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对俄美关系的影响

这就相当于和对美国是一样的角力。美国是有机会找茬就找茬,能搞的了就搞,实在搞不了也就算了,但不会那么让你舒服过日子。是的后院,是不会放弃的。当年搞美国的后院--古巴,美国是打算同归于尽也坚决不放弃,是知道的所以放弃。作为前联邦俄现在的后院,陆地通亚欧非三洲,水关黑海。地理位置对于俄是没商量。

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来源 波罗的海三国穷吗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来源 波罗的海三国穷吗


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来源 波罗的海三国穷吗


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来源 波罗的海三国穷吗


与欧盟的石油天然气贸易

欧盟是能源消费大国,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能源消费量超过14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消费量的17%。1999~2000年欧盟能源供应中的进口比重大约为40%,其中进口石油的比例达到85%,进口天然气达到40%,进口煤炭达到35%。可见,欧盟依赖进口程度非常高,且还有增高的趋势。

原油出口量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出口量居世界。欧洲是油气出口的传统市场,目前力争保有欧洲天然气27%的份额,占欧盟石油进口的17%,在中东欧则占60%市场份额。目前是世界上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国,的油气产品主要是向西出口到欧洲和独联体等28个。

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2005年出口量为1561亿立方米,出口收入为61亿卢布,主要出口到德国(360亿立方米)、意大利(220亿立方米)、土耳其(180亿立方米)、法国(132亿立方米)、匈牙利(90亿立方米)、斯洛伐克(75亿立方米)、捷克(74亿立方米)、波兰(70亿立方米)、奥地利(68亿立方米)和罗马尼亚(50亿立方米),出口到其他欧洲为242亿立方米。奥地利、斯洛伐克和波罗的海各国更是几乎完全依赖的天然气。2006年,天然气石油公司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达1615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了3.5%,据初步估算,2007年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共出口了1480亿~1490亿立方米天然气。2008年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天然气出口量将增长4%~5%,对非独联体的供应为15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是欧洲的能源供应商,欧洲1/3的石油来自,石油出口的84%通过管道运输,13%~16%通过运输。原油向50多个和地区出口,确立了石油出口大国的地位。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在原油出口中排前五位的是荷兰(16.11%)、德国(10.99%)、(8.16%)、波兰(7.80%)、意大利(5.73%)。2004年出口到独联体的原油为2943.39万吨,占全部石油出口量的12.78%;出口到独联体以外的原油为2亿吨,占全俄原油出口的87.22%,其中西北欧方向占45.31%,东欧方向占20.49%。

通往欧洲的石油天然气输出系统也较完善,天然气80%以上供应欧洲市场,天然气管线主要从西西伯利亚出发,经和白到达欧洲,年运输能力约1358.4亿立方米。出口欧洲的天然气有90%要经过,存在一定的供气安全风险。每年通过管道向欧洲出口1120亿立方米天然气,收取过境费。每年还以优惠价格从购买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随着“”尤先科上台,抛弃了投向西方世界,这让把独联体看作其后院的难以忍受,出口到独联体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天然气价格较欧洲低,出口欧洲的天然气与石油市场挂钩,价格较高。近年,提高了出口到独联体和波罗的海的天然气价格,遂爆发了天然气之争。格鲁吉亚称天然气提价实为对格乌施加影响。天然气之争实为一场地缘之争,虽然尤先科表示绝不挑起与的“天然气”,终以和在天然气领域达成协议为结局。

斗气让过度依赖天然气的欧盟表示担忧,与白的“能源战”更让欧洲担心不已,欧盟积极采取能源进口多元化的策略。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里海及其沿岸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里海石油蕴藏量约为2000亿桶,仅次于沙特,天然气储量约为1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7%。该地区没有直接出海口,油气主要经由出口到。该地区一直是能源争霸较量的前沿,先是美国近年来策动的“”,使独联体欧洲地区和中亚地区绝大部分倒向。为避免此类发生,近年来,修建了几条绕过的管道。更是利用土耳其开辟能源新通道。土耳其是主要能源贸易伙伴,更是能源通向欧洲、中东的桥梁。因此,将考虑修建经土耳其通往欧洲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以便向土耳其和欧洲南部提供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更有与土耳其加强电力合作输电到中东的想法。土耳其认为,经黑海海底、终点在土耳其的安卡拉,全长1213千米,总造价32亿美元,年输气设计能力为160亿立方米的“蓝流”天然气输送管道还有很大潜力,它是对俄土之间经、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天然气运输走廊的补充。是土耳其主要天然气供应国,2003年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气总量达145亿立方米。1987~2003年,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气达1058亿立方米。

欧盟能源外交的主要目标就是确保外部能源供应安全,在此目标下,欧盟发起了与能源对话的倡议。2000年巴黎第六次俄欧首脑峰会上,与普罗迪签署了俄欧战略能源伙伴关系协议,定期开展能源对话。欧盟与能源对话的“普罗迪”引起世人的关注,-欧盟峰会上能源对话得到肯定。欧盟已同建立了战略性能源伙伴关系。俄欧能源合作是在俄欧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框架内进行的。2002年俄欧峰会后,在莫斯科成立了欧盟能源技术中心,依靠欧洲技术援助,欧盟正在制定跨运输走廊和新油气管道,在黑海-里海地区发展运输和管道交通线。可以说与欧洲能源合作关系是双方关系中重要的内容。

与欧盟能源对话已取得显著效果,欧盟已参与萨哈林2号石油天然气工程,哈里亚卡油田的开发,修建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北欧天然气管道、“蓝流”天然气管道,这三条天然气管线将重要的油气生产地与欧洲联成一体,届时对欧洲地区的天然气年输送量将达到近927亿立方米,较目前增长23.6%。俄欧双方还通过能源对话解决了穿越白和的“友谊”管道与亚得里亚石油管网实现一体化的问题,完善了与《产品分割协议》相关的法律法规。2010年北欧天然气输气管道(从沿波罗的海海底,通过德国和荷兰,然后沿北海海底抵英国)建成运行后,欧洲80%的天然气供应将来自。一些人士认为,届时欧洲的、经济、军事及公共安全将取决于能源供应者———。由此可见,欧洲对天然气依赖程度太高,管道走向太单一,存在进口天然气的风险。欧洲人士认为,对欧供气合同的价格与石油价格挂钩,是因为欧洲的天然气市场缺乏竞争,供应方因此在价格决定方面占据优势。

上台后,依靠能源出口使经济迅速恢复,依靠能源外交提升了大国地位,不仅如此,还欲利用手中的能源获得垄断霸主地位。为此,积极筹建核工业巨头确保能源垄断。与中东、中亚等油气酝酿筹建天然气欧佩克。据初步预计,到2030年,欧盟25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需求将分别达到6.85亿吨和6.3亿吨,其中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将接近90%,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将达80%。目前,能源出口一直稳占其GDP的20%以上和外汇收入的50%~60%,在能源出口创汇中,欧盟又是重要的来源地。

是全部独联体及波罗的海天然气的供给者。2005年对独联体的天然气出口为766亿立方米,出口收入为1084亿卢布(不包括消费税和进口关税)。主要出口到(376亿立方米)、白(198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40亿立方米)、阿塞拜疆(38亿立方米)、摩尔多瓦(28亿立方米)、拉托维亚(28亿立方米)、亚美尼亚(17亿立方米)、立陶宛(14亿立方米)、格鲁吉亚(14亿立方米)、爱沙尼亚(13亿立方米)和乌兹别克斯坦(3亿立方米)。2007年向独联体出口石油3625.5万吨,比上年减少了1.3%。近宣布将退出与独联体签订的石油过境协议,与独联体,一方欲垄断控制;一方欲极力摆脱争取,因独联体均无出海口,历史上总是依附于某一帝国,历来是大国争斗角逐的场所。目前,又将其牢牢控制在手里。与其他独联体资源国的关系直接关乎欧洲的能源供给,乃至欧洲的经济命脉。因此,双方争夺独联体的争斗还将继续下去,与欧盟这两个资源国与进口国的关系,既有合作又有斗争,它们之间各以自身利益为重,欲利用手中的能源取得经济利益化,甚至,欲垄断控制进口国的经济命脉。欧盟作为世界上经济重要一极,肯定会与周旋,积极发展与其他独联体资源国的关系,争取能源进口多元化。

北欧为什么富有?

1.科学技术先进,人力资源优势,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工业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都首先发生在欧洲,第三次科技革命)

2.制度先进:普遍确立制度,较,自文化复兴、宗教改革以来,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促进发展。

3.早期原始资本积累及扩张,掠夺了巨大财富(曾用有广大殖民地,市场、原材料、资金、廉价劳动力等),现在仍利用经济秩序的不平衡,压榨第三世界。

4.欧盟日渐成为一体,区域化经济日趋成熟,各国分工合作,统一的市场、货及贸易政策。

5.冷战时期美国的扶助支持。

北欧:冰岛、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北欧因为海洋贸易的利益而发展起来,也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受益者,二战时,他们影响相对较少,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他们的制度较先进,便于和经济合理发展,日积月累,不富也难。

发展程度高,人均GDP在全球排名都比较靠前,所以对于而言整体比较富裕;高,在高之下可以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品质,所以对于个人而言也是比较富有且清闲的。

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发生在该地区或相邻地区,且早起殖民经济,使得工业成本极其廉价。使得该地区完成了早期的原始财富积累。(略)

因为人少啊,每年都是人口负增长,人均财产自然就多了

人少,资源丰富,税高,贫富距小。

北欧的这些知道自己该发展什么,是很耗费财力的,在军事上很难超越西欧还有美国等一些,那么他们就优先发展经济,把自己的经济提上去,再着重完善的各种制度,增加的幸福感。

是历史原因吧 毕竟那是

主动停止进口天然气,波罗的海三国靠储气度日,他们能扛多久?

大概是半年左右,是因为有很多欧洲的天然气都是从进口的,波罗的海这三个的储量不是特别多,所以根本就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而且欧洲各个的电费,取暖费,还有交通费用全部都上涨了。

他们应该扛不了多久的,他们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是比较高的,再扛一段时间的话,他们的经济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可能支撑的时间不会太久,毕竟当地是需要依靠天然气生活的,这样才可以确保人们的生活情况。

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用量

2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用量。

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用量为每年200亿立方米,波罗的海三国是指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三个小工业本来就不发达,只需要很少量的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