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大三(三本)学生,想考研教育学方向,所在本科学校不是很好,可以选择哪些师范院校?

g、劳动经济学

先说一下数学吧。数学是我的强项,二战成绩130+,然而也是这一科强项成为了我一战的最da的败笔,在这里说一下我的复习方法,以及强调一下复习过程中不能犯的错误。等级: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应用经济学二三本考研院校(应用经济学二三本考研院校有哪些)应用经济学二三本考研院校(应用经济学二三本考研院校有哪些)


应用经济学二三本考研院校(应用经济学二三本考研院校有哪些)


应用经济学二三本考研院校(应用经济学二三本考研院校有哪些)


第二等级: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第四等级: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第五等级:山东第六等级: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第七等级: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剩下的比较有有实力的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如果你的成绩够好,或者从现在开始非常努力地话,你可以选择的学校很多,

教育学的学校当然是师范大学,其次是华东师范,南京师范,东北师范,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这些学校的教育学在全国都是数的上的,不过报的人也很多,相对成绩的要求就比较高。

考研好考的财经类大学

二、英语篇+篇

考研好考的财经类大学有南京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

所谓的专业课包括统考专业以及非统考专业。统考专业包括: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法律硕士,西医综合,计算机。统考专业全国统考一张卷,同样的卷子,同样的考试时间,当然越早准备越占优势。对于非统考专业,不同的院校考不同的科目。因此找到针对性书目是步。当然再卖出步之前首先要确定方向。

1、南京财经大学。

雷区四:不做学习总结

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双非一本财经类院校,名气不算出众,但胜在是一种财经类院校,且位置比较好,处于江苏省会南京,就业机会可辐射富庶的长三角经济带,就业机会比较多,在江苏本省的就业认可度比较高,招生人数比较多,部分专业有时还有调剂名额。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120.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36万平方米。设有教学机构23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普通本科专业49个,专任教师1300余人。

2、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也是一所双非一本财经类院校,与南财相比,江财位置不占优势,但是江财的经济学学科实力很强,经济学学科实力排名比很多985院校还强,甚至跟4财1贸中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部分专业等级相当。

学校共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不含学院共青校区),占地面积共22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等7个学科门类,17个教学学院,4个管理型学院,1个学院,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校有校本部和红庙校区,共占地面积351622平方米。设有20个教学单位,47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包含7个大类招生专业;18个专业获批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获批市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我国应用经济学专业的是哪几所大学?

强调一下,一定要重视真题,因为真的可能会重复出题。

在财经类专业中,除了金融学专业广受大家争相报考以外,每年报考经济学专业的考生数量也是居高不下的,并且经济学相关的专业一直都是考生们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一般来说,经济学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是如今大多数人所学的经济学,比如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宏微观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个经济学科。

一、数学篇

关于各高校学科实力的排行榜现在有很多,不过往往争议很大。在的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共有155所高校参与了学科评估,其中,被评估为A+类等级的高校分别是大学、大学和财经大学这三所;被评估为A类等级的高校分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这四所;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f、经济学

1、大学

大学是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其经济学实力在全国是非常有威望的。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98年,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华北联合大学创立的财金系,1947年改称经济学系,经济学院享誉全国,湿地不容小觑。大学经济学院是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几十年来,一直着经济学的发展,创造出了大批高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在一轮的学科评估中,人大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不出意外的收获了A+等级,实力非常强大,并且在04年、08年和12年连续三次重点一级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也名列,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经济学院无疑是全国高校中实力最强势的。

2、大学

大学作为的大学,在经济学领域也是实力强劲的。大学的经济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大学设立的个学院,其前身是12年创建的经济学系;北大经济学院是高等院校中建立最早的专门的经济系科。应用经济学专业位于光华管理学院之下,目前该专业拥有或者师资队伍和科研实力,在国内属于最强之列,是我国高校中的佼佼者。

3、财经大学

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在经济系的基础上合并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成立的。也是财经大学实行学院制以来建立的批学院。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在2018应用经济学专业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三的位置,同时也入围了双建设学科名单。可见,应用经济学专业是学校的强势专业之一,就业一直非常理想。

被评为A类级别的四所高校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在这次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专业被评为A-,处于第三梯队,虽然实力是强悍的,只不过在这次学科评估中,却意外掉队了。

我国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大学有大学、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

有大学、财经大学、上海复旦大学。

大学、复旦大学和大学,这算是应用经济学专业排名相对靠前的几所高校,也是考研的热门高校,难度相对较高。

北大肯定当之无愧的,然后还有复旦大学,大学,财经大学等

中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雷区三:专业硕士比学术硕士容易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本科毕业于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校,工科。一战重大经管,总分356分,在复试的激烈的竞争中失利(主要原因是初试分数不高,没有竞争力。其次,作为跨考的学生,对于复试增加考试科目(由原来的两本变为7本),这是致命的打击)。在失败面前,有非常难堪和窘迫的处境(学业失败,工作未定,感情也面临问题)。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再战,只是换了一个学校。中南作为985,211重点院校,且考试的信息做到了相对公开公平,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二战390+,算不上高分,但还是满足了自己的预期—380+。下面我详细的说一下备战中南的情况吧。

好的方法就是把原来自己整理和总结的做题思路、答题技巧、平时容易犯的错误等等拿过来看看,这样更有针对性。

一、 择校

通过二战艰辛地努力,终于成功地从一普通二本院校跨考进入了财经大学。在此想要分享一下自己一战失败的原因以及一些考研的经验,同时分享一下中财803的复习经验,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少走弯路。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方向错了努力再多也是白费力,所以择校择专业很重要,择校方面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报录比、招生人数、历年分数线、初试和复试之比等,可以找到直系的学长学姐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获得最干的干货。

报录比方面其实也就是仅仅作为一个参考,我个人认为报录比不能当作一个重要的指标来参考,了解以下就行,因为报录比高不一定能考上,报录比低也不一定考不上,主要是看自己的努力。说到这就要说说选择,择校你就要看看你适合什么,适合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长处,比如你适合背诵,你可以选考经济学,不考计量的,如果理科思维比较好,你可以选考计量的,一定要选自己合适的,就拿应用经济学来说,如果你对难的知识点理解的好,你可以选考曼昆的,如果对难的理解不了,可以选考高鸿业的,总之,要选适合自己的。

另外,报考不要考招生人数少的,风险太大,对于专硕和学硕的选择的话,我当时面临金融专硕和经济学学硕两个选择,但是还是选适合自己的,我觉得我英语不错,数学也不错,所以我考了考英语和数学难一点的学硕,我觉得能发挥我的长处,这和上面都是一样的。当然,还要结合你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在哪发展来择校。

二、复习经验

1. 数学,我基础不好,但最开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以为期末考成绩还行考研问题也该不会很大。就因为这样一个观点,让我对数学的复习开始的很迟,且没有很重视。直到看完教材去看全书的时候,才发现曾经的观点是多么的偏离实际,别人看一遍全书2个月就可以了,但是我不行,我看了整整4个月。

每天花很多时间,但是进度始终很缓慢。在面临进度很慢的时候,人都会着急,但是我知道看的快没有看懂还不如踏踏实实把一个知识点看懂。这样子收获可能还大一些。数学是需要看重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公式是重中之重,所以课本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书。从考研开始到结束,四本数学书都不能离手的。对着考研大纲把课本的相应内容看完,对应的习题用本子写下来。高数的极限是整个高数的基础,后面的很多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极限如果没有懂,花时间再看一遍也是可以的。线代我用清华居余教材,这本书比浙大的那本书详细,脉络非常清晰,但难度大一些,课后习题的难度几乎跟考研的不多了。

这本书踏实看下来,线代的问题就不是很大了。概率论就用高教版,浙大老师编的那本.不建议在基础不牢的时候直接入手全书。把课本搞了一遍之后,才开始做全书了。全书上有理论和习题。建议自己去想和动手做,至少自己能在草稿纸上演算出,不要直接看注释。注释和题挨的很近,要逼迫自己去思考,不要被到哦,因为看总是比自己动手动脑写和想轻松,而且会有很强的盲目自信在里面,认为自己是会的,以为自己已经有像一样思维,其实不是这样的,不要被蒙蔽了,会看题不等于会做题。年我用的是李永乐的,第二年是陈文灯的。之所以换书,是因为我担心在继续看同一本书会对书中的习题有部分记忆,不利于思维的培养。只有接触不同风格的题和思维方式,才能让自己去思考。

全书嘛,建议做上3遍吧,并非遍数越多越好,两遍还是稍微有点儿不够。全书看一遍的周期很长,做了后面可能会忘掉前面,这时候可以用660题去回忆部分知识点。看全书的速度会一遍比一遍快的,后一遍是前一遍的查漏补缺,记得逼迫自己去思考,不要每次都做重复功。冲刺的时候,主要是真题和全书。真题建议整套做,每一套题掐表做,上午八点半到十一点半。多次模拟会形成习惯,到考场也就更习惯一些。我两年时间安排的都不是很好,真题都只做了一遍。但是只要知识掌握到了,真题这个用于检测的工具,少几套问题应该也不会很大。再强调一点就是,课本很重要,不懂的题去查相应的理论,去全书上找相应的题型做训练。

数学方面先说听课吧,高数听的武忠祥老师,线代李永乐,概率论基础听王式安,强化听方浩。

首先在7月中旬前把基础都先过一遍,包括讲义啥的,知识点自己总结一下。7月到10月是强化阶段,用强化教材就行,听完课刷题,这里刷题880,感觉很好。10月到11月末就刷真题,每天一套,刷两轮,真题一定要吃透,一定要认真。冲刺模拟就刷模拟卷,李林6+4之类的,记住真题一定要认真刷,模拟卷也要认真刷,模拟卷不要注重量,刷多了不一定高,刷一套掌握一套就行。还有就是要整理错题,错题本即时翻看。然后也要整理自己的宝典,每个题型解决办法是什么,时间就在10月份整理。

这使我对英语有了一定的感觉。我用的新东方的单词,正序版。很多同学用乱序版,我用惯了正序版的觉得也还行。我记单词只是纯粹看单词和词组,没有去看例句。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看的遍数多了也就记住了。听单词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张剑的黄皮书是市场上比较经典的,但是和真题还是有一定距的。

可以做了把错的题改过来,看哪儿错了,但思路还是和真题有写别,不值得花很大的力气去分析出题思路。对于真题,我也是掐表按时做,分析时我参考了网上的“五遍六遍分析法”,这样做会很慢,但效果还可以,耐心的做下去吧。对于真题的认真分析,这就大概知道了出题方式和模式。今年我忽视了阅读的训练,没有专门买黄皮书来训练,也没有看多少原版书,只是记了单词和后期分析了一下真题。因为年已经做并分析了真题,其实我还是有一定的印象,很多都记得,分析起来也没有那么认真,的结果就是对于英语的感觉已经消失了。后期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但是补起来明显很困难。希望学弟学妹能够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吧,方法固然重要,语感和能力才是根本啊。

首先说单词部分,单词也是分两个阶段,一是用单词书背的阶段,单词书我当时就用了新东方小红书,其他的都没买,就硬背单词,一天一两百个,前期每天一个小时背单词,一直背一直背,不能断,时间不多到8月份吧,单词书已经过了几遍了。二是用app背,我就用的是默默,app就快一点,到后期每天300个吧,一直要坚持到考研的前一天,每个单词救记一个意思,后期了可以补充。其次是阅读和作文部分,阅读需要听课,但是单词不要听课,我就听了唐迟的阅读课,唐静的翻译课,其他的就没有了。阅读我主要是用了黄皮书,我是从78月份才开始做真题,之前做的是张剑80篇,阅读就多刷几遍,。到后期对英语的部分可以减少时间投入,主要是前期时间多一点。

3. ,在红宝书出来以后,买一本吧,开始的时候可以不用专门花时间去看,可以在看书烦和累的时候来打发时间,这样子既轻松又能学习东西。

看书的时候带着兴趣去看吧,其实马哲还是很有道理的,了解毛邓三,历史也是比较有趣的,尽管可能达不到我们期望的那样客观。看第二遍书的时候也可以做肖1000题或者序列二。

的备考不用太早,我是8月1号开始准备的,不多8月份开始就行。备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8月到11月上旬,这期间我每天听徐涛的课,对着讲义画画,还不用背。另外就是做1000题,听完课做题,至少做两遍,我是到过了三遍,还可以参考优题库之类的,反正有时间就多做一点,没时间就刷1000题,时间不用太紧,每天听一到两个小时课,做题就行了。

11月中旬到考试前,主要是刷肖四肖八,选择题至少2遍,大题就都背了就行,还有就是腿姐的课很好,从9月份技巧班的课开始,可以都听一下,热点什么的。冲刺的背书环节我是每天用3个小时左右背,一般晚上背的居多。

4. 专业课,考中南这该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点。因为专业课120+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这就说明中学商学院经济学不会为难我们。

但是这并不是说专业课你就可以不认真复习了,而是说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得分点。如果失分很多的话很可惜啊。我是跨专业考的,经济学零基础。刚开始是很吃力,但是看多了,慢慢想,也会理解过来的。我前前后后看过好几个版本的经济学,国内教材其实都不多的,但是不同的教材的观点确实是能够帮助理解的。看教材当然要做后面的习题,习题会帮助我们找到重点和出题的方式,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有帮助。中南的真题很多都是考的书本上的基本理论,有部分也是课后习题。所以看完书把习题踏踏实实写一下是有必要的,就算最终考试没有原题,当练练手也是不错的。要知道考试的时间还是很紧张的,需要写的东西很多。中南的真题在打印店有卖,25块钱一本,有真题和练习题,没有。嘛,我认为可要可不要,基本理论掌握牢了,自己就能写了。况且还做了课后习题。

实在不放心,你就把题反复做,然后再对比。专业课有时间还是多看几遍的好,每一遍的理解都会不同。看书时去把理论推一推,把图形画一画,答题的时候有图形解释起来会很方便,而且明确。

专业课我是从暑开始的,先过教材,听郑炳的基础课和强化课,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笔记,一定要自己整理笔记,主要是参考听的课、买的复习资料、真题来进行整理,包括所有的重难点,之后背笔记就行了。

专业课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一定要理解了再背,不然没用,记不住。理解就是自己能说出来。然后从其他科目开始真题时,专业课也开始做真题。做一遍以后就可以开始背了。

初复试的分数占比可能不同,如果是线下应该是5:5,如果是线上就是6:4。2021年的话是网络复试,也就取消了笔试,复试内容比较多,有三本书,包括《财政学》陈共(第九版);《金融学》杨蕾(第三版);《贸易学》张二震,马野青(第五版),因为不确定2022是个什么情况,所以我把所了解的笔试也一块儿说说。

复试中的笔试面试各占50%,笔试的话三本书是各占比三分之一的,书还是比较厚的所以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还比较长,面试的话基本只会问一些你所报考的小专业的问题,例如报考的是应用经济学中的金融学,那么基本就只会问杨蕾《金融学》的相关问题,安大应用经济学复试的话是没有英语自我介绍的,但是会有英语问题,2021年的话是每人一个英语问题,题目都不难都是一些非常经典的题目,例如爱好啊梦想啊之类的。

四、写在

寥寥数语写下了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东西,,希望有志于中南的学弟学妹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考研的途中,肯定会遭受别人的质疑,但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决定,人的敌人是自己。备考的日子虽然很漫长且痛苦,但是每每想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会充满无限动力。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不负努力,我在中学等你们。

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综上来看,考研雷区还是不少的, 所以大家对待考研不仅要好好复习,还要认真避开考研的雷区。

说起考研这条路,一路走来收获了很多,同时也面对了很多困难,我觉得更多的应该享受结果吧。考研最最重要的坚持,从大二开始就决定了考研,前期也搜集了很多资料,了解各个学校的信息,学习了很多经验贴,找到自己想要的并且能力范围内可以考上的学校和专业,最终决定考西是在去年3月份加入了学堂的考研群,感谢学长学姐们的鼓励,也希望学弟学妹们既然选定了目标就要一路坚持下来,全力以赴拼到。

下面说说我的初试备考经验:

雷区十:忽视大纲:

我买了肖秀荣的考研资料,暑也抽空听了一些徐涛的视频课,他讲课挺有意思的,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这些视频课无关紧,可以直接练肖秀荣的1000题。我是九月份才开始做1000题的,做马原部分刚开始特别费时间,因为很绕,我做这部分的时候做得很心累,但是坚持挺过去就好,我选择题就做了1000题,四套卷和八套卷,我觉得这些就够了,做完多看几遍,不用做新题。后面大题我只背了肖四,准备这些就不多了,大家基本都是60或70多分,想考到80多分需要付出的那就多了,个人觉得没必要,只要不拉分,不多就可以了。

英语:

首先单词一定要过关,做任何事情基础是最重要的,在保证自己词汇量的情况下,合理的在文中运用词汇的含义,理解整篇文章的含义,就是做题技巧,用真题不断提升做题效率和正确度。单词书没有什么的,恋恋有词、何凯文的都行,单词书不在多,你可以都记住,就是的。习题册不用买什么其它的,买套黄皮书就可以,其它的不要买,历年真题是的习题册。英语基础的同学报班,像新祥旭英语一对一辅导,比较有针对性,时间也灵活,可以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作文方面的话可以去考研文库找一些范文看看,然后整理两篇专属于自己的模板,再根据自己的模板框架多写作文。

数学:

我的数学其实并不好,从初中到现在一直是一个让我头疼的科目,但出于对工科专业的偏爱,还是硬着头皮上了,选择数学,就是意味着所有的时间都会被它挤压,不会有空闲时间来做其它事,感觉自己废了好大得劲临近考研还是提不上来成绩。汤家凤、李永乐、张宇,三个人出的每本资料我都有买,习题不必每个都做,一开始建议倍速看汤神视频打基础,习题用他的1800,阶段性总结用张宇的18讲,视频也可以看看,暑期间用他的1000题,到了后期就可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因为这本书有点难,总结性非常强,答题过程也有点跳跃,平时在阶段总结及不懂得地方也可以看看他的总结,学习思路啥的,建议各位可以取长补短,三本融合贯通的学一学。习题:真题用汤家凤的,讲解比较详细,预测卷有李林不用多说,张宇和李永乐出的预测卷都不简单,尤其是李永乐,太难就不要做了,打击自信,把基础分数拿稳了也挺好。做题的时候不要太看重错误率,慢慢会好起来的,那张考研试卷不会都是这个难度,心态稳住,肯定会有难题,两分钟也别放弃,答题技巧我不专业,大家可以学一学。

专业课:

4月份到6月份底把课本完全过了一遍,包括课后习题(很重要有原题)

7月份到9月份第二遍看课本的时候结合学堂的基础资料,资料上的内容更侧重于应试,课本主要是辅助理解,

九月份到十月份过第二遍基础资料,同时慢慢补充知识点对应的图,图一定要自己动手完成,同时一边画一边用专业的语言说出来,当你把内容全部弄懂理解之后的任务就是背诵,到考前只能一遍又一遍的熟悉,重复学习

10月份买了强化资料,强化资料的题型和语言更像考试,一直到考前我是把基础资料上没有的内容跟着强化资料背,就这样两本书结合着背

雷区一:目标院校、专业不清晰

在一些考研学生中,很多学生只知道自己想考研,但是对于自己想要考的目标院校还没确定下来,徘徊不定。 甚至有的同学,在报考本专业和跨专业之间徘徊不定。 这样的情况下,你无法确定你的专业课参考书,导致复习时间不够。

雷区二:专业课不重要

不得不说,这是众多雷区里面,同学们经常出现的一种。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公共课上,而忽视了专业课的复习。但拉开距离的往往就是专业课,与自己喜欢的学校擦肩而过并不是说公共课不重要,而是提醒大家一定要合理的分配各科目的学习时间,每一科都很重要。

在考研的路上,有人专业课分高到名,却因为公共课一分之连调剂都无缘;有人公共课下了很大力量,专业课却勉强及格。在考研的四门课程中,力量与时间分配的平衡是极为重要的,顾此失彼,都会给未来的录取埋下隐患。

很多同学都认为专硕比学硕容易,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专硕就业不如学硕,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首先专硕与学硕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不同的,专硕注重实践,而学硕侧重于理论。在公共课的科目考察上,专硕考察英语二,一学硕考察英语一较简单一些其他的方面,由于其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的本质区别,专业课考察内容的不同,所以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衡量两者的难易程度的。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应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

学习有快有慢,这和自己的学习状态有关。 如果自己不及时做出总结。恐怕还会犯同样错误。 像考研数学这种科目,没有基础的人很难通过学习一遍就把知识牢牢的掌握,所以经常性做学习总结是很有必要的。“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时间久了,就会被忘记。

我们应当积极做出总结,并把书面总结保存,定期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反思,比如错题本就是很好的例证。

雷区五:没有制定合理的复习

如果把考研比作成一场长跑马拉松,如果自己没有一个详细的,只低着头向前冲,是不可能轻而易举赢的,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的重要性,也做过。 但是有些只是自己一时的头脑发热,从来没有真正的执行,抑或执行了没有完成,也就不再追究了。 这样的是不可取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要把详细写下来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有新学习 高学习,这样到了冲刺期才不会手忙脚乱。

冲刺类的书一般是模拟题比较多,还有就是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做这些东西对同学们来讲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总体来说意义不大!

雷区七:3、非真习题情绪波动,影响效率

情绪,在考研的旅途中很重要,直接影响着复习的效率高低。 其实,在考研的前期,绝大多数考生在情绪上并不存在问题,因为考研还很遥远。但到了中后期,随着不会的知识太多,压力太大,时间越来越紧张,加上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情绪波动是必然的。

情绪,需要宣泄。当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不舒服时,建议你寻找可以倾诉的对象聊一聊,可以是,也可以是研友。 通过宣泄,整理好心情,才能继续上路。

雷区八:考研决心不够,反复无常

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会你,比如:别人找的好工作、逛街、K 歌、聚餐、旅行等等,想准备考试,又忍受不了,这是许多考研的小伙伴困惑的地方。学会对自己进行延迟满足,学会忽略内心的负面情绪这样才能对不当的进行,踏实学习。总之,考研的过程非常辛苦,不同的人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不管走的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到达目的。

雷区九:忽视真题,真题不会再考

真题的作用就是让你了解命题规律、复习重点,所以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真题真题真题,一定不能忽视!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是严格按照大纲出题的。凡是大纲要求的都可能考,大纲上不做要求的也有能考,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严格按路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

写在

在考研的途中,肯定会遭受别人的质疑,但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决定,人的敌人是自己。备考的日子虽然很漫长且痛苦,但是每每想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会充满无限动力。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不负努力,我在西安等你们。

我所在的院校是2c,也就是三本学校,学的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我想问一下这个专业考研的专业有哪些?

对于真题可以到9月份的时候结合着看一看,看看出题章节,内容和方向,但不建议每一套都掐表做,太浪费时间了,到考前可以模拟一两套把握一下时间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一个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相关的领域。在考研时,你可以选择与该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或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以下是一些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相关的考研专业和学科:

说到专业课很幸运遇见新祥旭考研辅导,考上的直系研究生学长跟我辅导的,非常有针对性,效果很好。而我是从4月份开始学专业课,845考的宏微观,题的特点就是很基础,但是题量大需要对每一个知识点很熟悉,有时候也考偏的内容,所以遍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全面,每个角落都要看到包括附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是与大数据密切相关的学科,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内容。

信息与通信工程:该专业涉及到大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的相关技术,包括通信网络、信号处理、数据压缩、通信等方面。

统计学:统计学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推断等内容,可以帮助你掌握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专业关注在线交易和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和管理,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支持市场营销、用户行为分析等。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研究与大数据密切相关,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首经贸位置比南京财经大学还好,位于,首都经贸这种双非一本的院校并不算突出,与之不多段位的财经类院校还有一所工商大学,但北工商的学科实力比首经贸要略次一点,近年来报考首都经贸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跻身热门财经类院校,考得人多,但首经贸招的人也多。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应用于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考研的相关专业有以下几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考研方向,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向;

统计学类考研方向,包括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方向;

类考研方向,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向;

传媒类考研方向,包括与传播学、广告学、传媒管理与策划等方向。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研究方向比较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研专业: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与大数据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深入研究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技术。

2. 软件工程:这个专业主要研究软件开发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的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的信息管理和系统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4. 统计学:这个专业主要研究统计方法和理论,对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的数据分析和建模等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5. 人工智能:这个专业主要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对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等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还有其他的专业也可以考虑,具体选择哪个专业还需要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来决定。

二本经济学考研院校

二、各专业的学习(研究)方向

二本经济学考研选择的余地较大。

后期最主要就是背,我记得一个月,每天除了给数学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背书。反复过专业课的笔记,真题,反复背,能背多少轮背多少轮。模拟卷的话可用可不用,我没用。计算题的话自己真题都要做会,然后找相同的题型练就行了。热点的话可以听橙啦的热点课,炳哥的热点课之类的,热点要和笔记一起多背几轮。

首先还是看地区,地区不同选择院校的范围不同,考试难度也不一样,选择经济类大学,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做题时候建议把写在草稿纸上,把错题做上记号,方便做第二遍。到后期会有序列三,这个是框架,对于理清知识点还是非常有帮助的。的任四,肖四之类的模拟题可以做做,但是对于背不背呢,我觉得没有必要。在整本书已经看了5遍左右的时候,分析真题的解答题已经足够了。单选和多选看红宝书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出题的内容,都是出自红宝书上的内容嘛。所以,红宝书很重要。大学,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这类综合性院校,经济类专业研究方向比较齐全。

东北财经大学50286001金融财经广东工业大学安徽大学6058广东商学院60596062财政金融学院河南广西大学6075贵阳学院610361316227山东财政学院,湖北经济大学,上海财经6243研究所62536303西安,山西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6342浙江财经大学财经大学经济学63606375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专业考研都可以考哪些

当然,具体考研方向还需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而定。建议您多了解一些考研方向的信息,参考专业课考纲和复习大纲,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经济学学硕有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经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等等,专硕的话就是金融考的人比较多。分享一篇经济学高分经验给你吧,希望你考研顺利:

一战失败二战财经大学考研高分经验

正式准备考研是在三月份,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过了一遍书上的知识点,五月份就开始做数学全书。第yi遍过全书时花的时间有些长,大概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把全书所有的题都过了一遍。这时候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还有些零碎,这就需要做第二遍。第二遍在做各部分题时搞明白每道题对应的知识点,然后整合一下该知识点的出题模式。大概9月份完成三遍。10月份完成近10年的真题,真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切忌因准确率高而沾沾自喜。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每天坚持练习,切忌手生(我一战就是吃了手生的亏,有两个月未做过数学),可以做一下错题或模拟,锻炼自己的考场应对能力。

把这两科结合起来说是因为这两科在考生中并不会拉开太大的距。

首先说英语,单词是从四月开始过,一直到考试前都未停过。开始时可能背一遍花的时间很长,也容易忘,但这是一个记忆逐步加深的过程。真题前期做97—06年的,8月中旬开始做近十年的,注意把握文章中的每个长难句。

的复习同样是按部就班,暑听一下天道考三、专业课篇研网校的视频课,加上看配套讲义,并配套买了一本1000题来巩固自己看的知识点;九月大纲出来后对修改的知识点进行补充,11月份开始着手实事并开始背诵知识点。

了解中财803的或许知道803的卷子有些偏难,历年来学长学姐的成绩大概都在100—110左右徘徊,其实803的整张卷子的出题规律很好把握,但要拿高分,却还是需要花一番苦力。

803的题型从13年开始数学类考研方向,包括应用数学、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等方向;保持不变,微观和宏观都包括名词解释、论述和计算。微观部分:名词解释4个,论述题2-3道(答题时也可能涉及到名词解释),计算题2-3道,宏观同微观一样。

经济类考研报考比较适合报考哪些院校 考研的步骤是什么?

以上数据出自大学路。

经济类的话一般是,还有各个省的,校科学院也有经济管理类的,如管理科学与工程,初试科目就是经济学,不一定是那个机构,主要看专业。

第三等级: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考研的步骤:

雷区六:只看冲刺类的书籍

一、确定方向:

确定报考院校、专业阶段一般是在3月之前进行的,最晚在5月一定要定下来。

二、专业资料

1、参考书目

2、真题

三、 时间

一般来说,考研准备的战线不要拉的过长。如果你报考的是本专业,感觉基础知识还比较扎实的同学可以从四、五月份开始准备,一直到次年一月份,这样大半年的时间就已经足够。如果你是跨专业,可以早一些准备专业课,提高兴趣和专业素养,理清思路。有一点要提醒各位研友,不要有准备时间越长越好的思想。战线拉的过长,到快考试的时候反而已经失去了和毅力。所以,如果你能保证自己很快进入状态,可以迅速达到每天9小时的学习时间,那么你在七月份准备都不算太晚。

四、

一定要制定一个完整而周密的学习表和时间安排表。从七月份起,具体到每一门科目,每一本书,每一本辅导资料。要详细规定每天什么时间段要复习哪一门,要读多少内容,读完的时间点,每本书要读多少遍,所有的一切都要在中安排好。这样按照一步一步走,到你会感觉收获了沉淀的学习效果,信心满满地上考场。

五、资料

很多同学都会问公共课用什么书好。其实,用好一本书要比用一堆书效果要明显的多。教材和大纲可以读两遍、三遍、五遍,甚至更多遍,这样才能读出其中的精髓,更加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对于历年真题和考纲,大家还是要花一番心思,因为你了解的越多,就会更深刻地体会到研究生出题的特点,考察的重点。

六、心态

只要参加过考研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感觉坚定信心的重要性。每每三四月份准备考研时,总有一大堆人蜂拥而至;过了炎炎夏日,不少人受不了准备的艰辛,你会发现突然少了一些身影;然后是四周的同学都在找工作,保研,考,太多的,直到11月报名时要考研的人就比以前少了一半了;12月底以后,又有一批人没有消息,前功尽弃了;1月中旬,没考一门,就会有一两个座位空了。你知道吗?走完这条路的你,一定是胜利者。

七、辅导班

不少同学都听到了一些师兄师姐们说不用报考研班,是浪费钱。可是,大多数同学在考试准备的时候毫无头绪,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可以报班,会使大家迅速掌握复习的重点,马上进入复习备考的状态。当然,大家还是要摆好心态,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辅导班上。报辅导班决不是想老师猜中什么题,而是系统的帮助你捋一下思路和科目的结构。

八、身体及其他准备

吃好,睡好,学习好。这三好,是研友中一直流传的至理名言。只有保证每天充分的睡眠,每周足够的锻炼时间,你才有精力和体力去迎战半年的艰辛岁月。所以,奉劝你,一定不要开夜车,不要只闷在教室里不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状态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我国目前研究生经济学学科的设置

(1)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下设二级学科(记的可能不太准):

a、经济学

b、西方经济学

c、经济史

d、经济思想史

e、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下设二级学科:a、国民经济学

b、区域经济学

c、财政学(含税收学)

d、金融学

e、产业经济学

h、统计学

I、数量经济学

J、国防经济学

很多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不清楚各专业以后会干些什么。大多数专业看名字就知道了,而有的专业包含较广,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所以报考时一定要根据方向选(当然进校后可能不一定能念报的方向),现在将各专业简要介绍一下。

经济学:不要以为只是的那一套。其实很多学校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主业的市场经济,该学科设置方向各校不一样,有宏观经济、证券、企业管理等,当然还有的学说。

西方经济学:研究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大家学的课程就有。

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不说也知道吧:经济的历史。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

国民经济学:也是无所不包的,除开的外,几乎包括宏观经济的很多方面,报考前应参照各学校的方向设置。

区域经济学:很宏观的,研究区域产业、区域发展、区域经济政策等。

财政经济学:现在也有叫公共经济学的。研究的财政收支、税收调整等政策。念过经济学的同学都清楚,一个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政策和货政策是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周为群公共化学

金融经济学:很热的专业。主要研究货和资本市场、投资等。

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由原来的工业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合并而来。原来主要研究宏观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安全等。近年学习西方开始注重微观(在西方叫产业组织),研究市场里的企业在面对竞争对手时的决策。在所有经济学科中,该专业是和企业管理最接近的。但有比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经济学功底深。该专业也可设置很多方向,如证券等。产业、产业,所有产业都可研究也。

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金融和贸易。但比二者更注重经济学理论和模型。

也可以说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说明见金融和贸易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工资政策、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等等。

统计学:望文生义就知道了。按照方向不同,有研究统计理论的、有运用统计模型解决宏微观经济、管理问题的。

数量经济学:简单的说:是数学、统计学、经济学3者的结合。对于想继续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同学而言,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