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闰几月份 2009年是闰年闰月吗
09年是闰年吗?闰几月?是5月吗?那如果孩子生在第7个月那他的生日怎么算
是闰五月的,还是按正常的算就行了。比方说生在阴历7月初9,那生日就是这一天了。如果想过阳历,那就是8月28号了。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2009年是闰几月份 2009年是闰年闰月吗
2009年是闰几月份 2009年是闰年闰月吗
2009年是闰几月份 2009年是闰年闰月吗
首先例子:
2005,2006,2007都是平年,2008年是闰年。
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
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而设立的。补上时间的年份,即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
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
详情如下:
闰年(leap year),指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以及在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2月29日),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闰年的计算,归结起来就是通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千年不闰,四千年再闰;万年不闰,五十万年再闰
2009年闰几月?
1949 闰七月 1952 闰五月 1955 闰三月 1957 闰八月 1960 闰六月 1963 闰四月 1966 闰三月 1968 闰七月 1971 闰五月 1974 闰四月 1976 闰八月 1979 闰六月 1982 闰四月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 1990 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 2004 闰二月 2006 闰七月 2009 闰五月 2012 闰四月 2014 闰九月
农业上的农时,是按照我国现在通用的公历和农历来制定的。公历一年为365天,逢到闰年为366天,因为平年2月份只有28天,闰年二月份就有29天。农历每年只有354天或355天;逢到有闰月的一年,就有384天或385天。因为农历一般每月只有29天或30天,逢到有闰月的年,就多一个月。 为什么公历有闰年,农历有闰月呢? 现今世界上各国通用的公历,是根据罗马人的“儒略历”改编而成的。天文学上把地球绕太阳从春分点回到春分点的时间,称为一个回归年,其长 年)为365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为366日。到公元325年,儒略历为当时信奉的所采用,这一年的春分日是3月21日。由于儒略历的平均历法年比回归年长0.0078平太阳日(即平均每年约长11分14秒),这样从公元325年开始,积累到1582年,两者相竟达十天,结果3月21日的春分日提早到3月11日。为了避免这些误,人们特规定1582年10月5日为1582年10月15日;并将设置闰年的办法,也给以明确规定:以公历纪元为标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年是闰年;但逢百之年,能被4整除的并不是闰年,必须要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例如1968年能被4整除,是闰年,1900年是逢百之年,能被4整除,却不能被400整除,所以不是闰年,而2000年又将是闰年。凡是闰年,在二月份增加一天,全年为366天。 现在还在使用的农历(又叫夏历),它的特点是:既重视月相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寒暑节气。它规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因为月相变化一周的时间(天文学上叫做一个朔望月)是29.5306日。这样,几个月的平均值就近似于“朔望月”的长度。因此平年有12个月,全年只有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平均约10日21时。为了纠正这个误,所以规定每三年中加一个闰月,五年中加两个闰月,十九年有七个闰月,以求年月的结合;这样农历的闰年共有13个月,全年有384或385日。通过这么巧妙的安排,使每月所代表的节气相不致太大,不过农历的闰月不像公历总是规定在二月份;还有交节气的日子,不像公历那样大体上固定,它的计算也较复杂,平年与闰年的日数相很多天,所以采用公历比农历普遍而便利。 农历闰五月
2009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己丑年
2009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己丑年
闰七
2009年农历闰几月?
2009 闰五月
公元1949 --- 2020 年农历闰月表
1949 闰七月 1952 闰五月 1955 闰三月 1957 闰八月 1960 闰六月
1963 闰四月 1966 闰三月 1968 闰七月 1971 闰五月 1974 闰四月
1976 闰八月 1979 闰六月 1982 闰四月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
1990 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
2004 闰二月 2006 闰七月 2009 闰五月 2012 闰四月 2014 闰九月
2017 闰六月 2020 闰四月
从上表可知,闰四,五,六月特别多,闰九,十月特别少,尤其是没有闰十一,十二
月和正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两个中气间的时间间隔并不是都一样的。前面提到的
30.4368日只是个平均数。实际上,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轨道上离太阳远的一点叫做“远日点”,近的一点叫做“近日点”。地球在远
日点附近运动慢,两个中气的时间间隔就长,长的达到31.45日,因此不含中气的可能
多,闰月出现的机会就多些。反之,在近日点附近地球运动快,两中气间的时间间隔就短,
短的只有29天多,因此不含中气的机会少,闰月出现的机会也就少了。这样,我们对正月
或腊月(也包括农历十一月)不设置闰月就不会感到奇怪。如若闰月要放在正月或腊月,那
我们岂不是可以过两个春节或两个除夕了吗?其实这种历法在清代前曾经有过,但后来由于
注历方法的改变,就再也没有这种巧合的事了。正月与腊月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闰月的。腊月是人们对农历十二月的一种叫法,它是由“腊日”演变而来的。腊日是古人祭祀百神的日子。这种活动早是从周代开始的,具体在哪一天,没有确切记载。到了汉代,将腊日定到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即干支纪日法中地支为戌的日子。因为冬至在农历上上不固定的,所以腊日也不是固定的。后来人们又将十二月八日定为腊日。关于这一点,《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道:“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祭神的日子叫做腊日要从腊字说起。古腊字没有“月”旁,象形为一只掏掉内的小动物烤在日头上。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也称腊,在周代,掌握腊的人称为腊人。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日称腊日,因腊日定在十二月,所以十二月也称腊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