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的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大学酸碱滴定实验原理大学化学的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大学酸碱滴定实验原理


大学化学的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大学酸碱滴定实验原理


大学化学的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大学酸碱滴定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利用已知浓度、体积的计算出已知体积的稀盐酸的浓度。

实验仪器:滴定装置(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移液管、洗耳球、锥形瓶、烧杯。

实验品: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已知浓度的、酚酞指示剂

实验步骤

1.润洗滴定管。取一支干燥洁净的滴定管,向其中倒入直至滴定管被盛满。调整活塞,使所有流入烧杯中。重复以上步骤两次。

2.移液。将过量稀盐酸加入烧杯中,将移液管烧杯,使用洗耳球向上吸液体10毫升,记为V盐酸。将液体倒进锥形瓶。

3.在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滴定管中加入过量,记录初始体积V初。把锥形瓶移到滴定管下,左手调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同时右手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当某一时刻溶液变红,并保持30秒不褪色时,记录此时的体积V末。

实验分析:

C(未知盐酸)V(盐酸)=C()V(初—末尾)

今天使用的滴定管、移液管都是干燥洁净的全新器材。高一的同学们自己动手、自己作,有问题互相讨论、求助老师;老师和高二的同学们及时向同学们提供帮助,进行情况记录。

混合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合酸的测定,学习酸的性质,掌握计算酸度的方法,培养实验作能力。

实验原理

混合酸是由两种或多种酸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酸性溶液,可以通过对混合酸进行滴定来测定其中每种酸的浓度。

滴定实验中需使用一种强碱,如,滴加到混合酸中,使其发生中和反应。滴定终点一般指滴加碱液量恰好足以使混合酸中全部酸完全中和成盐所需要的碱液滴数,此时溶液中的醇酸比已知,从而可以计算混合酸中每种酸的浓度。

实验步骤

将混合酸取出一定量,加入固定量的指示剂。

滴加,使混合酸完全中和。

记录滴定终点时的体积。

重复2-3步,直至三次体积相近为止。

根据滴定终点体积,计算混合酸中各种酸的浓度。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测得混合酸所需体积分别为25.5ml、25.2ml、25.3ml。

设混合酸中有两种酸,分别为酸1和酸2,其浓度分别为C1和C2。

根据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醇酸比为:

C1/C2 = V2/V1

其中,V1为酸1的滴定终点体积,C1为酸1的浓度;V2为酸2的滴定终点体积,C2为酸2的浓度。

带入实验数据可得:

次测定:C1/C2 = 25.2/25.5

第二次测定:C1/C2 = 25.3/25.2

第三次测定:C1/C2 = 25.5/25.3

三次测定结果相近,取平均值计算得酸1和酸2的浓度:

C1 = 0.1mol/L

C2 = 0.05mol/L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要干净,切勿混用不同溶液。

滴加时应缓慢,避免滴多过量。

每次滴定前应将瓶口擦干净,避免残留液体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实验结论

通过对混合酸的测定,得到了酸1和酸2的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05mol/L。实验结果表明,滴定法能够准确测定混合酸中各种酸的浓度,为酸的性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大一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酸碱滴定实验,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习酸碱溶液的计算方法和指示剂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酸碱溶液的性质与特点。

实验仪器

烧杯、移液管、漏斗、酸碱仪、磁力搅拌器、天平、计时器、PH计等。

实验品

稀盐酸、、硫酸、、甲基橙、酚酞等。

实验步骤

1. 称取0.1mol/L的,用移液管将10ml溶液加入烧杯中。

2. 加入数滴酚酞指示剂。

3. 在酸碱滴定仪上加入0.1mol/L的稀盐酸溶液,开始滴定。

4. 滴定至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浅粉色时,记录下所加入的盐酸体积。

5. 重复上述步骤,得到三次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次实验:滴定用盐酸体积为8.5ml

第二次实验:滴定用盐酸体积为8.3ml

第三次实验:滴定用盐酸体积为8.4ml

实验数据处理

1. 计算的摩尔浓度C1:

C1 = n1 / V1 = 0.1mol / L ()

2. 计算盐酸的摩尔浓度C2:

C2 = n2 / V2

3. 根据酸碱滴定的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出:

C1V1 = C2V2

4. 将上述数据代入计算得:

次实验所用的盐酸摩尔浓度为0.085mol/L

第二次实验所用的盐酸摩尔浓度为0.083mol/L

第三次实验所用的盐酸摩尔浓度为0.084mol/L

5. 求出盐酸摩尔浓度的平均值:

(0.085mol/L + 0.083mol/L + 0.084mol/L) / 3 = 0.084mol/L

实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酸碱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了使用移液管、漏斗、计时器等实验仪器的方法,加深了对酸碱溶液性质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由于实验误的存在,导致每次滴定用盐酸的摩尔浓度略有不同,因此需要针对每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盐酸摩尔浓度的平均值。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掌握指示剂的使用方法,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酸碱滴定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初步了解了和盐酸等酸碱溶液的性质和特点,如滴定曲线的变化规律、指示剂的选择,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作水平。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加深了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酸碱滴定结论

酸碱滴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 2、 掌握滴定作,学会正确判定 [基础知识] 若酸(A)与碱(B)发生如下反应: ,当反应达到时,A的nA与B的物质的量nB之比为 ,又因为 , ,则 (公式中符号说明参见实验一)。 由此可见,酸碱溶液通过滴定,确定它们中和时所需要的体积比,就可确定它们的浓度比。如果其中一浓度已确定,另一溶液的浓度可求出。 本实验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盐酸、硫酸和醋酸,当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表示已达终点。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溶液酸碱性,并通过实验检验该物质的酸碱性质。

实验材料

1. 马铃薯淀粉溶液

2. 白醋溶液

3. 碳酸钠溶液

4. 盐酸溶液

5. 碱性酚酞指示剂

6. 活性炭

7. 银器、玻璃杯、、滴定管、搅拌棒

实验步骤

1. 将马铃薯淀粉溶液、白醋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溶液各倒入不同的玻璃杯中。

2. 在盐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碱性酚酞指示剂,将溶液变成粉红色。

3. 用玻璃杯分别装入少量马铃薯淀粉溶液、白醋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溶液。

4. 分别加入活性炭,搅拌均匀。

5. 将滴定管倒过来放入玻璃杯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滴定管内气体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原理

当活性炭与溶液接触时,由于活性炭表面的微孔极易吸附物质,这些物质与活性炭的化学作用同样会发生在微孔内。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以降低溶液中的各种物质的浓度,并促使其分解。在本实验中,活性炭相当于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当溶液酸性较强时,滴定管内气体只有一定的变化。而当溶液堆积的酸性物质被处理后,滴定管内气体变化显著。

实验结果

1. 马铃薯淀粉溶液: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滴定管内没有明显的气体变化。说明淀粉溶液是中性的溶液

2. 白醋溶液: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滴定管内气体有一定的变化,表明白醋溶液呈现出酸性。

3. 碳酸钠溶液: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滴定管内气体变化不明显,表明碳酸钠溶液是弱碱性的。

4. 盐酸溶液: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滴定管内气体变化非常明显,出现了大量气泡,表明盐酸溶液呈现出强酸性。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其中,中性溶液在滴定管中没有明显的反应;酸性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可被处理,滴定管内气体有一定变化;弱碱性溶液中,滴定管内气体变化不明显;而在强酸性溶液中,滴定管内出现了大量气泡。

不同的物质酸碱性的检验方法略有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验需求去选择相应的化学试剂。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对相关实验工作提供帮助。

分析化学实验,称量0.2gnaco3后用盐酸滴定,实验报告怎么写

这个实验应该是盐酸的标定。

因为浓盐酸的浓度是一个范围,是不准确的,同时浓盐酸会挥发,所以配好的盐酸浓度是大概浓度,需要用标准物质标定。

为了标定盐酸溶液,需要称量一定量的碳酸钠,这个质量一定要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读到小数点后第四位,比如0.2025 g。

实验报告分成如下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

4.数据记录及处理:

前3部分你只需要将分析化学实验书上相应的部分写上即可,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第四部分是我们的关键,我们需要根据滴定的数据以及称量的质量来计算盐酸的浓度。一般我们一个实验要滴定3次,获得三个滴定的初读数以及末读数,以及三个滴定的体积(mL,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计算公式:2×[m(Na2CO3)/M(Na2CO3)]=C(HCl)×V(HCl),这里只有C(HCl)是未知的,带入数据可以求的C(HCl)。

可能还要根据三个滴定的体积求滴定的RSD,相对误等。

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怎么写

废水碱度的测定1、原理 水的碱度是指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指示剂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组分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以酸滴定至PH值为8.3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PH值为4.4-4.5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酸度。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OH+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要根据水中的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到终点时的PH值。 样品采集后应在4℃保存,分析前不应打开瓶塞,不能过滤、稀释或浓缩。样品应于采集的当天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可水解盐类或有可被氧化的阳离子时,应及时分析。 水样浑浊、有色均干扰测定,遇此情况,可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能使指示剂褪色的氧化还原性物质也干扰测定。例如水样中余氯可破坏指示剂(含余氯时,可加入1-2滴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消除)。 2、仪器和试剂 (1)仪器 25mL和50mL碱式滴定管 mL锥形瓶 (2)试剂 无CO2水:用于制备标准溶液及稀释用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PH值不低于6.0,煮沸15min,加盖冷却至室温。 甲基橙指示剂:称取0.05g甲基橙,溶于10...

感觉这样的提问是没有意义的

还是自己找下资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