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9018,、两块C1970,想制作一块功率的调频发射电路,求助调频发射设计电路原理

只有思路,前级射频分两路驱动两个9018,两个9018驱动两个1970,9018换NEC的3355这样激励功率可以达到要求。严格保证两路相位与电平一致,两路1970的信号通过功率合并器合并为一路信号。不过这样类似脱了裤子放屁,现在三菱的大功率 RF LDMOS也不贵了 淘宝上的一家 东西很全,也都是真的。买一个 直接做丙类放大 这样效果容易保证,最重要的是你不用缠太复杂的线圈,根据datasheet上面的pcb布局经过相应的修改就可以完成了。阻抗匹配VHF低端完全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对匹配元件的参数测量达成 ,实践出真知,伸手是不能进步的。

调频发射电路 调频发射电路工作原理调频发射电路 调频发射电路工作原理


调频发射电路 调频发射电路工作原理


求解FM调频电路图工作原理

此级是将前级的调频信号进行电压与电流的放大,输出负载则是个LC谐振回路,谐振在调频信号的中心频率上,而射频信号就通过天线辐射出去;

在安装调试中这个电感线圈是可以调节的,以获得准确的中心频率,效果是接收端的已解调信号的质量增强;

集电极上的电感为扼流圈,即阻交通直,对高频信号呈现出高阻状态,只为三极管提供直流通路;

下图中调频发射电路怎么实现的频率调制?高频通路怎样?

是用Q2晶体管基极PN结的电压随频率变化实现调频得来的。场效应管的栅极无PN结,放在此处只能混频。

频率C4.L构成并联谐振决定载频频率,C5微调。Q2高频振荡功率放大,Q1音频放大经C2耦合至Q2基极载频调制。

【简单调频发射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调频发射电路

在初中九年级《劳动技术教材》电子技术模块中,已接触到简单的调频发射电路的制作实践,但是,在初中,学校大都没有条件开展这项实践活动。即使有条件,照教材上制作出来的“调频话筒”,效果也。在高中三年级的《劳动技术教材》电子技术模块中,虽然接触到了“晶体三极管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实践,但是,在实践中学生不可能人人找到简便的音源信号和电声还原设备进行有趣的演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其具体做法是,利用注极体MEC做声电转换器、晶体三极管音频放大电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利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再由发射电路将调制波发射出去,然后,用带调频波段的普通收音机接收信号。这样,便完整地进行了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全过程实践。下图是我们实践中的实验电路之一。

其中,MEC为声电转换器,R1为MEC偏制电阻,C1为偶合电容,将MEC产生的的音频信号送到后级放大;T1、R2、R3、R4、R5、C2组成音频放大电路;C3为音频偶合电容,将音频信号送至后级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R6、T2、R7、C5、L、C6、C7组成高频震荡电路;TIAN为发射天线。

T1可选择3DG6或9014,T2必须选择9018或C8050等高频管。C5和L组成的LC,其频率由C5和L的参数决定。

我们实践时一般将其频率没置在88MHZ-108MHZ调频广播频率段之间,便于用调频收音机作为信号接受设备。电源电压可在3V-12V之间设置。

至于其他元件的参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业内人均可自己设置。当然,这个电路的有效发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米,仅仅是让学生实践而已。要想有一定的发射功率,作较远距离的发射实践,可增加一级缓冲放大和一级功放电路。

低频率三极管用在发射电路

高频三极管制作的远距离调频发射电路图如图所示是普通三极管3DA87C来制作的远距离调频发射电路,该电路也是普通的三点式振荡电路,该远距离发射电路采用大电流发射,在开阔地带可达1KM,按原理图组装试验,三极管要选用带蓝色点标志的放大倍数要大于80倍,但是在实验中发现它的频率不是落在88-108MHZ正常的调频波段之内,而是无论怎样调整电容和电感,均低于88MHZ的大约是七十几MHZ的频率点上,TESUN收音机的带电视伴音接收功能的收音机才能正常接收,该三极管的fT截止频率参数值不够,使其振荡频率提不上去。

为了使发射距离提高而又能使其频率落到正常调频收音机的接收范围之内,只好寻找别的高频三极管,用D40,C1971,C1972作为高频振荡或功率放大电路,以其大功率的输出来加大发射距离,但是这类高频三极管市面上很难买得到,而且即使买到,大多是些货,无法使用。后来找到用C3355,此三极管的截止频率为几千MHZ,其功率为600MW,用于调频波段已足够,然后将电路作一些改进,可以很方便的制作出远距离调频发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