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力的计算公式

重力 G=m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计算公式汇总)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计算公式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计算公式汇总)


滑动摩擦力 f=UN U是摩擦系数,N是正压力

牵引力 F=W/S W是做的功 S是距离

F=PV P是功率 V是速度

浮力 F=ρgv ρ是液体密度 v是浸没的体积

F=PV P是功率 V是速度

应该是P=W/t=FV,所以F=P/V吧

谁能帮我总结人教版初三物理全一册的所有公式?

一、 欧姆定律部分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初三物理重点公式(人教版)不要太复杂写清楚点 顺便教下怎么学物理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mg

合力公式:

F=

F1

+F2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F1

-F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密度公式:

浮力公式:

F浮=G

–F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F浮=G

压强公式:

p=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帕斯卡原理:∵p1=p2

∴或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滑轮组:

F=

G总

s=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n=1

∴F

=G

s=

h对于动滑轮而言:

∵n=2

∴F

=G

s=2

h机械功公式:

W=F

s功率公式:

P=

机械效率:

×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c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电流定义式: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UI

tW

=U

It

结合U=I

R→→W

=I

2Rt

W=

UI

t结合I=U/R

→→W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W/t

P=

I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分压原理: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分流原理: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人教版初三物理力的计算公式

一、力学基本公式:(1)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ρ﹦m/V ,m=ρV,V= m/ρρ---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m--- 质量--- Kg(千克)、 V----体积--- m3 (立方米)(2)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v﹦s/t ,s=vt,...

物理九年级公式有哪些?

物理九年级公式有:

一、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W=UIt=Pt=UQ (普适公式)。

4、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5、U1/U2=R1/R2 (分压公式)。

6、P1/P2=R1/R2。

二、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三、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四、机械功。

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公式:W=FS(W是功F是物理受到的力S是距离)。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W/t(功率P功W时间t)。

五、重力。

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公式:G=mg(G为重力m物体质量g重力系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一) 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1 速度 υ= S / t 1m / s = 18/5 Km / h 1Km/h=5/18 m/s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C=λf电磁波 2 温度 T = t +273K T :开尔文(K)、t :摄氏度(0c) 3 密度(属性) ρ= m / V m一定时,ρ和V成正比; V一定时,ρ和成m反比。 1 g / c m3 = 103 Kg / m3 ρ木=06×103 Kg / m3 ρ冰=09×103 Kg / m3 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