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源给大家谈谈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以及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l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 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l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 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l


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 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l


1、2、原岳飞另一阕《小重山》词,从词意判断,《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第981页注认为:“此词当写于绍兴八、九、十或十一年秋,反映岳飞反对降金乞和,有志莫伸之苦闷。

2、”岳飞传记和历史《忠贯天日》则系于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被捕入狱之前,虽然不可能有十分确切的依据,但大致也是允当的。

3、文岳飞的诗词,虽留传较少,但这首气势磅礴、悲壮深沉的《满江红》却深为人们喜爱。

4、岳飞写《满江红》词时,中原大地正遭受金人铁骑的践踏。

5、岳飞矢志抗金,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的愿望;他执著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反映了广大的心声;他战功赫赫,治军严谨,是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洁奉公,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6、所以,《满江红》一词,和岳飞的高风亮节一起,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绝唱,唱彻神州。

7、《满江红》是在明朝的前期才广泛传播开来的,在宋、元两代极少或根本不见于记载。

8、然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所有的人都相信它是岳飞的作品,没有人怀疑过它的作者是不是岳飞。

9、让人始料不到的是,三十年代学者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一书的《岳武穆遗文》一篇中对《满江红》一词的作者提出质疑,从此江湖多事,数十年来关于此词的作者是不是伪作,争论不断。

10、对岳飞《满江红》词的真伪的争议,最初是在几位的前辈学者中进行的,其中有余嘉锡和夏承焘先生,还有张政烺和邓广铭先生,各持针锋相对的议论。

11、龚延明先生在《岳飞研究》第2辑《岳飞〈满江红〉词讨论综述》中介绍了相关情况。

12、夏承焘先生最初在《四库提要辨证》中认为是明人伪作。

13、此后,夏承焘先生在《浙江日报》1962年9月16日《岳飞满江红词考辨》一文中,则判定此词作者是明朝大将王越,“我认为,这词若不是他作,也许是出于他的幕府文士”。

14、后来,此文搜入《月轮山词集》时,改为“如果如我的猜想,这首词的作者是参与这场斗争(按:指对鞑靼作战)或对这场斗争有强烈感受的人,可能会是王越一辈有文学修养的将帅(他们的身份正和岳飞相同),或者是幕府里的文士”。

15、龚延明先生未曾提及者,是张政烺先生。

16、在《张政烺文史论集》的《岳飞“还我河山”拓本辨伪》一文中指出:“《满江红》词从命意和风格看可能是桑悦的作品。

17、”张政烺先生认为,此词“像是一个失意文人落魄江湖的情调”。

18、邓广铭先生曾说,现在《满江红》就是岳飞,岳飞就是《满江红》。

19、他曾向夏承焘先生劝说,何必写辨伪的文字。

20、他为此发表了两篇文章,特别是《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还特意搜入《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又编入最近出版的《邓广铭全集》中。

21、人们可以对《满江红》词提出一些疑点,但如要断然判定为伪作,只怕拿不出充分的证据,这在邓广铭先生的文章中已作论证。

22、但是,以上的争论大致都是针对晚至明代才出现《满江红》词,进行是真是伪的探讨。

23、如果在宋人的记载中确实没有提到岳飞的《满江红》词,也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24、幸好又有郭光先生的《岳飞集辑注》中的《岳飞的〈满江红〉是赝品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文章见此书第489页),此文无疑是研究岳飞《满江红》词的最重要的新进展。

25、可惜此书流传不广,人们一般不知郭光先生的研究和论证,在此有必要作简单介绍。

26、南宋后期陈郁著《藏一话腴》,使用的是《豫章丛书》本,并将有关文字编入岳飞孙岳珂的《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此书为岳飞的主要史料)中。

27、但郭光先生则使用清沈雄《古今词话》卷上和康熙《御选历代诗馀》卷117中所引的《藏一话腴》文字,比之《豫章丛书》本,多了如下一段重要文字:(武穆)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