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镜反应需要什么官能团?

第二步:配置好15%的葡萄糖溶液。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包括羟基、羧基、醚键、醛基、羰基等。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有组成、碳链、官能团和同系物等。

发生银镜反应的条件_发生银镜反应的条件有哪些发生银镜反应的条件_发生银镜反应的条件有哪些


发生银镜反应的条件_发生银镜反应的条件有哪些


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OH、-CHO、-COOH、-NO2、-SO3H、-NH2、RCO-,这些官能团就决定了有机物中的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亚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酰胺类的化学性质。

反应醛类物质与银反应生成银、羧酸铵、氨气和水注意事项

聚合后的乙醛可通过加酸、加热来解聚。方法是:把乙醛聚合物收集起来,加少量硫酸并加热蒸馏,馏出物用水吸收,即得乙醛溶液,这时就可用于进行乙醛特性反应的实验了。

醛为什么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才发生银镜反应?

第三步:配置2%溶液。

因为银镜反应中银氨离子为1.碱洗(加热)络离子,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氨根离子,平衡向右移动。

由于银在碱性环境下才稳定,而反应生成乙酸,使环境呈酸性,所以银镜反应只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哪些

+2NH3·H20

凡含有醛基的化合物都有银镜反应,具体有醛类,如甲酸、乙醛、乙二醛等。

银镜反应是银化合物的溶液银镜反应需要醛基官能团。被还原为金属银的化学反应,由于生成的金属银附着在容器内壁上,光亮如镜,故称为银镜反应。

都什么物质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与银,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的反应,不过除此之外,某些银(Ⅰ)化合物(如)亦可被还原剂(如肼)还原,产生银镜。

2、实验品:溶液,稀氨水,10%葡萄糖溶液。例子:

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 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乙二醛需要4mol 银因为有两个醛基)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高中化学 什么东西能发生银镜反应,什么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

第十步:几分钟后就可以把容器从热水中取出,把容器中的废液倒掉,用水轻轻的冲刷下内壁残留的废液即可。(冲洗的时候要注意轻轻的冲洗,因为刚做完的银镜反应后的银单质薄膜非常脆弱,只要水流过大,有可能就会把容器壁上的银薄膜冲刷掉。)

在高中阶段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包含醛基的有机物,发生水解的物质可分有机和无机,有机物如酯、卤代烃、糖、蛋白质等,无机物主要是盐类,如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

还原性的糖,比如果糖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酯类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油脂类也可以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

有醛基(-CHO)的有银镜反应原理:银氨砾离子带有一定的氧化性,而醛基有还原性,因此,是醛基和银氨砾离子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银氨砾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而醛基被氧化成羧基。银要在碱性的溶液环境中反应。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种类很多:盐类(非强酸强碱盐)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的水解等

银镜反应的原理。

3、原理:银具有弱氧化性。

2.2毫升2%,加稀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再滴入1-2滴4%,摇匀,加2-3滴40%乙醛,用才摇动1分钟,使之变黄,静置即可得银镜.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取决于碱性强弱,而与是否新制无关.强碱性条件下,铜离子的络合物适当温度下均可反应.

在洁净的里加1mL2%(质量分数)的溶液,然后一边摇动,一边逐渐滴入2%(质量分数)的稀氨水,直到初产生的沉淀溶解为止。

CH3CHO+2Ag(NH3)2+

2OH-→CH3COONH4+2Ag↓+3NH3+H2O

银镜反应注意事项

1.不能用久置起沉淀的乙醛。因为乙醛溶液久置后易发生聚合反应。在室温下与硫酸反应生成;在0℃或0℃以下,则聚合成四。是微溶于水的液体,四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聚合后的乙醛不 再有乙醛的特性。

1、不能用久置起沉淀的乙醛。因为乙醛溶液久置后易发生聚合反应。在室温下与硫酸反应生成。

2、所用银必须随用随配,不可久置,不能贮存。因为溶液放置较久,会析出黑色的易爆炸的物质一氮化三银沉淀。

3、制备银时不能加入过量的氨水。滴加氨水的量以初产生的沉淀在刚好溶解与未完全溶解之间。

4、反应必须在水浴中进行加热,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热,否则有可能发生爆炸。在水浴扩展资料银镜反应实验:加热过程中,不要振荡,也不要搅拌溶液,水浴温度也不要过高(因乙醛沸点低)。

4、实验现象:银化合物的溶液被还原为金属银,壁出现银镜现象。

5、实验后处理:实验后可以用稀(等物质的量的浓会产生更多污染)来清洗内的银镜,可以,生成,和水。

6、注意:制备银时不能加入过量的氨水。滴加氨水的量以初产生的沉淀在刚好溶解与未完全溶解之间。

实验室作银镜反应的详细过程(要有溶液具体的使用量、浓度,我会根据详细程度来给采纳)

甲醛、乙醛、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乙二醛等醛类。

需要的品有:葡萄糖,,浓氨水,(火碱),蒸馏水。

需要的器材有:量筒,滴管数个,大烧杯,小烧杯数个,以及需要发生银镜反应的容器。

注意:在配置本次实验所需的所有溶液时,都需要使用蒸馏水来配置,主要因为普通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当遇见溶液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氯化银沉淀,而导致溶液浓度不足。

步:配置,的浓度一般配置为10%。

第五步:在中加入5ml左右的2%溶液。

第六步:加入10%水溶液8滴左右即可,加入后可以见到溶液产生红棕色的沉淀。

第七步:向此时中的溶液中逐渐滴入浓氨水,可以发现此时溶液渐渐的边的澄清,滴加浓氨水一直到红棕色的沉淀渐渐消失为止,注意滴加浓氨水的量要适可为止,切记不可添加过量。此时的溶液就是银。(如果次做银镜反应,可以把1体积的浓氨水加入1体积的蒸馏水来稀释下,以便掌握好用量。)

第八步:加入8滴刚才配置好的15%葡萄糖溶液,在滴加葡萄糖溶液的过程中就能看见溶液在逐渐变黑。滴加完成后需要快速震荡下,以便充分混合溶液,此时可以看见溶液迅速变黑。

第九步:把刚才混合好的溶液快速的放入温水浸没。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是什么?

用途

在洁净的里+NH3·H2O加入1mL2%的溶液,然后加入10%水溶液2滴,振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放在热水中温热。

不久可以看到,内壁被加热区域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常见的银镜反应是银氨络合物(氨银配合物,又称托伦试剂)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的反应,不过除此之外,某些银化合物(如)亦可被还原剂(如肼)还原,产生银镜。

银镜反应通常是中学化学实验之一。实验室中用这个反应来鉴定含有醛基的化合物,工业上则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

1、定性有机分析

一旦使用2,4-(也称为布雷迪试剂或 2,4-DNPH 或 2,4-DNP)鉴定了羰基的存在,就可以使用 Tollens 试剂区分酮和醛。Tollens 试剂对大多数酮的检测结果为阴性,α-羟基酮是一个例外。

该测试的前提是醛类比酮类更容易被氧化;这是由于醛中的含羰基碳带有氢。混合物中的二胺银 (I) 络合物是一种氧化剂,是 Tollens 试剂中必不可少的反应物。该测试通常在温水浴中的中进行。

在阳性测试中,二胺银 (I) 络合物将醛氧化为羧酸根离子,并在此过程中还原为元素银和氨水。元素银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偶尔会沉淀到反应容器的内表面,从而形成一种特征性的“银镜”。酸化后的羧酸根离子将产生其相应的羧酸。

由于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羧酸首先不是直接形成的。整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所示;R是指烷基。

2、染色

在解剖病理学中,氨用于Fontana-Masson 染色,这是一种银染色技术,用于检测组织切片中的黑色素、银质和脂褐质。黑色素和其他嗜铬将还原为金属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