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自解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自解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自解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自解
【注音版】
知(zhī)其(qí)雄(xióng),守(shǒu)其(qí)雌(cí),
为(wéi)天(tiān)下(xià)溪(xī)。
为(wéi)天(tiān)下(xià)溪(xī),常(cháng)德(dé)不(bù)离(lí),
复(fù)归(guī)于(yú)婴(yīng)儿(ér)。
为(wéi)天(tiān)下(xià)谷(gǔ),常(cháng)德(dé)乃(nǎi)足(zú),
复(fù)归(guī)于(yú)朴(piáo)。知(zhī)其(qí)白(bái),
守(shǒu)其(qí)黑(hēi),为(wéi)天(tiān)下(xià)式(shì)。
复(fù)归(guī)于(yú)无(wú)极(jí)。朴(piáo)散(sàn)则(zé)为(wéi)器(qì),
圣(shèng)人(rén)用(yòng)之(zhī),则(zé)为(wéi)官(guān)长(zhǎng),
故(gù)大(dà)智(zhì)不(bù)割(g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知道雄伟强大的好处,而自己宁可出在雌伏软弱的位置,这种品德如同天下的溪涧一样。(这里放我想到了第八章“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做为天下的溪涧,常道自然也不会离失,就如同婴儿一般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故复归于婴儿。(复归于婴儿,看来我以后的宝宝从小就应该锻炼他嘻嘻~孩子应该从小抓起,三字经里面说到学习环境和习惯很重要,父母的本身要做好。)
“知其白【译文】,守其辱,为天下谷。”
知道光明的好处,而宁可处在黑暗简陋之地,这种品德如同天下的法式一样。(这里也可以应用到前面的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林希逸曰:“圣人之所以不病者,盖知此知为病而病之,所以不病。此一章文字奇!或以‘上’为‘尚’,又于首句添两‘矣’字,误矣!”朴。”
做为天下的法式,常德一定会很足,因为没人与之争,即可获得很宽广的一片天地,故复归于无极。(这里也可以理解第七章的“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表面上感觉退让失去了什么其实你已经获得了更大一片田地。)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明明知道荣耀的好处,而宁愿处荣辱底下的位置。这样的品德就如同天地一样包容万物。做为天地包容万物,常道就会从足,这样就不会有分别心了,可以回到朴实的状态,就如同上古时代一样,都没有心智。
扩展阅读: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学、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的哲学、科学、、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人奚侗曰:“知而不自以为知,是谓上德之人。”按:此其一解。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扩展阅读:《道德经》经典句子
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解释】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道德经77章原文及译文
林希逸曰:“人能病其知之为病,则无此病矣。”原文:
扩展资料: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知(zhī)其(qí)白(bái),守(shǒu)其(qí)辱(rǔ),为(wéi)天(tiān)下(xià)谷(gǔ)。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3、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4、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1、天道的自然的法则,不像怕断弦的满弓吗?顶极的自然会抑制它,弱势的自然会保举它;多余者必遭损伤,不足者必得补充。
2、天道的自然之规律,损伤多余者而补充不足者。
5、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而不恃才傲物,功成名就也不愿意养尊处优,他不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圣贤。
解析:
本章开篇老子打了个形象的比喻,用拉弓射箭来形容,怎样才能正中靶心呢?比如,你拉弓瞄准的时候,弓弦举得高了就往下一点,太下了就往上一点,,力道强了就减少一点,不要拉伤韧带,劲小了就加大一点儿,总之,方向要准,力道适合,不大不小,才能达到目的。用多余的均给小的,这样就达到平衡,和谐与公平公正了。
老子原文及翻译
吴澄曰:“不知而以为知,下愚之人,耳目聋瞽,自谓有所见闻,故曰病。”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为(wéi)天(tiān)下(xià)式(shì),常(cháng)德(dé)不(bù)忒(tè),“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
《老【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子》原文和翻译
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什么意思?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此句出自《老子·第七章》。
翻译: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01“知不知”两句:帛书乙本、傅奕本作“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河上公本、王弼本作“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尚:上也(奚侗说)。,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私。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4、谁能把多余的奉献给天下?只有得道的人。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河上公曰:“夫唯能知病苦众人,有强知之病,是以不自病也。”参考资料来源: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
道德经77章原文及译文如下:《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
知不知,尚矣01;不知知,病矣02。夫唯病病,是以不病03。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04。
今 译
知道而谦说不知道,这样;不知道而却说知道,这犯了不知而自以为知的错误。只有认识错误是错误,才不会犯此等错误。圣人不犯错误,因为他知道为何会犯错误,所以才不会犯错误。
评 议
本章是讲“知病”而“不病”的辩证法。老子认为,人能知道会犯这种错误,而因平时多加小心,警惕不要犯这种错误,所以才不会犯错误。河上公为本章命题为“知病”,是符合老子本章所蕴含的深邃哲理的。但不如改为“知病不病”更能说明问题。
老子是从正反两方面来阐明“知病”而“不病”的辩证哲理的。(一)从正面而言,老子认为有智慧的人,虽然明明知道此事,却谦说不知道。何也?怕说得太满、太过,会出错,所以才说不知道。这正是防止出现自以为是的错误。(二)从反面而言,老子认为,有的人虽然自己不知道,为了彰显自己,却硬说知道。这就犯了自以为是的毛病。老子为了强调“知病”而“不病”的辩证哲理,所以,他强调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发常人所不能发,此等极富哲理的名言,在先秦诸子中,只能出自老子之口。所以,林希逸绝口称赞曰:“此一章文字奇!”
本章文字,诸抄本,自古以来即各不相同。现将帛书甲乙本与河上公本,录之如下,供读者参考。
帛书甲本: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 病矣。 是以圣人之不病, 以亓□□□□□□。
帛书乙本: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也,以亓病病,是以不病。
河上公本: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王弼本与河上公本相同。蒋锡昌说:“《御览· 疾病部》引作‘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较诸本为长,当据改正。”(《老子校诂》)陈鼓应先生根据蒋锡昌的看法,即将《老子》本章改为: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原文】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古人引用古籍中原句,有时也并非严格地逐字逐句的引用,甚至会有所增损。所以,不能据《御览》所引本章文字,即改动《老子》本章的原文和结构。何况《老子》第七章、第十二章、第四十七章的结构,皆与本章相似。尽管蒋锡昌列举《老子》书中其他章节的文字,说明其改动本章结构也是有《老子》本身文字作根据的。但是,他却忽略了《老子》各章的结构和句法,并非千篇一律。因此,轻率地改动本章的结构,是缺乏确凿的史料根据的。
本章表现了老子认识事物的辩证思想。与其“不出户知天下”的唯心主义认识论,是完全不同的。这就说明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其他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同样也具有其复杂性。所以,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人有多重性格,人的思想也是复杂的。其个性与共性共存,这是不争的客观存在。
注释
河上公曰:“知道而言不知,是乃德【解释】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接近于道。之上。”
苏辙曰:“知而不知者上。”
林希逸曰:“于其至知,而若不知,此道之上也。”
吴澄曰:“知而若不知,上智之人,聪明睿智,守之以愚,故曰上。”按:此其二解。
02病:错误。“不知知”两句:河上公曰:“不知道而言知道,是乃德之病。”
苏辙曰:“不知而知者病。”
林希逸曰:“于不可知之中,而自以为知,此学道之病也。”
奚侗曰:“若不知而自以为知,则有道者之所病也。河上本、王弼本均作‘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文谊不显,兹从《淮南· 道应训》引改。”按《淮南子· 道应训》引曰:“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又《文子· 符言篇》曰:“知不知,上也;不知知,病也。”
03“夫唯”两句:病病:前“病”字为动词,后“病”字为名词,即错误。
吴澄曰:“病病,犹患其所患,以不知为知,病也。以为病而病之,则不复有此病矣。”
奚侗曰:“能知病之为病者,可以不患斯病矣。”
04“圣人”三句:河上公曰:“圣人无此强知之病者,以其常苦众人有此病,以此非人,故不自病。夫圣人怀通达之知,托于不知者,欲使天下质朴忠正,各守纯性。小人不知道意,而妄行强知之事以自显著,内伤精神,减寿消年也。”
奚侗曰:“圣人之所以能不病者,无它,以能病其所病,故‘不病’耳。”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3、人为之道则不然,损伤不足的以奉献给有余的。【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词语注释:
1、人之道:指人类的一般法则、律例。
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陈鼓应先生认为这三句与上文不连贯疑为错简复出。此处仍予保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