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陂杏花》中杏花有什么形象特点?古诗词中杏花有何寓意

花门楼前见秋草(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相看老。岑参 《凉州馆与诸判官夜集》)译文: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至于杏花在古诗词中的寓意,这问题谁问的啊,因为杏花没有特别明确的寓意啊,往往象征江南春光,有时候还和酒有关,又有时候借杏花表示春光易逝,红杏出墙的寓意也有。

杏花的寓意和象征 杏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杏花的寓意和象征 杏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杏花的寓意和象征 杏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杏花的花语和寓意

(孟浩然:《春晓》)

杏花在春季开放,开放的花朵颜色为色,白色中透露出一点点粉色,好像是少女的娇羞一样,所以花语有娇羞的含义。

人们将杏花比较娇羞的少女,这也是对杏花的赞赏,侧面反映出了杏花的美丽。杏花的花色好看,花语含义较好,可以将杏花送给可爱娇羞的少女,非常的相配。

杏花还有疑惑的花语含义,因为常常将杏花比作年轻的少女,而处在那个年纪的少女又有着较多的疑惑。对世界上的一些事物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人们就将这样的花语赋予了杏花,显得杏花也有了不同的含义。

其他寓意

杏花还有一个花语是少女的慕情,杏花的花苞结出来,在等待开放的时候,好像是一个少女在等待她的恋人到来。洁6、桔:"桔"与"吉"谐音,盆栽柑桔便成为人们春节时家庭的摆设。白纯净的花色好像是少女般的纯情,开花后能绽放出自己的姿态,以的面貌来与相爱的人想见。所以就将杏花比作慕情的少女,有着青涩的感情。

可以将杏花采摘下来,送给自己相恋的人,表达自己的爱恋。杏花中的杏字跟幸福的幸字同音,所以花语也有幸福幸运的含义。在古代唐诗中,杏花是心绪缭乱之花、轻浮易谢之花,杏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为疑惑、美人迟暮之花。

杏花的寓意

以折桂象征荣耀 据神话传说,月亮中有一桂花树。过去称应试及第为“蟾宫折桂”,比喻十分荣耀。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的人。

杏花也象征着爱情,代表着羞涩的初恋,是少女懵懂的爱慕之情。在古代唐诗中,杏花是心绪缭乱的花,是轻浮容易凋谢的花,是迟疑、美人迟暮的象征。在现代生活中,杏花代表的是少女的爱慕、娇羞、疑惑,表达一个相思少女火热的内心,杏花初期开的时候为红色,逐渐褪色为洁白。杏花是二月当令之花,二月也叫做杏月,所以杏花主要的寓意还是春意盎然。

杏花形态特征

当杏花盛放,唤起人们对春天的渴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所以杏花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到来,以及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古代有一个词叫杏脸桃腮,用来形容一个女人外表的美丽,更有丹凤眼、杏眼、桃花眼的说法,来形容一个人眼睛的美丽、妩媚。尤其杏眼往往被人们和美丽妖娆联系在一起,所以杏花也象征着女人的美丽漂亮。

杏树为落叶乔木,高5-8米。树冠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多年生枝浅褐色,皮孔大而横生,一年生枝浅红褐色,有光泽,无毛,具多数小皮孔。小枝褐色或红褐色,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5-9厘米,宽4杏花 花语:少女的慕情-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

杏花花语

一、燕子象征着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杏花的花语是娇羞可爱、爱慕之情和幸运的征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兆,它的花色是洁白中透着一些,就像女孩子害羞时的脸蛋一样可爱,古人也常用杏花来比喻少女心中有了仰慕的人,而杏与幸同音,花开时象征着好运的来临。

杏花有什么寓意 1、娇羞可爱

杏花白里透粉的花色就如同少女害羞的脸蛋,每当看到杏花的时候,都会想起自己心中那个娇柔的少女,非常适合送给喜欢的人,表明在我的心中你和杏花一样可爱,我永远都被你的娇俏吸引。

2、爱慕之情

不仅是男生可以送杏花,女生也可以给心仪的对象送上一束粉红的杏花,用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象征着我对你的爱意就像是少女青涩的初恋一样单纯,希望你能够明白我对你纯洁的爱。

3、幸运象征

杏花还有幸运和幸福的寓意,杏跟幸同音,因此常常用杏花表示好运的意思,送给朋友表示谢谢你给我带来好运,或者是希望能给你带去幸福,摆放在家里也象征期待幸运的到来。

十种植物的象征意义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十种植物的象征意义

十种植物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花朵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人们会根据神话传说、历史典籍,为花卉赋予浪漫、悲伤、独特的花语,那么,一起来看十种植物的象征意义,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种植物的象征意义1

1、梅花

梅花凌寒独开,花色鲜红,如同血液一般,给人一种孤傲、坚贞、顽强拼搏的感觉,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

2、芍

芍是我国六大名花之一,有着五月花神的美誉,是爱情的代表花卉,古代男女表达相思、不舍时,就会互赠芍花。

3、樱花

樱花在每年的早春开放,花朵小巧,花量丰富,花色多为白色或粉色,仿佛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给人一种浪漫、温馨的感觉,象征着幸福美满的家庭。

4、水仙花

水仙花临水生长,花朵开放时向下低垂,仿佛一个谦卑的`人,因此水仙花象征着谦虚、低调。

5、兰花

兰花是一种草本植物,生长在深山幽谷中,未开花时和野草相似,毫不起眼,但开花的兰花香味浓郁,吸引着人们纷纷探寻其踪影,给人一种低调的感觉,象征着清雅脱俗。

6、

曾是我国的国花,其花朵硕大,花型典雅,如同一位端庄大气的女子,象征着高贵典雅、端庄的气质。

7、月季花

月季花又叫花中皇后、月月红,其花朵一年四季开放不断,花大且色艳,就像是始终矗立在高处的旗帜,永远不会倒下,象征着永恒的胜利。

8、凌霄花

凌霄花是一种攀援花卉,在生长的过程中,藤蔓会不断地向高处攀援,最终新叶在枝梢长出,并开出美丽的花朵,给人一种志向高远的感觉,象征着朝气和活力。

9、菊花

菊花临霜开放,花型典雅,花香清淡,花色丰富,有着花中隐士的美誉,象征着孤傲、忠贞的品质,适合将菊花送给敬爱的长辈,表达对他的赞美和尊敬。

10、荷花

荷花是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但开出的花朵却一尘不染,就像一个清高的君子,始终坚持着正义的事情,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象征着高洁、正直、忠贞。

十种植物的象征意义2

1、松柏——苍劲耐寒,象征坚贞不渝。《荀子》中有“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其‘贞’矣”。

2、竹——虚心有节,象征谦虚礼让,气节高尚。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3、梅——迎春怒放,象征不畏严寒,纯洁坚贞。明代徐徕《梅花记》有“或谓其风韵独胜,或谓其神形具清,或谓其标格秀雅,或谓其节凝固”。梅花是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4、兰——居静而芳,象征高风脱俗、友爱情深。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5、菊——敖霜而立,清廉高洁,象征离尘居隐、临危不屈。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7、吉祥释义:草: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叫瑞草。

8、椿树:象征长寿,

9、槐树:代表"禄",古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于其下,面对三槐者为三公,后来便于庭院植槐。

10、桃树:传为五行之精,能制百,故而过年以桃符悬门上。

十种植物的象征意义3

杨花——随风飞扬,轻而易变,是轻薄和不坚贞的象征。

桃花——象征美人

杏花——象征幸福美满

兰花——高洁 典雅

荷花——清白、高洁的象征。

梅花——坚贞不屈 ,高洁,坚强

丁香花——象征愁思或情结

牡丹——、浓情、富贵

菊花——凌寒傲霜,是高洁的志士,也象征孤高的隐者

桂花——象征团圆

枫叶——象征鸿运

松树—— 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竹子——正直虚心

红枫——革命热诚

桑梓——象征故乡

人眼中各种花的象征意义

以桃李代表门生 人们常以“桃李满园”、“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某名师的门生众多。

水仙 一是“纯洁”。二是“吉祥”。

兰花 象征高洁

牡丹 富贵

银杏——古老文明 松柏——坚强伟大

芝兰——正气清远 百合——团结友好

紫荆——兄弟和睦 椿萱——父母健康

竹子——正直虚心 红枫——革命热诚

杨柳枝——依依不舍 石榴——子孙繁昌

并蒂莲——夫妻恩爱 牡丹——繁华富贵

梅花——坚贞不屈 茶花——战斗英雄

万年青——友谊长存 吉祥草——鸿运祥瑞

寿星草—延年益寿 桂花—高尚不俗

橄榄枝——和平 黄月季——胜在民间一直以来以杏花寓意着一种幸福,比如常说的以杏花为贵,杏谐音幸,有幸指的就是夸奖男的志趣高洁,女的贞静端方。利

含羞草——知耻 夭桃——淑女

铁树——庄严 菊花——高洁

合欢——消愤 红豆——相思

荷花——无邪

以松柏象征坚贞 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以竹象征气节 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

以梅象征坚强不屈 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以菊象征不畏风霜 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受。它不畏风霜的高尚品格更为人们所称道。

以牡丹象征富贵 朵硕大,色泽鲜艳,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

以荷花象征清白 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以垂柳表示依恋 《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柳与留谐音,因而古时送别友人,常折柳枝相赠,以示依恋之情,故有“杨柳依依”之说。

以桑梓代故乡 《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

以杏象征幸福 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杏与花瓶表示“祝您高中”,同时因为杏花非常美丽,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少女,杏仁则比作美女的眼睛,俗语常说“柳叶眉,杏仁眼”。

以桃象征长寿 桃是最常见的长寿象征,给老人祝寿便用寿桃。一些人在厅堂中常挂着一幅画有三个桃和五只蝙蝠的画,表示“三桃五福”。

以水仙象征来年走运 “水仙”字面意思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因此就成为来年走运的一个合适的标志。

以枫叶象征鸿运 枫叶不仅至秋呈红色,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而且因为“枫”与“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许多图画中,画着一个猴子栖在树上,树上有一个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杏花的样子和特点描写

一二句写出了北陂杏花的娇媚之美,后两句表现了杏花高洁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于物,体现出王安石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

杏花是一种果树,是落叶乔木的一种,一般树冠的枝叶是开展的,全株不含毛,树干比较粗糙,并具有纵裂。杏花一般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在用上还具有很好的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和缓解便秘的功效。

杏花外形样子

杏花是一种果树,是落叶乔木的一种,一般树冠的枝叶是开展的,全株不含毛,树干比较粗糙,并具有纵裂。

叶子:杏花的叶子一般可以长到8厘米左右,叶子的形状是宽卵形或圆卵形的,叶子的基部是圆形的,叶的边缘长有锯齿。

花瓣:杏花的花是单生的,一般杏花会比叶子先开放,花瓣的形状一般是圆形或者倒卵形的,萼管的外部披有绒毛。

杏花特点和作用

颜色:杏花的颜色是白色的,颜色比较淡,其中还会带有兴许的红色,叶子是绿色的,枝条一般是浅褐色或浅红褐色的。

气味:杏花是具有香味的,一般杏花的花香有一股糯米的香气,比较沁人心脾,这种香味是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不具有毒素和影响的。

作用:杏花一般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在用上还具有很好的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和缓解便秘的功效。

杏花生长习性

杏花的寿命比较长,一般适合栽种在地势低的山丘或者丘陵上,一般具有良好的耐旱和抗风性,喜欢生长在温暖和光照充足的地方。

杏花也就是杏树,一般在种植3、4年后才会结果开花,一般在幼树期间是需要细心照料的,生长期间要注意好施肥,一般这样养护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杏花寓意和象征

杏花的花语是可爱、倾慕和幸福,一般代表着少女怀春的娇羞,寓意着幸福和甜蜜,一般多适合送给暗恋或者心悦之人。

关于杏花的诗句及其象征意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 杏花的象征意义是 (一)轻愁淡喜之花。

杏属于蔷薇目蔷薇科植物,落叶小乔木,原产于我国新疆,目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地区。同时,杏的营养极为丰富,果肉中含有较多的糖、蛋白质以及钙、磷等矿物质,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并且,种子吃起来风味独特,也深受大家喜。

杜牧的《清明》抒写“路上行人”的悲喜情怀

(二)心绪缭乱之花。

李商隐的诗以捕捉和描绘日常生活中某种微妙的诗意感受而见长,《日日》就是这样一首之作,写的就是由烂漫春光所引起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意绪。“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三)轻浮易谢之花。

花本无情人有意,古人喜欢托物言志,借花言情。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就通过对比杏花和幽竹来抒发自己的人生志趣。“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如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四)美人迟暮之花。

花红易逝,红颜易老,人花相喻,言愁说恨,这在古代诗词中当是普遍现象,戴叔伦的《苏溪亭》就是反映这种题材的之作。借暮春花草烟雨写美人怨别离恨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

杏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为:少女的慕情、娇羞、疑惑

===============================================

杏花:

酒的使者。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桃红李白,撩人心魂。杏花的栽培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众说纷纭,一说在山西汾阳,又说在金陵凤凰台,安徽贵池杏花村方圆十里杏林一片,当丽春三月“杏花枝上着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是贵池十大名景之一。

2. 杏花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一)轻愁淡喜之花。

杜牧的《清明》抒写“路上行人”的悲喜情怀

(二)心绪缭乱之花。

李商隐的诗以捕捉和描绘日常生活中某种微妙的诗意感受而见长,《日日》就是这样一首之作,写的就是由烂漫春光所引起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意绪。“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三)轻浮易谢之花。

花本无情人有意,古人喜欢托物言志,借花言情。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就通过对比杏花和幽竹来抒发自己的人生志趣。“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如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四)美人迟暮之花。

花红易逝,红颜易老,人花相喻,言愁说恨,这在古代诗词中当是普遍现象,戴叔伦的《苏溪亭》就是反映这种题材的之作。借暮春花草烟雨写美人怨别离恨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 关于花的诗句及象征意义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5.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16、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浔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4. 关于杏花的诗句

游赵村杏花 唐 白居易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 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杏花 唐 韩愈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 曲江满园不可到,看此宁避雨与风? 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浮花浪蕊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 岂如此树一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 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风。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杏花 唐 李商隐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杏花 唐 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古苑杏花 唐 张籍

村西杏花二首 唐 司空图

薄腻力偏羸,看看怆别时。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肌细分红脉,香浓破紫苞。无因留得玩,争忍折来抛。

故乡杏花 唐 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杏花 唐 司空图

诗家偏为此伤情,品韵由来莫与争。 解笑亦应兼解语,只应慵语倩莺声。

杏花 唐 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杏花 唐 温宪

团雪上晴梢,红明映碧寥。店香风起夜,村白雨休朝。 静落犹和蒂,繁开正蔽条。澹然闲赏久,无以破妖娆。

途中见杏花 唐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杏花 唐 吴融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 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裴回尽日难成别,更待黄昏对酒楼。

杏花 唐 薛能

活色生香流,手中移得近青楼。 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

杏花 唐 元稹

常年出入右银台,每怪春光例早回。 惭愧杏园行在景,同州园里也先开。

杏花 唐 郑谷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 关于杏花的诗句

1、宋代:苏轼《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杏花飞扑帘幕散播着的春光,明月进入门户寻找我这幽居的人。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着摇曳花影,月华如水,点点花影有如水中飘浮的青萍。

2、唐代:司空图《故乡杏花》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寄情于花,寄情于酒欣喜与花的盛开,左手拿着花枝右手拿着酒杯。想问问花枝和酒杯,老朋友为什么不能一起来呢?

3、宋代:阮阅《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间。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黄昏时登楼而望,只见杏花在微寒中开放,一钩斜月映照着小楼的栏杆。一双燕子归来,两行大雁北飞,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号角声。

华美的窗前,一位佳人立于春风中,默默无语,闲愁万种。也应像往日一样,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

4、宋代:王安石《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围绕着杏花的是满塘的春水,岸上的花,水中的花影,都是那么地鲜艳动人。即使被无情的东风吹落,飘飘似雪,也应飞入清澈的水中,胜过那路旁的花,落了,还被车马碾作灰尘。

5、唐代:吴融《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作者)正伤春惆怅。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

6. 各种花的诗句以及象征意义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为花之君子,是高雅纯洁的象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在某些诗词中还是爱情的象征,因“莲”与“怜”同音,是情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州曲》)。

梅花:不畏严冬酷寒,环境艰难,暗香浮动,即零落亦清香如故,是高洁的志士,也是报春的使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菊花:凌寒傲霜,是高洁的志士,也象征孤高的隐者(如陶渊明的《饮酒》)。

牡丹:花开热烈灿烂,一片繁华景象,一派富贵气象,是豪华富贵的象征。

杨花:随风飞扬,轻而易变,是轻薄和不坚贞的象征。

兰花:有“空谷幽兰”的雅称,是典雅高贵不染尘埃的象征。

桃花:象征美人,“人面桃花相映红”

丁香花:象征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桂花:象征团圆,“八月十五桂花香”

杏花:象征幸福美满。“杏”“幸”谐音。

水仙花:象征来年走运 “水仙”字面意思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因此就成为来年走运的一个合适的标志。

郁金香:爱的表白、荣誉、祝福永恒。

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

牵牛花:爱情、冷静、虚幻。

桑梓:象征故乡 《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

7. 关于含有杏花的诗句

清明

作者:杜牧 年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憔悴去。零落不堪。两句写杏园零落不堪,是因为折花插头的人太多。

唐·杜牧《杏园》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唐·温庭筠《菩萨蛮》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

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曹组《小重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

8. 有关描写杏花的诗句有哪些

1、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 · 杜牧《清明》

译文: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花褪残红青杏小。 —— 宋 · 苏轼《蝶恋花·春景》

译文: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

3、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宋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宋 · 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5、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唐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译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杏的寓意和代表什么

杏林春燕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如下:

杏的寓意是幸福,因为杏与“幸”是谐音,所以才有了幸福的寓意;杏代表着一种祝福,还是与杏的发音有关。同时,杏花是非常美丽的,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少女,并且把杏仁比作美女的眼睛。

原文选段:

杏林春燕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枫叶:象征鸿运 ,枫叶不仅至秋呈红色,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而且因为“枫”与“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许多图画中,画着一个猴子栖在树上,树上有一个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杏林春燕在民间有登高及第、富贵吉祥的寓意。

水仙花——象征来年走运,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

杏林春燕这一说法最早出自于董奉传说。董奉是三国时期的名医,传说他为人治病不收钱财,只要求病患者栽种杏树若干棵,久而久之,围绕董奉的住宅种植了许多杏树,形成了一个杏林,春天杏花盛开时,董奉便在林中设宴,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观赏。

又因古代天子宴飨及第进士时,正值杏花开放的二月,此时双燕齐舞,"燕""宴"谐音,所以杏花与飞燕组成图案,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

拓展介绍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

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

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三、燕子象征这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家。”

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

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四、燕子可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五、燕子象征着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

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

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