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红楼之《好了歌》注解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红楼梦 好了歌_红楼梦好了歌注原文红楼梦 好了歌_红楼梦好了歌注原文


红楼梦 好了歌_红楼梦好了歌注原文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好了歌》注解,作为古典《红楼梦》的经典诗词,中为甄士隐针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作出的注解,表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和宗教思想。

《好了歌》作为红楼诗词,其内容隐射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失望,也体现了宗教轮回思想,是古典诗词集大成者,写尽了人生悲欢,也暗示了人生发展一般性规律,看见了这首诗词,也就看见了人生。

87版 红楼梦 一集的一首诗是什么意思

纱帽——古时候的官吏所戴的帽子,这里是官职的代称。

全诗的核心与《好了歌》一样,主题为“好即是了,了即是好”。指出世事本无常,一切到盛景时都有可能衰落,反过来衰落的时候又可能经历盛景。这当中带有道家“阴阳循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曾经歌舞升平的欢娱场,现在已是萧条冷清,草木枯黄。环”的思想,暗暗地强调着世人不要再执着于世俗的欲望,而要能够看透这一切、学会放下。

87版《红楼梦》结尾贾宝玉消失在茫茫大雪中时,背景响起的是甄士隐所作的《好了歌注》。在原文中该诗出现在回,当跛足道人(空空道人)唱《好了歌》以后启发了甄士隐“觉悟”。

甄士隐本是读书人,且有了家破人亡的经历,所以一听就懂了,然后便为《好了歌》作了这篇解注,进一步引申发挥了《好了歌》的思想。

《好了歌注》全文内容: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87版《红楼梦》的结局中,冰天雪地之中,衣衫褴褛,失魂落魄的贾宝玉,碰上了一支押运囚犯的队伍。囚车中,坐的正是忘恩负义的贾雨村。贾宝玉看到曾经对自己家百般逢迎,在自己家被抄时又落井下石的贾雨村如此状况,不由得哈哈大笑。

镜头推到轿子中押运贾雨村的官员脸上,鼻梁上一颗明细的痣,提醒我们,这位官员,正是那个被贾雨村远远的打发了的门子。在“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门子的狡诈和阴险和善于察言观色,已经为他现在的发达埋下了伏笔。

曾经被贾雨村看不起的门子,今天成了押运贾雨村的官员,这既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也是87版《红楼梦》中一个的亮点。因为,这个改编,很完美的契合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主题。《红楼梦》,终究还是一部由贫寒至富贵,由富贵跌至落寞的,世事更迭的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

《红楼梦》中,甄士隐为《好了歌》作解注后出家,如何看待这一情节?

我觉得这一情节是跟后面的贾宝玉的出家是有着联系的,暗示贾宝玉的结局,他实际上就是贾宝玉的前身。

我觉得这一情节是比较好的,因为这种情节属于对文中的一种注释和解释,能够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说什么国色天香,沉鱼落雁,如今不还是随岁月老去两鬓苍苍?让读者更好的读懂红楼梦《好了歌》作者:曹雪芹(清代)【翻译】。

这样的情节非常的深刻,这也说明他看破了红尘,也在思考哲学方面的问题。

《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可不可以看成全书的纲?

扩展资料

我觉得是不可以的,因为他们在里面只是轻描淡写地描写了这一方面的事情,并没有出众的写,所以说我是觉得不可以的。

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看成全书的纲的,因为这里面说尽了各种各样的人不同的一生,所以说它有很强的总结作用。

应该可以,因为这首歌包括了整本书的情节,而且非常重要,所以可以这样说。

可以看成全书的纲。《好了歌》对《红楼梦》这本书进行了一个很精炼的总结。而且总结的非常到位。

我想应该可以,因为整个《红楼梦》就体现出了一种超市脱俗的情怀,也就是贾宝玉在贾府的生活,后来到他感悟出家。

《好了歌》帮忙解释一下!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当年显贵们摆着满床笏板的华屋大宅,如今已变成破屋空堂。

谤——指责、毁谤。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豪宅雕着精美图案的房梁结满了蜘蛛网,绿绿的藤蔓和苔藓又爬满了华美的窗。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说什么情深意长,昨日才去黄土坡为爱人埋起白骨,今天却又喜气洋洋另结新欢,早已将情分相忘。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金银满箱,腰缠万贯,数不尽的家财转眼间散尽,沦为乞丐被众人指责毁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正在悲叹着别人命短,谁知道轮到自己把命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教育再得当,又有谁能知道日后会不会变成强盗暴徒的模样。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大家都希望嫁入豪门,享尽荣华,谁愿意流落到妓院场。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做了官还不知足嫌职位低,却被治了罪把枷锁戴在身上。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过去穿破衣烂袄害怕严寒侵袭,如今发达了却又嫌官服太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世间瞬息万变,昨败落了今日我风光,真是分不清轻重,反而把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妻妾儿孙这些身外之事当作人生根本梦想。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荒唐至极,做了那么多到头来还不是一样一无所有两茫茫。

【释义】

陋室——简陋的屋子。笏满床——形容家里人做大官的多。笏,古时礼制君臣朝见时臣子拿的用以指画或记事的板子。事出《旧唐书·崔义元传》:神庆的儿子琳、珪、瑶等都做大官,每年家宴时“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来俗传误为郭子仪事,并编有《满床笏》剧,中曾写到。这两句说,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当年显贵们摆着满床笏板的华屋大宅。

雕梁——雕过花的屋梁,指代豪华的房屋。

强梁——强横凶暴。这里是指强盗、暴徒。

择膏梁——选择富贵人家子弟为婚姻对象。膏梁,本指精美的食品。膏,肥肉;梁,美谷。引申为富贵之家。

烟花巷——妓院。烟花,旧时娼妓的代称。

锁枷——旧时囚系罪人的刑具。

紫蟒——紫色的蟒袍,古代贵官所穿的公服。

反认他乡是故乡——比喻把功名富贵、妻妾儿孙等等误当作人生的根本。

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为别人做事自己没得到好处。唐代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品出处】

《好了歌》及《好了歌注》均为古典《红楼梦》中经典诗词。这两首歌出现在《红楼梦》的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真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拓、麻履鹑衣”的跛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甄士隐听后,诵出了《好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