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基本知识

法律分析:1、法是由制定和认可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明确行为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和。其特征有四方面:(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2)、法是由(即相应的机关)制定或认可;(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规范;(4)、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5)、法是由强制力保证实施。2、我国《中华刑法》的任务是(1)、保卫政权;(2)、保护合法财产;(3)、保护公民权利;(4)、维护秩序。3、犯罪一切危害、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政权和,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法律的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基础知识知识点法律的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基础知识知识点


法律的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基础知识知识点


法律依据:《中华民法典》

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和经济秩序,适应特色发展要求,弘扬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法制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1、法是由制定和认可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明确行为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和。

其特征有四方面: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

(2)、法是由(即相应的机关)制定或认可;

(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规范;

(4)、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5)、法是由强制力保证实施。

2、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1)、保卫政权;

(2)、保护合法财产;

(3)、保护公民权利;

(4)、维护秩序。

3、犯罪的特征有

(1)、犯罪是危害的行为,即具有相当的危害性;

(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4、构成犯罪的条件有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关系。例如,罪是对、集体、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

(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3)、犯罪的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

(4)、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5、犯罪的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以积极的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的行为,是人的积极行为,如故意伤害行为、行为都属于作为的形式;而不作为是指应当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不实施的消极行为。

法律依据

《宪法》

第五条规定,中华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 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和各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