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要具体点. 结构名称. 有什么功能

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现分述如下:

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1、机械部分:

它是为光学部分服务的部件,包括以下九部分:

(1)、镜座:显微镜下面呈马蹄形或园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

(2)、镜柱: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

(3)、镜臂: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载物台: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5)、镜筒: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毫米.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物镜旋转盘,固着在镜筒下端,分两层,上层固着不动,下层可自由转动.转换器上有2~4个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6)、调节器(也叫调节螺旋):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

(7)、倾斜关节:镜柱和镜臂交界处有一个能活动的关节.它可以使显微镜在一定的范围内后倾(一般倾斜不得超过45°)便于观察.但是在使用临时封片观察时,禁止使用倾斜关节,尤其是装片内含酸性试剂时严禁使用,以免污损镜体.

(8)、载物台: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较高级的显微镜,在载物台上常具有推进器,它包括夹片夹和推进螺旋,除夹住切片外,还可使切片在载物台上移动.

2、光学部分: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聚光器等四部件组成.

(1)、目镜: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接目镜的作用是把接物镜所形成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接目镜上刻有5×,8×,10×,15×,25×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我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接物镜和接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接物镜是10×,接目镜是8×,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8=80倍.

在接目镜内两个透镜间的光栏上可装一根剪短的毛发,做为指针,用以指示要观察的材料.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物镜转换器的孔中,一般的显微镜有2~4个接物镜镜头,每个镜头都是由一系列的复式透镜组成的,其上也有放大倍数记号,有4×,10×,40×及100×.4×及10×接物镜是低倍镜,40×是高倍镜,100×是油镜.低倍镜常用于搜索观察对象及观察标本全貌,高倍镜则用于观察标本某部分或较细微的结构,油镜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或动植物更细微的结构.

(3)、聚光器(集光器):位于载物台(通光孔)下方,由两块或数块镜组成,它能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集中以射入接物镜和接目镜,有的聚光器可升降,便于调光,集光器下有一可伸缩的园形光圈,叫虹彩光圈,可调集光器口径的大小和照射面,以调节光线强弱(有的显微镜只有遮光极而无集光器).光线过强时,可缩小虹彩光圈.

(4)、反光镜:是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位于显微镜镜座,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转动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集光器照射到标本上.使用时,光线强用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

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显微镜各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镜台和调节器。镜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镜柱: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镜臂: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镜筒: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显微镜各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镜台、调节器。

1、镜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6、镜台:用以放置玻片标本,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可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显微镜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2、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3、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4、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5、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6、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7、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8、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扩展资料: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搬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扶镜座,两上臂紧靠胸壁。切勿一手斜提,前后摆动,以防镜头或其他零件跌落。

2、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离实验台边缘应保持一定距离(5cm),以免显微镜翻倒落地。镜柱与镜臂间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45度,用完立即还原。

3、使用时要严格按步骤作,熟悉显微镜各部件性能,掌握粗、细调节钮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关系。转动粗调节钮向下时,眼睛必须注视物镜头。

4、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标本时要加盖片,不能使用倾斜关节,以免液体污染镜头和显微镜。

5、粗、细调节钮要配合使用,细调节钮不能单方向过度旋转,调节焦距时,要从侧面注视镜筒下降,以免压坏标本和镜头。

参考资料来源: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如图: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臂: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3、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4、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用以固定玻片标本。

5、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可调节光线强弱。

6、粗准焦螺旋: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7、细准焦螺旋: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

8、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9、目镜:放大物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0、物镜:放大物象。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关于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

1、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显微镜中各部分结构功能是什么?

显微镜之介绍

光学显微镜是为了使肉眼看不清楚的标本影像,人们设想经过一种装置,使肉眼能够观察到该标本组织形态和其间的结构.这种设想的装置就被后人创造问世了.当前广泛应用在各种微小物体的观察、测定、分析、分类、鉴定等.在波长范围上也不限於可见光波段(4000~7000 )而且(>2000 )到(1~2u)以及用眼睛观察、显微、摄影和一般辐射检测器放大.

显微镜的分类是根据照明方法,有透射型与反射(落射)型二种.透射型显微镜是应用透射照明通过透明物体的打光方法.反射型显微镜是以物镜上方打光到(落射照明)不透明的物体上.另一种分类方法,系根据观察方法的异,分为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位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干涉相位显微镜、萤光显微镜等.每种显微镜一般又各有透射型和反射型二种.在这些显微镜中,特别是明视野显微镜是构成所有显微镜中组成基本的基础.通过这种显微镜观察的物体,穿过透过(吸收)率、反射率,因场所不同而各不相同,这种物体被称为随照明光强度(振幅)变化振幅物体,无色透明物体只有在照明相位改变时,才能被肉眼观察到,由於明视野显微镜不能改变相位,所以对透明不染色标本不能被观察到.

倍率、数值孔径与视场数

显微镜的综合倍率是物镜倍率G1与目镜倍率G2的乘积,G=G1×G2.G1是1~100倍,G2是5~20的范围.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是决定物镜的分辨率、焦深、图像亮度的基本数据,如图所示,当物镜焦点对好后,物镜前透镜边缘处的倾斜光线与显微镜光轴所交角成α,此即该物镜的半孔径角设标本数据空间的折射率为n,则N.A.=n×sinα.

n通常在空气中为1,在物镜与标本间浸入水、甘油、油脂时,该标本折射率,即随浸液不同而异.这种物镜称为浸液系物镜;如是空气时,称为乾燥系物镜.图1左半部分表示浸液系,右半部分表示乾燥系的情况.

在显微镜上,限制视野的装置是视野光圈.以物镜侧观看这种视野光圈时的直径以mm单位表示的值称为视野数.实际视野=视野.

实际视野=视野数/物镜倍率

例如,视野数为20,则10×物镜就观看2mm视野范围.应用聚光镜时,根据可变的视野光圈,再决定选用聚光镜的N.A.值,其值是取决於可变聚光镜孔径光圈来确定.

暗视野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由於不将透明光射入直接观察系统,无物体时,视野暗黑,不可能观察到任何物体,当有物体时,以物体衍射回的光与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见.在暗视野观察物体,照明光大部分被折回,由於物体(标本)所在的位置结构,厚度不同,光的散射性,折光等都有很大的变化.

相位显微镜

相位显微镜的结构:

相位显微镜,是应用相位法的显微镜.因此,比通常的显微镜要增加下列附件:

(1) 装有相位板(相位环形板)的物镜,相位物镜.

(2) 附有相位环(环形缝板)的聚光镜,相位聚光镜.

(3) 单色滤光镜-(绿).

各种元件的性能说明如下:

(1) 相位板使直接光的相位移动 90°,并且吸收减弱光的强度,在物镜后焦平面的适当位置装置相位板,相位板必须确保亮度,为使衍射光的影响少一些,相位板做成环形状.相位板,相位膜及吸收膜加工成图5形状.

(2) 相位环(环状光圈)是根据每种物镜的倍率,而有大小不同,可用转盘器更换.

(3) 单色滤光镜系用中心波长546nm(毫微米)的绿色滤光镜.通常是用单色滤光镜入观察.相位板用特定的波长,移动90°看直接光的相位.当需要特定波长时,必须选择适当的滤光镜,滤光镜插入后对比度就提高.此外,相位环形缝的中心,必须调整到正确方位后方能作,对中望远镜就是起这个作用部件.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时,重要的注意事项为下列三点:

(1)执行正确的作方法.

(2)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相位物镜.

(3)用其他观察方法作比较,对标本作出正确的判断.

1.正确作的重要事项必须正确地调整好相位环的中心.若用图6中的几种形状的容器,是不能正确地调到中心位置的.因而作为相位观察用是不合适的.

对相位像的判断和明视野象的判断是不相同的.要注意相法所持有的特点和不足点,相位物镜的选择方法同上.要与其他的观察法作比较,以及正确地制作标本的方法,这些都是使用时必要的综合注意事项.

萤光显微镜

在萤光显微镜上,必须在标本的照明光中,选择出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以产生萤光,然后必须在激发光和萤光混合的光线中,单把萤光分离出来以供观察.因此,在选择特定波长中,滤光镜系统,成为极其重要的角色.

萤光显微镜原理:

(A) 光源:光源幅射出各种波长的光(以紫外至).

(B) 激励滤光源:透过能使标本产生萤光的特定波长的光,同时阻挡对激发萤光无用的光.

(C) 萤光标本:一般用萤光色素染色.

(D) 阻挡滤光镜:阻挡掉没有被标本吸收的激发光有选择地透射萤光,在萤光中也有部分波长被选择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