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猪养殖技术(黄骨鱼冬天怎么养殖技术)
本文目录一览:
冬天养猪的十大技巧
1、一般来说,每个阶段的猪都会有自身适宜的温度范围,种公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哺乳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育肥猪的最适宜温度为19-22℃,只要猪舍温度能控制在相应的范围,那么猪就不会受凉。
冬天小猪养殖技术(黄骨鱼冬天怎么养殖技术)
冬天小猪养殖技术(黄骨鱼冬天怎么养殖技术)
2、有一些猪场并没有安装自动调控温度的设施,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根据猪群的反应来判断当前温度是否适宜。如果猪出现活动量减少、扎堆、相互拥挤、炸毛等现象则表示当前温度已经低于猪群适宜的范围,给猪群造成了不适感觉;如果猪出现感冒发热、腹泻的情况,则表示猪群已经受凉发生冷应激。
3、如果发现猪觉得冷时就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修补门窗及墙体缝隙;在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外围做加厚处理;地面铺设草垫,必要时还需增加暖气、暖灯等取暖设备。
4、控制温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湿度。
5、降低猪舍湿度,首先猪舍内的粪便污水要及时排除,清扫干净。
6、地面铺设干燥且干净的草垫,还要及时更换。
7、加强通风换气,在降低湿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猪舍内不良气体的浓度,防止细菌滋生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8、冬季通风换气会使猪舍内的温度同时降低,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科学的通风措施。,通风的时间应选择中午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第二,通风的时候应同时提高猪舍内的温度,也就是说加大供暖力度,比平时高3-4度即可;第三,两边的通风口要错开,不能产生对流风。或者可以加装专业的通风设备,比较省力且效果更好。
9、除此之外还需要在饲喂方式和营养上下点功夫。
(1)冬季不要让猪饮用冷水,尤其是仔猪,水温过低会肠胃,使胃肠道受凉而引发腹泻;
(2)是增加喂料次数,并提升饲料能量水平,因为冬季猪的能量消耗较大,为了生长所需,应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并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10、控制舍内环境每天利用中午高温时段打开门窗通风,平时定时开关抽风机换气,降低因粪便积存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换入新鲜空气,以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冬季仔猪的饲养管理
1、一般来说,每个阶段的猪都会有自身适宜的温度范围,种公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哺乳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育肥猪的最适宜温度为19-22℃,只要猪舍温度能控制在相应的范围,那么猪就不会受凉。
2、有一些猪场并没有安装自动调控温度的设施,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根据猪群的反应来判断当前温度是否适宜。如果猪出现活动量减少、扎堆、相互拥挤、炸毛等现象则表示当前温度已经低于猪群适宜的范围,给猪群造成了不适感觉;如果猪出现感冒发热、腹泻的情况,则表示猪群已经受凉发生冷应激。
3、如果发现猪觉得冷时就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修补门窗及墙体缝隙;在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外围做加厚处理;地面铺设草垫,必要时还需增加暖气、暖灯等取暖设备。
4、控制温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湿度。
5、降低猪舍湿度,首先猪舍内的粪便污水要及时排除,清扫干净。
6、地面铺设干燥且干净的草垫,还要及时更换。
7、加强通风换气,在降低湿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猪舍内不良气体的浓度,防止细菌滋生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8、冬季通风换气会使猪舍内的温度同时降低,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科学的通风措施。,通风的时间应选择中午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第二,通风的时候应同时提高猪舍内的温度,也就是说加大供暖力度,比平时高3-4度即可;第三,两边的通风口要错开,不能产生对流风。或者可以加装专业的通风设备,比较省力且效果更好。
9、除此之外还需要在饲喂方式和营养上下点功夫。
(1)冬季不要让猪饮用冷水,尤其是仔猪,水温过低会肠胃,使胃肠道受凉而引发腹泻;
(2)是增加喂料次数,并提升饲料能量水平,因为冬季猪的能量消耗较大,为了生长所需,应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并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10、控制舍内环境每天利用中午高温时段打开门窗通风,平时定时开关抽风机换气,降低因粪便积存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换入新鲜空气,以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出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出生后头三天,约有60-80%哺乳仔猪亡发生在这关键的三天里。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防止挤压、预防腹泻、提高免疫力对提高成活率尤其关键。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冬季仔猪的 饲养 管理,一起来看看。
冬季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哺乳仔猪的管理
1、接产
接产时,接产人员的手臂应洗净,并用0.1%的消毒,仔猪产出后应用清洁干布擦干口、鼻、全身的粘液(一头母猪一块布),增强新生仔猪的活力,有的仔猪产出时呈状态,应急救之。如人工呼吸(将仔猪四肢朝上,两手分别伸屈两前肢和两后肢,促其呼吸)或在仔猪长鼻部涂酒精呼吸。母猪产仔结束后,要用2%的来苏儿或0.1%的水擦洗母猪和,肌注消炎针以免发生炎,炎和炎。
2、断脐
仔猪出生10-15分钟内,在4-6cm处用大拇指将脐带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用浸泡碘酒的线结扎后,用消毒剪刀剪短,并用2%碘酒涂抹断端。此项工作在许多猪场会由于较为麻烦而单纯用扯断脐带来代替,未进行结扎,考虑到链球菌病在许多场都存在,进行结扎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开放的脐带断端会成为链球菌侵入猪体的有效门户,许多猪场仔猪发生关节炎和脓肿与此有密切联系。
3、剪犬齿
仔猪初生时有8颗犬牙,由于无任何用处,还经常伤害母猪,因此应剪掉。用一把快剪刀在牙的中部一颗颗剪去,断面要平滑整齐,并用2%碘酒涂抹断端,以减少细菌的感染。剪齿时严防动作过快,伤及齿龈。
4、断尾
方法 1:用专用断尾钳在仔猪出生后第二天在补铁的同时直接在离尾根3-5cm处断掉,然后用碘酒在断尾处消毒。方法2:在初生时先用止血钳用力钳住尾巴,后用剪刀在止血钳外方离尾根3-5cm处切断尾部,后用碘酒在断尾处消毒。
5、早吃初乳,固定
母猪分娩后头三天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初乳含丰富的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酸性大且含有镁盐及抗体。仔猪吃足初乳,将使仔猪在获取丰富营养的同时获得被动免疫,并能帮助胎粪排出和帮助消化,而且初乳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因此吃足初乳也是养好猪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仔猪肠道吸收抗体的水平随出生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所以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必须全部吃到初乳,并固定。具体方法如下:仔猪出生后将其放入保温箱,过半小时左右将仔猪放在躺卧的母猪身边,让仔猪自寻。待大多数仔猪找到后,对个别弱小或强壮的仔猪再进行调整;将弱小的仔猪放在前边乳汁多的上,强壮的仔猪放在后面上,经过2-3天的人工辅助固定,仔猪就会自寻固定吃乳,从而使全群仔猪均匀、健壮、活泼。特别强调吃足初乳后应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以后每隔1小时放出吃初奶一次。
6、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行动不灵活,所以容易受凉或被压而亡。温度低对仔猪的直接危害是冻,寒冷又是压、饿和下痢的诱因。要为仔猪创造温暖的居住环境,如果使整个产房升温,一则母猪不适应(母猪的最适的环境温度是18℃左右),影响母猪泌乳;二则要浪费能源,不经济。可采用自制仔猪保温箱,提高保温箱局部环境温度(见表1)。
保温的具体 措施 :
A、电热板保温:在保温箱放置节能电热板,根据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来调节电热板的温度,保温效果好。
B、线取暖:在仔猪保温箱或仔猪补料栏内装设远线保温灯,一般用150-瓦灯泡。将灯泡吊在仔猪躺卧处,通过调节与地面的高度来控制温度。
C、厚垫草保温:在保温箱铺上干燥的垫板或麻袋,然后再垫厚草,一般厚度应在10厘米以上,并在补料间的上方用麻袋覆盖,既保温又透气,但要勤换垫草以保持干燥。
D、火坑取暖:在相邻乳猪保育间合建一个火坑,中间隔墙为火,向两侧地下挖一个25厘米宽的烟道,上面铺砖,砖上抹草泥,该法成本低,在北方寒冷地区效果较好。
7、去势
商品猪场一般都在哺乳期间10-15日龄进行去势,实践证明:7日龄去势造成的应激比10-15日龄去势来的小。去势时要,切口不宜太大,术后5%碘酊消毒。
8、寄养
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不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
1、及时补铁、补硒
初生仔猪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铁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又是细胞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仔猪体内铁的贮量仅够维持6-7天,如不补充铁,一般在10日龄左右就会出现因缺铁而导致的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和生长停滞等现象。因此,仔猪出生后2-3天必须补铁。一般肌注右旋糖苷铁或葡聚糖铁1-2毫升(每毫升含铁50-100mg)。在15日龄左右时再肌注一次。
缺硒时,仔猪往往会发生下痢、白肌病等。病猪多是营养中上等或生长较快的仔猪,病猪体温偏低,叫声嘶哑,行走摇摆,者后肢瘫痪。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5天肌肉注射0.1%钠0.5毫升,断奶前后再注射1毫升。
2、及时补料、补水
母猪泌乳高峰在产后3周左右,3周以后泌乳逐渐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仔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给仔猪尽早开食补料。6-7日龄的仔猪开始长臼齿,牙床发痒,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特别喜欢啃咬垫草、木屑等硬物,并有模仿母猪的行为,此时开始补料效果较好。在仔猪出生后7-10日龄开始用代乳料进行补料,补料的目的在于训练仔猪认料,锻炼仔猪咀嚼和消化能力,并促进胃酸的分泌,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训练采取强制的办法:(1)每天3-4次将仔猪关进补料栏,限制吃奶,强制吃饲料,这样3-5天后就会慢慢学会采食;(2)将代乳料调成糊状,抹到猪的嘴里。同时要装设自动饮水器,让仔猪自由饮用清洁水。因为母乳中含脂肪量高,仔猪会喝水或尿液,引起仔猪下痢。此期,仍然很有必要定期检查饮水器是否堵塞以及出水量是否减少等。
三、防止拉稀,提高成活率
1、引起仔猪拉稀因素
主要有管理(如通风不良、温大、卫生、湿度过大)、疾病(如细菌性、性、寄生虫性(主要是球虫性))等因素。初生仔猪抗病能力,消化机能不完善,容易患病亡,对仔猪危害的是腹泻病,最常见的细菌性腹泻有仔猪黄白痢,最常见的性腹泻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性腹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腹泻有球虫病。同时注意预防脂肪性腹泻:由于母猪过于肥胖或饮水不足(冬季饮水如果过冷,母猪饮水量减少),乳脂率过高,初生仔猪难以消化吸收,尤其吃过浓乳汁常感口渴,如饮水不足或饮污染水、尿液等导致腹泻。
2、预防拉稀措施
除加强以上饲养管理外,还要求保持圈舍的卫生、清洁、干燥,剩余饲料、垫草、粪便及时清除,同时加强环境消毒,至少每周消毒一次;注意空气的流通,空气流通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防止呼吸系统及 其它 疫病的发生,通风时应避免冷风直吹猪体,换气口设在舍内较高对称位置,形成空气对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通风量。并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及保健等。
仔猪保健
仔猪保健的时机应在仔猪最需要的几个关键阶段,而不是固定的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如在仔猪剪牙断尾、的时候,应激大且留下的伤口也加大了感染的风险;断奶、转群的时候仔猪面临营养、环境、心理等巨大应激,也是极易感染副猪等细菌性疾病的高危期。因此,在这些关键阶段给仔猪肌注速倍治是非常有必要的,效果也是非常显性的。
香猪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冬季饲养小香猪有哪些饲养要点?
1、一般来说,每个阶段的猪都会有自身适宜的温度范围,种公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哺乳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育肥猪的最适宜温度为19-22℃,只要猪舍温度能控制在相应的范围,那么猪就不会受凉。
2、有一些猪场并没有安装自动调控温度的设施,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根据猪群的反应来判断当前温度是否适宜。如果猪出现活动量减少、扎堆、相互拥挤、炸毛等现象则表示当前温度已经低于猪群适宜的范围,给猪群造成了不适感觉;如果猪出现感冒发热、腹泻的情况,则表示猪群已经受凉发生冷应激。
3、如果发现猪觉得冷时就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修补门窗及墙体缝隙;在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外围做加厚处理;地面铺设草垫,必要时还需增加暖气、暖灯等取暖设备。
4、控制温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湿度。
5、降低猪舍湿度,首先猪舍内的粪便污水要及时排除,清扫干净。
6、地面铺设干燥且干净的草垫,还要及时更换。
7、加强通风换气,在降低湿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猪舍内不良气体的浓度,防止细菌滋生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8、冬季通风换气会使猪舍内的温度同时降低,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科学的通风措施。,通风的时间应选择中午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第二,通风的时候应同时提高猪舍内的温度,也就是说加大供暖力度,比平时高3-4度即可;第三,两边的通风口要错开,不能产生对流风。或者可以加装专业的通风设备,比较省力且效果更好。
9、除此之外还需要在饲喂方式和营养上下点功夫。
(1)冬季不要让猪饮用冷水,尤其是仔猪,水温过低会肠胃,使胃肠道受凉而引发腹泻;
(2)是增加喂料次数,并提升饲料能量水平,因为冬季猪的能量消耗较大,为了生长所需,应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并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10、控制舍内环境每天利用中午高温时段打开门窗通风,平时定时开关抽风机换气,降低因粪便积存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换入新鲜空气,以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出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出生后头三天,约有60-80%哺乳仔猪亡发生在这关键的三天里。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防止挤压、预防腹泻、提高免疫力对提高成活率尤其关键。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冬季仔猪的 饲养 管理,一起来看看。
冬季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哺乳仔猪的管理
1、接产
接产时,接产人员的手臂应洗净,并用0.1%的消毒,仔猪产出后应用清洁干布擦干口、鼻、全身的粘液(一头母猪一块布),增强新生仔猪的活力,有的仔猪产出时呈状态,应急救之。如人工呼吸(将仔猪四肢朝上,两手分别伸屈两前肢和两后肢,促其呼吸)或在仔猪长鼻部涂酒精呼吸。母猪产仔结束后,要用2%的来苏儿或0.1%的水擦洗母猪和,肌注消炎针以免发生炎,炎和炎。
2、断脐
仔猪出生10-15分钟内,在4-6cm处用大拇指将脐带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用浸泡碘酒的线结扎后,用消毒剪刀剪短,并用2%碘酒涂抹断端。此项工作在许多猪场会由于较为麻烦而单纯用扯断脐带来代替,未进行结扎,考虑到链球菌病在许多场都存在,进行结扎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开放的脐带断端会成为链球菌侵入猪体的有效门户,许多猪场仔猪发生关节炎和脓肿与此有密切联系。
3、剪犬齿
仔猪初生时有8颗犬牙,由于无任何用处,还经常伤害母猪,因此应剪掉。用一把快剪刀在牙的中部一颗颗剪去,断面要平滑整齐,并用2%碘酒涂抹断端,以减少细菌的感染。剪齿时严防动作过快,伤及齿龈。
4、断尾
方法 1:用专用断尾钳在仔猪出生后第二天在补铁的同时直接在离尾根3-5cm处断掉,然后用碘酒在断尾处消毒。方法2:在初生时先用止血钳用力钳住尾巴,后用剪刀在止血钳外方离尾根3-5cm处切断尾部,后用碘酒在断尾处消毒。
5、早吃初乳,固定
母猪分娩后头三天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初乳含丰富的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酸性大且含有镁盐及抗体。仔猪吃足初乳,将使仔猪在获取丰富营养的同时获得被动免疫,并能帮助胎粪排出和帮助消化,而且初乳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因此吃足初乳也是养好猪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仔猪肠道吸收抗体的水平随出生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所以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必须全部吃到初乳,并固定。具体方法如下:仔猪出生后将其放入保温箱,过半小时左右将仔猪放在躺卧的母猪身边,让仔猪自寻。待大多数仔猪找到后,对个别弱小或强壮的仔猪再进行调整;将弱小的仔猪放在前边乳汁多的上,强壮的仔猪放在后面上,经过2-3天的人工辅助固定,仔猪就会自寻固定吃乳,从而使全群仔猪均匀、健壮、活泼。特别强调吃足初乳后应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以后每隔1小时放出吃初奶一次。
6、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行动不灵活,所以容易受凉或被压而亡。温度低对仔猪的直接危害是冻,寒冷又是压、饿和下痢的诱因。要为仔猪创造温暖的居住环境,如果使整个产房升温,一则母猪不适应(母猪的最适的环境温度是18℃左右),影响母猪泌乳;二则要浪费能源,不经济。可采用自制仔猪保温箱,提高保温箱局部环境温度(见表1)。
保温的具体 措施 :
A、电热板保温:在保温箱放置节能电热板,根据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来调节电热板的温度,保温效果好。
B、线取暖:在仔猪保温箱或仔猪补料栏内装设远线保温灯,一般用150-瓦灯泡。将灯泡吊在仔猪躺卧处,通过调节与地面的高度来控制温度。
C、厚垫草保温:在保温箱铺上干燥的垫板或麻袋,然后再垫厚草,一般厚度应在10厘米以上,并在补料间的上方用麻袋覆盖,既保温又透气,但要勤换垫草以保持干燥。
D、火坑取暖:在相邻乳猪保育间合建一个火坑,中间隔墙为火,向两侧地下挖一个25厘米宽的烟道,上面铺砖,砖上抹草泥,该法成本低,在北方寒冷地区效果较好。
7、去势
商品猪场一般都在哺乳期间10-15日龄进行去势,实践证明:7日龄去势造成的应激比10-15日龄去势来的小。去势时要,切口不宜太大,术后5%碘酊消毒。
8、寄养
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不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
1、及时补铁、补硒
初生仔猪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铁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又是细胞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仔猪体内铁的贮量仅够维持6-7天,如不补充铁,一般在10日龄左右就会出现因缺铁而导致的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和生长停滞等现象。因此,仔猪出生后2-3天必须补铁。一般肌注右旋糖苷铁或葡聚糖铁1-2毫升(每毫升含铁50-100mg)。在15日龄左右时再肌注一次。
缺硒时,仔猪往往会发生下痢、白肌病等。病猪多是营养中上等或生长较快的仔猪,病猪体温偏低,叫声嘶哑,行走摇摆,者后肢瘫痪。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5天肌肉注射0.1%钠0.5毫升,断奶前后再注射1毫升。
2、及时补料、补水
母猪泌乳高峰在产后3周左右,3周以后泌乳逐渐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仔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给仔猪尽早开食补料。6-7日龄的仔猪开始长臼齿,牙床发痒,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特别喜欢啃咬垫草、木屑等硬物,并有模仿母猪的行为,此时开始补料效果较好。在仔猪出生后7-10日龄开始用代乳料进行补料,补料的目的在于训练仔猪认料,锻炼仔猪咀嚼和消化能力,并促进胃酸的分泌,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训练采取强制的办法:(1)每天3-4次将仔猪关进补料栏,限制吃奶,强制吃饲料,这样3-5天后就会慢慢学会采食;(2)将代乳料调成糊状,抹到猪的嘴里。同时要装设自动饮水器,让仔猪自由饮用清洁水。因为母乳中含脂肪量高,仔猪会喝水或尿液,引起仔猪下痢。此期,仍然很有必要定期检查饮水器是否堵塞以及出水量是否减少等。
三、防止拉稀,提高成活率
1、引起仔猪拉稀因素
主要有管理(如通风不良、温大、卫生、湿度过大)、疾病(如细菌性、性、寄生虫性(主要是球虫性))等因素。初生仔猪抗病能力,消化机能不完善,容易患病亡,对仔猪危害的是腹泻病,最常见的细菌性腹泻有仔猪黄白痢,最常见的性腹泻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性腹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腹泻有球虫病。同时注意预防脂肪性腹泻:由于母猪过于肥胖或饮水不足(冬季饮水如果过冷,母猪饮水量减少),乳脂率过高,初生仔猪难以消化吸收,尤其吃过浓乳汁常感口渴,如饮水不足或饮污染水、尿液等导致腹泻。
2、预防拉稀措施
除加强以上饲养管理外,还要求保持圈舍的卫生、清洁、干燥,剩余饲料、垫草、粪便及时清除,同时加强环境消毒,至少每周消毒一次;注意空气的流通,空气流通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防止呼吸系统及 其它 疫病的发生,通风时应避免冷风直吹猪体,换气口设在舍内较高对称位置,形成空气对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通风量。并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及保健等。
仔猪保健
仔猪保健的时机应在仔猪最需要的几个关键阶段,而不是固定的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如在仔猪剪牙断尾、的时候,应激大且留下的伤口也加大了感染的风险;断奶、转群的时候仔猪面临营养、环境、心理等巨大应激,也是极易感染副猪等细菌性疾病的高危期。因此,在这些关键阶段给仔猪肌注速倍治是非常有必要的,效果也是非常显性的。
饲料种类应尽可能多样化,使所配日粮的各种饲料在营养上能够互相补充。一般室温20度以上是比较适合猪猪
冬天养猪需要注意什么
1、一般来说,每个阶段的猪都会有自身适宜的温度范围,种公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哺乳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育肥猪的最适宜温度为19-22℃,只要猪舍温度能控制在相应的范围,那么猪就不会受凉。
2、有一些猪场并没有安装自动调控温度的设施,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根据猪群的反应来判断当前温度是否适宜。如果猪出现活动量减少、扎堆、相互拥挤、炸毛等现象则表示当前温度已经低于猪群适宜的范围,给猪群造成了不适感觉;如果猪出现感冒发热、腹泻的情况,则表示猪群已经受凉发生冷应激。
3、如果发现猪觉得冷时就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修补门窗及墙体缝隙;在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外围做加厚处理;地面铺设草垫,必要时还需增加暖气、暖灯等取暖设备。
4、控制温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湿度。
5、降低猪舍湿度,首先猪舍内的粪便污水要及时排除,清扫干净。
6、地面铺设干燥且干净的草垫,还要及时更换。
7、加强通风换气,在降低湿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猪舍内不良气体的浓度,防止细菌滋生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8、冬季通风换气会使猪舍内的温度同时降低,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科学的通风措施。,通风的时间应选择中午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第二,通风的时候应同时提高猪舍内的温度,也就是说加大供暖力度,比平时高3-4度即可;第三,两边的通风口要错开,不能产生对流风。或者可以加装专业的通风设备,比较省力且效果更好。
9、除此之外还需要在饲喂方式和营养上下点功夫。
(1)冬季不要让猪饮用冷水,尤其是仔猪,水温过低会肠胃,使胃肠道受凉而引发腹泻;
(2)是增加喂料次数,并提升饲料能量水平,因为冬季猪的能量消耗较大,为了生长所需,应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并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10、控制舍内环境每天利用中午高温时段打开门窗通风,平时定时开关抽风机换气,降低因粪便积存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换入新鲜空气,以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出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出生后头三天,约有60-80%哺乳仔猪亡发生在这关键的三天里。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防止挤压、预防腹泻、提高免疫力对提高成活率尤其关键。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冬季仔猪的 饲养 管理,一起来看看。
冬季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哺乳仔猪的管理
1、接产
接产时,接产人员的手臂应洗净,并用0.1%的消毒,仔猪产出后应用清洁干布擦干口、鼻、全身的粘液(一头母猪一块布),增强新生仔猪的活力,有的仔猪产出时呈状态,应急救之。如人工呼吸(将仔猪四肢朝上,两手分别伸屈两前肢和两后肢,促其呼吸)或在仔猪长鼻部涂酒精呼吸。母猪产仔结束后,要用2%的来苏儿或0.1%的水擦洗母猪和,肌注消炎针以免发生炎,炎和炎。
2、断脐
仔猪出生10-15分钟内,在4-6cm处用大拇指将脐带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用浸泡碘酒的线结扎后,用消毒剪刀剪短,并用2%碘酒涂抹断端。此项工作在许多猪场会由于较为麻烦而单纯用扯断脐带来代替,未进行结扎,考虑到链球菌病在许多场都存在,进行结扎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开放的脐带断端会成为链球菌侵入猪体的有效门户,许多猪场仔猪发生关节炎和脓肿与此有密切联系。
3、剪犬齿
仔猪初生时有8颗犬牙,由于无任何用处,还经常伤害母猪,因此应剪掉。用一把快剪刀在牙的中部一颗颗剪去,断面要平滑整齐,并用2%碘酒涂抹断端,以减少细菌的感染。剪齿时严防动作过快,伤及齿龈。
4、断尾
方法 1:用专用断尾钳在仔猪出生后第二天在补铁的同时直接在离尾根3-5cm处断掉,然后用碘酒在断尾处消毒。方法2:在初生时先用止血钳用力钳住尾巴,后用剪刀在止血钳外方离尾根3-5cm处切断尾部,后用碘酒在断尾处消毒。
5、早吃初乳,固定
母猪分娩后头三天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初乳含丰富的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酸性大且含有镁盐及抗体。仔猪吃足初乳,将使仔猪在获取丰富营养的同时获得被动免疫,并能帮助胎粪排出和帮助消化,而且初乳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因此吃足初乳也是养好猪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仔猪肠道吸收抗体的水平随出生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所以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必须全部吃到初乳,并固定。具体方法如下:仔猪出生后将其放入保温箱,过半小时左右将仔猪放在躺卧的母猪身边,让仔猪自寻。待大多数仔猪找到后,对个别弱小或强壮的仔猪再进行调整;将弱小的仔猪放在前边乳汁多的上,强壮的仔猪放在后面上,经过2-3天的人工辅助固定,仔猪就会自寻固定吃乳,从而使全群仔猪均匀、健壮、活泼。特别强调吃足初乳后应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以后每隔1小时放出吃初奶一次。
6、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行动不灵活,所以容易受凉或被压而亡。温度低对仔猪的直接危害是冻,寒冷又是压、饿和下痢的诱因。要为仔猪创造温暖的居住环境,如果使整个产房升温,一则母猪不适应(母猪的最适的环境温度是18℃左右),影响母猪泌乳;二则要浪费能源,不经济。可采用自制仔猪保温箱,提高保温箱局部环境温度(见表1)。
保温的具体 措施 :
A、电热板保温:在保温箱放置节能电热板,根据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来调节电热板的温度,保温效果好。
B、线取暖:在仔猪保温箱或仔猪补料栏内装设远线保温灯,一般用150-瓦灯泡。将灯泡吊在仔猪躺卧处,通过调节与地面的高度来控制温度。
C、厚垫草保温:在保温箱铺上干燥的垫板或麻袋,然后再垫厚草,一般厚度应在10厘米以上,并在补料间的上方用麻袋覆盖,既保温又透气,但要勤换垫草以保持干燥。
D、火坑取暖:在相邻乳猪保育间合建一个火坑,中间隔墙为火,向两侧地下挖一个25厘米宽的烟道,上面铺砖,砖上抹草泥,该法成本低,在北方寒冷地区效果较好。
7、去势
商品猪场一般都在哺乳期间10-15日龄进行去势,实践证明:7日龄去势造成的应激比10-15日龄去势来的小。去势时要,切口不宜太大,术后5%碘酊消毒。
8、寄养
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不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
1、及时补铁、补硒
初生仔猪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铁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又是细胞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仔猪体内铁的贮量仅够维持6-7天,如不补充铁,一般在10日龄左右就会出现因缺铁而导致的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和生长停滞等现象。因此,仔猪出生后2-3天必须补铁。一般肌注右旋糖苷铁或葡聚糖铁1-2毫升(每毫升含铁50-100mg)。在15日龄左右时再肌注一次。
缺硒时,仔猪往往会发生下痢、白肌病等。病猪多是营养中上等或生长较快的仔猪,病猪体温偏低,叫声嘶哑,行走摇摆,者后肢瘫痪。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5天肌肉注射0.1%钠0.5毫升,断奶前后再注射1毫升。
2、及时补料、补水
母猪泌乳高峰在产后3周左右,3周以后泌乳逐渐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仔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给仔猪尽早开食补料。6-7日龄的仔猪开始长臼齿,牙床发痒,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特别喜欢啃咬垫草、木屑等硬物,并有模仿母猪的行为,此时开始补料效果较好。在仔猪出生后7-10日龄开始用代乳料进行补料,补料的目的在于训练仔猪认料,锻炼仔猪咀嚼和消化能力,并促进胃酸的分泌,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训练采取强制的办法:(1)每天3-4次将仔猪关进补料栏,限制吃奶,强制吃饲料,这样3-5天后就会慢慢学会采食;(2)将代乳料调成糊状,抹到猪的嘴里。同时要装设自动饮水器,让仔猪自由饮用清洁水。因为母乳中含脂肪量高,仔猪会喝水或尿液,引起仔猪下痢。此期,仍然很有必要定期检查饮水器是否堵塞以及出水量是否减少等。
三、防止拉稀,提高成活率
1、引起仔猪拉稀因素
主要有管理(如通风不良、温大、卫生、湿度过大)、疾病(如细菌性、性、寄生虫性(主要是球虫性))等因素。初生仔猪抗病能力,消化机能不完善,容易患病亡,对仔猪危害的是腹泻病,最常见的细菌性腹泻有仔猪黄白痢,最常见的性腹泻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性腹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腹泻有球虫病。同时注意预防脂肪性腹泻:由于母猪过于肥胖或饮水不足(冬季饮水如果过冷,母猪饮水量减少),乳脂率过高,初生仔猪难以消化吸收,尤其吃过浓乳汁常感口渴,如饮水不足或饮污染水、尿液等导致腹泻。
2、预防拉稀措施
除加强以上饲养管理外,还要求保持圈舍的卫生、清洁、干燥,剩余饲料、垫草、粪便及时清除,同时加强环境消毒,至少每周消毒一次;注意空气的流通,空气流通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防止呼吸系统及 其它 疫病的发生,通风时应避免冷风直吹猪体,换气口设在舍内较高对称位置,形成空气对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通风量。并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及保健等。
仔猪保健
仔猪保健的时机应在仔猪最需要的几个关键阶段,而不是固定的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如在仔猪剪牙断尾、的时候,应激大且留下的伤口也加大了感染的风险;断奶、转群的时候仔猪面临营养、环境、心理等巨大应激,也是极易感染副猪等细菌性疾病的高危期。因此,在这些关键阶段给仔猪肌注速倍治是非常有必要的,效果也是非常显性的。
饲料种类应尽可能多样化,使所配日粮的各种饲料在营养上能够互相补充。一般室温20度以上是比较适合猪猪
主要都是防寒保暖,做好出生小猪:保温灯、保温箱、产房舍,做好里外保暖!保育猪的保温也主要,也要做到里外保暖!望采纳!
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的家畜之一,一般来说,家猪是指人类蓄养多供食用的猪种。
冬季如何养猪?
1、一般来说,每个阶段的猪都会有自身适宜的温度范围,种公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哺乳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育肥猪的最适宜温度为19-22℃,只要猪舍温度能控制在相应的范围,那么猪就不会受凉。
2、有一些猪场并没有安装自动调控温度的设施,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根据猪群的反应来判断当前温度是否适宜。如果猪出现活动量减少、扎堆、相互拥挤、炸毛等现象则表示当前温度已经低于猪群适宜的范围,给猪群造成了不适感觉;如果猪出现感冒发热、腹泻的情况,则表示猪群已经受凉发生冷应激。
3、如果发现猪觉得冷时就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修补门窗及墙体缝隙;在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外围做加厚处理;地面铺设草垫,必要时还需增加暖气、暖灯等取暖设备。
4、控制温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湿度。
5、降低猪舍湿度,首先猪舍内的粪便污水要及时排除,清扫干净。
6、地面铺设干燥且干净的草垫,还要及时更换。
7、加强通风换气,在降低湿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猪舍内不良气体的浓度,防止细菌滋生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8、冬季通风换气会使猪舍内的温度同时降低,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科学的通风措施。,通风的时间应选择中午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第二,通风的时候应同时提高猪舍内的温度,也就是说加大供暖力度,比平时高3-4度即可;第三,两边的通风口要错开,不能产生对流风。或者可以加装专业的通风设备,比较省力且效果更好。
9、除此之外还需要在饲喂方式和营养上下点功夫。
(1)冬季不要让猪饮用冷水,尤其是仔猪,水温过低会肠胃,使胃肠道受凉而引发腹泻;
(2)是增加喂料次数,并提升饲料能量水平,因为冬季猪的能量消耗较大,为了生长所需,应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并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10、控制舍内环境每天利用中午高温时段打开门窗通风,平时定时开关抽风机换气,降低因粪便积存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换入新鲜空气,以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出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出生后头三天,约有60-80%哺乳仔猪亡发生在这关键的三天里。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防止挤压、预防腹泻、提高免疫力对提高成活率尤其关键。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冬季仔猪的 饲养 管理,一起来看看。
冬季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哺乳仔猪的管理
1、接产
接产时,接产人员的手臂应洗净,并用0.1%的消毒,仔猪产出后应用清洁干布擦干口、鼻、全身的粘液(一头母猪一块布),增强新生仔猪的活力,有的仔猪产出时呈状态,应急救之。如人工呼吸(将仔猪四肢朝上,两手分别伸屈两前肢和两后肢,促其呼吸)或在仔猪长鼻部涂酒精呼吸。母猪产仔结束后,要用2%的来苏儿或0.1%的水擦洗母猪和,肌注消炎针以免发生炎,炎和炎。
2、断脐
仔猪出生10-15分钟内,在4-6cm处用大拇指将脐带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用浸泡碘酒的线结扎后,用消毒剪刀剪短,并用2%碘酒涂抹断端。此项工作在许多猪场会由于较为麻烦而单纯用扯断脐带来代替,未进行结扎,考虑到链球菌病在许多场都存在,进行结扎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开放的脐带断端会成为链球菌侵入猪体的有效门户,许多猪场仔猪发生关节炎和脓肿与此有密切联系。
3、剪犬齿
仔猪初生时有8颗犬牙,由于无任何用处,还经常伤害母猪,因此应剪掉。用一把快剪刀在牙的中部一颗颗剪去,断面要平滑整齐,并用2%碘酒涂抹断端,以减少细菌的感染。剪齿时严防动作过快,伤及齿龈。
4、断尾
方法 1:用专用断尾钳在仔猪出生后第二天在补铁的同时直接在离尾根3-5cm处断掉,然后用碘酒在断尾处消毒。方法2:在初生时先用止血钳用力钳住尾巴,后用剪刀在止血钳外方离尾根3-5cm处切断尾部,后用碘酒在断尾处消毒。
5、早吃初乳,固定
母猪分娩后头三天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初乳含丰富的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酸性大且含有镁盐及抗体。仔猪吃足初乳,将使仔猪在获取丰富营养的同时获得被动免疫,并能帮助胎粪排出和帮助消化,而且初乳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因此吃足初乳也是养好猪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仔猪肠道吸收抗体的水平随出生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所以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必须全部吃到初乳,并固定。具体方法如下:仔猪出生后将其放入保温箱,过半小时左右将仔猪放在躺卧的母猪身边,让仔猪自寻。待大多数仔猪找到后,对个别弱小或强壮的仔猪再进行调整;将弱小的仔猪放在前边乳汁多的上,强壮的仔猪放在后面上,经过2-3天的人工辅助固定,仔猪就会自寻固定吃乳,从而使全群仔猪均匀、健壮、活泼。特别强调吃足初乳后应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以后每隔1小时放出吃初奶一次。
6、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行动不灵活,所以容易受凉或被压而亡。温度低对仔猪的直接危害是冻,寒冷又是压、饿和下痢的诱因。要为仔猪创造温暖的居住环境,如果使整个产房升温,一则母猪不适应(母猪的最适的环境温度是18℃左右),影响母猪泌乳;二则要浪费能源,不经济。可采用自制仔猪保温箱,提高保温箱局部环境温度(见表1)。
保温的具体 措施 :
A、电热板保温:在保温箱放置节能电热板,根据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来调节电热板的温度,保温效果好。
B、线取暖:在仔猪保温箱或仔猪补料栏内装设远线保温灯,一般用150-瓦灯泡。将灯泡吊在仔猪躺卧处,通过调节与地面的高度来控制温度。
C、厚垫草保温:在保温箱铺上干燥的垫板或麻袋,然后再垫厚草,一般厚度应在10厘米以上,并在补料间的上方用麻袋覆盖,既保温又透气,但要勤换垫草以保持干燥。
D、火坑取暖:在相邻乳猪保育间合建一个火坑,中间隔墙为火,向两侧地下挖一个25厘米宽的烟道,上面铺砖,砖上抹草泥,该法成本低,在北方寒冷地区效果较好。
7、去势
商品猪场一般都在哺乳期间10-15日龄进行去势,实践证明:7日龄去势造成的应激比10-15日龄去势来的小。去势时要,切口不宜太大,术后5%碘酊消毒。
8、寄养
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不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
1、及时补铁、补硒
初生仔猪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铁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又是细胞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仔猪体内铁的贮量仅够维持6-7天,如不补充铁,一般在10日龄左右就会出现因缺铁而导致的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和生长停滞等现象。因此,仔猪出生后2-3天必须补铁。一般肌注右旋糖苷铁或葡聚糖铁1-2毫升(每毫升含铁50-100mg)。在15日龄左右时再肌注一次。
缺硒时,仔猪往往会发生下痢、白肌病等。病猪多是营养中上等或生长较快的仔猪,病猪体温偏低,叫声嘶哑,行走摇摆,者后肢瘫痪。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5天肌肉注射0.1%钠0.5毫升,断奶前后再注射1毫升。
2、及时补料、补水
母猪泌乳高峰在产后3周左右,3周以后泌乳逐渐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仔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给仔猪尽早开食补料。6-7日龄的仔猪开始长臼齿,牙床发痒,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特别喜欢啃咬垫草、木屑等硬物,并有模仿母猪的行为,此时开始补料效果较好。在仔猪出生后7-10日龄开始用代乳料进行补料,补料的目的在于训练仔猪认料,锻炼仔猪咀嚼和消化能力,并促进胃酸的分泌,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训练采取强制的办法:(1)每天3-4次将仔猪关进补料栏,限制吃奶,强制吃饲料,这样3-5天后就会慢慢学会采食;(2)将代乳料调成糊状,抹到猪的嘴里。同时要装设自动饮水器,让仔猪自由饮用清洁水。因为母乳中含脂肪量高,仔猪会喝水或尿液,引起仔猪下痢。此期,仍然很有必要定期检查饮水器是否堵塞以及出水量是否减少等。
三、防止拉稀,提高成活率
1、引起仔猪拉稀因素
主要有管理(如通风不良、温大、卫生、湿度过大)、疾病(如细菌性、性、寄生虫性(主要是球虫性))等因素。初生仔猪抗病能力,消化机能不完善,容易患病亡,对仔猪危害的是腹泻病,最常见的细菌性腹泻有仔猪黄白痢,最常见的性腹泻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性腹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腹泻有球虫病。同时注意预防脂肪性腹泻:由于母猪过于肥胖或饮水不足(冬季饮水如果过冷,母猪饮水量减少),乳脂率过高,初生仔猪难以消化吸收,尤其吃过浓乳汁常感口渴,如饮水不足或饮污染水、尿液等导致腹泻。
2、预防拉稀措施
除加强以上饲养管理外,还要求保持圈舍的卫生、清洁、干燥,剩余饲料、垫草、粪便及时清除,同时加强环境消毒,至少每周消毒一次;注意空气的流通,空气流通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防止呼吸系统及 其它 疫病的发生,通风时应避免冷风直吹猪体,换气口设在舍内较高对称位置,形成空气对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通风量。并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及保健等。
仔猪保健
仔猪保健的时机应在仔猪最需要的几个关键阶段,而不是固定的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如在仔猪剪牙断尾、的时候,应激大且留下的伤口也加大了感染的风险;断奶、转群的时候仔猪面临营养、环境、心理等巨大应激,也是极易感染副猪等细菌性疾病的高危期。因此,在这些关键阶段给仔猪肌注速倍治是非常有必要的,效果也是非常显性的。
饲料种类应尽可能多样化,使所配日粮的各种饲料在营养上能够互相补充。一般室温20度以上是比较适合猪猪
主要都是防寒保暖,做好出生小猪:保温灯、保温箱、产房舍,做好里外保暖!保育猪的保温也主要,也要做到里外保暖!望采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