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农”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做好“三农”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全区农业农村扶贫工作会议 扶贫工作推进会议全区农业农村扶贫工作会议 扶贫工作推进会议


全区农业农村扶贫工作会议 扶贫工作推进会议


全区农业农村扶贫工作会议 扶贫工作推进会议


全区农业农村扶贫工作会议 扶贫工作推进会议


九龙坡区委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召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谋划部署今年全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致力为建功新重庆、奋进九龙坡持续夯实基础、拓展空间、激发活力。

九龙坡区委指出,过去一年,九龙坡始终把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产业呈现提振之势,乡村建设展现和美之貌,农民收入实现增收之稳,农村改革体现稳进之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都市农业品牌不够响、农民增收渠道不够宽、城乡要素流动不够畅、改革成效辨识度不够高等问题短板。李春奎要求,全区上下要共同努力,力争在乡村振兴领域创造出更多具有九龙坡辨识度、可、可推广的亮点经验。

他强调,要打好“都市牌”,加快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农村市场主体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加快推动农产品品牌策划、宣传推广,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和装备创新突破、迭代升级,努力在打造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中作出。

要增强“辨识度”,在乡村规划上突出“乡土味”,在乡村建设上打造“点”,在乡风培育上见到“新品牌”,在乡村治理上形成“好经验”,努力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走在前列。

要注重“实在感”,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着力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切实落实惠农支农政策,努力在拓展农民全方位增收渠道中干在实处。

要走深“改革路”,深化农村改革系统集成,完善优质资源要素下乡进村机制,努力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革新立新。要提升“组织力”,建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抓好软弱涣散村组织整顿,认真筹备首届乡村振兴博览会,努力在建强农村基层组织中争创品牌。

要突出“化”,进一步强化力、保障力、落实力,努力在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中勇担重任,不断开创九龙坡“三农”工作新局面。

如何做好农业农村和扶贫工作 发言稿 2017

一、以统筹城乡的理念深度谋划农业农村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是“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变化,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跳出农业谋划农业,跳出农村发展农村,以统筹城乡的理念深度谋划农村工作。一要统筹城乡建设规划。按照统筹的要求科学规划城乡建设,打破行政壁垒、打破城乡界限、打破条块分割,形成总规、区域规划、详细规划、专业规划配套的统筹城乡发展全覆盖规划体系,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执法一个口、建设一条龙、管理一盘棋”,真正使规划变、变项目、项目变现实。二要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建立共享型事业体系、普惠型保障体系、县乡村社四级便民型公共服务体系,城市要素向农村汇集、城市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资源互补、产业互融、基础设施互通和事业发展互惠,不断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城乡服务均等发展。三要统筹城乡思想观念。要破除习惯于老牛拉破车,自以为慢慢发展就是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破除习惯于等、靠、要,自以为有钱办事才叫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破除习惯于传统思维定式,自以为典型突破就是政绩工程的思想观念,教育群众树立新观念,算好经济账、账、账、生态账、历史账,在艰苦中奋斗、在勤劳中创造、在虚心中进步。

二、以追赶跨越的速度强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速度体现态度、效果检验执行力。面对新时期、新要求,必须“以点、连点成线、以线扩面”的思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改善基础设施破穷障。切实加强以乡村道路为重点的交通建设、以小农水项目和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以电力和通讯为重点的能源信息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交通阻隔、水利脆弱、信息闭塞等问题。二要发展特色产业改穷业。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之路,重点围绕“三线三片”,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加工农业、品牌农业、外向农业,打造一支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营销品牌化、经营化的现代龙头企业集群。三要抓好新村建设挪穷窝。依托县城—乡镇—中心村——聚居点四级城镇体系,切实抓好重点镇、中心村、聚居点建设,打造一批人口集聚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管理科学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

三、以加快发展的举措全面强化农业农村工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复杂的形势、艰巨的任务,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创新的举措,为农村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要创新支农投入机制。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比重,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要全面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连片推进新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大力实施项目审批权限下放改革;要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优化环境吸引工商企业和力量参与农村建设。二要深化活农产权改革。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完善分配权”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探索权证担保、抵押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房产等资源资本化,盘活农村各类资源,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积极探索“土地增减双挂钩”机制,解决农村“一户多宅”、空置住宅、闲置宅基地以及“空心村”问题,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集中集约利用土地。三要强化兴农力量。继续开展“挂包帮”活动,健全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工作制度,高标准打造一批村、片、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议事等制度,切实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和法制建设,按照“属地管理、一岗双责”原则,认真抓好农村安全生产,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四、以苦干实干的精神决战决胜农业农村工作。看不到距是的距,看不到危机是的危机。面对压力与挑战,必须克服小富即安、等待观望和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增强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以超常的思维、超常的举措、超常的付出,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要有超常的思维。要按照“干部要有新境界、市民要有新观念、农民要有新技能”的思路,突破传统思维定式,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不胜不休的豪气,确保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二要有超常的举措。要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坚持主要亲自抓、用足政策倾力抓、大胆创新灵活抓、重点突破重点抓,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精力抓大事、集中精英干大事,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势头不逆转。三要有超常的付出。要牢固树立“只有干部莫退路,群众才会有出路;只有干部不好过,群众日子才好过;只有今天不好过,明天才好过”的理念,坚持职能下移、干部下沉、工作下延,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确保农业增效不动摇、农民增收不停步、农村繁荣不折腾。

村级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篇一】

根据、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开展工作。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到海雀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完成1330户50人和8个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人的户,要求每个帮扶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作性。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合作社,建立了清塘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材种植基地,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50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户25户。林泉镇新水村2013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

4、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到营脚、增坪等村组织农民培训2期1289人,职业院校到新水村举办培训班1期60人,农民讲师培训10次600余人,输送60人到职中学习培训。

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卫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现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础垫层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资各200万元的清塘村、卫星村的“烟草扶贫新村”建设工程,“一事一议”部分已基本结束,涉及招投标的项目,目前正进行人饮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铺设和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设施施工中;清塘村“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总投资226万元,目前进度已过半;新水、海子、卫星等村农网改造1057户,新水村已改造51户,海子村、卫星村正进行线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区对口帮扶项目已落实规划和制定方案上报;烟草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协调中;高锦村整村推进及避险解困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篇二】

按照区委安排,我负责联系帮扶石圭镇,当前所联系镇、村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持续有效的推进,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所联系帮扶涉及石圭镇民安村、凤鸣村、璧山村、凤凰村、华荣村、兰花村、玛鞍村和民兴村8个村438户帮扶对象,同时,联系政协企业界委员联系帮扶16户,共计联系帮扶454户。在联系帮扶中,涉及审计局、残联、中队以及乡镇及驻地单位帮扶联系干部71人和政协企业界委员8人,当前,所联系对象已经全部完成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和结对对象见面把脉、结对帮扶建档挂牌等工作,“精准帮扶”逐步推进。

二、当前落实的措施

1.高度重视抓认识,明确任务保进度

扶贫帮扶联系工作一启动,我庚急组织联系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在讲清目标、理顺思路、提升认识的基础上,及时将帮扶任务明确到单位人,将完成时间明确到每个村、每个项目。区残联、区审计局克服单位少、帮扶任务重的困难,时间进村入户,进行与对象户面对面的调查摸底、一户一户填卡留档、一人一人的交心把脉,对整个全村和所有帮扶对象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帮扶双方凝成合力。目前,石圭镇华荣村、璧山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推进和帮扶对象效果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其余各村紧跟而上,正在抓紧实施和全力推进中。

2、针对实情抓谋划,科学规划定目标

根据联系片调查,几乎所有村存在无产业带动、无基础支撑和无技术、无资金发展、无劳力劳动的“五无”状况。启动工作后,我们根据实际,进行户户规划,村村规划,当前,已经明确联系帮扶短、中、长期规划。其中,整个石圭镇明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8个,已经启动华容村村道路、凤鸣村村道路等基础建设6个。整个确定产业帮扶6个,其中石圭镇全镇经济发展规划,华荣村产业发展和凤鸣村柑桔产业大户培育和产业面积扩展规划已落实具体实施办法和帮扶。同时,按照户户见面的要求,对454户农户的联系帮扶,已落实干部一对一对接,每户帮扶时间、办法已明确。在规划中,坚持根据实情找路子,做到科学有效,规划明确到了一路一水一户,特别是对需要长期帮扶和重点帮扶的,进行了当前应急帮扶规划,以确保整体联系帮扶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3.固本强基抓落实,稳步推进助增收

牢牢把握“三覆盖”原则,做到了整合资源抓帮扶,走进基层抓帮扶,走进农户抓帮扶。一是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其中华荣村村社道路改造、连接凤鸣村村道路硬化等工程已基本完成,凤鸣村10.5公里村道路硬化已完成8公里,剩余2.5公里硬化近期将全面完成。二是产业帮扶初见成效。纤细帮扶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针对石圭镇实际情况,通过技术帮扶、物资支持、资金援助等办法,将帮扶对象产业扶持作为切入点,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华荣村户石素萍。全家3口人,结对帮扶前由于缺少技术和资金,年人均收入不足0元,区残联确定扶持其进行养猪项目的帮扶,在技术培训、物资帮助等措施实施,目前,该户年收入已达3万余元。该村对象户石维平,全家5口人,具体实行种养结合的帮扶办法,年收入已达到2.6万余元,人均5200元。同时,积极与区内潮州三环、龙运鞋业等龙头企业联系,在石圭镇解决帮扶对象就业近100人,帮扶成效明显。

4.注重协调抓推进,攻坚克难添信心

一方面是鼓舞士气。坚持联系单位干部深入一线,时刻鼓舞干部对帮扶联系工作要树立“克服暂时困难,创造条件推进”的思维,保持自己所带队伍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另一方面是加强协调。既帮助帮扶单位找项目、找办法,又帮扶户自救自强,树立“靠自己双手描绘自己致富蓝图”的思想,增强帮扶户自身不怕暂时困难,有骨气、有志气改善的信心。第三是自我加压。认真带领全体干部,针对联系帮扶对象中存在的难点,在落实帮扶人员具体帮扶的同时,坚持自我加压,帮助结对单位和干部推进工作。例如凤鸣村三社对象户冯国学,全家3口人,两老一残,历年靠低保和残疾补助为生。该村对象户向礼富,全家2口人,一女远嫁,住房危房,两人已经基本丧失劳动力,仅靠种植少量田土为生。像这样的帮扶难度较大的对象户,我们按照当前解决基本生活、逐步注入产业发展、找准信息渐次推进的办法,一户一户把当前能够解决的具体困难和长期需要办理的难点进行梳理,保障了整个联系帮扶工作推进。

三、不容忽视的问题

1.联系片区基础建设水平待提高。现有农业、企业、道路与帮扶目标实现的需要相比,仍有较大距。

2.联系片区富民产业支撑较薄弱。缺乏劳力是联系帮扶对象的一个相同点,制约帮扶办法的实施。同时,科技落后、人才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帮扶联系村几乎没有自身的特色产业和大产业,帮扶难度较大,发展后劲弱。

3.联系片区农民增收空间较有限。帮扶村地处边远乡镇边远村,受道路、水利、天气、土壤以及自身条件制约,帮扶规划实施有待加快。

四、下一步工作的办法

一是继续加强舆论宣传。对所联系镇和机关部门在舆论宣传、信息上报、经验总结方面再强调、再深化,让舆论宣传不停留在点上,有深度、广度和氛围。对机关帮扶干部和帮扶对象户加强思想,杜绝畏难情绪,提高干部帮扶扶贫和群众自身努力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强力督促规划实施。按照进度,检查和规范管理帮扶档案建立、入户见面、具体帮扶办法落实等情况,做到对帮扶村和户要解决的问题心中有数,以督办帮扶各项措施落实有力。

三是全力突破难点制约。对受地理条件、资源因素和个人家庭原因等难点制约的对象户,再找新办法,深入挖掘潜力,是帮扶联系实实在在接地气,找到真准实现帮扶脱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定时就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帮扶效果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实现工作新成效。

四是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对联系帮扶联系镇和村以及单位、干部开展工作加强督查、督办,保持落实上不放松,督查、指导有力度。重点督查“走基层”和“三覆盖”工作实效,督查群众的满意度,推进工作见成效。

;