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卷以及各个省语文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3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爱心传递 2013海南卷高考作文题:同学间的人际关系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根据唐诗写作文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不断更新)2013浙江卷高考作文题:三句话看青春2013安徽高考作文: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2013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2013年卷高考作文题:爱迪生如何看手机2013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探险者与蝴蝶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沙子与珍珠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题:学生有三怕201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更重要的事2013四川卷高考材料作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2013广东卷高考作文题:以捐助为题作文2012年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随手的爱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_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满分作文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_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满分作文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_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满分作文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_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满分作文


第四个很大方很大方很大方很大方

广东卷满分作文《不要轻易说“不”》之三

不要轻易说“不”

当天气转冷母亲让你带上御寒的衣物时,你是否嫌麻烦而断然对母亲说“不”了呢?你知道吗:你不但伤了母亲的心,你还因为抵抗不了寒冷的袭击而生上一场病;当上级跟你说“你这样做不太好”时,你是否想都没想就顶撞回去说“不,我没错”呢?你这样做所收获的就是你的工作能力或处事方式总在原地踏步、永远也得不到提高,甚至有可能招来某些针对于你的报复行为;当很多人都在跟你说“你做不成这件事”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对自己正在从事着的这件事说“不”字了呢?如果是这样,你终会发现,自己怎么就从没做成过一件事啊。因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事业生涯里,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请你不要轻易的说出“不”字。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代的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了后来让刘家占了三分之一天下的诸葛孔明,刘备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不肯放弃请孔明出山,始终不说“不”字,因而羸得了后来的天下;从百万富翁变成“百万负翁”再变回千万富翁的商业奇人,在公司倒闭后将自己关在房子里让员工开了好几天的“批斗会”,如果他对于员工的.批评一开始就说“不”的话,那么他就只能一直当“百万负翁”而不会变成现在的“千万富翁”了;如果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将母亲的关心用一个“不”字来回答,那么母亲就有可能举起她有力的臂膀教训她的孩子了,我们就会永远丢失“母慈子孝”这个成语。

我们正处于一个个性可以很张扬的年代,你尽可以展示你独特的个性,利用上天赐给你的优势、加上后天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去获得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梦想。同时,我们作为一个人,正处于一个交流、交往更为频繁的时期中,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我们需要更理智和更具智慧:请不要对别人给予的关心与关爱轻易说“不”,能够接受别人爱心的人,内在的爱才会变得更为丰满;也不要对别人伸出的援手轻易说“不”字,你的这一伸手,或许就赋予了生命新的意义;更不要在别人指出你的不足时轻易说“不”字,只有你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听得进别人的批评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去成就你所要的人生的辉煌。

2013广东省语文高考试卷 作文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3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爱心传递

2013海南卷高考作文题: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根据唐诗写作文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不断更新)

2013浙江卷高考作文题:三句话看青春

2013安徽高考作文: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2013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

2013年卷高考作文题: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2013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探险者与蝴蝶

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沙子与珍珠

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题:学生有三怕

201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更重要的事

2013四川卷高考材料作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2013广东卷高考作文题:以捐助为题作文

2012年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随手的爱

快用淘分宝贝快速提分系统,2013年数学名师押中35分~现在都是免费试用哦!

哪个省的

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解及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2013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解及例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3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解及例文

作者/徐为之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题解

高考材料作文已然成命题总趋势,如果稍加注意还会发现,材料本身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经典名作、寓言、绘画或其他虚拟内容,显而易见地在向当下转变,今年广东等省市就采用的是现实题材。广东的这则材料虽似乎仍为虚拟,却不能否认它是从现实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应该说贴近现实,很有生活气息和当代诉求。

该材料作文没有审题难度,取材、视角和立意都留给考生很大的空间,下面我们选登的两篇例文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做慈善还没有蔚然成风的今天,人们有许多议论很正常,问题在我们怎么看待每一个善举。对当前人们热议的这个话题,你可以希望爱心借此互相传递,形成道德的良性循环。从捐助者和被捐助这两方面来说,前者要尊重对方,后者也要懂得别人的善意。如果真正注意到对方的意愿,尊重对方的选择,那么善举才能对释放和辐射善意,从而真正有效果。做慈善也反映一个的文明程度。只有做慈善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这个才越来越有希望。我们的作文立意若能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便是上乘作文。

具体写的时候,可以就某一种看法发表见解,或否定或肯定,或部分否定或部分肯定都行,关键在言之有据,言之有物。

还应记住的是,这篇材料作文有它的独特之处,不宜做过度的道德评判,也忌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而应着重墨在对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表达。通俗地说,也就是要尊重人,尊重他人的选择。你如此善解人意了,你的所有分析和阐述也就显得亲切而自然,如春风化雨般感动人。

例文一

点亮万家灯火

广东考生

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一一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人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的回报。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怎能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无谓)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接受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简评:

这篇考场作文当得起“文质彬彬”四字。

内容上写的是对三个家庭的评议。要评议就要表态,要表态就要言说理由。这很考验功夫,思想深刻不深刻就在这理由上。面对富翁真诚的捐助,眼前的家庭该不该接受呢?作者认为要看是否有利于善的传递,爱的弘扬。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由,很见思想。

今年还是材料作文,材料是故事性的,考生可因事议论,写成类似于时评的文章。材料反映的又是三个家庭对捐助的态度,也可以说材料是观点(态度)型的。面对几个观点(态度),可以比较一番,论说孰高孰低。对观点型材料,这种写法可确保立意不会偏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不过评判别人的观点妥否需用同一个衡量尺度,而且这个尺度属正面价值体系,如是否有利于爱心传播等。此乃关键所在。此文是这个方面的。质已胜。

文也胜。语言准确、简洁而又冷静,行文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分析温婉而到位,毫不强加于人而又让人信服。当然也有问题,刺眼的是把“无谓”笔误为“无味”,但这些不过是白璧之微瑕。对考场作文谁又能吹毛求疵呢。

总之,这是一篇具有意义的考场作文,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语言、结构等,都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黄业泉荐评)

例文二

让爱双向流动

广东考生

有句名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是占主流的。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可能受益万分。还记得去年夏天那场特大暴雨吗?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站立、前进。我们也忘不了那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是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其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简评:

写考场文章以立意为先。这篇文章之所以就在于立意境界很高,认为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还是可以流动的,呼吁“让爱双向流动”。捐助与受助都是爱的表现,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有沟通交流,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并且一直传递下去。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这样的立意在众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一种立意。

围绕着“让爱双向流动”,作者在第二段,从施舍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双向流动的意义。第三段,运用了两个事例,作者从受助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流动的价值。第四段从反面例子入手,表达了单向的爱的痛苦。后发出呼吁: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作者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例证取自现实,是一篇考场作文。不足的地方是用例略有不当之处,可以选更恰当的例子。另外,第四段的反面例子写得略嫌仓促单薄,分析不充分。

(胡家俊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