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景区在哪里 桂林世外桃源值得去吗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在湖南省常德市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景区在哪里 桂林世外桃源值得去吗
世外桃源景区在哪里 桂林世外桃源值得去吗
世外桃源景区在哪里 桂林世外桃源值得去吗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南倚巍巍武陵,北临滔滔沅水,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猛洞河诸风景名胜中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集山川胜状和诗情画意于一体,熔寓言典故与乡风民俗于一炉。
扩展资料:
景区文化:
桃花源春季丝雨迷濛,烟云舒卷,各路花仙荟萃,香风馥雨中唯桃花流水称胜。目前主景区共有桃花品种类型63种,栽培10万多株,时序桃花群落总花期长达43—45天,唐代诗人王维《桃源行》中“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仍为今日桃花胜状真实写照。
桃花源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问世,便广为后人以文就景应证,以至文景声名两盛。《桃花源诗并序》所述避秦绝境,恰与沅水之滨武陵郡桃花源吻合,被历代文人羽士作为“世外桃源”原型或真迹推崇,或吟诗题咏,或撰事纪志,或著文立碑,或挥毫入匾,为文坛史库留下大量文珍墨宝。
存有历代各类《桃花源集》、《桃花源志》等著作45卷,韵文2000多首,散文13万余言,楹联107副,碑刻108块,字画600多幅,民间传说40多篇。
参考资料来源:
世外桃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不知迷倒了多少人,并成了美好生活的代名词。这个“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桃花源”如今却已是人尽皆知景点。
如今的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南倚巍巍武陵,北临滔滔沅水,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猛洞河诸风景名胜中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集山川胜状和诗情画意于一体,熔寓言典故与乡风民俗于一炉。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岭等四大景观。山峦、岩体、水体、河洲、洞穴、峡谷、天象、生物8类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内部景界幽奥秀美,外部景界雄浑壮阔。千百年来,桃花源碱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墨迹。
陶渊明的后世子孙,清朝时的两江总督陶澍说过,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连云港的 宿城。。是陶渊明当时来东海郡的时候写的。
传说中的世外桃源究竟在哪里
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在桂林山水王国中,在离都市最近的地方,就有一个“世外桃源”。
沿桂阳公路北上,距阳朔仅十几分钟车程,就到了“世外桃源”。她像一位朴素的村姑静静伫立在城市边上,不张扬也不造作,一派天然,富于真趣。
世外桃源旅游提示:
景点位置:阳朔县白沙镇(桂阳公路旁)
景点门票:门票50元/人(含园内船舶交通、表演观看、讲解等费用)(身高1.00米~1.40米半价,1.00米以下免票)
开放时间:每天8:30—17:30(全程游览需1小时)
景点交通:可在阳朔县城乘到桂林的车前往、或者阳朔骑自行车前往
景点等级:AAAA级景区
当今世界公认的“世外桃源”,应该位于地区的"香格里拉",它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阳朔是哪景点
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在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阳朔的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如情似梦,唐代文学家韩愈形容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阳朔的漓江山水绵延一百多公里,山光水色是漓江风光最精萃的部分。境内有世界奇观的莲花岩、壮族歌仙刘三姐抛绣球定情的千年古榕、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月洞奇观、被誉为“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等。
阳朔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东邻恭城县、平乐县,南邻荔浦市,西接永福县、临桂区,北与灵川县、雁山区接壤。
阳朔适合什么时候去玩呢?
阳朔旅游时间
每年6月-11月。此时平均气温20度以上,天气舒适适合旅游。这其中的暑期和国庆节是人最多的时候。
7-8月可以去水岩洞探险,5-6月可以参加遇龙河漂流,农历五月初八的会期、兴坪庙会、六月二十三的白沙会期、普益十月初十的留公十月香等也都是阳朔的特色节庆日。
去阳朔,时间充足还可以去周边逛逛。
世外桃源、十里画廊、漓江竹筏游兴坪段。
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景区位于阳朔县城西北约15公里处,这里是根据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意境,结合当地的田园山水风光所建的民俗风景园区。虽说是一处人造景区,但这里的秀美风景以及营造的民俗风情都非常吸引人。
十里画廊:十里画廊是321国道在阳朔城南的一段景观带,路两侧群山连绵,风景如画。十里画廊这一段都是柏油马路,许多人会选择骑自行车的方式来游览,轻快地踩着自行车的踏板,迎着清新的空气看路边风景,感觉。
漓江竹筏游兴坪段:漓江竹筏游兴坪段位于阳朔境内,一直被认为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当地早有“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较美在兴坪”的说法。这里有九马画山、黄布倒影、相会、朝板山、二十元背景图等二十几个景点。古往今来,兴坪秀丽的山山水水,引得无数墨客为之陶醉。兴坪漓江沿途还可欣赏到风景如画的兴坪佳境、黄布倒影、鲤鱼跳龙门、朝板山、螺蛳山、美女照镜等漓江绝色景观。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洞庭之滨、沅水之畔的湖南省常德桃源县,有一处堪称人间胜景的绝妙去处。这便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所描述的“人间仙境”——桃花源。
位于常德市34公里处的桃花源景区,是《辞海》《词源》中添加注释的《桃花源记》原型地。其以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历史传说之奇、诗文碑刻之丰闻名海内外,被誉为全球华人的心灵家园。
扩展资料:
一、桃花源风景名胜区: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留有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遗存,是《辞海》《词源》中《桃花源记》原型地。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57.55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沅水风光带水域44.4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96.9平方公里。
1992年,桃花源被林业部批准为森林公园。2001年,被批准为4A级景区。
二、气候特点: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多寒潮阴雨,夏有暴雨高温,秋季昼暖夜凉,冬季严寒。山水调节,别有洞天。
年平均气温14.2℃—15.7℃,年极端高温39.8℃(7月),年极端低温-11.5℃(1月)。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以水调温作用显著,历年日照时数1501.5小时。历年雾日37.7天,晨昏低层浅雾多达130多天。
参考资料:
在湖南桃源县桃花源,湖南为中华省级行政区,地处中南部、长江中游南部,位于东部、太平洋西岸。
这里南靠沅江,北倚武陵群峰,早在陶渊明之前,南朝后期黄闵所著的《太平御览》中的《武陵记》就云:“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寻水,号桃花源。”西晋末年,桃源山上开始建桃源观,到了北宋时期盛极一时,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在观中墙上题诗留字,一时之间香火旺盛,成为我国圣地之一。
扩展资料: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留有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遗存,是《辞海》《词源》中《桃花源记》原型地。
秦谷南临秦溪,北接桃花山,约3.7公里,景点分为桃源迷津、乌头旧梦、逍遥花谷、秦乡故忆四大主题,由桃花洞、洞天驿馆、寰楼等组成。
桃花山景区桃花山是纪念并体现陶渊明以及《桃花源诗并序》的“陶公山”,共有15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与1处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国宝山,体现历朝历代隐逸文化的“隐士山”,更是留下多位文人墨客足迹的“名人山”,展现诗词楹联碑刻之韵的“人文山”。
参考资料:
《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虚构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是指现在的沅水流域上、中游地区的人,也就是说历史上的“武陵郡”人。“武陵”是湖南省常德县。
扩展资料《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参考资料:
桃花源并不存在,而是作者心中对美好生化的一种向往。
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让他后世的无数士子文人心向往之,这篇散文即使放到今天仍然会有积极的影响。
现代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很大,很多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田园生活,无不羡慕。很多人在期就会到田园中去度,放松自己,亲近大自然,体味桃花源中那种慢节奏的生活。
当然还有许多人说世上本没有桃花源,桃花源在人们的心中。因为根本就没必要纠结于何地是桃花源,只要心中存有“世外桃源”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千百年来,伴随着这篇美文,人们和学界一直争论不止,那就是这处“世外桃源”究竟在哪里?很多地方都争叫桃花源。介绍一下几处桃花源。
1、湖南桃源县桃花源
这里南靠沅江,北倚武陵群峰,早在陶渊明之前,南朝后期黄闵所著的《太平御览》中的《武陵记》就云:“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寻水,号桃花源。”
西晋末年,桃源山上开始建桃源观,到了北宋时期盛极一时,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在观中墙上题诗留字,一时之间香火旺盛,成为我国圣地之一。
2、河北盘山桃花源
盘山自古有水,与武陵人捕鱼为业必须有水这条相符合。据传,三国时期的田畴曾在此避难并曾经建立过与众不同的小,陶渊明慕其名曾到此一游,寻访其遗迹。
当代文学大家王瑶先生在编著《陶渊明集》时,也有类似的注解:“《三国志》记田畴入盘山之中,营探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
这件事与《桃花源记》十分类似,是陶渊明理想的寄托。所以有很多人也以此称盘山为“桃花源”。
3、湖北竹山县桃花源
据《竹山县志》记载,在历史上曾经称为武陵县的县有两个:一个是湖南常德市,一个就是湖北的竹山县。但是《桃花源记》所写的时代背景是晋太元年间,当时版图上叫“武陵县”则只有一个,那就是竹山。
竹山古称武陵县,属汉中郡。晋时,武陵县属上庸郡。而竹山境内的堵河旧称武陵河。河中峡谷至今仍叫“武陵峡”。
据历史线索提示,《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确实很难分清是武陵县人还是武陵郡人。
参考资料来源:
文中所说的世外桃源是虚构的世外仙境,现实当中不存在这个地方。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扩展资料:
东晋浔阳柴桑人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他一生写了很多 脍炙人口的诗文。共有各种诗120余首,有《陶渊明集》传世,一千多年 来广为传诵。
陶渊明的思想及其诗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及 世界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陶渊明的晚年,江州战乱频繁,流 离失所,他也在饥寒中苦苦挣扎。他极希望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为 此,写下了千古流芳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诗》。
他理想的“桃花源”是 无君臣、无赋税、无欺诈、没有战乱,大家劳动、自由、平等、生活愉快、安 详舒适的桃花源。“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的寄托,现实的升华。陶渊明把自己理想的桃花源用文字寄托在其作品里。
参考资料: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山区。
《桃花源记》作品原文片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白话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武陵郡管辖武陵山区域和雪峰山区域。武陵山区指武陵山及其余脉所在的区域,东临两湖,西通巴蜀,北连关中,南达两广,是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之地。
地理环境
武陵山区是我国三大地形阶梯中的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带,位于北纬27°10'—31°28',东经106°56'—111°49',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米左右。武陵山脉贯穿黔东、湘西、鄂西、渝东南地区,长度约420千米。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在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陶渊明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晋恭帝。陶渊明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的憎恨。
他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参考链接:
《桃花源记》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原文】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的出路和广大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参考资料: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山区。武陵郡管辖武陵山区域和雪峰山区域。武陵山区指武陵山及其余脉所在的区域,东临两湖,西通巴蜀,北连关中,南达两广,是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之地。
原文片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白话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扩展资料: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
名称:《桃花源记》
白话译文: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
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
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
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参考资料:
桃花源并不存在而是作者心中对美好生化的一种向往。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扩展资料虽然《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并不存在。但是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常德市境内,地处沅水下游。现为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十大风景名胜区和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月的桃花源宛若花海,万亩桃林里132种10万株桃花正肆意绽放。伴随着渔女们优美的舞蹈,聆听着当地渔夫动听精彩的渔歌,渔夫们撒下迎头网,开动乌篷船,游客化身武陵渔郎,描绘的正是《桃花源记》中的景象。
参考资料:
世外桃源是哪里
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世外桃源 可能在世界的外面
当世界毁灭的时候
你就可以到世外桃源了
你就好好的等吧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不知迷倒了多少人,并成了美好生活的代名词。这个“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桃花源”如今却已是人尽皆知景点。
如今的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南倚巍巍武陵,北临滔滔沅水,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猛洞河诸风景名胜中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集山川胜状和诗情画意于一体,熔寓言典故与乡风民俗于一炉。【摘要】
古文中的世外桃源是在哪里?【提问】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园是现在的哪里?
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志趣相投,经常结伴游山玩水。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推测,陶渊明与刘子骥结伴探险,在一个武陵渔人的向导下,来到了陌生的奉家山桃花源地段,发现了古村落,发现了赤岩山(后文中要提及)。陶渊明与刘子骥是讲信用的人,为了“不与外人道”,因而在文中陶渊明耍了一下手段,隐去了自己,也隐去了刘子骥。可以说武陵渔人的原型是陶渊明自己。(这点是陶的惯用写作手段,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就是写他自己) 陶渊明为什么要到奉家山来呢?陶渊明祖籍邵阳,家族庞大,在邵阳、溆浦一带的亲友不少,陶渊明肯定听到过关于莫徭的传说。所以,陶渊明与刘子骥结伴而探险奉家山区是极有可能的。
那只是一个陶渊明想象的向往的地方,一个没有,没有争执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躬耕自资,其实,只要人们都与世无争,哪儿都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园
最近几年的发现,在常德的花岩溪 有石碑为证
美国
这只是一个希望而已,因为当时战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