂和饮料基、园艺产品和切花、红肉(加工保藏)、活禽、蛋及其制品、植物种子、早餐谷物、鲑鱼、动物脂肪、烟草、水果和蔬菜汁、鱼子、螃蟹和蟹肉、宠物食品、鱼肉糜、大米、花生、豆类、鲑鱼罐头、小麦粉等。 1995年以来,美国对出口的主要农产品,除花生、早餐谷物出口额保持持

续增长,棉花和烟草出口额持续下降外, 其它主要农产品的出口值都波动较大。1995年美国对中出口值的三种农产品依次为棉花、粗粮和小麦,1998年豆油、禽肉和大豆的出口跃居前三位。 1998年美国对出口花生、豆粕、豆油、皮革和毛皮、早餐谷物、红肉( 加工保藏)、园艺产品及切花、鲑鱼、鱼子等农产品的出口值均达1970 年以来水平。

三、一些建议1998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对美国出口农产品结构比较稳定,而且主要出口产品都保持了增长态势,但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的结构变化较大,传统进口商品中,原棉、玉米、小麦等大幅度减少,大豆、豆粕、豆油的进口迅速增加。这种消长趋势主要是受国内、市场供求形式和价格变化影响,另外,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也对农产品进口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不仅影响国内市场,而且对农产品市场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于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我国不宜过渡依赖进口,宜采取立足于基本自给,进口作为补充的发展策略,以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协调、稳定地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供应平衡,避免价格大起大落。近年来,由于市场大豆价格低迷,我国大豆、豆油、豆粕的进口迅速增长,冲击了国内市场,大豆生产面临萎缩,油脂企业面临倒闭,这将加大我国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为了保护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建议近期减少豆油和豆粕进口,适当进口大豆。

主要是大豆,希望大面积开发种植大豆,进口国变成出口国,不要进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了

北方水产养殖适合养什么?

<0.5 50 10 8 25 4.1 1.7 10460~14226

养虹鳟鱼吧,虹鳟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生长迅速,人工繁殖简便易行。目前已成为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产量高而优良的四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被列为鱼,是宾馆的菜肴。湖南省郴州市东江和张家界现已有养殖,但由于目前养殖得少,常常是有价无货。中南地区冷水资源丰富,人工流水养殖虹鳟鱼可谓是广大山区农户一条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大面积实践证明,流水高密度饲养虹鳟鱼,每亩水面可年产鲜鱼3~3.5万公斤,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1.5~2.0,经济效益极为显著。目前虹鳟鱼出塘价为每公斤60元左右,因此,进行虹鳟鱼人工流水养殖前景诱人。

虹鳟鱼介绍

虹鳟鱼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因其体侧具一棕红色纵纹,如同彩虹一样而目前我国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福寿鱼、红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等。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还有稻田养殖等,前3种养殖方式既可在淡水中进行,也可在半咸水或盐度低于25‰以下的海水中养殖。得名,又俗称为淡水“三文鱼”。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其正常生长水温为1℃~24℃,最适水温在14℃~16℃之间;每公斤水中含氧量要求在5毫克以上;水体PH值在7~8之间为宜。

养殖方式

技术据统计,的主要粮食品种,包括大米、小麦和玉米等品种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如果不将大豆包括在粮食之内,粮食进口量占生产量的百分比长期以来一直未超过5%。要领

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益,鱼池应经常保持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饲料效益。由于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鱼类的营养完全来自于人工投喂的饲料,所以饲料的质量是高密度饲养虹鳟鱼成败的关键。为了使饲料的营养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虹鳟鱼种鱼和咸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含量须达到40%~45%,粗脂肪为6%~16%,粗纤维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饵量一般不超过鱼体总重的3%,每日投饵2~3次。为改善虹鳟鱼肉的颜色,在虹鳟鱼上市前一段时间,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虾壳粉。

控制水质,保证池水有充足的溶氧量。充足的溶氧状况是密养下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当水量充足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观的生产量,通常注水率(注水率=[注水量(升/秒)/饲养鱼重量]×1000)在10~15时饲养效益。

水产品养殖有哪些种类 水产品养殖的种类有哪些

作为活体的微藻饵料应用在鱼苗阶段,除了能被水产动物直接摄食之外,其另一作用还体现在对养殖水质改善、调控水体微生态环境平衡方面。在育苗水体中投放饵料微藻,不但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氨氮、亚盐等物质,同时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还可促进微生物对氨氮、亚盐的硝化作用。作者在开展的小球藻降低池塘氨氮的研究中也得1.1.2 网箱养殖出,水体中引入小球藻第三天时,小球藻对氨氮的吸收效率达到了70%以上。此外,饵料微藻在调节水体微生物平衡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作用,如海洋环境中虽然有广泛的弧菌分布,但在饵料微藻大面积培育系统中却很少检测到弧菌。

2、罗非鱼和其他养殖鱼类一样,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要不同。如0.3~0.8g重的尼罗非鱼稚鱼,最适蛋白质为35%~40%;体重50g以上的幼鱼,为20%~25%。奥利亚罗非鱼稚鱼最适蛋白质要求大约为36%,体重21g时为26%~36%,粮农组织1987年了罗非鱼主要营养指标(表1)。淡水养殖:鱼类:长春鳊、鲫鱼、鲤鱼、团头鲂、鳇鱼等。甲壳类:淡水养殖的甲壳类有南美白对虾、大闸蟹、罗氏沼虾。其他品种:还有中华鳖、巴西龟、锦鲤、金鱼等。海水养殖:鱼类:梭鱼、比目鱼、鲈鱼、大黄鱼等。贝类:文蛤、扇贝、杂色蛤等。藻类:海带、紫菜等。甲壳类:灯笼虾、对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