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外乎功名利禄诗酒田园 不外乎功名利禄什么意思
出自南怀瑾的对联
不外乎功名利禄诗酒田园 不外乎功名利禄什么意思
不外乎功名利禄诗酒田园 不外乎功名利禄什么意思
1、原文: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原文解释,在生活中要用佛家的慈悲为怀,道家不屈不挠的风骨,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大度的看待世界。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身体力行,脑子勤于思考,从容不紧不慢的生活。纵观历史三千年,人们追求的不外乎功名利禄,悟道很久,最终把酒话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洒脱。
2、南怀瑾(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文化国学。[1] 历任大学、辅仁大学及文化大学。
3、南怀瑾用佛法的真谛实践人生的价值,阐析人性的诟病与高贵。其生前常感叹,最怕接触学佛的人;学了点佛以后,一看满脸的佛相、满嘴的佛话。南怀瑾曾经公开的说自己没有资格称谓徒,从这种谦虚里我们发现,其实南怀瑾担心的是,把学佛变成了一种“形式和迷信”。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两句的出处?
【南怀瑾参悟人生】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的意思:
读通了三千年的历史,才明白其中记载的不外乎是功名利禄的.走万里路去参悟人生的道理,才知最惬意的人生是逍遥无束、把酒吟诗的田园生活.这就是说人生拼命的追求,到头来终归明白自己想要的,不过是一种人生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南怀瑾 的对联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出自:【南怀瑾参悟人生】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
望采纳!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是什么意思?
读通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卷轴,才明白其中记载的不外乎是功名利禄的。走过了万里路去参悟人生的道理,才知最惬意的人生是逍遥无束、把酒吟诗的田园生活。
此句话是南怀瑾先生说的一句带有禅意和生活智慧的话。
完整的一句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句话充分的表达了南怀瑾先生对人生的领悟。说明人生拼命的追求,到头来终归明白自己想要的,不过是一种人生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南怀瑾先生经典句子:
1、烦恼是一种魔,生是一种魔,欲望又是一种魔。若以修道的立场来讲,无一不是魔境。纵使一个人爱好美的境界,爱好山林或城市,一有所执着便是魔境界,要真正跳出魔的罥网非常不容易。
2、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萨,做到‘饶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3、身口意三业,翻过来就成十善业,是学佛的基本行为。我常说,学佛慢一点来,先学作人,人都没作好,想学大乘道成佛,没有那么简单的。
4、真正的智慧到了,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明的人。
5、每一位佛之所以能成佛得道,都有他的大愿、本愿,才能成功。注意!这就是话头,我们学佛只想‘我好’,我好不是大愿,那是私心。
谁写的“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
人生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
拓展资料南怀瑾(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文化国学。 [1] 历任大学、辅仁大学及文化大学。
其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这句话是南怀瑾先生说的一句带有禅意和生活智慧的话。“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拓展资料:
南怀瑾(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文化国学。历任大学、辅仁大学及文化大学。
1949年中华成立后,南怀瑾随迁至,并受邀到地区的多所大学、机关、团体讲学,后曾旅居美国、等地,晚年定居苏州太湖大学堂。2012年9月19日,媒体传出南怀瑾病危的消息。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95岁。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禅宗佛学
1949年,南怀瑾辗转赴台,在家设帐授徒,讲授古籍经典。去台初期,在台北设立“十万禅林台北道场”,成立“东西精华协会”,另在新竹县设“十万禅林峨嵋道场”,教导众生打禅。后来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举行禅七。
这句话是南怀瑾先生说的一句带有禅意和生活智慧的话。“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应该是佛家用语:“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