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有什么调

湖南花鼓戏,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湖南各地花鼓戏的统称,分为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岳阳花鼓戏等等。

湖南花鼓戏调子大全_湖南花鼓戏调子大全背伞视频播放湖南花鼓戏调子大全_湖南花鼓戏调子大全背伞视频播放


湖南花鼓戏调子大全_湖南花鼓戏调子大全背伞视频播放


湖南花鼓戏调子大全_湖南花鼓戏调子大全背伞视频播放


若问其曲调嘛各个剧种不一样。

长沙花鼓戏,音乐分川调类,打锣腔类,小调类,过场音乐及打击乐。

主要唱腔有:西湖调,反西湖调(南手),西湖调二流与三流以及叫头滚板数板等等,花石调,烂板子调,十字调(双川),反十字调,比古调,凉伞调,中秋调,贺喜调,罗汉调,洞腔,反手洞腔,梁山调,渔鼓调,六音神调,丫鬟调,神调,反神调,辞店调,安童调(有说为:一字调),快一字调,还魂调,补缸调(全国很多剧种都有这个调),劝调,劝夫调,西调,和调,道情调,宁乡正调,长沙反调,湘阴调,讨学钱调,牧羊调,八音联禅调..............,

小调有;;;姨娘调,嫂子调,木马调,木马三流,木皮调,过江调,采茶调,采莲调,洗菜心,下盘棋调,送财调,送子调,望郎调,雪花飘,九连环,探妹调,十月子飘,玉娥郎,阳雀调,放风筝,夜落金钱,小送郎,四季闹更,瓜子红,到贴调,扯白歌,卖杂货调,铜钱歌,画眉子钻山调。..........

.器乐曲有:八板子,得胜令,大摆队,哀调,佛,大开门。八里亭,风入松............

打击乐类同于长沙湘剧。

邵阳花鼓戏有;三川调,四川调,哀川调,安川调,川调,二流,衡山调,北神调,南神调,北数板,南数板,渔鼓调,安阴,安阳,阳烟调,甜送郎,苦送郎,联禅调,阴调,采茶调,等等为数不多的川调,还有走场牌子,以及数量特别多的地方小调,等等以及它们的各种板变体。过场音乐与打击乐基本同于祁剧。

花鼓戏经典曲目

花鼓戏经典曲目有《刘海砍樵》《补锅》《打铜锣》《三里湾》《打鸟》《芦林会》等等。

1、《刘海砍樵》

花鼓戏经典剧目的无疑是这部《刘海砍樵》,这是一出经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叙述青年农民刘海与村姑胡秀英恋爱成婚的故事,剧情生动感人,风格清新真切。几十年来《刘海砍樵》久唱不衰,流播全国,并多次到省外和国外演出,以致家喻户晓,在长沙几乎人人能唱能演。

2、《补锅》

花鼓戏《补锅》原名《补大缸》,1964年改名《补锅》,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首演,写女青年刘兰英与青年补锅匠李小聪相爱并使兰英母刘大娘转变落后观念的故事。该剧反映当代农村青年男女突破世俗观念,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热爱新生活、自由恋爱,争当新青年的新风尚。

3、《打铜锣》

《打铜锣》也是湖南花鼓戏代表曲目之一,剧本根据柯兰《三打铜锣》改编,讲述社员蔡九坚持原则,批评教育自私的林大娘、维护集体利益的故事。两剧情节都十分生动风趣,人物性格非常突出,表演精彩,唱词利落,也都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剧中的喜剧风格与歌舞表演得到较为完美的结合。演出之后,两剧很快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并摄制成电影,风靡一时。

4、《三里湾》

《三里湾》是好看的花鼓戏中必有的佳作,该剧根据赵树理同名改编,此剧由湖南花鼓剧团于1957年首演,戏曲化程度较高,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曾被全国各地广泛移植演出,1979年参加建国三十献礼演出,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

5、《打鸟》

《打鸟》别名《王三打铳》。早期由当场旦脚演三毛箭,一个旦脚演毛姑娘,小丑演毛母;近期则由小丑扮三毛箭,花旦扮毛姑娘,老旦扮毛母;整理后三毛箭改俊扮,也有由小生扮演的。唱腔以走场牌子为主,歌舞性强,富于生活情趣。1954年由邵阳市花鼓剧团首演,1955年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剧本一等奖。

6、《芦林会》

花鼓戏传统剧目《芦林会》为老生、正旦唱功戏,描写穷秀才姜诗偏听母命,不顾夫妻情爱,错休妻子庞三娘。三娘被休后寄居尼庵,一日,为烹鲤孝敬婆婆到芦林采薪,恰与姜诗相遇,据理陈情,与之辨明冤枉。姜诗深受感动,有意重续旧好,但恐冒“顺妻逆母”之名,悲痛之余,难以自决,夫妻只得洒泪而别的故事。

唱腔中有段“望月调”,为此剧专用,分轮唱、重唱和合唱,音韵旋律流畅,在锣腔中独具特色,潮剧、湘剧、昆剧、秦腔、豫剧等剧种中都有本剧目。

湖南花鼓戏调的种类 有哪些名称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其中有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的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常德地区的常德花鼓戏,流行于湘北岳阳、临湘一带的岳阳花鼓戏,流行于衡阳地区的衡阳花鼓戏,流行于邵阳地区的邵阳花鼓戏,流行于湘南祁阳、零陵、东安一带的花鼓灯和流行于湘南的道县、宁远、蓝山、新田等县与调子班合流的零陵花鼓戏。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建国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据1981年统计,湖南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一旦一丑的花鼓戏初级形式。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是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较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

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

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特色。

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1949年后,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花鼓戏的演员有:何冬保、廖春山、王佑生、张树生、杨伯成、张廷玉、等

祁阳花鼓

湖南花鼓戏的经典名段都有哪些啊

《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沙家滨》、《讨学钱》《放风筝》、《洗菜心》、 刘海砍樵 25889

[花鼓戏] 胡大回门 12135

[花鼓戏] 洗菜心 7595

[花鼓戏] 五更劝夫 7496

[花鼓戏] 老汉驮妻 7245

[花鼓戏] 蔡鸣凤辞.. 5590

[花鼓戏] 扯罗卜菜 5579

[花鼓戏] 比古调 5165

[花鼓戏] 手拉风箱 5141

[花鼓戏] 蝶恋花 4450

[花鼓戏] 芦林会 4396

[花鼓戏] 雪梅吊孝 3876

[花鼓戏] 蔡坤山犁.. 3848

[花鼓戏] 李三娘过.. 3531

[花鼓戏] 反十字调 2852

[花鼓戏] 儿子不听.. 2763

湖南花鼓戏有什么调?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

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

1、川调

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

2、打锣腔

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3、牌子

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4、小调

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长沙花鼓戏主要有;西湖,反西湖,西湖二流,西湖三流,十字即双川,反十字,一字,快一字,安童,宁乡正调,宁乡讨学钱,长沙讨学钱,花石,烂板子,梁山,凉伞,渔鼓及丫环六音神调,神调,洞腔,反手洞腔,辞店,过江,嫂子,木马,采茶,采莲,采桑,采花,对花,望郎,湘阴,劝夫,骂鸡,咏郎,放羊;放风筝,罗汉,瓜子红,玉娥郎,洗菜心,十月飘,双探妹,阳雀,比古,八音连婵,喜报三元,罗汉,和调,补缸,四季红,送子,送财,雪花飘,盼郎,想郎;八板子,佛,八里亭,哀调,哭皇天,大摆队,风入松,小开门,大开门,浪淘沙,节节高,.............等等等等,连同它们的变体,加上打击乐有500个之多。

邵阳花鼓戏有;;南数板,北数板,反数板,哀川,安川,三川,四川,蟾川,川,南神,北神,单簧,双簧,安阴,安阳,阴调,私怀,思贤,二流‘特指西湖二流’,衡山,干板,洋烟,推磨.....等等以及它们的变体。走场牌子系列。叹四季,游农,启程,甜送郎,苦送郎,十月怀胎,龙灯,耕田,拜台,回门,;洒金扇,双看相,讨火,调兵,钓鱼,阴告状,反阴告状,四平,越调,北词,一枝花,一枝梅,水落音,南进宫,孟姜女,新尾子,.......,加上打击乐也有400个以上。虽然也叫花鼓戏,但是跟长沙花鼓戏根本不是一个剧种,相同的只是用大筒伴奏。

零陵花鼓戏,衡阳花鼓戏............等等各剧种皆有几百个曲调。

周志军。

湖南花鼓戏常用曲调

湖南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4类:1、川调,2、打锣腔,3、洞腔(即师公腔),4、小调。川调,源于山歌及民歌。按调式分为宫调式、羽调式两种,宫调式强调六级音,羽调式强调七级音,花鼓戏味特别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